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库 正文
被执口占 五代至宋初 · 朱光
五言绝句 押纸韵
生为大宋臣,死为大宋鬼。
一片忠义心,明月照秋水(清万斯同《宋季忠义录》卷八)。
悟道 宋 · 余芑舒
七言绝句 押元韵
何人解管身中事,今我才知学有源。
养得心源身事毕,春花秋月共忘言(清万斯同《宋季忠义录》卷六)。
句 其二 南宋 · 宗必经
押元韵
不觉授书冬再易,我思暴霸欲消魂(以上清万斯同《宋季忠义录》卷一六)。
钱唐怀古 宋末元初 · 汪斗建
七言律诗 押东韵
江上城低烟树红,江潮西去几时东。
吴王花草随春暮,禹会楼台入梦空。
万里孤云留夕照,千年遗恨诉秋风。
凤凰飞去无消息,漠漠遥岑烟雨中(清万斯同《宋季忠义录》卷一三引《还淳啸咏集》)。
苦热联句 清 · 朱彝尊
五言排律 出处:独吟集、曝书亭集卷第十四
苦热今年甚,幽州亦蕴蒸(朱茂晭)。
久无甘雨降,惟见火云升(姜宸英)。
际夜焦烟合,经天杲日恒(张远)。
高林枯白带,浅沜露丹棱(王原)。
最怕冲灰洞,何须堰戾陵(徐善)。
河流金口腻,山翠画眉层(彝尊)。
黑蜧潜难见,商羊舞莫凭(万斯同)。
新畬荒稷黍,遗种虑蟊螣(朱俨)。
雩队分行缀,祠官典故徵(谭瑄)。
力难驱旱魃,咒乃试番僧(查慎行)。
童女双丫髻,旂竿五色缯(李澄中)。
新妆朱箔卷,杂戏绿衣能(魏坤)。
虹霓群情望,尘埃万目瞪(黄虞稷)。
疾雷无影响,长毂但輷輘(释净宪)。
销夏愁无策,联吟喜得朋(龚翔麟)。
尽谙微径入,不待小僮应(汤右曾)。
席帽人人脱,亭栏处处凭(郑觐衮)。
剧谈多野趣,苛礼必深惩(钱光夔)。
旅迹频年共,乡心触绪增(宸英)。
小航思划桨,精舍忆担簦(茂晭)。
白剥乌头芡,青牵紫角菱(原)。
夕风嘶麦蚻,横港没鱼鹰(右曾)。
竹树浓于画,笆篱密似罾。
千家花满屋,六月稻交塍(彝尊)。
自失江村乐,翻怜毒暑仍(善)。
黄沙随扇集,白汗比浆凝(远)。
易渍床床簟,空支院院棚。
担稀珠市果,价倍玉河冰(慎行)。
槁落含香蕊,挛拳袅格藤(斯同)。
暗窥蛛网缩,乾坼燕泥崩(翔麟)。
户撤垂帘额,瓶添汲井绳(俨)。
慵寻温水浴,只想冷硎登(瑄)。
三葛衣犹重,双丝履不胜。
拨书嫌走蠹,悬拂倦驱蝇(坤)。
秪觉娑拖便,谁甘褦襶称(觐衮)。
到门防客刺,无地曲吾肱(彝尊)。
亟买泉浇圃,同贪草藉艿(宸英)。
酒拚河朔饮,茶爱武夷秤(澄中)。
返照斜初敛,微凉暮可乘(原)。
分曹争射覆,四座百觚腾(慎行)。
简金东山 清 · 沈德潜
押词韵第十七部 出处:归愚诗钞卷六
圣代重明史,纂脩自夙昔。
康熙己未年,史臣各分职。
鸿辞众耆儒(汤潜庵、汪钝翁、毛西河、尤悔庵、朱竹垞、潘次耕诸公。),郑重操徽纆。
