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正文
所翁父子挽 其一 清 · 权万
 出处:江左先生文集卷之三
使天夺士希,宜使乃翁存。
乃翁存世道,犹堪救一分。
使天夺遁翁,宜使乃儿存。
乃儿存家声,庶几得遵循。
天之何为两夺之,夺之同日又何为。
今岁东方■大疫,杀人之多甚兵革。
一人之人十人人,失之虽多无损益。
君家父子真可惜,百人身赎不可得。
问天天不语,福善理又差。
世道将奈何,家声将奈何。
尚论之士昧大中,但以气节归文忠。
文忠气节根于学,精则如金温如玉
世世相传至屏翁,仁心雅致超浊俗。
鸬鹚亭北银杏树,清风飒飒吹江浦
君家父子善所继,清修蕴藉守本素
遁岩山斋隐松楸,竹窗为坞。
图书四壁绝点尘,儿度玄琴翁岸巾。
何所戕伐感外邪,何所憎疾召奇祸。
儿皋日初升,翁皋日未堕。
贤士之死不偶尔,都氏之梦诚可异。
鬼神以告人不寤,呜呼此祸非天意,呜呼此祸非天意。
送连原李督邮象靖之任 清 · 姜再恒
 押霰韵 出处:立斋先生遗稿卷之一
昔者闻君名,今又识君面。
君面温如玉,使我长企羡。
为官无高卑,职事在所先。
忠原旧都会,民俗多态变。
忠恕苟能推,恩信自周遍。
他日掘卒,庶于君所见。
吴湖州孙太初墓侧 明末清初 · 施闰章
 出处:学馀诗集卷之二十
客子有山癖,主人借游具。
道峰踏尽日将暮,行厨置酒云归处(山有归云洞。)
云深古木号悲风,松阴酹酒山人墓。
作亭表墓始阿谁,延陵望古心相慕。
于乎山人何如人,挂瓢词翰今犹存。
空同作传少谷序,后来凭吊皆销魂。
寒烟薜荔哭山鬼,老僧藻如儿孙。
世间万事东流水,眼前且尽酒一尊。
残碑风雨犹磨灭,人生何似南山石。
谢少傅蛟门沈公书问 明 · 于慎行
 押词韵第十五部
徙倚步中庭,仰见飞黄鹄。
黄鹄自何方,遗我一尺牍。
开牍见所钦,慰借温如玉
为寄双织成,无非锦与縠。
卷书置怀袖,感叹不能读。
匪无远道思,畏此川涂曲。
间别十馀年,故情犹尔笃。
欲以报绸缪,山云不可掬。
天道有盈虚,人情多蹢躅。
狐白岂不珍,褐衣亦已燠。
苟存岁寒心,不在违所欲。
閒居 其一 明 · 黄省曾
 押词韵第十五部 出处:石仓历代诗选卷五百一
言征南山阿,顾念北山麓。
南山可采兰,北山绿竹
鸧鹒既和鸣,佳气复郁郁。
斗酒勿愆期,美人温如玉
朝游夕告归,风光一何促。
良会难具言,与子坐明烛。
尉迟杯周清真 现当代 · 吴湖帆
 押词韵第四部
南陵路。
曲水、日暮行千树。
云深艳说当时,花密娇生何处。
丝杨细袅,偏绿惹、春风拂烟浦。
想忘机、倦旅浮沈,片帆寻梦来去。

回思画阁凝愁,嗟尘暗多妨,只省珍聚。
指拍红牙温如玉,浑未罢、箫吟凤舞。
凭谁向、芳绮结,慰离绪、相逢一笑语。
恐迷阳、姹紫嫣红,又倾多少仙侣。
云甥晬日卜命文丁未 清 · 南有容
 出处:䨓渊集卷之一
黄钟丁丑,日吉辰佳。
