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库 正文
奏事 西汉 · 范延寿
出处:全汉文 卷四十九
禽兽生子逐母,宜以四子还母,尸三男子于市(《意林·傅子》、《御览》三百六十、又三百六十一。案《初学记》十二、《御览》二百三十一并引谢承《后汉书》云:范延寿,宣帝时为廷尉,时燕赵之间,有三男共娶一妻,生四子,长各求离别,争财分子。至间于县,县不能决断,谳之于廷尉。于是延寿决之,以为悖逆人伦,比之禽兽,生子属其母,以子并付母,尸三男于市,奏免郡太守令长,无率化之道。天子遂可其言。又案《百官公卿表》成帝河平二年,范延寿为廷尉,而谢承《书》载其事,盖追引之也,「宣帝」乃「成帝」之误。)。
戒子孙 西汉 · 陈咸
出处:全汉文 卷五十五
为人议法,当依于轻。虽有百金之利,慎无与人重比(《后汉·陈宠传》。案《书钞》五十五引谢承《后汉书》,陈咸字子成,为廷尉监,议人常从轻比。)。
以尹昆为尚书仆射诏 汉 · 阙名
出处:全后汉文 卷九十七
惟君公曹时以太守之术,克奖王室,其省录台事,勿令谬误(《北堂书钞》五十九引谢承《后汉书》「尹昆字□渊,为侍御七日,特拜尚书仆射,诏:云云。安:此诏原本缺误,不知何帝,俟考。)。
苍梧人为陈临歌二首 其一 汉 · 无名氏
押词韵第三部
谢承《后汉书》曰:陈临。字子然。为苍梧太守。人遗腹子报父怨。捕得系狱。伤其无子。令其妻入狱。遂产得男。人歌曰:
苍梧陈君恩广大。
令死罪囚有后代。
德参古贤天报施(○《御览》四百六十五此谢承《后汉书》。《诗纪》八作陈临歌。)。
皇甫嵩歌 汉 · 无名氏
押词韵第四部
《后汉书》曰:皇甫嵩。字义真。灵帝时。黄巾作乱。以嵩为左中郎将。讨贼数有功。拜左车骑将军。领冀州牧。嵩请冀州一年田租以赡饥民。百姓歌曰:
天下大乱兮市为墟。
母不保子兮妻失夫。
赖得皇甫兮复安居(○《后汉书》本传。《类聚》十九、五十。《御览》二百五十、四百六十五。《乐府诗集》八十五。《文选》补遗三十五作百姓歌。《诗纪》八。○逯案。此歌末句。《类聚》、《御览》所引谢承书均作复汝居。与续《汉书》、《后汉书》不同。汝字甚重要。曰复汝居。则统治者口吻也。皇甫嵩乃镇压黄巾军者。其免租乃一时权宜。未必有实惠于民。谢书作汝居者。近真。)。
渔阳民为张堪歌 汉 · 无名氏
四言诗 押支韵
《后汉书》曰:张堪。光武时为渔阳太守。捕击奸猾。赏罚必信。吏民皆乐为用。乃于狐奴开稻田八千馀顷。劝民耕种。以致殷富。百姓歌之。
桑无附枝,麦穗两歧。
张君为政,乐不可支(《类聚》或作期。或作为。鸣沙石室古籍作思。○《后汉书》张堪传。《水经注》沽水注。《书钞》七十六引华峤《后汉书》。《类聚》十九、五十、八十五经东观《汉记》。《初学记》二十七。《白帖》二十一。《文选》三十六策秀才文注。鸣沙石室古籍丛残。《御览》二百六十、四百六十五、八百三十八、九百五十五经谢承《后汉书》。《乐府诗集》八十五作张君歌。《文选》补遗三十五作渔阳民歌。《诗纪》八作张君歌。)。
魏郡舆人歌 汉 · 无名氏
四言诗
《后汉书》曰:岑熙为魏郡太守。招聘隐逸。与参政事。无为而化。视事二年。舆人歌之。
我有枳棘,岑君伐之。
我有蟊贼,岑君遏之。
狗吠不惊,足下生蝥。
合脯鼓腹,焉知凶灾。
我喜我生,独于斯时。
美矣岑君,于戏休兹(○《后汉书》岑彭传。《类聚》十九引谢承《后汉书》。《御览》二百六十引华峤《后汉书》。《御览》四百六十五引谢承《后汉书》。《乐府诗集》八十五作岑君歌。《文选》补遗三十五。《诗纪》八。又《书钞》七十六引之、之、厘三韵。三十五引狗吠不惊独于斯时二句。○逯案。此歌非庶民作。)。
顺阳吏民为刘陶歌 汉 · 无名氏
四言诗 押词韵第六部
《后汉书》曰:刘陶。字子奇。颍川颍阴人。济北贞王勃之后。桓帝时。举孝廉。除顺阳长。县多奸猾。陶到官宣募吏民。有气力勇猛能以死易生者。得数百人。皆严兵待命。于是覆案奸轨。所按发若神。以病免。吏民思而歌之。
悒然不乐,思我刘君。
何时复来,安此下民(《白帖》作人。○《后汉书》本传。《水经注》淮水注作童谣歌。《类聚》十九、五十。《白帖》十二、四十。《御览》二百六十七、四百六十五。《乐府诗集》八十五及《诗纪》作刘君歌。《文选》补遗三十五作顺阳民歌。逯案。《类聚》引谢承《后汉书》、《御览》引《后汉书》。刘陶作刘騊駼或刘陶駼。又顺阳。谢承《后汉书》作摐阳。稍不同。)。
郭乔卿歌 汉 · 无名氏
《后汉书》曰:郭贺。字乔卿。建武中为尚书令。在职六年。拜荆州刺史。到官有殊政。百姓歌之。
厥德仁明郭乔卿。中正朝廷上下一平(○《后汉书》蔡茂传。渚宫旧事四。《类聚》十九引谢承《后汉书》。《御览》二百十、四百六十五。《乐府诗集》八十五。《诗纪》八。)。
