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正文
金匮 其十二 西周齐国 · 齐太公
 出处:全上古三代文卷七
武王伐殷,丁侯不朝,尚父乃画丁侯,三旬射之。
丁侯病大剧,使人卜之,祟在周,恐惧,乃遣使者请之于武王,愿举国为臣虏,武王许之。
尚父乃以甲乙日拔其头箭,丙丁日拔目箭,戊己日拔腹箭,庚辛日拔股箭,壬癸日拔足箭,谓使者曰:「归矣。
吾已告诸神,言丁侯前畔义,今日遣人来归,勿复过之,比使者归子之君所,息念矣」。
使者辞归,至,丁侯病乃愈。
四夷闻之皆惧,各以其职来贡。
越裳氏献白雉,重译而至(《艺文类聚》五十九,《文选。吴质东阿王书》注,《典引》注、《御览》一百三十九,又三百四十九,又七百三十九,《事类赋》注十三)
桓子新论:祛蔽 其一 东汉初 · 桓谭
 出处:全后汉文 卷十四
颜渊所以命短,慕孔子,所以殇其年也。
关东鄙语曰:「人闻长安乐,则出门西向而笑」。
(《六贴》十六「知」字作「如闻」二字)肉味美,则对屠门而大嚼。
此犹时人虽不别圣,亦复欣慕
如庸马与良马,相追衔尾,至暮,共列宿所,良马鸣食如故,庸马垂头不复食,何异颜渊孔子优劣(《意林》,《北堂书钞》一百四十五,《艺文类聚》七十二,《文选·曹子建吴季重书》注,《初学记》二十五,《六贴》十六,《御览》三百九十一,又四百九十六,又八百二十八,又八百六十三,又八百九十七)
长歌行(事文《类聚》引作颜延年诗。) 汉 · 两汉乐府
 押词韵第三部
青青园中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努力老大伤悲(《文选》注或作悲伤。○《文选》二十七。《类聚》四十二。《乐府诗集》三十。文章正宗二十九。《诗纪》六。又《书钞》百五十四引辉一韵。《文选》四十三与吴质书注引悲一韵。《文选》四十五秋风辞注引伤一韵。《御览》二十引晞、晖二韵。事文《类聚》前集六引辉一韵。)
桓谭引关东鄙语 汉 · 无名氏
新论曰:关东鄙语曰:
人闻长安乐。出门西向笑。
知肉味美。对屠门而大嚼(《御览》或误屑。○《书钞》百四十五。《类聚》七十二。《初学记》二十六。《文选》四十二与吴季重书注。《白帖》五。《御览》四百九十六、八百二十八、八百六十三。)
与弟超书 其二 东汉 · 班固
 出处:全后汉文 卷二十五
傅武仲以能属文为兰台令史下笔不能自休(《文选·吴质太子笺》注,又《典论·论文》)
欹器倾 东汉 · 班昭
 出处:全后汉文 卷九十六
帝王之密坐(《文选·曹植吴季重书》注。)
东阿王 曹魏 · 吴质
 出处:全三国文 卷三十、文选卷四十二
质白:信到,奉所惠贶
发函伸纸,是何文采之巨丽,而慰喻之绸缪乎!
夫登东岳者,然后知众山之逦迤也;
奉至尊者,然后知百里之卑微也。
自旋之初,伏念五六日,至于旬时,精散思越,惘若有失。
非敢羡宠光之休,慕猗顿之富。
诚以身贱犬马,德轻鸿毛,至乃历玄阙,排金门,升玉堂,伏虚槛前殿,临曲池而行觞。
既威仪亏替,言辞漏渫,虽恃平原养士之懿,愧无毛遂耀颖之才。
深蒙薛公折节之礼,而无冯谖三窟之效。
屡获信陵虚左之德,又无侯生可述之美。
凡此数者,乃质之所以愤积于胸臆,怀眷而悁邑者也。
若追前宴,谓之未究,倾海为酒,并山为肴,伐云梦,斩梓泗滨,然后极雅意,尽欢情,信公子之壮观,非鄙人之所庶几也。
若质之志,实在所天。
思投印释黻,朝夕侍坐,钻仲父之遗训,览老氏之要言,对清酤而不酌,抑嘉肴而不享,使西施出帷,嫫母侍侧,斯盛德之所蹈,明哲之所保也。
若乃近者之观,实荡鄙心。
秦筝发徽,二八迭奏
埙箫激于华屋,灵鼓动于座右。
耳嘈嘈于无闻,情踊跃于鞍马。
谓可北慑肃慎,使贡其楛矢;
南震百越,使献其白雉;
又况,夫何足视乎!