婉兹阿云,晬日载回。
晬盘丰华,有珍其排。
嘉禾文玑,孤矢佩觿。
彤管绣卷,镇以金龟。
儿嬉其间,髧毛玉肌。
斑斓维服,婆和其唲。
家人环笑,啧啧佳孩。
父颜逌逌,母颜怡怡。
母曰仲氏,諟余佳儿。
湛之之甥,酷似湛之
子盍为歌,比厥祝禧。
余乃正弁以前,爰膝其衣。
众人无哗,听我有词。
词曰汝宗之华,璿系自来。
我宗之赫,邦人具知。
汝生于是,亦既男斯。
男子责钜,弗一其为。
古人之教,必自孩提。
蒙养有本,推让梨。
学数辨方,舞象诵诗。
咸有次第,罔敢有违。
入孝出悌,人道所基。
馀力学文,慎友尊师
仁曰爱人,义曰行宜。
智曰通理,礼曰节仪。
守四曰信,是谓秉彝
操心则明,纵情则乖。
行敬节欲,入道之阶。
太极之玄,大易之微。
圣谟洋洋,有图有辞。
高妙难言,侍汝绎思。
内德纯茂,百度维谐。
天乃相汝,锡福其祁。
君子之象,温如玉兮。
尔尚在兹,秉厥文圭
我人立身,科目是媒。
富贵福泽,寔系于兹。
宵言枕铃,昼言下帷。
四书六经,剥皮吮脂。
诸子百家,咀华啜奇。
作为文章,选于有司。
上遇明君,下抚烝黎。
轩车甚炜,章服是维。
官荣禄厚,气和神夷。
父母孔显,乡党有辉。
凡此文功,简册是稽。
尔尚执此,黼黻是裨。
古人学艺,各视禀姿。
陆绛灌,并有功施。
孙吴韬略,博通靡遗。
忠信鞠旅,大运神机。
射法剑术,车攻骑驰。
惟敌是求,诞宣武威。
诛斩叛亡,奏功神祗。
王室永赖,百福来归。
惟兹武烈,弓矢实资。
尔尚执此,社稷是毗。
时有否泰,运有盈亏。
先民有志,或在夏畦。
服力躬耕,奉我天时。
嘉谷穰穰,溢廪充闺。
上养下育,凶年不饥。
推其仁术,普施茕嫠。
乡党亲汝,穷民来依。
天乃申休,介汝期颐。
人亦有言,惟食艰哉。
尔尚念兹,秉厥香齍。
我用四事,卜汝命猗。
汝之遇命,获其三而。
将亦不遇,获其一伊。
立汝之道,我言庶几。
赋汝之命,余何敢窥。
吾闻𧆰老为彪,麑壮成麋。
寸鳞成龙,尺驹为騋。
凤飞千仞,长于拳孳。
扶桑百尺,茁乎针荄。
文王作圣,成教于胎。
孔子好礼,肇自童嬉。
大人之事,寔在姆怀。
国有一贤,唐虞可期。
国有一奸,覆亡乃随。
先王是惧,大训昭垂。
设学启蒙,俾伊不迷。
匪直为伊,邦国是绥。
历稽前代,以人安危。
嗟今之人,全德实稀。
壮肆老荒,毫发皆私。
期望之深,非童儿谁。
我喜儿心,浑然黄羲。
太极具全,未有迁移。
以直而养,有成无隳。
是谓全德,圣贤可希。
尔年方壮,莫谓幼痴。
一日二日,物欲渐开。
忽焉老矣,虽悔曷追。
我述此诗,对汝发挥。
寿汝诲汝,以颂以规。
吾有所受,尔尚无疑。
