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正文
九曜石歌丙戌 清 · 翁方纲
 出处:复初斋诗集卷二
九曜亭边九曜石,南汉刘䶮故苑之遗迹。
爱莲种莲事俱往,千载仙湖水犹碧。
前秋访石因登亭,周遭顾盼疑列星。
五日辄乘使车去,未得剜苔剔藓恣留停。
古色摩挲入梦寐,巾箱仿佛图真形。
一石圆顶如建瓴,危根下削漱清泠。
一石四达如疏棂,旁有直干撑竛竮。
树与石抱石转青,往往树皆过百龄
不独昔日太湖灵壁浮海至,彯沙激浪增珑玲。
崩云散雪那遽一一数,但觉嵌嵓硉兀势欲凌沧溟。
昨归经冬水初退,坐看家僮洗萍块。
雨溜磨崖字尚存,泥淤仙掌痕还在。
卢程许刻次第寻,陈九仙书竟晦昧。
不知米家诗句刻何处,想在老榕巨根内。
文藻同时有传否,亭沼何心叹兴废。
九曜石,今日谁能识(音式。)为九。
一石独合三石成,此语闻又百年后。
药洲两字亦是元章题,斜日苍烟但翘首。
按:九曜石在药洲旁,南汉刘䶮罚罪人,移自太湖灵壁,浮海而至。石凡九,其一在今布政使后堂东院,其八在使院后池中。西北一石,正面中刻:“转运使度支郎中金君卿正叔转运判官太子中舍许彦先觉之管勾文字殿中丞金材拙翁、门人成度公适,熙宁癸丑中伏,泛舟避暑。”左刻:“花药氛氲海上洲,水中云影带沙流。直应路与银潢接,槎客时来犯斗牛彦先再游,移稵䆅侍,熙宁甲寅上巳。”右刻:“广东经略安抚使起居舍人龙图阁待制曾布子宣转运副使都官外郎向宗旦公美转运副使田外郎(缺二字)道济、前广西转运判官太常(缺二字)赓声叔元丰元年正月晦日游。”下有康熙五十一年学使安乡张明先许觉之韵诗。又右刻“程师孟金君卿李宗仪许彦先同游药洲熙宁甲寅上元日题。”其下八分书:“邹非熊宗望管湛之天步,自葛仙洲煮茶景濂堂,采菊筠谷,榜舟九曜石下,摩挲前贤题刻而去。”淳熙戊申十月丁卯,东一石上有掌迹,长尺二寸,吴鹏八分,仙掌二字,旁有米元章诗。今石仆,泥中仅露一面,根蟠其上。米诗不可寻矣。又旁八分书:“嘉熙三年己亥元巳,九仙野便陈畴少锡泛舟仙湖,观仙掌石,摩挲藓刻,诵米南宫诗,奇哉。弟尉,同少林孙成可大、甥林璞藏用侍、临江萧(缺二字)、东嘉吴伟茂远、清沅赵时瑢躬玉、长乐陈子(缺一字)茂客也。”此段载广州志,今止露二十一字,以下尽为根所踞。中刻:“至正甲申秋,余奉天子命来镇东广,适官舍介于仙湖之东,(缺七字)观仙掌石刻,乃宋嘉熙萧大山(缺八字),宛然如新。案郡志,仙湖旧名石洲,(缺七字)石号九曜,而仙掌盖居其一焉。(缺八字)兴斯石,屹然犹存。余陇志作,余陇今细视,恐是今砻九仙之迹(缺七字)慨然兴叹,遂识诸岁月,俾后之来者亦(缺五字)而刻铭无穷,共臻千古之胜。槩以(缺七字)句云:星文囿剑池头,月地(缺七字)壮游推太华,又观仙掌五羊洲,至正(缺六字)中(缺一字)大夫广东道宣慰使都元帅(缺七字)敦诗志,令史韦(缺一字)安书丹”,亦八分书。池中破石上刻:“嘉熙庚子孟秋长乐黄朴成父约同郡唐璘伯玉莆田刘克庄潜夫,泛舟仙湖。湖多怪石,其二峰尤壮伟,乃宅厥中而作亭焉。左盘右踞,势若相(缺一字)而岩岩挺立,又类乎守道不屈者,遂磨崖以识之。”下刻:“重脩濂溪书院记。成化八年广东提学佥事新喻胡荣书。”又一石,刻:“士宏子高、昌衡、平甫元规正叔安道子,适丙午仲春十五日题。”不著时代。志载卢士宏字子高新郑人治平元年广州。丙午为治平三年,此在诸刻,其最古者矣。程师孟曾布皆知广州贾昌衡治平中转运使,卢画防守策,招谕诸蛮。程大修学校,负笈者众,诸番子弟皆愿入学。曾即南丰弟。程字公辟王荆公诗豫章太守吴郡郎是也。许彦先始兴人天圣乙丑进士,深于易。刘克庄广东提刑职官,志作推官。盖此地自刘氏凿仙湖,与药洲通。宋熙宁中周濂溪先生提刑广南,尝居之。至嘉定中经略陈岘重疏湖水,辇刘氏故苑,奇石置其旁,建堂浚池,绕植白莲,士大夫多泛舟觞咏。后人建书院,有爱莲亭明嘉靖初学使庄渠魏公校改建学署。国初,署迁育贤坊。至康熙五十一年学使洞庭张公明先始修复焉。志称九石,高八九尺,或丈馀。一石独大,合三石为之。下有数石笋,长三尺许,瑳如雪,今无复能指为某石者矣。石日与沙水相荡激,昔人题识渐就销泐。予于前年九月来视学,到署五日,出按诸郡,未暇以观。至今岁正月水缩,命工拓之,仙掌横卧老下,其露出之字,为泥所没,洗刷数日而后辨之。石理湿不可著纸,火烘之乃可拓。凡四日,拓得大小纸十,藏诸箧衍,庶以仿佛前贤之流风耳。既歌之而跋于后。