晨星渐零落,继起踵其迹(万季野、姜西溟诸公。)。
茸城王司农,史稿汇镌刻。
群材搜择富,四纪岁月历。
至尊劳睿览,煌煌下令敕。
史裁粗可观,未殚才学识。
诏令重纂脩,诸臣秉正直。
君虽乡贡士,公卿并侧席。
延访入史局,众指推巨擘。
常启金匮繘,钜典共䌷绎。
兹事诚大难,一字判淑慝。
谈迁彪固后,晔寿共标格。
庐陵追前踪,馀子难为役。
发凡及起例,讵敢肆胸臆。
有明三百年,大事贵综覈。
文皇逼金川,靖难昭顺逆。
忠义藉表扬,诬谬需删革(《从亡随笔》《致身录》之类。)。
土木蹶乘舆,立君奠中国。
夺门陷于王,厉阶首徐石。
大礼议兴献,君臣逞刚愎。
尊亲人子心,奈何称皇伯(称孝宗为皇伯考,则大统中绝矣。)。
言官予廷杖,不死遭窜谪。
妇寺持太阿,三案乱白黑。
遂令镇抚狱,填积忠毅骼。
天怒人复怨,秦晋炽蛾贼。
国步既板荡,思陵殉社稷。
中外死节臣,决脰如饮食。
劝忠自兴朝,阐幽待史册。
此皆关法戒,予夺严剖析。
君本嗜学人,食鸡欲千蹠。
素闻南董良,纪事能核实。
为语诸同馆,要须慎笔墨。
野乘防虚无,实录更决择。
一语违寸心,人祸连鬼责。
努力报圣明,千秋光载籍。
万编修经将往明州修志过予追访旧事述长句答之兼以送行 清 · 杭世骏
出处:道古堂诗集卷四
勾章太守儒术吏,欲以文藻辉山川。
鄞鄮三县询故老,孰克称任无愧旃。
青衿诸生六七辈,群游于校峨其冠。
佥曰太史九沙叟,里号硕德称耆贤。
皇舆图表受诏撰,一统方略奉敕编。
自来鸿笔光史院,矧此志乘辞为难。
闻人岂无夫己氏,轶材讽说不足诠,未若叟也撰述卓可传。
叟今七十刚华颠,两目炯炯精神完。
娄机字源洪适释,擘窠运腕如云烟。
先人传经角岳岳(充宗先生著有《学礼质疑》《仪礼商》《周官辨非》《礼记偶笺》《学春秋随笔》。),季父读史腹便便(季野先生著有《南宋六陵遗事》《庚申君遗事》《历代史表》暨《明史》三百卷。)。
著书等身惧放坠,叟也一一誊写工雕镌。
纪元之考瞭指掌,功与史表同精坚(《纪元考》一卷,括历代运历甚晰。)。
四明文献郁选首,造庐而请何疑焉。
太守撰日具书币,涉江命使恭且虔。
叟承礼命夙当发,高轩过躏蓬蒿园。
诱我腾说溯前志,黄绸煖割朝来眠。
张津姜屿之书不可觏(津撰《四明图经》,见《宋史·艺文志》。屿撰《宁越风物志》,见《文献通考》。),为叟略数杨张前(成化时,郡人杨实修《四明郡志》,嘉靖时,鄞人大司马张时彻修府志。)。
宝庆纂历岁丁亥,庐陵胡矩守庆元。
属其乡人参军浚(序称「赣州录事参军罗浚」。《直斋书录解题》云:胡矩仲方为守,罗浚其乡人也。),甄括明事县国门。
先以郡志后六邑,刻画城郭图厢关(其书《郡志》十一卷,《鄞志》二卷,《奉化志》二卷,《慈溪志》二卷,《定海志》一卷,《昌国志》一卷,《象山志》一卷,府境、县境各治皆有图,咸淳年刊。)。
厥后卅载暨开庆,丞相臣潜来旬宣。
