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正文
剑阁(亦曰剑门关。) 其二 明末清初 · 阎尔梅
七言律诗 押青韵 出处:白耷山人诗集卷二十七
南梁西界列云屏,玉女台阴绽绝陉。
冰雪凋残供奉句李白有《剑门关》诗。),荆榛剥蚀孟阳张载有《剑阁铭》。)
关前流马驰三国,江上啼鹃恨五丁。
月落深山无宿处,炓盘围火看春星(蜀中为张献忠杀残,行人依岩下夜坐,围火防虎,谓之打炓盘。)
真乘寺散步有感(寺在太湖县 清 · 徐釚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废寺残碑锁绿苔,客怀羁寂好谁开。
欲追胜事寻仙迹司空山中有八仙棋局。),先觅真乘上讲台。
云起司空回翠壁,天连衡岳黄梅(地与湖广黄梅接界。)
不堪指点前朝事,犹有胡僧劫灰(僧言张献忠破城之后,寺被残毁,今殿基仅馀瓦砾。)
全韵诗下平声十五首 其二 世祖平定天下乾隆戊戌 清 · 弘历
七言律诗 押萧韵 出处:御制诗四集卷四十八
长江堑不守南朝唐桂斯同是炳聊明福王朱由崧为其诸臣拥立称号江宁使稍能奋志有为未尝不可同宋高宗之偏安南渡乃以昏闇不克自振惟晏乐是耽任用马士英阮大钺奸党擅权是非颠倒而高杰辈又复交讧于外势益阽危虽史可法力矢孤忠诚如一木之难支倾厦惟时豫亲王多铎等统兵南下于顺治二年五月连克淮扬渡江乘胜直抵江宁福王先期遁去明之公候阁部文武臣僚二百馀众马步兵二十三万八千有奇悉皆降顺因以平定江南捷闻六月豫亲王乃分遣贝勒尼堪等追福王芜湖明靖国公黄得功战殁其总兵田雄马得功福王献明祚遂亡若明之唐王朱聿键桂王朱由榔虽僭窃尊称而窜走靡宁旋就擒灭亦如宋未是炳二帝之流离瘴海并不足称馀闰矣)
世运有归天鉴朗,海潮弗至地灵昭豫亲王既平江南贝勒博洛等统兵趋浙江持檄招抚闰六月大军至杭州敌兵分两路拒战击败之乘夜渡钱塘江逃窜我军追至江岸驻营敌兵见之以为江潮朝夕有信江岸之营必皆淹没而江潮连日不至□郡惊为神助明潞王朱常汸遂率众开门纳款浙江悉平)
抒忠允藉宗臣翰(谓金宗翰辈以喻豫亲王等),馈饷还资主吏萧(谓经略洪承畴虽为明贰臣而我朝平江南处实资其运筹转饷之力云)
流寇亡魂平次第(闯贼李自成既遁英亲王阿济格率兵追剿自成走死肃亲王豪格剿击流贼张献忠屡经败窜寻射殪之馀贼并陆绩扫荡其福建江西湖广四川两广贵州云南各省亦以次平定九宇咸归一统矣),光华日月庆兵销。
命仍称礼郑豫肃诸亲王及克勤郡王原封爵号并予配享诗以志事乾隆戊戌 清 · 弘历
 出处:御制诗四集卷四十五