还治讽采所著,观省英玮,实赋颂之宗,作者之师也。
众贤所述,亦各有志。
赵武过郑,七子赋诗,春秋载列,以为美谈。
质小人也,无以承命。
又所荅贶,辞丑义陋,申之再三,赧然汗下。
此邦之人,闲习辞赋,三事大夫,莫不讽诵,何但小吏之有乎!
重惠苦言,训以政事,恻隐之恩,形乎文墨。
墨子回车,而质四年,虽无德与民,式歌且舞。
儒墨不同,固以久矣。
然一旅之众,不足以扬名,步武之间,不足以骋迹,若不改辙易御,将何以效其力哉!
今处此而求大功,犹绊良骥之足,而责以千里之任
槛猿猴之势,而望其巧捷之能者也。
不胜见恤,谨附遣白荅,不敢繁辞。
吴质白。
朝歌吴质 曹魏 · 曹丕
 出处:全三国文 卷七、文选卷四十二
五月十八日白:季重无恙。
涂路虽局,官守有限,愿言之怀,良不可任。
足下所治僻左书问致简,益用增劳。
每念昔日南皮之游,诚不可忘。
妙思六经,逍遥百氏;
弹棋閒设,终以六博,高谈娱心,哀筝顺耳
驰骋北场,旅食南馆,浮甘瓜于清泉,沈朱李于寒水。
白日既匿,继以朗月,同乘并载,以游后园,舆轮徐动,参从无声,清风夜起,悲笳微吟,乐往哀来,怆然伤怀
余顾而言,斯乐难常,足下之徒,咸以为然。
今果分别,各在一方
元瑜长逝,化为异物,每一念至,何时可言!
方今蕤宾纪时景风扇物,天气和暖,众果具繁。
时驾而游,北遵河曲,从者鸣笳启路文学托乘于后车
节同时异,物是人非,我劳如何!
今遣骑到邺,故使枉道相过。
行矣自爱。
白。
吴季重 曹魏 · 曹植
 出处:全三国文 卷十六、文选卷四十二
植白:季重足下。
前日虽因常调,得为密坐,虽燕饮弥日,其于别远会稀,犹不尽其劳积也。
若夫觞酌凌波于前,箫笳发音于后,足下鹰扬其体,凤叹虎视,谓不足俦,卫霍不足侔也。
左顾右盻,谓若无人,岂非吾子壮志哉!
过屠门而大嚼,虽不得肉,贵且快意。
当斯之时,愿举太山以为肉,倾东海以为酒,伐云梦之以为笛,斩泗滨之梓以为筝,食若填巨壑,饮若灌漏卮,其乐固难量,岂非大丈夫之乐哉!
日不我与,曜灵急节,面有逸景之速,别有参商之阔。
思欲抑六龙之首,顿羲和之辔,折若木之华,闭濛汜之谷。
天路高邈,良久无缘,怀恋反侧,如何如何!
得所来讯,文采委曲,晔若春荣,浏若清风,申咏反覆,旷若复面
其诸贤所著文章,想还所治,复申咏之也,可令憙事小吏讽而诵之。
夫文章之难,非独今也。
古之君子,犹亦病诸。
家有千里,骥而不珍焉;
人怀盈尺,和氏无贵矣。
夫君子而知音乐,古之达论,谓之通而蔽。
墨翟不好伎,何为过朝歌回车乎?
