诗文库 正文
登高 清 · 姜再恒
七言绝句 押支韵 出处:立斋先生遗稿卷之五
登高遥望竹桥危,烟雾暗惨古木悲。
莫教西风传近耗,世缘不许此翁知。
百死歌(世传郑圃隐百死歌。使忠臣志士千古扪泪。谨依其声而韵之。因结之。) 清 · 吴光运
押萧韵 出处:药山漫稿卷之五
此身死复死百回死,白骨尘沉复灰飘。
魂兮有也无,向君一片丹心那可销。
可怜天寿门前水,千古东流善竹桥。
文会书院。敬次外曾祖文纯公先生韵 清 · 李匡德
七言律诗 出处:冠阳诗集卷之一
海西之不以文献邦称久矣。外曾祖文纯公先生。尝有诗于文会书院云云。盖伤之也。按箕子洪范书。宲万古理学之祖。亦尝为武王陈之。况自治其国。而其肯不以皇极五行之理乎。中国人尚能世诵之。而国史无传之者。又唐李渤所录。有曰朝鲜亦有首阳山。宲夷齐隐处。与箕子有往来之迹。夫夷齐既避其粟矣。况处其地乎。苟不之微子之国。必居于箕子之邦。而国史亦不载其语。俱可慨也。嗟乎。夷齐大老。箕子仁人。或避地于首阳。或开国于平壤。大都不越数百里之内。想一时耸动薰陶之效。必人慕让国之节。户讲叙伦之学。大海以西。何遽不若洙泗之上哉。乃未几。一变为荒僻鄙陋之俗。幸而得圃,栗二老而于千万载之下。而又未有继而起者。此岂非文纯先生所以忾然永叹。深有恨于西土诸君子者耶。诗旧无板本。今始追刻而揭之云。
白马东来道亦迁,西山之事或疑然。
忍于雠地淹清躅,想为吾氓说范编。
彊域纵横犹不改,风声杳邈更诗传。
竹桥芜没琴亭废,海国今又怆二首。
行田至荆山岭下作 清 · 厉鹗
押遇韵 出处:樊榭山房集卷第七
大山何连延,细岑若回顾。
中有微径通,两村隔松雾。
平畴开朝日,宿麦半凝冱。
云根脉未泄,涓流但微注。
野人篱落小,鸣鸡隐杂树。
虽无氾胜书,农话眷幽素。
稍营下噀业,更羡上洄住。
竹桥滑春霜,往来定非误。
宣城邛在大师以亡国后来姚江披缁予求其蛰茶经十年未得施檗斋令姚江因属其访之 清 · 全祖望
押宥韵 出处:抄诗集
竹桥老浮屠,系出姑山胄。
耕岩佳子弟,裘冶良不疚。
生天义熙前,成佛咸淳后。
哀音和鹧鸪,双双称诗瘦(晦木)。
时或过吾乡,九老相解后。
亦或驻宝峰,一曲清商奏。
沈埋六十年,旧井荒泥厚。
料得九地中,尚作老蛟吼。
尔家尊先公(愚山),宛雅搜罗旧。
尔今有续编,即以当肯搆。
愿言亟旁求,用补谷音漏。
东睇白龙堆,离离蔓草茂。
二赞行溪 清 · 陈辉
五言律诗 押齐韵 出处:此诗收于六十七《使署閒情》,又载范咸《重修台湾府志》〈艺文〉、鲁鼎梅《重修台湾县志》〈山水〉、王瑛曾《重修凤山县志》〈艺文〉、余文仪《续修台湾府志》〈艺文〉、薛志亮《续修台湾县志》〈艺文〉、卢德嘉《凤山县采访册》〈艺文〉、连横《台湾诗荟》、陈汉光《台湾诗录》。
竹桥平野路,春水涨清溪。
风静寒(编者按:「寒」,连横《台湾诗荟》作「平」。)沙阔,烟浓(编者按:「浓」,连横《台湾诗荟》作「笼」。)远树低。
青芜喧海燕,碧岸叫村鸡。
为语南游客,应知慎马蹄(作者注:「溪当秋雨泥泞,行人难之。」)。(施懿琳编校)。
村中 清 · 陈辉
七言律诗 押冬韵 出处:此诗收于六十七《使署閒情》,又载王瑛曾《重修凤山县志》〈艺文〉、连横《台湾诗乘》、《台湾诗荟》、陈汉光《台湾诗录》、许成章《高雄市古今诗词选》。
隐隐孤村近碧峰,朝来但觉晓云浓。
疏狂到处难为客,懒散无心学老农。
草屋(编者按:「草屋」,连横《台湾诗荟》作「草舍」。)寒烟迷橘柚,竹桥秋水映芙蓉。
寂寥幸有园林趣,为觅奇岩路几重(施懿琳编校)。
不窳居访林羽叟 清 · 陈辉
