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正文
清河明陵各题句 其一 长陵乾隆丁未 清 · 弘历
七言律诗 押虞韵 出处:御制诗五集卷三十二
六度南巡洪武必瞻庙貌近兹北眺永乐一奠椒浆定鼎燕京排众议而具卓识(永乐十九年将迁都北京诸臣佥云不便主事萧仪侍读李时勉言尤峻切成祖怒杀时勉狱虽不无过当然以燕地负山带海形势雄伟临中夏而控北荒诚所谓扼天下之吭而拊其背者金元俱建都于此比建康相去天渊成祖就封北平屡经出塞天险地利筹之已熟故即位后决计迁都卓识独断诚非近虑者所可及向批通鉴辑览曾详言之)秘衣天寿示百载更有深谋即异代不能不为护持故乙年是临是兴感慨饰新葺旧爰命水部之臣发价雇工不惜地官之帑逮去冬乃蒇事视季春以落成曰废曰兴都关法戒为恩为怨总拊虚无盖自上浣回銮遇閒每以成什逮兹避暑启跸竣咏遂以登篇忆前载度此横杠哀明陵曾有长句值今日纵观远麓思殷鉴可无各题不拘一律而成近体或古风胥据真踪即仿昔巡书新帙
唐宗明祖弗相殊,唐则失弦明有需
事偾率多咎齐泰(建文听信齐泰黄子澄之言削藩镇以致召祸燕兵已次高资港方为割地之说实属迂阔论者多右方孝孺而归罪于齐泰黄子澄余以为偾事之咎三人皆不能辞而其祸本则在太祖听信刘三吾之言耳),祸根应识始三吾。
迁京违议辞江国,卜鼎深谋近帝都(此联意已见前序)
宏制仿成奉天殿,终于无用若为乎长陵享殿曰裬恩殿重檐九楹制极巍焕与彼奉天殿相仿为自古帝王陵寝所无按明宣宗实录载宣宗尝驻陵下语侍臣云皇祖尝言帝王陵寝有崇奢丽及藏宝玉者皆无远虑云云今长陵规制如此尚得谓之袪奢崇俭乎况为之子孙者又不能慎守神器旋至倾圮苟非我朝为之禁樵苏熏葺治终不免于残坏可见徒崇奢丽之无益也)
按:唐太宗明成祖皆英雄也其处家门事大同而小异者盖因唐高祖无能为建成元吉之祸又逼故太宗不得不倒行而逆施若明太祖乃有能为者故成祖畏而弗敢即动以待后日然使太祖弗听刘三吾之言立成祖太子亦可无靖难之祸矣此盖二帝之所遇不同有幸有不幸耳
周将军墓上事乾隆四十九年 清 · 袁枚
 出处:小仓山房诗集卷三十六
乾隆四十九年秋周将军遇吉坟为黄河水所齧,兆将倾矣,居民叹曰:将军如此忠节,而死后乃不保其坟耶?是夕雷电以风,全地俱震。及旦视之,涌出高山百丈为障其坟。弟秉臬山西,以公事至宁武关,归述其事。
古来陵寝如铁瓮,摸金校尉犹能动。
惟有忠臣土一坏,天看更比山河重。
宁武关周将军,心似精金胆似云(《淮南子》:「胆为云。」)
万箭攒身不变色,百年埋骨尚留坟。
坟近黄河百馀步,渐渐崩沙齧其路。
一夕风雷震地鸣,涌出青山替保护。
我于此事常怀疑,天若无知又有知。
与其朽骨天犹管,何不天兵早救之。
谁知国祚本无常,运去时来各自忙。
难扶大厦孤撑手,易表沉檀死后香。
君不见建文之朝黄子澄,残骸狼藉埋华亭,蔓草荒烟四百龄。
年年祭扫家无主,有人筑亭偷取土,三筑三击雷不许(亦近年事,嘉定校官钱塘为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