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库 正文
访林同年(愃欢)昆弟 其四 明 · 李春元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出处:九畹先生集卷之一
罗府葱笼花木稠,灵山桥北锦城头。
迹同王粲应多难,文似相如故倦游。
旅食独惊寒食近,林园不禁故园愁。
东风绿尽王孙草,更踏江南何处州。
曹守而寓舍草堂成。求题拙句 其二 明末清初 · 金尚宪
七言绝句 押尤韵 出处:清阴先生集卷之十一雪窖集
老病销忧倦倚楼,就君新构爱清幽。
荆州亦是中原土,王粲何妨且少留。
留别朴百原(孝诚○二首) 其一 明 · 李春元
七言绝句 押先韵 出处:九畹先生集卷之一
海上相逢是偶然,舞筵歌席兴仍牵。
不堪分袂更回首,王粲楼头花满烟。
碧草 明 · 李春元
五言绝句 押尤韵 出处:九畹先生集卷之一
碧草明人眼,黄鹂唤客愁。
春风多少事,独倚仲宣楼。
送秋日感怀 明末清初 · 金尚宪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出处:清阴先生集卷之十一雪窖集
忽忽殊方断送秋,一年光景水争流。
连天败草西风急,羃碛寒云落日愁。
苏武几时终返国,仲宣何处可登楼。
骚人烈士无穷恨,地下伤心亦白头。
犬韬 其二十六 西周齐国 · 齐太公
出处:全上古三代文卷六
武王伐殷,先出于河,吕尚为后,将以四十七艘船济(《文选》注作「舫逾」)于河(《艺文类聚》七十一,《文选王粲从军诗》注,《御览》七百六十八)。
犬韬 其四十五 西周齐国 · 齐太公
出处:全上古三代文卷六
赏如高山,罚如深溪(《文选。王粲从军诗》注)。
士不遇赋 西汉 · 董仲舒
出处:全汉文 卷二十三
呜呼嗟乎,遐哉邈矣。时来曷迟,去之速矣。屈意从人,非吾徒矣。正身俟时,将就木矣。悠悠偕时,岂能觉矣!心之忧兮,不期禄矣。皇皇匪宁,祗增辱矣。努力触藩,徒摧角矣。不出户庭,庶无逼(《艺文类聚》作「过」)矣。重曰:
生不丁三代之盛隆兮,而丁三季之末俗。末俗以辩诈而期通兮,贞士以耿介而自束。虽日三省于吾身兮,繇怀进退之惟谷。彼实繁之有徒兮,指其白以为黑(《艺文类聚》作「墨」)。目信嫭雩而言(《艺文类聚》作「视」)眇兮,口信辩而言讷。鬼神之不能正人事之变戾兮,圣贤亦不能开愚夫之违惑。出门则不可与偕往兮,藏器又蚩其不容。退洗心而内讼兮,固未知其所从也。观上世之清晖兮,廉士亦茕茕而靡归。殷汤有卞随与务光兮,周武有伯夷与叔齐。卞随务光遁迹于深渊兮,伯夷叔齐登山而采薇。使彼圣贤其繇周遑兮,矧举世而同迷。若伍员与屈原兮,固亦无所复顾。亦不能同彼数子兮,将远游而终古。于吾侪之云远兮,疑荒途而难践(《文选》左思《招隐诗》注、王粲《赠蔡子笃诗》注作「惧荒途之难践」)。惮君子之于行兮,诫三日而不饭。嗟天下之偕违兮,怅无与之偕返。孰若反身于素业兮,莫随世而轮转。虽矫情而获百利兮,复不如正心而归一善。纷既迫而后动兮,岂云禀性之惟褊。昭同人而大有兮,明谦光而务展。遵幽昧于默足兮,岂舒采而蕲显。苟肝胆之可同兮,奚须发之足辨也(《艺文类聚》三十、《古文苑》。)。
陈便宜 东汉初 · 桓谭
出处:全后汉文 卷十二
所谓霸功者,法度明正,百官修治,威令流行者也(《文选·王仲宣诔》注)。