七言律诗 押鱼韵 出处:此诗收于范咸《重修台湾府志》〈艺文〉,又载余文仪《续修台湾府志》〈艺文〉、连横《台湾诗乘》、《台湾诗荟》、陈汉光《台湾诗录》。
羽叟先生不窳居,超然物外(编者按:「超然物外」,连横《台湾诗乘》、《台湾诗荟》作「飘然世外」。)葛天初。
青山雨度双花坞,绿野烟消(编者按:「烟消」,连横《台湾诗乘》、《台湾诗荟》作「云深」。)一草庐。
醉倚壶觞閒岁月,吟依几席乐琴书。
竹桥秋水相逢处,洗涤烦襟兴有馀(施懿琳编校)。
二赞行溪(此诗收于六十七《使署閒情》,又载薛志亮《续修台湾县志》〈艺文〉,连横《台湾诗乘》、《台湾诗荟》、陈汉光《台湾诗录》。编者按:《续修台湾县志》、《台湾诗乘》、《台湾诗荟》、《台湾诗录》题作〈二赞行桥〉。鲁鼎梅《重修台湾县志》录为吴观域之作。) 清 · 陈辉
七言绝句 押尤韵 出处:此诗收于六十七《使署閒情》,又载薛志亮《续修台湾县志》〈艺文〉,连横《台湾诗乘》、《台湾诗荟》、陈汉光《台湾诗录》。 创作地点:二赞行溪
竹桥双渡涨西流,草绿寒烟(编者按:「寒烟」,连横《台湾诗乘》作「烟浓」。)拂岸头。
马足欲前还又却,数湾春水冷于秋(施懿琳编校)。
题唐寅摹古画册 其十 竹桥策蹇 清 · 弘历
五言律诗 押歌韵 出处:御制诗四集卷十九
雪岭郁嵯峨,竹桥策蹇过。
定谁风雅客,那是利名科。
写出一时兴,摹来十帧多。
史家弆真者(见唐寅自识语),未识更如何。
宴哈萨克陪臣作 清 · 弘历
七言律诗 押鱼韵 出处:御制诗三集卷五
哈萨陪臣候起居,优恩锡宴示荣诸。
徐闻壶漏迟金狄,不藉琼筵命象胥。
塞限寒门帝京到,风来暑节晓凉舒。
时和武定遐方顺,惟励谦冲凛执虚。
仿元遗山论诗三十八首(遗山论诗古多今少,余古少今多,兼怀人故也。其所未见,与虽见而胸中无所轩轾者,俱付阙如。) 其三十六 吴竹桥、陈梅岑 清 · 袁枚
七言绝句 押萧韵 出处:小仓山房诗集卷二十七
常把梅岑比竹桥,一沉沧海一云霄。
要知剑气珠光在,班底终难压百僚。
九言题吴竹桥小湖田乐府 清 · 赵翼
押词韵第十二部 出处:瓯北集卷四十
不信人间真有肠锦绣,吐纳风流一扫陈窠臼。
世间美好古人已说尽,一经剪裁便若从未觏。
吴君贻我小湖田乐府,不过文人游戏消长昼。
岂知灵心慧眼窃化工,又将突出白石屯田右。
一样风云月露花鸟鲜,信手拈来别自出奇秀。
诗馀本不足登大雅堂,乃尔鐬目鉥肝苦结搆。
我思一切文字皆拇骈,除却经史法律不必究。
纵教文过马班诗李杜,无益于人总可酱瓿覆。
然而古来作者各擅场,谁肯守拙抱残甘朴陋。
譬如蔽体只须缣一疋,偏是纂组能索高价售。
又如饱腹不过米一升,偏是珍错竞把隽味购。
乃知风曾所趋日争新,天亦不禁人工极雕镂。
兹编长调小令色色新,渲出水碧金膏光照牖。
自是才人尽才而后止,那管月胁天心并穿透。
只愁词料又被君翻尽,不知后人如何更翻旧。
送冯鱼山归钦州 清 · 翁方纲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出处:复初斋诗集卷四十八
不比归寻五岳期,又非哭弟九秋时。
平生忠孝尔无负,料理图书今未迟。
山月半床仍梦积,海天万里此心驰。
苏斋怊怅延陵问,息壤城南几个知(鱼山最爱坡公「深谷留风终夜响,乱山衔月半床明」之句。予昔用此十四字为韵以赠其归,今廿有五年矣。适得海虞哭君竹桥札云:「先生近所得士,有奇才如鱼山者否?」)。
一萼红 清 · 汪端光
押词韵第四部
问燕台,是几番游历,又驾短辕车。
心上春来,眼中节换,闲情谁似僧孤。