足下好伎,值墨翟回车之县,想足下助我张目也。
又闻足下在彼,自有佳政
夫求而不得者有之矣,未有不求而得者也。
且改辙易行,非之御;
易民而治,非楚郑之政,愿足下勉之而已矣。
适对嘉宾,口授不悉。
往来数相闻。
曹植白。
吏部郎 南梁 · 陆倕
 出处:全梁文卷五十三
铨衡庶品,历选宾僚阮咸贞素,屡荐未登,陆亮忠心,裁居殿职。
自非季重清识,李毅恬正,何以区分管库,式鉴胥吏(《艺文类聚》四十八初学记十一御览二百十六。)
《弹棋经》后序/ 南北朝 · 阙名
 出处:先唐文
自后汉冲质已后,此艺中绝。
至献帝建安中,曹公执政,□阑幽密,至于博奕之具,皆不得妄置宫中。
宫人因以金钗玉梳,戏于妆奁之上,即取类于弹棋也。
魏文帝受禅,宫人所维更习弹棋焉。
当时朝臣名士,无不争能。
故帝与吴季重书曰:弹棋,闲设者也(同上。)
弹棋者,雅戏也。
非事乎千百枭撅之数,不游乎纷竞底欺之间,淡薄自如,故趋名近利之人,多不尚焉。
盖道家所为,欲习其偃亚导引之法,击搏腾掷之妙,以自畯易耳(同上。案《御览》此下尚有又曰一条,言唐顺宗长庆之末事。疑后序为唐文,今姑录之,俟改。)
小园 北周 · 庾信
 出处:全后周文卷八
若夫一枝之上,巢父得安巢之所;
一壶之中,壶公有容身之地。
况乎管宁藜床,虽穿而可坐;
嵇康,既暖而堪眠。
岂必连闼洞房南阳樊重之第;
绿墀青琐,西汉王根之宅。
余有数亩弊庐,寂寞人外,聊以拟伏腊,聊以避风霜。
虽复晏婴近市,不求朝夕之利;
潘岳面城,且适闲居之乐。
况乃黄鹤戒露,非有意于轮轩
爰居避风,本无情于钟鼓。
陆机兄弟同居,韩康则舅甥不别,蜗角蚊睫,又足相容者也。
尔乃窟室徘徊,聊同邺坏,桐间露落,柳下风来,琴号珠柱,书名《玉杯》,有棠而无馆,足酸枣而非台。
犹得欹侧八九丈,纵横数十步,榆柳两三行,梨桃百余树。
蒙密兮见窗,行欹斜兮得路。
蝉有翳兮不惊,雉无罗兮何惧。
草树溷淆,枝格相交,山为篑覆,地有堂坳
藏狸并窟,乳鹊重巢,连珠细茵,长柄寒匏
可以疗饥,可以栖迟。
㩻䧢兮狭室,穿陋兮茅茨,檐直倚而妨帽,户平行而碍眉。
坐帐无鹤支床有龟
鸟多闲暇,花随四时。
心则历陵枯木,发则睢阳乱丝。
夏日而可畏,异秋天而可悲。
一寸二寸之鱼,三竿两竿之,云气荫于丛蓍,金精养于秋菊,枣酸梨酢,榹李薁,落叶半床狂花满屋,名为野人之家,是谓愚公之谷。
试偃息于茂林,乃久羡于抽簪,虽有门而长闭,实无水而恒沈。
三春负锄相识,五月披裘见寻。
葛洪药性,访京房卜林
草无忘忧之意,花无长乐之心,鸟何事而逐酒,鱼何情而听琴。
加以寒暑异令,乖违德性。
崔骃以不乐损年吴质以长愁养病。
宅神以薶石,厌山精而照镜。
屡动庄舄之吟,几行魏颗之命薄晚闲闺,老幼相携。
蓬头王霸之子,椎髻梁鸿之妻。
燋麦两瓮,寒菜一畦。
风骚骚而树急,天惨惨而云低。
聚空仓而雀噪,惊懒妇而蝉嘶。
昔草滥于吹嘘,藉《文言》之庆余。
门有通德,家承赐书
或陪玄武之观,时参凤凰之墟。
观受釐于宣室,赋长杨于直庐。
遂乃山崩川竭,冰碎瓦裂,大盗潜稷,长离永灭。
