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库 正文
包山谣 先秦 · 无名氏
押虞韵
《诗纪》云。见杨方《吴越春秋》。又引沈怀远南越志曰:牛女之分。扬州之末土也。爰有泰山。实曰秦望。又有石篑。峻起壁立。内有金简玉字。
禹得金简玉字书。藏洞庭包山湖(○杨慎古今风谣。《诗纪前集》三。)。
答桓谭书 西汉 · 扬雄
出处:全汉文 卷五十二
长卿赋不似从人间来,其神化所至邪?大谛能读千赋,则能为之。谚云:「伏习象神,巧者不过习者之门(杨慎《赤牍清裁》。案《西京杂记》子云曰:「长卿赋不似人间来,其神化所至邪?」《意林》载桓谭《新论》云:「扬子云工于赋,王君大习兵器。余欲从二子学。子云曰:『能读千赋则善赋。』君大曰:『能观千剑则晓剑。』谚曰『伏习象神巧者,不过习者之门。』」《北堂书钞》一百二引桓子《新论》云:「余少好文,见扬子云赋,欲从学,子云曰:「能读千赋则善之矣。』《艺文类聚》五十六引桓子《新论》云:『余素好文,见子云工为赋,欲从之学。子云曰:『能读千赋,则善为之矣,』用修缀拾成文,唯加「大谛」二字,然谚云以下,是桓谭语,非子云语也。此与《答郭威书》,张溥《百三家》、梅鼎祚《文纪》皆入录,今姑不删。)」。
古艳歌 汉 · 两汉乐府
兰草自生香,生于大道傍。
十月钩帘起,并在束薪中(○匡谬正俗七。升庵诗话兰草条。《诗纪》十作古乐府。)。
秋霜白露下,桑叶郁为黄(○《御览》十四。)。
崔实引农家谚 汉 · 无名氏
押药韵
上火不落。下火滴沰(○杨慎古今谚引四民月令。康熙字典水部沰字下引。○逯案。杨慎引崔实四民月令谚共十六条。其中如羸牛劣马寒食下。乃齐民要术引谚。不出四民月令。据此。杨氏著录者。未宜轻信。今依康熙字典载此条。)。
安丘严平颂 东汉 · 梁鸿
出处:全后汉文 卷三十二
无营无欲,澹尔渊清(《文选·雪赋》注,《补亡诗》注。按:《选》注引鸿「安丘严平颂」,脱「梁」字,杨慎《丹铅录》因以「鸿安丘」为成都人,无所据也。鸿仰慕前世高士,为四皓以来四十四人作颂,此盖颂安丘望之、严君平二人也。《玉海》引鸿本传及《选》注甚明。又案皇甫谧《高士传序》云「梁鸿颂逸民」,即指此颂也。)。
与诸葛亮画问马超 蜀汉 · 关羽
出处:全后汉文 卷九十四
超人才可谁比类(《蜀志·关羽传》。案:侯文可见者,仅此耳。《山西通志》及《尺牍集》载《封还曹操所赐告辞书》。杨慎《古文韵语》、董斯张《广博物志》、凌义渠《湘烟录》载《上玉玺笺》,皆近人拟撰,不录。)?