维城于王室同扶有永之鸿图考列爵于宗盟各著非常之伟阀事在本朝为极盛迹皆前古所罕闻每以绎寻实录之文因有追叙成劳之典粤稽礼邸实惟让王四路分歼萨尔浒助扬神武连营并克山海关奋厉师贞翊圣明而特表荩诚诛逆恶而不徇私义至郑王属居近派太祖育自宫中初定平壤之盟旋鼓宁远之勇遵化归化频建丰庸松山杏山叠施胜算剪强藩而成一统识裕先几膺摄政而疏千言监陈前宪若夫论功之最惟豫尤超幼统偏师嘉名之肇锡独抒长策举大势以全规洎入燕京遂专阃节破潼关而追流寇狂魄寻僵平江介以定中原游魂自灭又如肃武亲王之百战称雄而秦地恢城蜀疆殪贼勋尤崇也他若克勤郡王之屡征奏捷而降纳朝鲜计图明塞略更优焉是为同姓之股肱名皆炳著并照当年之耳目人所艳称乃日久而旧号俱更虽世及而遗风几泯爰命复原封之字俾同竹帛以常新并教列配享之厢咸侑馨香而弗替馀凡类似悉予详求念栉风沐雨之劳使徵献者知宗功之不朽比砺山带河之永期袭次者怀祖烈以母忘用纪长歌并疏小引
贝勒让帝汝阳(最长太祖大礼亲王于诸子中为而功德隆茂众望皆属太宗礼亲王因作议书言绍承大统必得圣君始能戡乱致治以成一统自顾德薄愿共推戴四贝勒嗣位入朝遍示诸贝勒大臣众皆喜宗辞让再三王意益恳切乃从太之)萨尔浒战我武扬(萨尔浒之战礼亲王同萨尔太宗随事太祖立功详见向所作浒山书)
推戴冲主出丹诚(叶),不私子孙德尤彰亲王世祖嗣位时礼之子硕托孙阿达礼曾谋立睿亲王礼亲王发其谋并诛之)
宫中育养子侄行,其名曰济尔哈朗(什太郑亲王为育祖亲侄幼于宫中号和硕贝勒
战功多矣难数详,同摄政亦抒谋臧。
远取云贵见早强郑亲王病剧未能世祖临问泣对曰臣受取三朝深思仰荅不胜感痛惟愿以云贵灭王统一四海为念王之世祖为之大恸逆藩日后之谋果不出先见也),幼领偏师建绩昂。
褒蒙圣嘉赐美名叶宗豫亲王幼统偏师辄有功呼尔太嘉之赐号额尔克楚,直入潼关贼奔商。
旋师平定江南疆,功莫大焉策允良(王之战功甚多难以缕举至其破潼关逐闯贼及平定江南尤其功之最著者也)
整兵入蜀肃亲王,阵斩巨寇张献忠(叶)
悉平内地詟诸羌肃亲王射殪张献忠并削除群贼平定陜西)礼亲王子智独长克勤郡王礼亲王长子有谋勇)
济以悃愫复勇往(叶),盟定朝鲜绩克襄克勤郡王常同大贝勒阿敏及郑亲王朝鲜克四城谕朝鲜王李倧降时阿敏怀异志欲直趋朝鲜王挈拿奔遣其臣进昌君求和众议许之阿敏不允克勤郡王密与郑亲王定议驻师平山城遣使往谕报命愿岁贡方物遂许其降既盟告阿敏阿敏以未与盟仍纵兵大掠劝之不听李觉与阿敏盟乃班师)
恨未得与定北京(叶郡克勤王崇德三年以疾薨于军与入太宗闻而恸哭加以恩礼故未及关定燕京也),是皆巨擘辉天潢。
与复旧号并配享(叶),其未及者付考章。
并教一一稽宗盟叶封其馀宗室诸王贝勒等有功绩显著其爵后经降夺者并命宗人府查奏),雪冤彰善示后蘉。
祖宗恩泽予衍庆,本支百世奕祀昌。
费处士(密)遗像癸巳 清 · 蒋士铨
 出处:忠雅堂诗集卷二一
上书无益起义兵,壮士自结飞来营。
高定关中十万户,贼不敢犯人长生。
司命三军费孝子,剪发辞官父归里。
携儿避乱陷凹蛮,黄金竟赎全家死。
杨展镇蜀真英雄,孝子入幕参元戎。
青神江底沈贼镪,穷奔胆落张献忠
得贼资粮即拒贼,雅州屯田孝子力。
幕僚才辟杜樊川,叛将阴戕张益德
六郎奋起报仇军,孝子独赦花溪民。
展转兵戈逐亡命,故乡焚掠无荆榛。
折节治经三十八,换尽沧桑逃劫杀。
支筇五岳不谈兵,倚马千言看给札。
著书等身百廿卷,诏举鸿儒力辞免。