杨椿 北宋 · 黄庭坚
 出处:全宋文卷二三二二、《豫章先生遗文》卷五
元魏太保侍中杨椿戒其子孙曰:「我家入魏之始,即为上客祖真清河太守,母王氏,魏文明太后之外姑。)
自尔至今,二千石方伯不绝。
于姻亲知故吉凶之际,必厚加助遗,来往宾僚必以酒肉饮食,故六亲朋友无憾焉。
然记清河翁时服饰唯布衣韦带,常以自约敕诸父曰:『汝等后世若富贵于今日,慎勿积金一斤、采帛百疋以上,用为富也』。
又吾兄弟若在家,必同盘而食;
若有近行不至,必待其还,亦有过中不食,忍饥相待。
吾兄弟八人,今存者有三,是故不忍别食也。
又愿毕吾兄弟不异居异财。
汝等眼见,非是虚假。
闻汝等兄弟时有别斋而独食者,又不如吾等一世也。
吾今日不为贫贱,然居住宅舍不作壮丽华饰者,正虑汝等后世不能保守之,方为势家所夺。
北都朝法严急。
太和初,吾兄弟三人皆居内职,兄在高祖左右高祖孝文皇帝讳宏,兄即播为平东将军。),吾与津在文明太后左右文明太后冯氏,高宗文帝之后。高宗没,献文年十二,太后临朝听政。孝文立,尊为太皇太后,津为侍御史,后为华州刺史。)
于时口敕责诸内官,十日仰密得一事,不则便大嗔嫌。
诸人多有依敕密列者,亦有太后、高祖中间传言构间者。
吾兄弟自相戒曰:『今忝二圣近臣,居人子母之间,惟宜深慎。
列人事,亦何容易,纵被嗔责,慎勿轻言』。
十馀年间,未尝言一人罪过。
当时大被嫌责,对曰:『臣等非不闻人语,正恐仰误圣听,是以不敢言』。
于后终以不言蒙赏。
吾自惟,文武才艺、门望姻援不胜它人,一旦位登侍中尚书,四历九卿,十为刺史光禄大夫仪同开府司徒太保,津今复为司空者,正由中正谨慎,口不尝论人之过,无贵贱待之以礼,以是故至此耳。
闻汝等学俗人,乃有坐而待客者,有驱驰势门者,有轻语人恶者,及见贵胜则敬重之,见贫贱则慢易之。
如是行之,丈夫立身之大病也。
汝家仕以来,高祖以下七郡太守、三十二刺史,内外显仕,时辈少比。
汝等但能存礼节,不为奢淫骄慢,假不胜人,亦寡尤悔,足成名家。
吾今年始七十,自惟气力尚堪朝觐,所以孳孳求退者,正欲汝等知天下满足之义,为一门法耳,非是苟求千载下名。
汝等能记吾言,百年后终无恨矣」。
椿字延寿,性谨厚宽裕,为内给事,与兄播并同禁闱。
文明太后之丧,孝文五日不食,椿谏曰:「圣人之礼,毁不灭性。
纵陛下欲自贤于万代,其若宗庙何」!
帝感其言,乃一进粥。
初,献文世有蠕蠕万馀户降附于高平、薄骨律二镇,太和末畔,唯有二千馀家。
太中大夫王通等求徙置淮北,诏椿徙焉。
椿上书以为:「裔不谋夏,夷不乱华,是以先朝居之荒服,欲悦近来远。
今新附者众,若旧者见徙,新者必不安。
愚谓不可」。
八坐不从,遂于济州沿河居之。
冀州元愉之乱,果皆浮河赴贼,所在钞掠,如椿所策。
元颢入洛,子昱所禽,或劝椿携家避祸,椿曰:「吾内外百口,何处逃避?
正当安坐任运」。
庄帝还宫,椿上书归老,诏赐安车驷马。
椿奉辞于华林园下御座,执手流涕。
椿歔欷欲拜,亲执不听。
黔州开元寺寓舍怡偲堂阅旧书,钞此一事付小子相收。
清溪王吉老请书而入石。
吉老孝友之士,欲斯文之行于人,使家有孝弟忠信之训,其意甚美,故书遗之。
元符二年十二月乙卯,山谷老人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