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正文
黄忠端东坡后游赤壁图为黎露苑编修湛枝题壬子 清末至民国 · 陈宝琛
 押词韵第三部
忠端乡贤,书画并奇恣。
夙藏砚山图,独立足正气。
梁髯炫我,磊珂千里致节庵有公画,曩会沪上,驰取诸武昌以示。)
别来岁云寒,再见定何地?
君今得此本,用笔特工致。
何爱写后游,赋语殆有契。
江山不复识,石砚眼出泪。
阅年近三百,望古更题识。
梦中鹤不归,去去人间世。
黄忠端公尺牍 其一 清末民国初 · 沈曾植
七言绝句 押支韵 出处:海日楼诗卷十一
拔可观察新得此册,遂为沪上黄书第一,留余斋中几两月矣。东洲、石洲两跋详尽,几无后人着笔地,姑摭畸誊成六绝句,以应其请,寻绎积旬,尺素滂沱,若亲謦欬于江渚山阿已。庚申八月
文字渊源讲学时,洞霄偏尽越山奇。
曹何并举非无意,桂树连蜷第一枝忠端崇祯戊午典浙试,大涤书院四至而三记,戊寅从游者最多,皆戊午门人也。陈卧子丁丑会房门生,钱去非弟格亦戊午举人,曹木上振龙则是科解元,国变后隐遁终身,盖不愧师门者。大涤之兴,实诸门人为之,羲兆为地主,木上为门生之长,第一书曹何并举缘此,不必疑有他故也。)
黄忠端公尺牍 其三 清末民国初 · 沈曾植
七言绝句 押微韵 出处:海日楼诗卷十一
逆案科场伏祸机,焚香阅卷炯知几。
温周谁敢诬清节,熊蒋应知庇德辉忠端博学清操,早为思陵所知,虽温、周不能加诬。然集中《与郑玄岳书》云:「标逆案以护逆案,构科场以證科场,浙事颠倒,指鹿为马。」又公濒行上疏言:「去岁春月以来,盛言科场,实非为陛下科场,乃为雠隙而翻科场。」当候擭阱,深险可知。以證第二书,则熊、蒋得免,未必不籍公清望也。书中所谓「卷批已久,则伏机益深」,又云「已脱羁缰,岂惮为他人受过」,及第五书龚生疏已上云,即年谱所谓吹索浙闱事。)
倪文贞公丙子秋画竹卷 清末民国初 · 沈曾植
 出处:海日楼诗卷四
易象震为苍筤不见易乃见诗。
诗易之实徵乎礼,柯叶不易贯四时。
黄忠端为易三洞,文贞易为内外仪。
两公超遥在明季,皎然白日青天姿。
终身不离悔吝咎,一日不废画书诗。
精神流行满天地,到今想像拈毫嬉。
此卷捲舒纸盈丈,修竹林深石逶迤。
檀栾非无俛仰态,风雨已有漂摇思。
细筋啄为坚中简,劲腕磔出浮筠枝。
崇祯九年七月朔,日有食之公罢归丙子崇祯九年黄山人语见年谱。)
七疏陈情天盖高,不若孔昭一章掎。
单车出都子舍近,斑䌽自喻九岁儿(《儿易》创稿实始是。)
爻象在胸笔在手,慈竹长荫慈云宜。
宁知罗纹七年养,副枢召复锋车驰。
君臣相遇或间之,母子不见天长悲。
闇然一泪正命际,棺不紟欤不萎。
去年公诗在吾室,今年卷又兼旬披。
三百年来易再毁,白鹤归来墨君唏。
吁嗟乎,南都可为不可为,世间藤藓彼方滋
一瞑万古解脱斯,攀髯差胜号弓遗。
挽歌痛绝忘端语,忠孝宁为盗贼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