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正文
静修壬戌 清 · 江湜
 出处:伏敔堂诗录卷十五
昔陷杭城时,生死呼吸间。
雨涂走破踵,避贼投无门。
尚记横河桥,古庙朱两阍。
半开得闯入,一僧寒鸱蹲。
示以急难状,情迫词云云。
僧为恻然涕,饭我开小轩。
佛庐数椽外,寂寂唯荒园
是夜天正黑,雨重灯窗昏。
园中啸新鬼,什佰啼烦冤。
数声独雄厉,知是忠烈魂。
昨收缪公尸,遍体丛刀痕。
在官受其知,时又参其军。
悲来激肝肺,不忍身独存。
佛后有伏梁,可悬七尺身。
是我毕命处,姓字题于绅。
不虞僧早觉,怪我仓皇神。
尾至见所为,大呼仍怒嗔。
问有父母耶,胡为忘其亲。
勿死以有待,乘隙冀脱奔。
犹可脱而死,徒死冤难伸。
百端开我怀,相守至朝暾。
遂同匿三日,幸出城之闉。
僧前我则后,徒步同劳辛。
道闻杭州复,收悲稍欢欣。
僧还我独去,分手鸳湖滨。
我归见亲面,先将此事陈。
我亲便遥拜,感此僧之仁。
曰汝一日生,是僧一日恩。
他年莫忘报,屡诚词谆谆。
岂知不数月,苏州随陷沦。
在逃哭惨讣,久阻归筑坟。
亲恩抱深痛,他恩何足论。
荏苒二年来,转徙今到闽。
又闻杭州破,饿死十万民。
我于万民中,念此僧一人。
忆昔于汝饭,见汝彻骨贫。
安有围城内,能继饔与餐。
早欲裹饭去,千里迷兵尘。
昨宵忽梦见,破衲嗟悬鹑。
疑汝未即死,窜身在荆榛。
古人感一饭,重义如千钧。
况于兵火际,救死出险屯。
何当远寻汝,相挈同昏晨。
终身与供养,如汝奉世尊。
惨惨吴越天,扰扰盗贼群。
此怀焉能果,负负心空扪。
岂惟负汝德,并负亲之言。
作诗志悲痛,字向心中镌。
汝名曰静修人俗姓秦。
书此俟有后,递告子若孙。
宝林寺(在曹溪 明 · 陈国是
五言律诗 押词韵第一部
石笋千峰簇,曹溪一径通。
密林斜月入,深窦野烟笼。
钵底安龙毒,岩前印虎踪。
云根僧一个,坐定不闻钟。
多景楼 明 · 程敏政
七言律诗 押侵韵
黯黯江云结暮阴,江楼高处一登临。
山根乱雪来双橹,天外遥青出寸岑。
归去已惭陶令赋,醉中偏爱颖师琴。
鲥鱼竹笋江南路,幸及霜毛未满簪僧一柱能琴)
张照之孙鉴来谢恩呈进其祖墨迹赐之帛并题是什乾隆壬寅 清 · 弘历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出处:御制诗四集卷九十二
华亭入志沛新纶,来谢兼呈手迹真。
日下却思谈往事,云间那可阙斯人(馆臣进呈一统志松江府人物内阙张照名谕令补入志书)
箑书士孝要之道,帧咏梅花逸以神张鉴呈进照所书孝经士章扇一题僧一泉画梅花帧
鉴也毋忘勖家学,昌乎祗恐怯前邻(谓董其昌
周伯孔北园 明末清初 · 谭元春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出处:岳归堂合集卷五
自是湘中独,结斋临众清。
分为僧一刹,仍与鸟千声。
园榭花无继,亭楼竹所成。
非君在家日,云不满前楹。
水龙吟 其二 游城北萧寺 清末民国初 · 张慎仪
 押词韵第四部
携尊欲上层楼,曲廊深掩疑无路。
那知姑射,词人三四,居然占据。
我自消闲,随缘最好,何劳相妒。
只荒凉池馆,衰菱坏芰,也算得、赏心处。

经过重重殿宇。
好一似、梦中曾住。
几丝垂柳,几竿修竹,扶苏如故。
五十三参,逢僧一笑,拈花顿悟。
羡蒲团坐破,壶天小隐,暂游仙去。
留题融州老君岩 其一 宋 · 刘谊
七言绝句 押元韵
谩说人间假像真,老君形相亦虚言。
岩前瑞气归宸翰,佛子年年□国恩(自注:中有太宗御书,岁度僧一□而□子之徒仍不与。)
白云寺 其二 清初 · 陈祥士
五言律诗 押阳韵 出处:玉螺山说集卷之二
梵阁云深处,山高水亦长。
箐阴晴若雨,月白露凝霜。
馁狖餐红雪,寒蛩伏翠篁。
白头僧一个,兀坐曝冬阳。
三月十二日赞虞颂垣朗溪石经山云居寺次日有上方之游而余先归甲寅 清末至民国 · 陈宝琛
 押个韵
清明已过冷无那,野桃始华未破。
𢘿题故以草得名,吹绿东风尽飘簸。
禅宫因山切云上,梵响出林与泉和。
铁扃石窟经全藏,薪火绵连僧一个。
壁中尚书井底史,愿力吾儒孰与大?