诣阙上书理马援 其一 东汉 · 朱勃
出处:全后汉文 卷十七
臣闻王德圣政不忘人之功,采其一美,不求备于众。故高祖赦蒯通,而以王礼葬田横,大臣旷然,咸不自疑。夫大将在外,言在内,微过辄记,大功不计,诚为国之所慎也。故章邯畏口而奔楚,燕将据聊而不下。岂其甘心末规哉,悼巧言之伤类也。窃见故伏波将军新息侯马援,以四年冬始归正朔。当此之时,虏述矫号于益州,隗嚣拥兵于陇、冀,豪杰盱睢,且自为政。援拔自西州,钦慕圣义,间关险难,触冒万死,孤立群贵之间,傍无一言之佐,驰深渊,入虎口,岂顾计哉!宁自知当要七郡之使,徼封侯之福邪?八年,车驾西讨隗嚣,国计狐疑,众营未集,援建宜进之策,卒破西州。隗嚣克定,援有力焉。及吴汉下陇,冀路断隔,豪强叛城,酋羌杀吏(二语从《书钞》一百五十六引《东观记》补)。唯独狄道为国坚守,士民饥困,乃啖驽者履(此语从《书钞》补。梅鼎祚《文纪》别收《东观记》一条,题云「救狄道策」,列于《理马援书》之后,实即此书之约文),寄命漏刻。援奉诏西使,镇慰边众,乃奋不顾身,间关山谷之中,挥戈先零之野,招集豪杰,晓诱羌戎,谋如涌泉,势如转规(《文选·王仲宣诔》注引作「转圜」),遂救倒悬之急,存几亡之城,兵全师进,因粮敌人,陇、冀略平,而独守空郡,兵动有功,师进辄克。诛锄先零,缘入山谷,猛怒力战,飞矢胫。征在虎贲,则有忠策嘉谋于国。又出征交阯,土多瘴气,援与妻子生诀,无悔吝之心,遂斩灭征侧,克平一州使王府纳越裳之贡,边境无兵革之忧。间复南讨,立陷临乡,师已有业,未竟而死,吏士离疫,援不独存。夫战或以久而立功,或以速而致败,深入未必为得,不进未必为非。人情岂乐久屯绝地,不生归哉!惟援得事朝廷二十三年,北出塞漠,南渡江海,触冒害气,僵死军中,名灭爵绝,国土不传。海内不知其过,众庶未闻其罪,卒遇三夫之言横被诬罔之谗,家属杜门,葬不归墓,怨隙并兴,宗亲怖栗,死者不能自明,生者莫为之讼,臣窃伤之。夫明主醲于用赏,约于用刑。高祖尝与陈平金四万斤以间楚军,不问出入所为,岂复疑以钱谷间哉?夫操孔父之忠,而不能自免于谗,此邹阳之所悲也。《诗》云:「取彼谗人,投畀豺虎。豺虎不食,投畀有北。有北不受,投畀有昊」。此言欲令上天而平其恶。惟陛下留思竖儒之言欲令上天而平其恶,无使功臣怀恨黄泉。臣闻《春秋》之义,罪以功除;圣王之祀,臣有五义。若援得事朝廷二十三年所谓以死勤事者也。愿下公卿平援功罪,宜绝宜续,以厌海内之望。臣年已六十,常伏田野,窃感栾布哭彭越之义,冒陈悲愤,战栗阙庭(《后汉·马援传》,袁宏《后汉纪》八)。
上疏 东汉 · 鲁恭
出处:全后汉文 卷三十三
举无遗策,动不失其中(《文选·王仲宣诔》注)。
七依 其八 东汉 · 崔骃
出处:全后汉文 卷四十四
霈若膏雨之润良苗(《文选·王粲从军诗》注)。
七蠲 东汉 · 崔琦
出处:全后汉文 卷四十五
寒门邱子有疾,玄野子谓之曰:「蓝沼清池,素波朱澜。金钩芳饵,纤缴华竿。缗沈鱼浮,荐以香兰。幽室洞房,绝槛垂轩。紫阁青台,绮错相连。结实布叶,与波邪倾。从风离合,澹淡交并。紫带黄葩,翳水吐荣。红颜溢坐,美日盈堂。姿喻春华,操越秋霜。从容微眄,流曜吐芳。巧笑在侧,顾盼倾城」。
玄野子曰:「爰有梧桐,产乎玄溪。传根朽壤,托阴生危。激水澡其下,孤鸟集其枝。罔双偶而特立,独飘飖而单离。匠石摧肩,公输折首。目眩肌战,制以为琴。子野调操,钟斯听音。子能听之乎(《艺文类聚》五十七)」?