几度题诗压谢陶,平生卖药师卢扁。
心喜扬州好墓田,老来栖息大江边
姓名已入遗民录,著作分藏石室编。
深衣幅巾写遗像,独立苍茫空倚傍。
那须静坐习枯禅,可惜儒冠老名将。
升平埋骨野田村,七十老翁流寓身。
谁为乱世文中子,翁是成都跛道人。
当石壕吏 清 · 陶澄
结带事远方,六亲相决绝。
明日疆场人,今日尊酒别。
远人语六亲,此行勿啼血。
丈夫急国难,草莽亦臣节。
中宵闻点兵,慷慨长戟。
落月光亏蔽,泉流水呜咽。
同行各有类,宛马蹄踣铁。
临敌愤欲前,贼势颇猖獗。
至尊日西顾,屈指大献捷。
嗟域羊将狼,情事不可说。
前日侦者至,愿即受羁绁。
幕府为解颐,辕门尽欢悦。
革面未旬日,仍复据其穴。
全楚人刳屠,中州土崩裂。
王孙屡婴祸,宰相实塞拙。
悔罪独雉经,谁云是明哲。
我本远戍人,顾此愤益切。
进止莫敢议,吞声驻冰雪(流寇伪降旋叛,而枢臣刚愎自用,至全楚受屠,王孙被难,张献忠所云“借王以断杨嗣昌之头也”,计无复之,悔罪自经,而国事不可为矣。此种诗令读者可以论世。)
读理斋常太翁先生爱吟草 清 · 王旭朗
七言律诗 押侵韵
名宿瑶编著爱吟,西充公暇韵同琴。
频摹止水青云句(公有到官诗一旦致青云明镜与止水句),总见甘棠膏雨心。
贼殪凤山舒浩气(公有凤凰山张献忠伏诛作),忠书纪庙寓言箴(公有纪将军作)
宏词多少通于史,早振英风迈古今。
十一月初四谒高岩李公庙己亥 清 · 郑珍
 押咸韵 出处:巢经巢诗钞前集卷五
播州镇山曰高岩,李守宫之民有严。
香火焄蒿一千载,叟不敢唾儿不諵。
廿年好事顾未到,自诮览目遗其凡。
朝来马首欲南去,忽遵东路似有掺。
仰空动魄释辔下,直上十里汗浃衫。
牛腰白绶千古事,谁见变相精削劖。
此国当年机上肉,赖公脱饱封豕馋。
贼鹞朝惊草兵走,恶马夜謈天犬衔张献忠遣贼将李鹞子屠遵义,至娄山,见公空中刀甲挥叱之,遂惊返。吴三桂伪国公马宝登高岩庙,欲拜像,嫌像前塑白犬,叱撤去。是夜,梦为犬啮其足,醒痛不已。)
至今曾孙绕岩下,缫烟饷气蒸和諴。
岂是诧愚令伏腊,正要异赫昭锄芟。
抠衣再拜敢正视,亦不敢请惟神监。
平生病坐百事蠢,众弃独取忘讥谗。
岁寒可念长病母,尚此绝顶攀松杉。
侧身东望去几里,得已不归如此岩。
临高感念欲有记,古壁畏污泥一杴。
剩碑蚀碣略摩诵,暮钟催去愁帆帆。
苦雨初晴野潦渐退同散原病山沤尹十发公渚伯揆徒步至某氏园列坐廊庑秋花绚烂木芙蓉亦盛开口占四绝视同游诸公 其三 晚清 · 周达
七言绝句 押阳韵 出处:今觉盦诗卷第二起癸亥讫戊辰
是非死后孰能详,帝女花残海亦
围坐豆棚听不倦,黄家垞当赵家庄(是日十发谈张献忠之乱、楚王郡主殉国事甚详。)
巧联 近现代 · 老渔
对联 出处:联语粹编附录杂钞
张献忠僭王蜀中,甘与梓潼君作耳孙,无足怪也;
唐武德奄有天下,推崇李老子为鼻祖,不亦异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