摧直辔于三危,碎平途九折
荆轲有寒水之悲,苏武有秋风之别。
关山则风月凄怆,陇水则肝肠断绝。
龟言此地之寒,鹤讶今年之雪。
百灵兮倏忽,菁华兮已晚。
不雪雁门之踦,先念鸿陆之远。
非淮海兮可变,非金丹兮能转。
不暴骨于龙门,终低头于马坂。
谅天造兮昧昧,嗟生民兮浑浑(《艺文类聚》六十五,《文苑英华》九十七)
竹杖赋 北周 · 庾信
 出处:全后周文卷九
桓宣武荆州,外白:「有称楚丘先生来诣门下」。
桓公曰:「名父之子,流离江汉,孤之责」。
及令引进
乃曰:「噫,子老矣。
鹤发鸡皮蓬头历齿,乃是江、汉英灵,荆、衡杞梓,虽有闻于十室,幸无求于千里。
寡人有铜环灵寿,银角桃枝,开木瓜而未落,养莲花而不萎,迎仙客于锦市,送游龙于葛陂
先生将以养老,将以扶危」。
先生笑而言曰:「中国明于礼义,闇于知人。
心之忧矣,惟我生民。
虽复疏条劲柘,促节贞筠,杖端刻鸟,角首图麟,岂能相予此疾,将予此身。
若乃世变市朝,年移陵谷,猿吟鹰厉,风霜𫮅黩,楚、汉争衡,袁、曹竞逐,兽食无草,禽巢无木。
于时无惧而,不寒而战,胡马哀吟,羌笳凄啭,亲友离绝,妻拿流转,玉关寄书章台留钏,寒关凄怆,羁旅悲凉,疏毛抵于矰缴,脆骨被于风霜,发种种而愈短,眉髟髟而兢长。
是以忧干扶疏,悲条郁结,宿昔僛丑,俄然耆耋。
田凤承宫,改阳文于鬲鍐蔑。
潘岳秋兴,嵇生倦游,桓谭不乐,吴质长愁,并皆年华未暮,容貌先秋。
予此衰矣。
虽然有以,非鬼非蜮,乃心忧矣。
未见从心,先求顺耳。
伯玉何嗟,丘明惟耻。
拉虎捭熊,余犹稚童;
观形察貌,子实悲翁
别有九棘庞眉,三槐暮齿,孔光谢病,袁逢致仕,吴濞不朝,杨彪丧子,明公此赠,或非乖理」。
先生乃歌曰:「秋藜促节,白藋同心
终堪荷蓧,自足驱禽。
一传大夏,空成邓林(《艺文类聚》六十九,《文苑英华》一百九)」。
谢赍 南梁 · 庾肩吾
 出处:全梁文卷六十六
光分璇宿影接铜峰,去青马之迢递,服朱闉之爽垲,楚原洪笔,颂记不迁,陈王丽藻,赋称遥
朝歌季重,才赐海鱼。
大理元常,止蒙秋菊(艺文类聚八十六。)
许绍敕书 隋末唐初 · 高祖皇帝
 出处:全唐文卷三
昔在青衿。同游庠序。
博士吴玉。其妻姓仇。
追想此时。宛然在目。
荏苒岁月。遂成累纪。
且在安州之日。公家乃莅岳州
渡辽之时。伯裔又同戎旅。
安危契阔。累叶同之。
其閒游之处。触事可想。
卢绾刘邦同里吴质曹丕接席。
以今方古。何足称焉。
而公追砚席之旧欢。存通家之曩好。
明鉴去就之理。洞识成败之机。
爰自荆门。驰心绛阙。
惠怀士庶。糺合宾寮。
踰越江山。远申诚款。
览此忠至。弥以慰怀。
司徒赵国公谢皇太子寄诗笺 隋末唐初 · 许敬宗
 出处:全唐文卷一百五十二
无忌惶恐白。
内使荥阳夫人至。
蒙寄叹别五韵。
并垂示拟古一首。
踪开玉札。
炫目澄心。
行讽金声。
式歌且抃。
窃惟化成天下。
资系象以导洪源。
体物缘情。
自风骚而绵列代。
莫不咸相祖述。
罕见生知。
伏惟殿下摛绚绍天。
含章挺睿。
温文表裕。
藻清汉于离晖。