叠一幅、红衾如水,甚松花、柏子贮金炉。
梦短钟长,镫明佛暗,雪密风疏。
漠漠水云天远,料渡江梅柳、才两三株。
草雨封帘,花风键户,轻寒瘦到人无。
怎冻合、黄河千里,望江南、二月有双鱼。
一任长安酒富,不买屠苏(吴蔚光《小湖田乐府》卷四《一萼红·题汪大〈过江集}》词后附)。
再跋佩珊女史绣馀诗草 清 · 洪亮吉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出处:更生斋诗续集卷一
白发诗人上玉京(谓许宝善侍御、吴蔚光祠部。),词坛今属许飞琼。
豪吟偏欲关身世,积轴翻嫌锢性情。
大海鱼龙呈幻景,满溪鸥鹭订幽盟。
自惭何福承拈线,不绣平原绣更生(客冬承亲绣荷囊及诗筒见寄。)。
山行杂诗 其二 清 · 洪亮吉
五言绝句 押词韵第九部 出处:更生斋诗续集卷六
閒吟过竹桥,果向静中堕。
岂知厓上猿,窥人竹边过。
挽毛明经佩芳 其一 清 · 黄景仁
五言律诗 押元韵 出处:两当轩集卷第十三
生别不经月,凶音忽到门。
竹间杯尚在,石上坐馀温。
起起今年梦,来来何处魂。
芙蓉城作主,乐矣复奚论(去时偕吴孝廉蔚光同舟,云初病时便梦坐石案判事,旁有披发二僮侍,以后目光常瞪,如像设状,数日而卒。)。
宿猫雾戍田家 清 · 黄清泰
押阳韵 出处:此诗收于周玺《彰化县志》〈艺文〉,又载彭国栋《广台湾诗乘》、陈汉光《台湾诗录》、许成章《高雄市古今诗词选》。
行役猫雾戍,驻马看秋光。
天外碧山碧,地上黄云黄。
云黄稻已熟,家家刈穫忙。
笠子团团月,镰钩皎皎霜。
打禾苦且乐,歌声何悠扬。
馌担罗田畔,妇媚依土(编者按:「土」,彭国栋《广台湾诗乘》作「士」,误。)旁。
儿童四五人,裸走拾穗狂。
贪看不觉久,瞑色催夕阳。
一叟前致词,止我宿田庄。
竹桥通柴门,灯火明草堂。
慇勤具鸡黍,从者饫酒浆。
主人为我言,今年(编者按:「今年」,彭国栋《广台湾诗乘》作「比年」,误。)去年强。
谷额幸不蚀,米价闻颇昂。
看看收成后,旧债一半偿。
意适笑言洽,称醉(编者按:「醉」,彭国栋《广台湾诗乘》作「辞」,误。)还倾觞。
卧我新竹榻,茵铺稻藁香。
清绝无尘梦,一枕游羲皇。
天明辞上马,简书心不遑。
中途回首望,竹树烟苍苍(吴福助编校)。
金友濂摺扇瓛斋书迹(并小叙。) 清 · 赵冕镐
押词韵第一部 出处:玉垂先生集卷之二十一
瓛斋相国每诵圃隐先生闻韶楼六言诗。辄呜咽不成声。击节感慨。情露语言之外。今瓛斋骑箕。邈若前尘。昨见金友濂。袖有一扇。扇写此诗。乃瓛斋往年书也。冕览读。不觉泪涔霪承睫。遂成古体一则。以示友濂。
瓛斋亟说圃隐公,公乎公生吾大东。
于戏圣祖日星谕(英庙御制善竹桥碑。道德精忠亘万古。泰山高节圃隐公。),道德精忠无比隆。
真传理学关气数,憬憬三段文在中。
当时已敛黼黻手,后人谁测云梦胸。
圭昔持斧岭外去,闻韶郡楼登匆匆。
载拜敬读壁祔字,四十八字光戎戎。
公岂学作诗人事,蹇驴背上忧思忡。
草色桃花眼□到,纱薄酒浓情所穷。
吾侪去公五百载,顽懦亦且闻下风。
像公精魄归何处,为云为雾盘层穹。
瓛所积有高山仰,乃可以得此折衷。
冕亦尝于楼上读,竹桥崧院屡鞠躬。
瓛所仰者冕所仰,好是秉彝孰无同。
惜也瓛且骑箕久,寥寥点犀何地通。
今见友濂摺叠扇,瓛之在日留墨丛。
知非嗜有涂鸦癖,他人便面不欲工。
摩挲卷舒思复忆,死生一辙都梦梦。
举头漠漠天更远,碧帘修竹灵雨濛。
此扇不是寻常好,愿将此好要始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