魏散骑常侍步兵校尉东平相阮嗣宗碑 曹魏 · 嵇叔良
出处:全晋文、全三国文 卷五十三
先生讳籍,字嗣宗,陈留尉氏人也。厥远祖陶化于上世,而先生弘美于后代,《诗》所载阮国,则是族之本也。先生承命世之美,希达节之度。得意忘言,寻妙于万物之始;穷理尽性,研几于幽明之极。和光同略,群生莫能属也;确不可拔,当途莫能贵也。或出或处,与时升降;或默或语,与世推移。望其形者犹登岳涉海,荡然无以究其高、测其深;览其神者,犹旁璞亲圭,肃然无不钦其宝而伟其奇也。不屑夷、齐之洁,故其清不可尚也;不履惠连之污,故其道不可屈也。蘧瑗升降于卷舒,宁武去就于愚智,顾盼二子,不亦泰如?危宗庙之牺,安不灵之龟,故无孤愤之逼而有途中之广。观屈谷鸣雁,是以处才不才之间;察巨瓠纬带,是以游有用之际。夸大辨而御之以讷,资大白而洿之以辱。为无为而名不能累也,事无事而世不能役也。访垂天之翼于寂寞之域,投芒刀之颖于有解之会,固恢恢必余地,岂若接舆被张以养生,于陵观园以求实,龌龊近步,修轨辙而已哉!尼父议老氏于游龙,卫赐譬重仞于日月,揆之先生,其殆庶几乎!方将攀逸驾于洪涯,邈遐轨于巢州。跨宇宙以高挹,陵云霄以优游。享年如千,遘病而卒。于是远鉴之士,有识之徒,先生之没,夫岂不慨然!临豪杰而存惠子之间,运斧斫而思郢人之工,乃探赜索隐以叙雅操,使将来君子知庄生之迹,略举其志。埤之曰:
峨峨先生,天挺无欲。玄虚恬淡,混齐荣辱。荡涤秽累,婆娑山足。胎胞造化,韬韫光烛。鼓棹沧浪,弹冠峤岳。颐神大素,简迈世局。澄之不清,溷之不浊。翱翔区外,遗物庶俗。隐处巨室,反真归漠。汪汪渊源,迈迹图录(《广文选》作稽叔夜,误。杨慎《丹铅总录》以为东平太守稽叔良撰,未详何据。文不他见,姑列此,俟考。)。
与谢安书 其三 东晋 · 王羲之
出处:全晋文卷二十二
蜀中山水,如峨眉山,夏含霜雹,碑板之所闻,昆仑之伯仲也(此见张溥本,未知所出,溥引「杨云云」,疑是杨升庵依托也。溥又引《舆地志·山水》作「山川」,「峨眉山」作「岷山」。今检章宗源所辑《顾野王志》无此条,疑亦杨依托。姑录之,俟考。)。
李陵录别诗二十一首 其十六 魏晋 · 无名氏
许由不洗耳。后世有何徵(○《文选》五十五陆机演连珠注引李陵诗。○此与上两句或是同篇残文。《诗纪》据升庵诗话列诗全篇。其辞曰:红尘蔽天地。白日何冥冥。微阴盛杀气。凄风从此兴。招摇西北指。天汉东南倾。嗟尔穹庐子。独行如履冰。短褐中无绪。带断续以绳。泻水置瓶中。焉辨淄与渑。巢父不洗耳。后世有何称。《诗纪》并注曰:升庵诗话云。见修文殿览御。逯案。此乃杨慎伪造。冯默庵已辨其妄。见《诗纪》匡谬。)。
李陵录别诗二十一首 其十九 魏晋 · 无名氏
清凉伊夜没,微风动单帱(○《书钞》百三十二作李陵赠苏子卿诗。)。
招摇西北驰,天汉东南流(○《文选》三十拟明月皎夜光诗注作李陵诗。○逯案。上列四句可能出于一篇。杨慎改流为倾。杂凑伪诗。由此益显。)。
严父潜长夜,慈母去中堂(○《文选》二十一三良诗注咏史诗注、五十九齐故安陆昭王碑文注并引李陵诗。)。
行行且自割,无令五内伤(○《文选》二十七王明君词注、又四十二与钟大理书注并作李陵诗。○逯案。上列四句可能出于一篇。)。
淫豫歌 魏晋 · 无名氏
淫预大如马,瞿唐不可下。