暂唱却转,时吟齐讴。穷乐极欢,濡首相煦(《初学记》十五)。
再奏致哀风(《文选·王康琚反招隐诗》注)。
三王行化,夷叔隐己(《文选·刘峻辨命论》注)。
翻然凤举,轩尔龙腾(《文选·曹植王仲宣诔》注)。
于斯江南,实产橘柚,紫叶玄实,绿里朱茎。孟冬之月,于时可食,抚以玉手,永用华饰(《御览》九百六十六。又九百七十三)。
与崔子贞书(崔寔字子贞) 其二 东汉 · 张奂
出处:全后汉文 卷六十四
人生实难,所务非此(《文选·王粲赠蔡子笃诗》注引《与崔子书》,各本「子」下脱一字,依文疑当是「子贞」也。)。
太尉刘宽碑(中平二年二月) 东汉 · 桓麟
出处:全后汉文 卷二十七
公讳宽,字文饶,弘农华阴人也。其先□□,圣汉王侯,继次有国有号,列存家序。公之考乃作司徒,辅毗安、顺,勋载二叶。公托受纯和之气体,有乐道宁俭之性,疾雕饰,尚朴素,轻荣利,重谦让。幼与同好镌坟典于茅庐,是以根经纬,综精微,诲童冠而不倦。伉浮云之志,三公莫能致之。大将军以礼胁命,举高第,拜传真御史,迁梁令。垂□康,逾产、豹,丧旧君以弃官。遵洙泗之业,在改编仕思初之计。三府并招,博士征,皆辞疾不就。司隶举茂材,大尉举有道,公车征拜议郎司徒长史,入登侍中,宣美顾问。延熹八年地震,有诏询异。公以演策沈渐,对当帝心,转拜尚书,齐密机喉,王命惟允。迁东海相,以德兴化,泽臻民物。复迁南阳太守,壹行质省简易之教,推贞谅以示下,显众善以厉否,恻隐之诚,通乎神人,故能去鞭扑,如获其情,弗用刑,如弭其奸。帝初即位,开学稽古,训咨儒林,佥曰公优。征拜大中大夫,纳用劝讲。复拜侍中、屯骑校尉、宗正、光禄勋,遂授大尉,悉谟百揆四门之职,怀夫三事,和昭鼎实。功成则退,固疾逊位,拜光禄大夫,迁卫尉,复作大尉。每执盘桓,成则三让,以交会□精,引咎折躬。朝克忠谠,思其良犹,即召里巷,拜永乐少府光禄勋。先是时也,狂寇张角,□□妖逆,公卬观见像,上遏其源,未遝诛讨,乱作不旋。帝乃追宝先谋,锡之土田,封逯乡侯,食邑六百户,年六十有六,中平二年二月丁卯薨。天子闵悼恻怛,内发手笔为策,□涕咨嗟。使右中郎将张良持节临吊,赠车骑将军印绶,位特进,赐琀赗襚,有加典礼。复使五官中郎将何夔持节,谥曰昭烈侯。夏四月庚戌葬,公卿百寮缙绅之徒,其会如云,可谓其存也荣,其亡也哀者焉。于是故吏李谦等,有感殷鲁述德之颂,以为洪懿休策,宜著无穷,故杂论攸行,纪其大略,镌石立碑,其辞曰:
于穆显融,惟予公侯,缵我前烈,克明厥繇。熙精恬默,潜庸底昭,德以莅政,俾民是□。其乐伊何?匪诱匪威,允丕礼让,实化玄为。入□诲保,训导万机,作镇上司,御劝不迷。温温其恭,□尹实秪。秩秩其苞,群儒实师。奕奕其容,隅商□□。刊视万祀,孰嗣厥徽(《隶释》十一,又略见《艺文类聚》上六。案:《隶释》有刘宽两碑前碑桓麟撰,据《艺文类聚》知之;后碑蔡邕撰,据《文选·王仲宣诔》注知之。洪适皆未考出。案:挚虞《文章志》云:「麟文见在者十八篇,有碑九首,诗七首,《七说》一首,沛相郭府君书一首。」)!