丽则凝华。
缛春秋于博望
乃以监守馀暇。
俯贶清篇。
览夜月之流光。
降无私于远客。
想悬旌之未卷。
察翘心于征旆。
加又作依依垂柳。
益怆边城。
郁郁中园。
偏伤远塞。
殊私所被。
文旨兼深。
词运理而参神。
气凌云而含粹。
五章间发。
若启荣光之图。
六律相宣。
如觌奏金之字。
无忌幸从神武。
愧乏王粲之才。
忝降斯文。
益深吴质之恋。
无任感荷庆跃之至。
于是叩寂求音。
继震方之逸响。
披肝见意。
吐爝火之微光。
某顿首顿首。
谨言。
潭州都督杨志本碑 唐 · 严识玄
 出处:全唐文卷二百六十七
惟天子主万邦。
家六合。
内有百揆四岳。
外有州牧侯长。
所以奉若天道。
绥厥兆人。
润饰宏业。
光发徽颂。
汉宣帝悯叹息之声。
晋武皇缉垂拱之化。
以为统世御俗。
政平讼理。
与我共此者。
其惟良二千石乎。
于戏杨公。
德迈其职。
文翁黄霸之风粹。
郭贺贾琮之道精。
厎慎财赋而行其礼典。
肃恭明神而敬事耆耋。
旌别淑慝。
俾克畏慕。
可谓其庶乎博施于人而能济众者。
公讳志本。
字文范
宏农华阴人也。
其先出自周姬。
有伯侨者。
享封于晋。
食邑于杨。
命氏立
权舆自此矣。
夫浤源浚泉。
则派流括地。
盘基穷麓。
则峰岑入天。
是以德富者其冑露繁。
英多者其族云蔓。
故朱轮渥彩。
通侯震于十人。
白环深庆。
太尉传于四叶。
天才雄逸。
自得曹植相推。
地望增华。
耻与王珣为比。
曾祖晋。
陈内使舍人临海王府长史开蓬蒋遂交爱等九州刺史武康节公
隋赠上开府仪同三司青冀等五州刺史
有集行于代。
有诗入文会集
精词伟赋。
诡艳瑰音。
邹阳之曳门。
徐邈之居省。
割圭符于比景
异俗知归。
闻鼓吹于中霄。
累朝加赠。
大父林甫。
陈贞威将军广州都督
上开府仪同三司渠芳等五州刺史上郡北平等五郡太守
皇朝营州总管绛州刺史上柱国宜春郡
五千户
自吴飞楚。
声轶湛卢。
从赵入秦。
价先和氏。
江南旧国。
章于大树。
关右新君。
延茂秩于开府
既而隋纲就弛。
唐谶行徵。
公坐听蛇分
暗期龙跃。
荀彧之去绍。
来议深根。
马援之辞嚣。
归陈聚米。
高祖神尧皇帝深多决胜。
实念畴庸。
册命且隆。
法三光而析壤。
循良是属。
寄千里以专城。
烈考琮。
皇朝秦王府库直
太宗文武圣皇帝赠感旧赋一道诗三篇。
历茂梓二州长史沔绥二州刺史上柱国
叶赞经纶。
预参康济。
耿纯自结。
早申献帛之诚。
吴质旧游。
时蒙枉骑之眷。
幡旗长戟。
门巷纷纷。
芝兰玉树
阶庭韡韡。
公吸太和之英液。
禀高明之淑气。
松骨始萌。
早抱淩霜之操。
瑶精在璞。
更烁成虹之彩。
岐嶷自深。
惟友惟孝。
蒸蒸然至日茂。
岂待乎浸润之功而后滋也。
年甫六稔。
丁内艰
号不辍声
泣下成血。
绝浆绝粒。
毁剧成人。
大连少连
曷云克迈。
自是名韵激射。
艺实汪洋。
希风者刮听而弥仰。
道者洗瞩而欣契。
杜安登学。
贵戚咸遗其书。
王粲在门。
中郎遽倒其履。
格不期峻。
而且高标削成。
量不期深。
自有天琛水怪。
施之于夏屋。
则可以洒桷编栌。