乡人为秦护歌 汉 · 无名氏
押遇韵
谢承《后汉书》曰:秦护清廉。不受礼赂。家贫。衣服单露。乡人歌之曰:
冬无裤。有秦护(○《御览》六百九十五引谢承《后汉书》。)。
范史云歌 汉 · 无名氏
押虞韵
《后汉书》曰:范冉。字史云。桓帝时为莱芜长。遭母丧不到官。后遁身于梁、沛之间。徒行敝服。卖卜于市。遭党人禁锢。遂推鹿车载妻子。捃拾自资。所止卑漏。有时绝粒。穷居自若。言貌无改。闾里歌之。冉或作丹。
甑中生尘范史云,釜中生鱼范莱芜(○《后汉书》本传。《类聚》三十五引续《汉书》。《初学记》十八引续《汉书》。《白帖》二十一。
《御览》四百二十五引袁山松《后汉书》、四百六十五引东观《汉记》、四百八十四引续《汉书》。《乐府诗集》八十五。《诗纪》八。又《御览》三十七引谢承《后汉书》引云一韵。)。
京师为唐约谣 汉 · 无名氏
押盐韵
谢承《后汉书》曰:唐约。字仲谦。拜尚书。数有直言善策。处官不言货利之事。当法不阿所私。京师谣曰:
治身无嫌。唐仲谦(○事文《类聚》新集四。姚集谢承《后汉书》。古谣谚十六。)。
光武引谚 汉 · 无名氏
《后汉书》曰:时帝姊湖阳公主新寡。帝与共论朝臣。微观其意。主曰:宋公威容德器。群臣莫及。帝曰:方且图之。后弘被引见。帝令主坐屏风后。因谓弘曰:谚言云云。人情乎。弘曰:臣闻贫贱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帝顾谓主曰:事不谐矣。
贵易交,富易妻(○《后汉书》宋弘传。《初学记》十。《御览》百五十二、八百五十四、四百九十五。又五百十七引谢承《后汉书》、七百一引东观《汉记》。)。
宋弘引语 汉 · 无名氏
押阳韵
贫贱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后汉书》宋弘传。《御览》百五十二、八百五十四、四百九十五。又五百十七引谢承《后汉书》、七百一引东观《汉记》。)。
时人为许慎语 汉 · 无名氏
《后汉书》曰:许慎。字叔重。汝南召陵人。性淳厚。少博学经籍。马融常推重之。时人为之语曰:
五经无双。许叔重(○《后汉书》本传。《御览》四百九十五引谢承《后汉书》、又六百八。《诗纪》九作许叔重。)。
下主簿钟离意教 东汉 · 伍延
出处:全后汉文 卷二十一
龙丘先生清过夷、齐,志慕原宪。都尉洒埽其门,犹惧辱之,何召之有(《御览》五百二引谢承《后汉书》,「龙丘苌,吴郡人。王莽篡位,隐居大山。更始时,任延年十九,为东都尉,折节下士。钟离意为主簿,自请召苌为门下祭酒。延教」)?
上疏谏置官选职不以才 东汉 · 韦彪
出处:全后汉文 卷二十九
臣闻政化之本,必顺阴阳。伏见立夏以来,当暑而寒,殆以刑罚刻急,郡国不奉时令之所致也。农人急于务,而苛吏夺其时,赋发充常调,而贪吏割其财,此其巨患也。夫欲急人所务,当先除其所患。天下枢要,在于尚书,尚书之选,岂可不重?而间者多从郎官超升此位,虽晓习文法,长于应对,然察察小慧,类无大能。宜简尝历州宰素有名者,虽进退舒迟,时有不逮,然端心向公,奉职周密。宜鉴啬夫捷急之对,深思绛侯木讷之功也。往时楚狱大起,故置令史,以助郎职,而类多小人,好为奸利。今者务简,可皆停省。又谏议之职,应用公直之士,通才謇正,有补产佃于朝者。今或从征试辈为大夫。又御史外迁,动据州郡。并宜清选其任,责以言绩。其二千石视事虽久,而为吏民所便安者,各增秩重赏,勿妄迁徙。惟留圣心(《后汉·韦彪传》,又略见《御览》三十四引谢承《后汉书》,又《艺文类聚》四十八引华峤《后汉书》作「欲急民所务,当先除其患。其原在尚书典枢机,天下事一决之,不可不察」。)。
诏敕荆州刺史谢夷吾 东汉 · 汉章帝
出处:全后汉文 卷四
敕荆州刺史入传录见囚徒,诫长吏「勿废旧仪,朕将览焉(《后汉·谢夷吾传》注引谢承《书》,《御览》六百三十九引《会稽典录》)」。
上书陈交阯献龙眼荔支事状 东汉 · 唐羌
出处:全后汉文 卷四十九
臣闻上不以滋味为德,下不以贡膳为功,故天子食太牢为尊,不以果实为珍。伏见交阯七郡献生龙眼等,鸟惊风发。南州土地,恶虫猛兽不绝于路,至于触犯死亡之害。死者不可复生,来者犹可救也。此二物升殿,未必延年益寿(《后汉·和纪》注引《谢承书》)。
谏国相 东汉 · 高慎
出处:全后汉文 卷四十九
诸侯射豕,天子射熊,八彝六樽,礼数不同。昔季氏设朱干玉戚以舞《大夏》。《左传》曰:「唯名与器,不可以假人」。奢僭之渐,不可听也(《后汉·陈敬王羡传》注引谢承《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