按:有人见余此文。大笑曰。子亦迂矣。乳臭之儿。而巨人之责。弗几于见卵而求时夜乎。余应之曰孰不乳臭而至于巨人乎。子谓乳臭之性。与巨人之性有以异乎。天生斯人。赋性惟均。全之者为君子。悖之者为小人。不能全之而不至于悖者为众人。吾观举一世壮者老者。全其性者盖鲜。惟乳臭小儿。其真未离。浑然一天地也。得君子为师。诱掖以薰陶之。矫其气质之驳而返乎纯。文之以礼乐。则其教易入而皆可为君子。故吾见小儿。其心逌然以喜。喜其独全天性也。继又瞿然以忧。忧其不得良师也。余文辞烦支。义理粗浅。恐不足以导发良心。子不以是责我。而反见以为迂。亦谬矣。
再调考功 明 · 李舜臣
五言律诗 押虞韵
已作还乡计,秋风却病躯。
清时登片善,华列及吾迂。
岂有温如玉,翻疑暗似珠。
由来山鸟性,不愿九韶娱。
杨如石孝廉计偕 其一 明 · 邹元标
 押侵韵
相见温如玉,相交情断金。
君登青云去,何处寄吾琴。
泰山千仞高,龙门百尺深。
高深会有极,莫负百年心。
玄珠藏草泽,谁识象罔寻。
舟中寄怀张明成学士邓以德太史涂汝高侍御先生二首其二 明 · 邹元标
 押尤韵
学士富经纶,四海拟伊周。
太史性寂莫,雅志耽玄修。
侍御温如玉,澄清志已酬。
我本淡荡者,干时诚足羞。
我性非干时,我志在千秋。
所志如未偶,长揖谢王侯。
为语冥寥士,异派终同流。
集唐六绝送骆见羲广文归延津 其六 韩愈 明 · 林熙春
七言绝句 押豪韵
蓬莱紫温如玉,池上于今有凤毛杜甫
家在梦中何日到卢纶,春云送色晓鸡号。
赠文化萼长老 明 · 徐庸
芙蓉缥缈摩苍穹,洞天林屋居其中。
神仙敢独占斯境,金碧涌出如来宫。
鼋头绝顶幽奇处,锡杖曾分一方地。
宝殿香台属化成,青松翠竹添佳致。
开山老祖非常伦,得道能令龙虎驯。
三乘说讲万人听,近远处处扬清尘。
后来弟子相继续,孙□又见温如玉
法雨慈云任卷舒,清泉白石消尘俗。
我来吟玩喜逃禅,兜率谁知别有天。
匡庐旧诧东林胜,结社何妨拟白莲。
徐光永包山 明 · 徐庸
东海徐君禀清淑,世家住向包山麓。
丰姿俊秀弱冠年,清似寒冰温如玉
尔来郡邑闻声名,一朝举作黉宫生。
檄书旁午下乡请,礼意交重原非轻。
湖波远渡来陈诉,满纸情词□心素。
可怜一已在伶仃,况复双亲及衰暮。
黄堂准理无他艰,忧抱顿开回笑颜。
兰舟买得载春酒,宾朋饯送离阊关。
我忝师生重恩义,赠言赋就新诗句。
五亩从今乐养高,䌽衣好向堂前戏。
陈雪樵广宁参戎摊书图癸亥 清 · 张问陶
 出处:船山诗草卷十六
文士不知武,武士不能文。
公卿与将帅,爵禄徒纷纷。
览君摊书图,意度温如玉
家传黄石,剪灯与君读。
长枪大剑谁操纵,肯信毛锥竟无用。
杨伯翼席上送汪仲淹象先叔侄得密字 明 · 叶太叔
 押质韵 出处:甬上耆旧诗卷二十一
东风走红曲水厔,静绿拖寒迎白日。
浓光飞入生赪颜,壮夫凝恨青春溢。
杨子亭中无俗儒,愿写清壶更促膝。
是时各提一片心,口吟舌语冰喉密。
客称叔也贤豪人,温如玉立此其侄。
绛花照夜新承欢,待旦魂消马头出。
太常博士李九皋养病还金华 明 · 湛若水
 押阳韵
名玉方在璞,隐隐含辉光。
不有卞和子,忽焉终韫藏。
物情有感遇,世岂无明良。
胡为抱之泣,徒尔重自伤。
