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库 正文
张海门编修(金镛)以王文恪公临禊帖卷见示感叹纪之 清 · 祁寯藻
押有韵 出处:䜱䜪亭后集卷二
秦中溯相业,二王为举首。
蒲城继韩城,紫阁映先后。
文端似沂国,遭逢信非偶。
正色立枢廷,晚节弥坚守。
文恪登政府,回疆初获丑。
勋名亦烂然,乡望传耆耇。
文端以书名,刚健出浑厚。
文恪尝称之,谓以心应手。
而公自为书,乃独辟户牖。
瘦硬力通神,亦非慕欧柳。
有如君子交,心折非貌取。
直道期共济,媕婀复何有。
今观所临摹,八法思授受。
意在钩画外,落笔不敢苟。
更读太史文,感喟到师友。
史传不能载,孤愤盈万口。
直哉史鱼节,纯臣心可剖(海门记公遗事,书于卷后。)。
后学仰前哲,嘉谋告元后。
夹袋人岂知,焚香盟已久。
及公遗表上,天语示左右。
始知退藏密,不为名誉诱。
文节已婴难(吴甄甫先生。),馀生剩病叟。
知己恨未酬,国恩竟虚负。
念兹手迹在,使我肠回九。
河岳终有灵,文章且不朽。
闽中纪事留别十首 其二 清 · 何绍基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出处:东洲草堂诗钞卷七
旌纛南行麦熟天,轺车追逐亦前缘。
秋官昨典春官试,节院今持锁院权。
职列尊卑心总一,帘分内外事能联。
欣闻士气从来静,矮屋无声大月悬(吴甄甫中丞前辈甫于四月出都,此番为监临,场务肃清,为从来所少。)。
闽中纪事留别十首 其九 清 · 何绍基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出处:东洲草堂诗钞卷七
菊花香后桂香浮,排日追陪得隽游。
宾主十人前后辈,林亭九月浅深秋。
论文气合冲霄剑,报国情深共济舟。
时事关心倾耳熟,非缘樽俎强句留(魏丽泉制军丈、吴甄甫中丞前辈、吴崧甫学使师、吴荷屋方伯师、常芸阁廉访丈、王平华、常南陔、徐松龛三观察前辈、玉山前辈及余,皆词馆也。公请之日,十人咸在。以后排日宴集,颇难言别,以致起程稍缓。)。
独行谣三十章四百四十八韵凡四千四百八十五字感赠邓辅纶 其七 清末民国初 · 王闿运
出处:湘绮楼诗弟九卷
余还过南昌,娱园梅始苞。
分笺辄怀君,置酒且挥毫(邓父仁坤知南昌府,邓弟绎从宦居府中。余于解圉后还乐平,过留,居府斋娱园。除夕刻烛联句,为长歌。自后,余岁有祭诗之馔。)。
龙谭过东道(攸龙汝霖、茶陵谭福琳以会试至淮,遇军塞道。),风雪缠马镳。
淮扬哭穷途,公车避军嚣。
琦侯起徒中(琦善。),贰以学士钊(许乃钊。)。
曰荣佩关防(琦善、向荣俱受钦差大臣,夹江统军防剿。),资格不拘纋。
滁州既已空,林李遂渡河(寇将李开芳北犯,由扬犯滁,从凤阳、归德、开封、怀庆,遂绕山西、直隶及天津,南趋山东。杨秀清不欲北行,遣偏将林凤祥继之。深入无援,故为大军所灭,犹历三年。)。
天下乃震动,南北分钦差。
胜生本从琦,用以直谏嘉(胜保以阁学从琦善,分兵北援,遂授钦臣,代直督讷尔经额。)。
讷经老不庸,弃彼若县匏。
镕也(吴文镕。)亦文俗,采名命督湖。
先朝老大臣,一一在大僚。
是时君先公,分道筦粮储。
沈李议漕折,余预闻吁谟(鄱阳令沈衍庆与李乐平议漕事,李议尽运九江粜谷,募万人屯九江为大营,及湖北犄角,不果行。)。
长算骇众聋,各自撤藩篱。
从兹成分播,俱归守乡闾(余与邓弟俱还里中。)。
独行谣三十章四百四十八韵凡四千四百八十五字感赠邓辅纶 其九 清末民国初 · 王闿运
出处:湘绮楼诗弟九卷
君从援军入,觐父留东湖。
余归就卢荻,拟信伤王褒(饶州破,沈衍庆、李仁元俱死。余先十日归。)。
风尘益澒洞,贼马驰洺沙。
甫捷宜阳镇,追奔至独流。
帝曰叔父愉,开府秉白旄。
僧哥女参赞,素光悬尔腰(三年九月,命惠亲王绵愉、科尔沁郡王僧格林沁将健锐营出京讨寇。惠王为奉命大将军,佩锐捷刀;僧格林沁参赞,佩讷库尼素光刀。)。
全乎不北援,翔芳并就俘。
撚寇又影响,擢用袁兵科(撚寇,河南、山东群盗也,因乱并起,安徽尤受其害。兵科给事中袁甲三出领安徽布政使。)。
三直虽异趣(袁、胜、曾皆以文宗即位初言事见知,时号三直臣。),帝圣能远犹。
旧臣尽僵仆,折足覆苇蒲(道光中,督抚尚书自林则徐先死,外无可任者,悉败死谪戍。)。
九江既再沦,江防在张吴。
倾兵防田镇(张亮基、吴文镕先后防田家镇。),军溃帅亦逋。
元戎恨死緌(吴投池中,按察使唐树义军败还,投江死。),感彼殉黄庐(黄州知府金云门、安徽巡抚江忠源。)。
龚怀西师命题吴甄甫制军(文镕。)陆亮丞侍讲(光熙。)书牍合卷(吴、陆二公皆谥文节,陆登甲辰科进士,出师门下,故以附吴牍后。) 清末至民国 · 梁鸿志
黄州雪比尚书洁,碧玉祠流翰林血。
死忠死孝人则难,六十年中两文节(吴文节卒咸丰甲寅,陆文节卒宣统辛亥,前后五十八年。)。
堵城覆师激义愤,正坐佥人相龁齧(巡抚崇纶。)。
以人事君足不朽,早拔曾胡识忠烈(吴文节典道光戊戌会试,曾文正出其门。抚浙时,首荐秀水令江忠源。及督湖广,则檄调胡文忠率黔勇六百名援鄂,是为胡治军之始。)。
晋阳甲起铃阁中,萧山中丞不可折。
覆巢几见卵能完,以身翼父同时绝(陆文节与父文烈公同殉山西之变。)。
吾师劝忠兼教孝,眼见门生踵前哲。
遗笺捃拾共装池,昔为桃李今松柏。
我及公门三十载,填海移山空内热。
卷中佳士是祥金,辟灌无成愧顽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