排之于大川
则可以冲涛截波矣。
年三十。
右亲卫调补石州司法参军
鹏图未聘。
鸿渐初升。
惟敬五行。
以成三德。
习于公之待封。
宪陈氏之特宽。
楼烦之南。
咸知审克。
离石之境。
自以无冤。
桂州都督府法曹参军
清犴。
察梧囚。
明慎用法。
而不留狱。
都督周道务以公冰襟同洁。
石性浑坚。
庇恶木而深耻。
饮贪泉而不易。
奏充岭南市阉□珠玉使。
侁侁五峤。
皇皇百越。
路穷南服。
境淑西屠。
水衡之钱。
御府之产。
历剖蚌泣鲛之巨涨。
窥结绿珊瑚之怪穴。
自异时魁杰之士。
以事而临其地。
罕有声背于黩。
节全其贞。
将军北旋。
犹见猜于薏苡。
大夫南使。
亦受遗于金装。
而公散国财。
市蛮宝。
混之不浊。
涅而不缁。
易生人之所难。
凛然有伯夷之风矣。
以外忧去职。
百里而趋。
三年无改。
长舆哀苦。
国主念以增忧。
次翁服竟。
郡守逼而方释。
服阕。
始州司法参军
公九章惟精。
故三政居里。
小大必察。
洽于人心。
紫蒙军大使驸马周道务奏充营田判官
考菑畬。
相坟衍。
李悝尽力之教。
商鞅急耕之赏。
候采落花。
动深曳棘。
故军赖滋殖。
人无阻饥。
扬州高邮县
朝散大夫
雍州吴原令。
道德齐礼。
风移俗易。
野翟依驯。
灾蝗折去。
铄库兵以为器。
弹鸣琴以坐堂。
淮海之邦。
众斯悦矣。
雍州司士□邑人斯附矣。
邛州司马平戎军灵关支度运粮使。
七羌九兵。
时间暴梗。
徵师练卒。
张威防。
密径通
穷关抵駹。
严道邛崃
缘汉嘉之折坂。
滑壤沮涂。
且疑泉覆。
淫澍不开。
莫殊天漏。
公审量中算。
广蓄边储。
率担夫。
竦馈卒。
膺隒堕。
腹陉危。
鱼颉鸟颃。
轠轳不绝。
军戎以济。
岂惭流马之功。
才干方申。
犹兼展骥之任。
始州长史
限以剑阁
阻以石门
张载勒铭之所。
范睢通栈之地。
邑户迁逃。
𢌅里疏寂。
版籍徒纪。
征赋缺如。
公绥之斯怀。
集之斯至。
坟无辍享之鬼。
家有恋本之夫。
邦国不空。
既赖王祥之绩。
吾无忧矣。
实惟蒋济之能。
制公检校棣州刺史
俄而东胡叛换。
北狄猖狂。
鹗钞虎飞。
海蹙云沸。
残破城邑。
杀略吏人。
激伤血于燕冀。
铺割胔于恒碣。
两河之土崩矣。
百姓之心摇矣。
则天皇后有命分麾。
寘怀扑燎。
班告偫后。
时惟念哉。
公拜书雨泣。
杖节雷驱。
申画郊圻。
慎固封守。
以震敌。
惠以保氓。
故得境内无柝声。
野外无尘影。
祭彤之有勇。
虏不敢窥。
李广之能飞。
寇恒警避。
贼平。
使持节蕲州刺史
蕲州迥。
楚风轻亟。
矶连黄石之山。
江带青林之浦。
公敷国典。
洒朝恩。
斟化源。
撰猷懿。
镇动以德。
阖郡知方。
息竞以义。
众事攸叙。
贪残尽去。
自使乳虎浮江。
灾疫不生。
即有牵牛入界。
寻除都督潭衡等七州诸军事潭州刺史
建麾涉境。
先求异行。
停舆决讼。
应变如神。
兴废唯降其一书。
得失每询于三老。
且青阳旧城。
白鹭通浦。
控引江岭
括集山溪。
交贸所竞。
冠盖斯杂。
示之以无欲。
盗子悦化以归农。
激之以至淳。
浮客感携而请赋。