军防水则以次定,经制税赋兼牢盆。
嘉禾绘献民气乐,老谋忧国何时谖。
门生曰锡曰应发,承命执笔校秘文。
诗歌自可勒琬琰,例以志体稍殊悬(开庆改元,吴潜以丞相领郡,复续修《四明志》,民政、兵防、士习、军食别自为志,以补前书。又立水则,自撰《平水则记》刊石。门生庆元府教授梅应发、沿海制置大使主管机宜文字刘锡编次,末附诗词四卷,予谓于志体不合也。)。
自宋讫命更延祐,袁桷方领编修官。
本之二志著其概,参之七观究其原(王深宁应麟著《四明七观》,钤括郡之掌故为注释。延祐三年,袁学士桷复修郡志,采其文冠于《艺文考》。)。
谁其续者垂不刊,猗惟王侯元恭捉翰遒如椽。
其间首尾称大备,一代兴废略可言(至正时,郡守王元恭续修延祐以后事,凡十六卷,称《至正新志》。)。
前明内府不收弆,文渊坠简终沦湮。
天一阁范碧山全,家有善本颇自专,叟当檄取诃豪顽(宋两志皆宋刊,元两志亦钞本,明代《文渊》《内阁》两目皆不载,海内藏书家亦无有齿及者。宋志惟予友全祖望家有之,故予得见。元志则天一阁范氏所藏也。)。
荥阳南山堇山氏,邦有黎献摭捃勤。
或鞶绣藻采而有耀,或大雅宏达而不群(荥阳外史郑真,南山先生黄润玉,堇山先生李堂,各撰《四明文献志》,先次其行事,后列著作。)。
其书同异具可核,叟今何不重探论(郑、黄止载郡人,李则并次名宦。)。
抑吾又闻杲堂李翁于叟为先友,高文煌煌称大篇。
传甬耆旧一十卷,能事直欲追古欢(郡人李邺嗣、胡文学本《四明风雅》诸书。裒集甬上耆旧,自汉至明末,定为诗史,邺嗣为撰传。)。
叟今凡例一本此,发幽表微畴谓不然。
方今圣主一寰宇,睿算尤重海与边。
三韩直达岛倭接(宋时高丽贡道由明州上,见《宝庆志》及《范石湖集》。),东南防守筹宜先。
舟山负隅归版籍,时清喜停赤白丸。
庙谟议此设重镇,厥饷几何兵几千。
叟宜条晰陈要害,宏论亦可销戈鋋。
郡人聘修古有例,书法郡守名牵连(其在吾浙,嘉兴闻人硕德修《嘉禾志》,德清谈钥修《吴兴志》,山阴陆游修《会稽志》,天台陈耆卿修《赤城志》,皆宋志之表表者。)。
上奏天子制称善,撤膳或赐兼珍筵,叟今决去无迁延。
雪花席大蔽江水,乌篷船低压两肩。
行幐辚輑恣捆载,湘东斑管胶东笺。
阿育王山考古佛,丹山洞天寻真仙。
搜奇直抉图经秘,采隐不遗声闻禅。
白头自草内舍帖,归告先墓封树寒。
焜煌家乘述祖德,玩鹿亭古泽永绵(玩鹿亭,先生高祖鹿园都督所搆,因以名集。)。
寒厅拥堵看秉笔,一笔一削孰敢干。
鼠须疾挥不及冻,墨沈肯受冰霜怜。
走愿传钞备书吏,微名亦得流丹铅。
不朽盛事会有缘,此意只恐天公悭。
呜呼,此意只恐天公悭。
董逊斋招集同人赏可亭牡丹先过令兄乐窠斋头看雪毬席上予诵高武部宫山赋林太常茧庵宅牡丹诗即用其韵同人相率和之(时同作者为南皋陈汝登映泉董元聪芍庭钱中盛愚亭董宖甘各李世法君山胡铭峄逊斋董敏暨愚亭之次子秉缊少子秉纯而愚亭复绘图以纪其事) 其一 清 · 全祖望