太尉刘宽碑 东汉 · 蔡邕
出处:全后汉文 卷七十七
公讳宽,字文饶,弘农华阴人也。厥祖出自(圣汉)□臣,王侯相继。遭汉中微,失其爵土。世祖复阼,仍有显位,光辅王室。公之考作司徒,于安(顺)□□,勋绩昭乎前朝。公以嵩高之门,好谦俭之操,布衣粝食,涉履寒苦,周览《五经》,汜范笃尚书□□□微潜隐讲诲,世之荣利,不滑其守。州郡礼招,王公并辟,皆不诎志。大将军辟举(高)第,拜(侍御史,)迁梁令,丧旧君去官。博士徵,三府辟,皆又不到。司隶校尉察茂材,太尉(公车举)有道,徵(拜议郎、司徒)长史、侍中。延熹八年,地震为异。圣朝咨问,公以对策嘉谠,克厌帝心,引拜尚书,□□□□□谧静,虽龙左纳言,山甫喉舌,无以尚焉。迁东海相、南阳太守。公之□性也果而能□□□□□弘裕凯弟,无竞伊人。及其莅官统政,推是心也,以御万事,故□民见德义而兴行□□□□□让而不争,政不肃而威宣,教不舒而德治。帝将入学,选定讲□□□举公宜参诲□□□□□拜大中大夫,劝讲于华光之内。迁侍中、屯骑校尉、宗正、光禄勋、太尉,股肱元首,宣□□□,臣工允敕,帝载粤熹寝疾逊位。复拜光禄大夫、卫尉、太尉。□□交会,独引其咎,□□□□□拜永乐少府光禄勋。先是时,妖民张角,造为邪孽,逆节有萌。公□□□□闻罪诛未□□□□□用首谋先睹,封逯乡侯,食邑六百户。春秋六十有六,以中平(二)年(二)月丁卯薨(帝遣右中郎将)。张良锡策叹悼,赠以车骑将军印绶,位特进,赗襚琀敛□备(典),礼有加。复遣五(官中郎将何夔,)谥曰诏烈侯,诏策休命,宜宣无穷,庸器铭勒,若古有训。门生郭异等,□公永慕□□□□□□□绋无以慰怀,洵涕述高,乃共刊石建碑,式序鸿烈。其词曰:
□□□□,□□□□。祗慕祖武,允迪不道(案「不」当作「丕」,「道」字必误。)。厥丕如何?躯此𥮏谟。用□圣主,纳诸轨度。统(艾)三事(以清王涂。),□□□□,□行雨布。海隅缉熙,群生赖祚。降命不融,民□悠慕。生荣亡哀,厥声载路。门生颍川殷、京兆□□、河内李照等,共所兴工(《隶释》十一,《文选·曹植王仲宣诔》注,《王俭褚渊碑》注,并引蔡邕《刘宽碑》云「统艾三事,以清王涂」,知李善所见六朝唐初本《蔡邕》集有此碑。此二语在铭辞内,《隶释》仅存「统三事」三字。今据《选》注补缺,仍旁注以别之。《隶释》刘宽有两碑,此其后碑也。前碑桓麟撰,据《艺文类聚》四十六知之。两碑文字略同,此碑残缺,今据前碑补三十五字,亦旁注以别之。案:黄伯思《东观馀论》云:「碑在洛阳尉射圃中,蔡中郎书」。)。
袁成碑(案《后汉·袁安传》云:「汤长子成,左中郎,早卒。」) 东汉 · 蔡邕
出处:全后汉文 卷七十九
呱呱孤嗣,含哀长恸(《文选·曹植王仲宣诔》注。)。
鸡赋序 东汉末至曹魏 · 曹操
出处:全三国文 卷一
鹖鸡猛气,其斗终无负,期于必死。今人以鹖为冠,像此也(《大观本草》十九《鹖鸡》,案:魏武赋可见者,仅此三事耳。《初学记》二十四引魏武《槐赋序》云:「王粲直登贤门。」以《艺文类聚》八十校之,则文帝作也。故不录)。
琴歌 东汉末 · 阮瑀
文士传曰:太祖雅闻瑀名。辟之。不应。乃逃入山中。太祖使人焚山得瑀。太祖时征长安。大延宾客。怒瑀不与语。使就技人列。瑀善解音。能鼓琴。抚弦而歌。为曲既捷。音声殊妙。太祖大悦云。
奕奕天门开,大魏应期运。
青盖巡九州,在东西人怨。
士为知己死,女为悦者玩。
恩义苟敷畅,他人焉能乱(○《三国志》王粲传注。《文选》六十齐竟陵文宣王行状注。《御览》五百七十二。《乐府诗集》六十。《诗纪》十七。又吴棫韵补四引运、怨二韵及怨、玩二韵。○《三国志》裴注曰:鱼氏典略、挚虞文章志并云瑀建安初。辞疾避役。不为曹洪屈。得太祖召。即投杖而起。不得有逃入山中焚之乃出之事也。又典略载太祖初征荆州。使瑀作书与刘备。乃征马超。又使瑀作书与韩遂。此二书今具存。至长安之前。遂等破走。太祖始以十六年得入关耳。而张骘云。初得瑀时。太祖在长安。此又乖戾。瑀以十七年卒。太祖十八年策为魏公。而云瑀歌舞辞称大魏应期运。愈知其妄。其辞云他人焉能乱。了不成语。瑀之吐属必不如此云云。逯案。据此知歌系后人所依托。姑编入俟考。)。
咏史诗二首 其二 东汉末 · 阮瑀
押词韵第六部
燕丹善勇士,荆轲为上宾。
图尽擢匕首,长驱西入秦。
素车驾白马,相送易水津。
渐离击筑歌,悲声感路人。
举坐同咨嗟,叹气若青云(○同上○以上二首。《类聚》无题。《诗纪》从广《文选》作咏史诗。逯案。王粲有咏三良之作。而题曰咏史。则此上篇自可题曰咏史。又左思咏史诗有荆轲一篇。当是祖述建安诸贤。则下篇亦可以作此题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