故年景未及于周次。
化穆著于衡湘矣。
公以老浸生危。
官疲神耗。
深惟退身之诫。
频奏乞骸之表。
制曰。
潭州都督杨志本。
历官岁久。
悬车礼及。
宜遂请老之诫。
以就归闲之美。
可听致仕。
于是高谢方镇。
卷怀条察。
俶图轻舸。
特去江潭。
言念安车。
展游田里。
而灾禽集舍。
息马归山。
长沙捐寿。
昊天不吊。
维长安四年秋八月十七日
薨于州馆。
享年七十有七。
号黎沸境
恸庶蒌庭。
莫不若丧慈亲。
愿行衰绖。
仓慈既殁。
激深慕于图形。
郭伋云亡。
注隤思于配社。
亦蔑兹尚矣。
惟公姿范端凝。
精符朗秀。
器含经济。
而纬以斯文。
才抱圆通。
而干以洵直。
宏虚受以广纳
资用晦以冲谦。
游其域。
则童幼警其卑。
野贱忘其窭。
泳其波。
则骄伐以酌损。
刚戾以克柔。
瑰节霜明。
伟尚烟竦。
横德辉以烁邦族。
锵嘉闻而满区县。
学成渊海。
隔风雨而恒观。
辨若奔涛。
铸键机而不发。
常慕汲黯
宁为管仲
维迹在公。
匪怀私已。
率诚任道。
深祈利物。
位愈高而魂益厉。
绩既凝而心更勤。
食不贰味。
居不重席。
俸禄必散于孤亲。
车马共敝于同友。
汉元以来。
未有可若斯人也。
夫人昌宁郡河南长孙氏。
尚书左仆射国公俭之孙也。
体备柔闲。
道钟清懿。
言而可式。
动必由礼。
纤累不挂于心。
浮伪岂回其首。
肃侍巾栉。
勉执纮綖。
邈邈承姑。
获茝兰而必献。
拳拳训子。
见俎豆而斯宁。
义渥旁周。
仁光下逮。
允釐中事。
载穆其序。
端仪丽轨。
抑不可选欤。
悲夫。
朝露未晞。
云无处所。
辟司徒之室。
初得赐封。
季武子之阶。
终闻许合。
大足元年
卒于蕲州官舍。
春秋六十九。
神龙元年八月二十五日
合祔于咸阳旧茔。
礼也。
田疏毕陌。
树郁平陵
立石前倾。
依然哭鸟之象。
野坟旁野。
别为埋鹿之标。
有子前永州司功景前左勋卫铉等。
凤毛齐整。
麟角早成。
孝思既深。
观行无缺。
勤兼叔度
遥迎蜀汉之丧。
洁比浚冲
不受源州之赠。
封树毕矣。
晨昏已矣。
永言报之。
诚罔极矣。
将宪乎铭鼎景钟之迹。
兹所以昭德纪功之义。
乃虔集洪懿。
俾勒于翠石。
敢旌不朽焉。
其词曰。
龟文烁电。
龙友先风。
三军可指。
千里易穷。
畴克光配。
洪惟我公。
侯宗磊落。
襄系丰融。
世有象贤。
门传清白。
牧守连起。
采章重赫。
义叶奉图。
宠深同席。
德迈不匮。
庆流斯积。
昭哉嗣服。
穆穆厥声。
恪慎克孝。
资忠以贞。
回涯江汇。
朗节霜横。
儒林直秀。
吏道旁精。
爰视决曹。
志清丛。
人有哀泪。
形无愠色。
肃传皇皇。
饮冰翼翼。
屡酌贪水。
宁罹谮薏。
典农燕塞。
转食邛邮。
稔应铜雀。
邛来木牛。
自此康海。
旋移蒋州
人安伟化。
虏慑雄谋。
昔离蕲服。
去思犹咏。
今镇湘潭
来歌转盛。
府吏归殖。
江神断娉。
辞恳今行。
恩愈谢病。
如何迅息。
不享期颐。
鹰随牵旐。
虎送还輀。
短矣清室。
孤魂久嫠。
既询邹母。
双棺合兹。
漭昧真宅。
穹崇邱冢。
客土新封。
旧拱。
惟哲嗣兮精孝。