五言律诗 押文韵 出处:抄诗集
留补堂前句,宫山最有闻(留补太常堂名是集荔堂不岩霜皋废翁杲堂季野皆有诗而宫山为第一)。
花分都胜种,香染细湖云。
心曲先民古,风光汐社醺。
到今传盛事,可许续遗文。
望溪侍郎以旧冬辱寄文抄兼令覆审未及复也度夏于越乃条上数纸附之以诗 其三 清 · 全祖望
五言律诗 押侵韵 出处:望岁集
昔年万夫子,一见辄知音。
我亦四明客,同怀千载心。
蹉跎怜病骥,萧瑟叹焦琴。
湜籍方僵走,何能效砭针(吾乡万先生季野首识侍郎于少年劝以从事经学勿为无益之文)。
书万季野明史列传手稿残本后 清 · 翁方纲
押翰韵 出处:复初斋诗集卷十四宝苏室小草四、复初斋诗集卷十四
纪传四百六十卷,淮阴刘家录其半。
史表史志用力殊,班昭刘昭孰一贯。
徒令横云题作集,体例依然无论赞。
当年矻矻蒐废坠,想披实录为三叹。
旧家文献浩谁徵,平日稗官纷不算。
千秋不少野史亭,几个无欺青竹汗。
贮瓢班叙自奇古,索米丁仪非点窜(万表传与王氏刻本不同。)。
不知初稿经几削,今者烟煤况焦爨。
依稀黜陟纪九边,零落章奏争三案。
传闻更有明通鉴,恨不同兹勤手盥。
石经考存石鼓亡,彼书录者徒供玩(季野有《书学汇编》二十四卷。)。
楷势略似梨洲老,挑灯恍在华亭馆。
如此手腕继南雷,不得翱翔上东观。
吾辈汗颜何以报,日日虚縻大官粲。
汉石经残字歌 清 · 翁方纲
押先韵 出处:复初斋诗集卷十六秘阁集二、复初斋诗集卷十六
熹平初作皇羲篇,石渠故事追孝宣。
通经释义事优大,文武之道非丹铅。
雕虫篆鸟那比数,鸿都未立前三年。
议郎意不在工画,盖以正误代传笺。
兰台漆书敢私易,煌煌日月当中天。
四十六石堂十丈,聚观车两争骈阗。
杨家略著洛阳记,宋初尚有断石传。
东观论出御史府,论语跋记董广川。
成都会稽各搜箧,洪相八石精摹镌。
因依破缺非貌古,太璞粹气逾于全。
吾乡孙氏研山笈,南原摹本殊不然。
隶原隶辨槃与籥,毛椠黄椠乌非焉。
邹平复闻张氏本,研山又落吴淞船。
义门每用讥退谷,弆藏鉴别相后先。
盍毛包周證鲁义,欧阳夏侯订孔编。
越州阁圮海水绿,柯亭桐爨朱丝弦。
玉邸半圭虹贯斗,龙颔百宝珠腾渊。
昆山(顾亭林。)四明(万季野。)各有考,我欲汇续无由缘。
便当摹勒自此始,涓濡溜且尺研穿。
乞名蓬莱扁小阁,贺梁语燕来翩翩。
石鼓歌 清 · 翁方纲
押先韵 出处:复初斋诗集卷二十三石兰集、复初斋诗集卷二十三
平生慨想韩苏篇,上台北斗光中天。
不知韩公何所歉,尚想少陵与谪仙。
贱子髫龄早释褐,摩挲此已三十年。
熊熊但讶星堕地,历历敢诩胸扪躔。
岐阳之蒐炳经传,韩歌何似称周宣。
其字兼该二篆体,其文俨并二雅编。
王内史书师最早,马定国评语不传。
异哉或疑周即魏,昨秋我辨万与全(近日万季野、全谢山皆祖马定国后周之说,窃尝作文正之。)。
