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正文
复园以诗写赠次韵 清末至民国 · 陈曾寿
 押支韵
同居类木石,异处有馀思。
所思触一感,窈然寄新诗。
师门剩子存,孤辔羁天驰
挹子一念定,拯予千步危。
意得偶成咏,高下皆宜之。
澄宇发天光,一洗漆室悲。
水流复何心,激荡生环规。
俯仰受风篁,泠冷坛琚辞。
犁然忘宫商,何地评妍媸。
嗟予徇声闻,哓哓佛所嗤。
清风能起予,象外契微知。
张路寄画佛及观音 明 · 薛蕙
 出处:考功集卷四
江夏吴生久物故,画手人间无独步。
尔来张子大梁,又见丹青照缣素。
奈何绝艺多自惜,未许千金换真迹。
高士飞扬不易驯,贵人造请空无益。
遥闻病叟耽玄理,为画释迦兼大士。
贯休罗汉殊未工,虎头金粟真堪拟。
精舍安居伴白云,玉毫瞻礼对垆薰。
他年负入深山去,应写伽陀重赠君。
张平山梧凤图 明 · 杭淮
 出处:双溪集卷六
张子墨妙今所无,寒天写赠高冈图。
梧桐萋萋凤哕哕,海天红日升渠渠。
凤兮联翩五䌽色,梧桐霄汉双撑扶。
眼前焕烂见此物,吾恐草堂非所居。
忆昔周时雅歌,梧桐比君凤比士。
君道昭兮臣德彰,明良相须实相倚。
只今遭逢圣明朝,子之意匠无乃尔。
下阶舞蹈日月光,吾为作歌谢张子
旅途间季子约以翻书作诗恰翻得何其芳先生《偶成》一律因以即景为题步其韵 当代 · 陈振家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地骋天驰跳绿茵,铁龙东去静无尘。
远来才作省垣客,此去复归潮郡人。
一路山原形不改,百年故事几经新。
虽无大义酬奔走,探子看孙亦自春。
寿兄图歌 明 · 李梦阳
 出处:空同集卷二十
猗嗟我凤生三雏,二雏成立少者殂。
为巢抱卵两不易,自挺独立身羁孤。
兄既躬耕浊河岸,弟亦塌翅青云途。
儿长女大愿各足,鸡肥酒熟时相呼。
仲氏吹篪埙者伯,兄今六十我半百。
敢言意气激隤俗,要使纷纷睹标格。
大梁张路固好手,湖州生绢照眼白。
当堂掉臂扫丹墨,倏忽老面开生色。
盘松葳蕤杂花远,云屏石几文茵软。
灵芝底出琅玕瓶,蟠桃突磊琉璃碗。
鹤行昂藏疑欲啄,复缀山麋意逾宛。
大公乌纱微俯身,中心爱弟爱复亲。
次公氅服青罗巾,傍兄祗顺情性真。
壶陈爵设即未举,俨如酬劝言辞谆。
其言伊何怀二人,飘风烈烈吹三秦。
衔悽西望道路阻,高丘莽沓狐兔邻。
又如自叙伤夙昔,哀暮安宁思苦辛。
季冬十日兄生日,今日天开皎日出。
长裾珠履座上满,剥羜椎牛酒盈室。
此时此图挂之壁,观者嗟咨黯如失。
二公揖逊恰相向,回看乃在画图上。
骨法形神各不疑,舆台缉御俱惆怅。
逶迤拂拭诸欲动,展转顾惜嗟宗匠。
瓶中梅菊谁致女,倒映故相荡。
靴灼真回绮席春,芳香解溢金罍鬯。
兄今健饭犹廉颇,丹砂我炼寻黄婆。
复闻张生善山水,买绢请扫青嵯峨。
嵯峨一扫一千幅,一年一幅南山歌。
张路松鹤幛子赠豫斋 明 · 李梦阳
 出处:空同集卷二十一
张路画松气英杰,老根崭岩干屈铁。
风毛瑟飒似欲动,高堂六月生霜雪。
树根倚坐者谁翁,面颜怡如十五童。
玄笔涂抹遽成鹤,昂藏意欲凌云空。
问翁自言不记岁,会与太古鸿濛戏。
食桃落核昆崙坳,长今与昆崙高
也开花复结实,东方小儿窃其七。
此论荒唐旧所闻,画笔画出真如神。
愿将仙品投仙侣,常作乾坤不老人。
张平山古山春色图 明 · 赵完璧
张生雅抱奈尔尘世何,走笔驱此一段太古之嵯峨。
辟开天地不可纪,杳绝人寰知几多。
青壁崭岩以直上,幽谷窈窕而莫窥。
云澹澹兮空寂,气苍苍而陆离。
隐乎清飔浙沥于穷壑,蔼兮幽芬逸泛于危巇。
林莽凄旷,悄乎无人。
一鸟不鸣,暗泉磷磷。
苔老麋鹿迹,烟涵草树春。
巢由秘高踪,车马违惊尘。
中有金仙之宝刹,浮图隐隐重霄拔。
高僧姓字不可闻,钟磬沈沈隔断云。
閒情独抚悲氤氲,一生肠断在人群。
我忖张子怀,景中情亦偕。
龙钟老夷门,霞想终难谐。
聊复快写幽旷心,使我亦得展慰挥千金。
张平山溟海曦阳图 明 · 赵完璧
讶此尺素中,沧波拟万顷。
是谁为此图,荡漾元无定。
此非摹我东溟无际之洪涛,胡为一轮初日停朱影。
三山巅,在何处,长烟野雾茫茫去。
金光焕射紫霞飞,晴飙歘扫青天曙。
不闻天鸡鸣,无复鱼龙惊。
但见火轮簸荡,下不可测,潮头绛雪如山倾。
烟波迥撼赤城明,扶桑灼烁金鸦轻。
一鸟飞,百鸟归,一水耀,万水辉。
幽荒寒门开夕霏,长江大河相依稀。
虞渊终古不相值,妙造精光随手挥。
张公图山复图水,卷首畴昔如豫此。
晚年别号偶相符,海惭薄劣山维尔。
君负大造资,我非补造才。
巍巍君名何可摧,沧波犹笑能尘埃。
注:忆作画时张号溪予号云壑别来六十馀年间张更平山予更海壑当时卷首二图殆彷佛后来之二号若豫为之者故末见其意云
文峰歌为郑正郎 明 · 陆深
云路东南永,闽关紫翠重。
蓬莱宫阙近,突兀见文峰
文峰拔地几千尺,巨灵夜卓凌空碧。
特立疑从五老分,高标正傍三山出。
三山秀色钟异人,文峰先生尤绝伦。
身同砥柱障东海,力挽华岳西秦
二十明经取上第,六曹郎署称无二。
作雨为霖本有期,擎天捧日真能事。
当今好手张平山,写出巉岩水墨间。
美人被服何雅素,坐看白云相往还。
先生爱山兼爱画,风物江南两奇迈。
停骖驻节费追陪,高堂素壁时张挂。
旧家门巷对山居,共道相传百代馀。
开图宛见文峰面,若论连城玉不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