泣昊天兮思重。
仰构代兮昆吾
琢贞石兮岑竦。
工部李侍郎758年 盛唐 · 王维
 出处:全唐文卷三百二十五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蓝田县
一昨出后。
从官将军车骑至陋巷见命。
恨不得随使者诣舍下谒。
才非张载
枉傅元以车相迎。
德谢侯生
信陵虚左见待。
古人有此。
今也未闻。
所以竦踊惕息。
通夕不寝。
维自结发。
即枉眷顾。
侍郎素风。
维知之矣。
宿昔贵公子常下交布衣。
尽礼髦士。
绝甘分少
致醴以饭。
汲汲于当世之士。
常如不及。
故夙著闻望。
孟尝平原之俦。
及乎晚岁时危。
益见臣节。
草莽之中。
乘舆播越。
列郡或弃车走林
畏贼顾望。
贡献不至。
莫有斗心。
侍郎慨然。
枕戈泣血
奋不顾命。
捍卫圣主。
杨奉之以兵奉迎。
萧何之运粮致馈。
曹洪之以良马济。
赵衰之以壶飧从。
收合亡骑。
缮治兵甲。
喻以大义。
慰而勉之。
然后以剑率卒。
执戈前驱。
浃旬之间。
六军响振。
以成兴复之业。
岂非侍郎忠节盖世。
义贯白日。
垂名竹帛。
为一代宗臣。
诚可爱也。
或曰。
宗子与国同休。
不得不尔也。
夫仁弱自爱者。
且奔窜伏匿。
偷延晷刻。
穷蹙既至。
即匹夫匹妇自经于沟渎。
安能决命争首
慷慨大节。
死生以之乎。
而能不邀宠于上。
不干功于下。
不怠邦政。
不受私谒。
时与风流儒雅之士。
置酒高会。
唫咏先王遗风。
翛然有东山之志
善矣。
维虽老贱。
沈迹无状。
岂不知有忠义之士乎。
亦常延颈企踵。
向风慕义无穷也。
然不敢自列于下执事者。
以为贱贵有伦。
等威有序。
以閒人持不急之务。
朝夕倚门窥户
抑亦侍郎之所恶也。
而猥不见遗。
思曹公命吴质
将何以塞知已之望。
报厚顾之恩。
内省空虚。
流汗而已。
辄先驰状。
候凉时即躬诣门下谢。
王维顿首。
戏题寄上汉中王三首(原注:时王在梓州,初至,断酒不饮,篇有戏述,汉中王瑀宁王宪之子。) 其三 762年 唐 · 杜甫
五言律诗 押阳韵 创作地点:四川省绵阳市三台县
引用典故:鲁卫 枚叟 徐陈 升堂
群盗无归路,衰颜会远方。
尚怜诗警策,犹记(一作忆)酒颠狂。
鲁卫弥尊重,略丧亡(用曹丕吴质书)
空馀(一作故)在,应念早升堂
吕著作762年 唐 · 元结
 出处:全唐文卷三百八十一 创作地点:湖北省荆州市
荆南节度观察使江陵尹兼御史大夫吕諲侄男季重
右见任秘书省著作郎
以前件状。
吕某立身无私。
历官清俭。
身殁之后。
家无馀财。
长男幼小。
未了家事。
前件侄质性纯厚。
识理通敏。
仁孝之性。
不惭古人。
自其疾甚。
不视事向五六十日。
军府之事。
季重咨问。
事无大小。
处之无猜。
以臣所见。
季重不独为贤子弟。
今时谷踊贵。
道路多虞。
漂流异乡。
无以自给。
伏望天恩与季重便近州一正员官。
令其恤养孤幼。
谨录奏闻。
伏听敕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