淫预大如象,瞿唐不可上(○古诗类苑十五。《诗纪》四十三。○逯案。古谣谚引峡程记滟预堆语有云。滟预大如象。瞿塘不敢上。滟预大如马。瞿塘不可下。与此稍同。而次序颠倒。又古谣谚据艺林伐山及广博物志补滟预大如鳖。瞿塘行舟绝二句。滟预大如龟。瞿塘不可窥二句。据《乐府诗集》补滟预大如服。瞿塘不可触二句。逯案。艺林伐山、广博物志所引时代或较后。未必晋时歌谣。至乐府所载原作梁简文帝淫预歌。其下尚有金沙浮转多。桂浦忌经过二句。古谣谚删取首二句。非是。梁简文帝作。《诗纪》亦列为晋歌。并引升庵诗话为说。亦非是。)。
庐山东林杂诗(《诗纪》云。一作游庐山。) 东晋 · 释慧远
押词韵第十七部
崇岩吐清气,幽岫栖神迹。
希声奏群籁,响出山溜滴。
有客独冥游,径然忘所适。
挥手抚云门,灵关安足辟。
流心叩玄扃,感至理弗隔。
孰是腾九霄,不奋冲天翮。
妙同趣自均,一悟超三益(○《庐山记》。升庵诗话。《诗纪》三十七。)。
诗 南梁 · 江淹
押纸韵
河州多沙尘,风吹黄云起(○升庵诗话。)。
历山草堂应教 南朝宋 · 湛挺
押陌韵
闭户守玄漠,无复车马迹。
衰废归丘樊,岁寒见松柏。
身惭睢阳老,名忝梁园客。
习隐非朝市,追常在山泽。
离离插天树,磊磊间云石。
持此怡一生,伤哉驹度隙(○古诗类苑十一。《诗纪》五十四。升庵诗话作湛方生酬南平王。又全唐诗丘丹经湛长史草堂诗序引柏一韵。)。
春别诗四首(《诗纪》云。简文、元帝同和。) 其三 南梁 · 萧子显
押真韵
江东大道日华春。垂杨挂柳扫清尘。
淇水昨送泪沾巾。红妆宿昔已应新(○玉台新咏九。升庵诗话。《诗纪》八十五。)。
和萧侍中子显春别诗四首(子显诗别见。) 其一 南梁 · 萧纲
押支韵
别观蒲萄带实垂,江南豆莞生连枝。
无情无意犹如此,有心有恨徒别离(升庵诗话作自知。○玉台新咏九。《类聚》三十二。升庵诗话。《诗纪》六十九。)。
杂句春情诗 南梁 · 萧纲
押微韵
蝶黄花紫燕相追。杨低柳合露尘飞。
已见垂钩挂绿树。诚知淇水沾罗衣。
两童夹车问不已。五马城南犹未归。
莺啼春欲驶。无为空掩扉(○玉台新咏九。升庵诗话。《诗纪》六十九。)。
从驾祀麓山庙诗 南北朝 · 阳慎
押词韵第十一部
圣德忧民暇,麾旆谒山灵。
画航泛北渚,文马侍东平。
春浦戈鋋照,寒林铙吹鸣。
依稀长安驿,萧条都尉城。
井泉能共动,江帆得分行。
窗幽细网合,阶静落花明。
櫩巢始入燕,轩树已迁莺。
菲菲兰俎馥,淡淡桂樽清。
银塘日影尽,玉座舞衣轻(○《类聚》三十八。文苑英华三百二十作杨慎。《诗纪》百七。)。
三日侍宴咏曲水中烛影诗(七言) 南梁 · 庾肩吾
押遇韵
重焰垂花比芳树,风吹水动俱难住。
春枝拂岸影上来,还柸绕客光中度(岁时杂咏误作庭。○《类聚》八十。古今岁时杂咏十六。《诗纪》八十。○逯按。升庵诗话。引庾肩吾烛影《诗》云:垂焰垂花比芳树。随风随水俱难驻。秦娥软舞隙中来。李吾夜绩光中度。烛龙潜曜城乌啼。阴阴叠鼓朝天去。与此不同。)。
晨鸡高树鸣 陈朝 · 张正见
《诗纪》云。阮籍咏怀《诗》曰:晨鸡鸣高树。命驾起旋归。然则此非乐府也。
晨鸡振翮鸣,出迥擅奇声。
蜀郡随金马,天津应玉衡。
摧冠验远石,系火出连营。
争栖斜揭暮,解翼横飞度。
试饮淮南药,翻上仙都树。
枝低且候潮,叶浅还承露。
承露触严霜,叶浅伺朝阳。
猜群怯宝剑,勇战出花场。
当损黄金距,谁论白玉珰。
长鸣逢晋帝,恃气遇周王。
流名说鲁国,分影入陈仓。
不复愁苻朗,犹能感孟尝(○文苑英华二百六。《乐府诗集》二十八。升庵诗话。《诗纪》百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