法华椎拓千岁馀,下瞰人间如鸟过。
亦知隔岭胜尤最,一宿先归迫晨课。
诘朝西望峰层层,君等上方正云卧。
投壶夜饮图廿四韵 清 · 顾千里
 押霁韵 出处:思适斋集卷二
小戴第四十,投壶射之细。
古者因燕饮,以讲论才艺。
斯礼至今存,壹笑见遗制。
粤有贤主人,奕叶猗兰裔。
乐宾备仪文,终始唯罔替。
是时正当夜,日尽而烛继。
堂中两楹閒,洞彻了无翳。
太晚则于庭,常处难拘泥。
顺投人四矢,左右党更递。
入乃释一算,卒亦奇纯计。
赐灌及敬养,词意殊棣棣。
应陋颜黄门,瑰徽誇近世。
祗赏莲花骁,不知经记盭。
复古得自然,如木循厥柢。
曲礼正篇中,精神遥与契。
一一付模写,画师身所谛。
语我须题诗,想像游其际。
往昔每共君,会集说连襼。
朅来多离居,江山多𨔴遰。
雅歌竟靡暇,日夕被掣曳。
何年谢觅食,清昼户可闭。
重许读此图,或未群书敝。
乖异穷端原,孰是资泽丽。
宜属吉嘉宾,更订别录例。
清平乐鼎湖山 清末 · 许南英
山门初地,便有西来意。
水色澄鲜、山色翠,行脚病僧一二。

小桥流水潺湲,仰观树杪飞泉。
试问鼎湖湖水,长流流到何年?
头陀上寺 清 · 舒峻极
七言绝句 押微韵 出处:黄鹄山志卷十二
山根古寺矗晴晖,大比从前更数围。
此外更无僧一个,久行惆怅旧禅扉。
按:《韦园诗集》
虎跑泉三叠苏东坡乾隆甲辰 清 · 弘历
 押养韵 出处:御制诗五集卷六
十六应真二增上(十六罗汉名见梵经纳□□传及法住记俗名十八者询诸西僧一为嘎□巴尊者一为纳□密□尊者即世所称降龙伏虎也详见向所作十八罗汉赞识语),伏虎其一名久仰。
而何性空亦有之,虎为(去声)跑泉以双掌。
一之为甚可再乎,掩耳安能止铃响。
不如忘虑俯清泉,曰无想已涉有想。
恤庐诗(为牧云和上作也和上有怀二人将结庐祀奉以没其身作衔恤诗十章牧翁读之而赞许焉故作是诗也) 明末清初 · 钱谦益
四言诗 出处:牧斋有学集卷十一
牧斋老人,纨绮儿曹。
少长祖第,县东坊桥。
循墙而东,地一牛鸣
牧云和上,于此诞生。
牧之生,一僧一儒。
虎子猧儿,堕地各殊。
牧翁璅璅,儒冠误我。
仕宦冰炭,患难汤火。
晚归空门,翻诵呢喃。
终守研削,如抱茧蚕。
牧云昌昌,作僧中王。
提天童印,坐七道场。
登堂说法,如云如雨。
语录金篦,诗笔玉斧。
草兵木刀,界灰刹尘。
七日之后,馀此两人。
蔬笋盈盘,炉香霏微。
如光音人,下食地肥。
茫茫墨穴,皤皤白颠。
杖锡来此,秋风飒然。
徘徊身世,申写情愫。
自悔禅林,文彩流布。
风匪囊贮,水岂刀划。
净名无言,犹存一默。
我观云老,形如木鸡。
霜降红涸,刋落肤皮。
龙潭灭灯,俱胝断指。
望崖送公,自此远矣。
云老告我,佛重生地。
永怀二人,风声雨涕。
荒祠小筑,于彼江皋。
衡门两板,盖头一茅。
蔑束肚皮,搬柴运水。
作老编氓,没身而已。
我闻斯言,合掌叹息。
岂惟僧规,亦是孝则
凡今之人,口实编蒲。
霜雹利养,是究是图。
绡头赴阙,乘传葬母。
吊送喧阗,官吏奔走。
攫拿龙穴,黥椎山冈。
南山之石,锢为堵墙。
昔有高僧,一担两边。
左担供佛,母坐下肩。
母生日,挑长命灯。
炊饭是吃,为娘斋僧。
比陈尊宿,却又潇洒。
蜣蛣转丸,汝何为者。
我读云老,衔恤之什。
有风肃然,望古遥集。
不风不雅,作为此诗。
重扶木乂,錞于训辞。
哀哀恤庐,唧唧苦音。
我如秋虫,伴彼秋吟。
虽则秋吟,为雷为风。
有倾听者,三日耳聋岁在辛丑易月望日虞山白衣海印弟子钱某制)
己亥杂诗 其一百六十七 清 · 龚自珍
七言绝句 押文韵
曩向真州订古文,飞龙滂熹折纷纭。
经生家法从来异,拓本模糊且饷君(在京师阮芸台师属为齐侯中■二壶释文。兹吾师觅六舟僧手拓精本,分寄徐问蘧,属别释一通。因柬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