李君温如玉,独负圭璧章。
我乃他山石,磨琢以相望。
进思正斋居,君已谢奉常
局促笼中鸟,插翅慕云翔。
金华益高浙水益长
玉尔明德躯,慰我金石肠。
金缕曲 检得亡姊遗诗,悲成此调 清 · 谈印梅
 押词韵第十五部
偶把遗编读。
觉凄清、风生满纸,哀音裂竹。
貌比左芬年更少,况又才逾徐淑
肯久恋、红尘千斛。
试问埋香何处好,料青山、也有修来福。
泉路下,鬼应哭。

朝朝暮暮相追逐。
怎而今、云消雨散,形孤影独。
后会自然来世有,谁道他生未卜。
可邀我、同登仙箓。
昨夜分明惊入梦,羡容颜、依旧温如玉
便携手,述心曲。
读史述 其二十三 谢安 明 · 魏学洢
 押词韵第十五部 出处:茅檐集卷三
安石东山时,优游丝与
以此理世务,驯若山中鹿。
当其会新亭,朝野尽蓄缩。
从容谐笑间,不言使人服。
临风每怀想,可人温如玉
吴兴 其三 明末 · 陈子龙
五言律诗 押阳韵 出处:陈忠裕公全集卷十四
飞燕昼初长,陌头行采桑。
春风一垂手,日暮尚携筐。
密茧温如玉,新绵白似霜。
何劳使君问,无暇织流黄(闵灾也,民以丝充漕)
命裘曰脩踏勘直隶积水疏浚事宜诗示梗概得三十韵乾隆癸未 清 · 弘历
 出处:御制诗三集卷三十
水由地中行,南北势殊异。
南土勤沟洫,鲜害而多利。
北方尽平衍,利少害常致。
率旱涝偶逢,畎浍总弃置。
比年夏秋涝,乃见洪波积。
蒿目乏良方,屡命疏消试。
覆称海不受,是诚无别计。
嗟嗟我灾黎,视尔频受沴。
相与待天时,益用增惭愧。
发帑与截漕,十求一二济。
廉知天津坝,泄潦实迟滞。
重臣令驰往,惰吏亟抵罪(叶)
𨗳宣入海河,涸壤已耕暨(初命兆惠驰赴天津相度疏消时积水村庄几及三百水占地亩四千五百馀顷亟令放闸开渠设法宣泄并将办迟贻误之地方官吏分别惩处陆续据报涸出地亩已及时播种现据盐政达色奏称通属积潦已消出十之八九)
文大釜底形,难较津南倍(叶)
即今此愁旱,而彼仍望霁。
然尽一分力,庶获一分惠。
绣衣分督浚,渐有可耕势二月内遣御史四员督查直隶积水及一切赈务㩀奏永安温如玉分督天津静海一带亟力开浚沟渠兴柱顾光旭前往文安大城等处文安地势最为洼下积潦难消上𦂳车戽其涸出者亦多及时布种)
此均治标策,未为探本义。
豫省及上江,往年祲每逮。
梦麟汝脩承旨克奏绩(叶淮丁丑南巡时因江间沟洫中多阏遏泛滥之区未循轨道命廷臣分地督办侍郎梦麟所脩浚者西自徐州东尽海沭裘曰脩时亦以侍郎督工自豫省上游疏排东注酾渠障漫宣𨗳湖河数年以来已著成效)
驰驿召来京,斯实为民惎。
投艰非夺情,宁宜顾浮议。
轻车汝其囊,宣房汝其毖。
集思见毋执,周视劳毋避。
委输必源寻,下酾求高自。
功要在人为,守株兔安企。
孰急宜先图,孰缓宜后治。
孰壅宜剔鬟,孰泽宜让弃。
代赈防中饱,举事怀抑埴。
勉汝永逸谋,副予勤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