前韩(洽。)后顾(绛。)各逞臆,反以古说为拘牵。
后代儒生敢侮圣,何伤日月轮高悬。
朱十作考不识字,误信杨薛诸家笺。
滋阳牛氏作图释,又执拓本讹相沿。
安得众说出一贯,西廊向晓听诵弦。
因进诸生为讲解,十鼓向背东西偏。
丁鼓独方馀椭异,初非一例如鼓圆。
已鼓作臼字完好,庚辛二鼓排倒颠。
围六七尺高二尺,参差阔狭非齐肩。
深山大野气磊落,浑金璞玉殊雕镌。
河图洛书圣人则,龟文马背奇毛旋。
凤凰一羽麟一角,珠贝眩晃龙蜿蜒。
古文奇字大小篆,凡将苍颉相后先。
今也一依许慎旨,仅留什百于九千。
窃因许书考同异,壬鼓雱字殊不然。
三十年中数字泐,惬山已叹岁月迁。
后来剥蚀复何似,幸赖遮护深堂筵。
吾尝手摹旧墨本,𧢲𨽘详审断与连(甲鼓「角」字下画两开,丙鼓「隮」字下从片、女。)。
其馀补正悉依石,非复著录矜从前。
直以横从准量鼎,更莫傅会援斤权。
方今圣人考文字,西清鉴古罗丹铅。
周器琳琅出内府,殿庭宝气陈豆笾。
夫子从周乃素志,古光阶戺相接联。
敬濡缣缯度款识,精神万古来篆烟。
一空籀史金石史,不要铁网珍珠船。
元气淋漓在天地,笔势融结从山川。
古今第一宝刻在,天下第一宫墙边。
循廊再拜三叹息,槐影绿动苔花砖。
代题北宋石经残本长句三十三韵 清末至民国 · 陈衍
押词韵第四部 出处:石遗室诗集卷第五
熹平残字六百馀,三体两册摹当涂。
开成石经最完足,太和长兴分两途。
九经十经毋昭裔,雍都旧本同步趋。
自蜀广政迄乾道,未尽清献详成都。
宋人称引据蜀本,陕本南渡阻崎岖。
鹊巢乘舟仅起讫,谷林谢山空欷歔。
长兴板本行北宋,郡斋读书记国初。
邢璹林甫说不取,梦土作乂示一隅。
两楹深刻出嘉祐,长编恍载帝曰俞。
癸辛杂志及玉海,篆隶二体标揭橥。
谁知牟驼冈一战,艮岳花石弃焚如。
或传石经同禹鼎,沈沦入水黄泥淤。
或云元季始茫昧,金源失载独何欤。
游梁太学罗寿可,如山堆积犹于诸。
重修况闻耶律隆,也先帖木复规模。
亭林季野皆惝恍,竹垞道古仍模糊。
弇山仅搜陈留县,开封早拓吴山夫。
竹汀跋尾等彭本,苕溪茂才分钞胥。
一时方氏别藏弆,周官戴记兼易书。
稍资考證冯教授,中州作记尤区区。
山阳丁氏生已晚,阅市得此真不图。
易书诗礼春秋经,益以孟子古所无。
三万字将四百纸,唱和大放词琼琚。
多藏古字自善本,六书谬误堪胡卢。
如其作箕云作云,及修作脩于作乌。
又池作沱斋作亝,若援此例概可诬。
求将作裘衰作蓑,朋将作凤乎作呼。
良由许书失古本,说文北宋宗大徐。
存沱删池但失训,此例更仆妄未祛。
怪哉猿叟讲许学,古气可掬翻称誉。
近来唐本多发见,说文木部韵写吴。
夥颗内阁北宋本,不数双井及髯苏。
纷纷石印玻璃版,著录谁纂觚不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