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正文
议僧道不应拜俗状 唐初 · 吕才
 出处:全唐文卷一百六十
一。谨案老子道德经云。
域中四大。王居一焉。
又案仁王般若经云。地前三贤菩萨。
位当四天下主。内经又云。
假令比邱得须陀洹果经八万劫。始见于地前。
今令道士女冠拜敬域中之大僧之及尼拜敬地前菩萨。此乃不乖本教。
正合其宜(弹曰佛经所以不令僧敬俗者良以出处不同故也纵使三贤菩萨为四天下主而犹现有妻子相不舍家位厚信曰如然致敬则无诚说故涅槃经云诸出家人从诸白衣咨受未闻不应礼拜据此则殊乖本教何谓正合其宜耶)皇后皇太子尊同于君。
理合敬拜(弹曰仁王经云出家人法不拜国王国王尚不许拜自下断焉可知矣)。一。
又案道经云。道士一人得道。
乃追荣七叶父母。此则立身成道。
贵于追显前叶。今时未得道者
见生父母。理合拜敬。
又案内经云。西方妙乐国土。
本为法藏比邱愿力所成。是知妙乐之所。
乃是比邱愿往生处也。又案无量寿观经云。
愿生妙乐国土者。先须孝养父母。
后云具足戒行。然经宿不见。
即须跪问。孝之仪也。
不拜父母。何成孝义。
今令僧尼道士女冠拜敬父母。亦是不违本教(弹曰如经所云生西方者该通道俗言孝养父母者此明处俗往生因也言具足戒行者此明出家往生因也此则道路悬隔修行两殊安得混彼二因俱言释侣且孝养异仪宁唯跪礼扬名后世亦其至也故五分律云若诸沙门左右二肩荷担父母亲于身上便利不净纵使一劫犹不能报须臾之恩若教父母识三宝四谛受持五戒行十善道于一念顷即为以报父母之恩何以故荷担等事是人中善不能令彼生天證圣若教父母识谛实因果受斋持戒由此因缘即能證圣又四分律云佛言比邱不应礼敬一切白衣父母虽曰居尊终同白衣之例佛教不令礼拜若拜乃陷于亲虽生有致敬之容死招无量重罪不孝之极宁越是乎)
一。谨案周礼有九拜之仪。
一曰稽首。注云。
首至地也。又案尚书言于禹益等。
拜皆言稽首。此为拜君之敬。
通于古今也。然今之僧尼礼拜。
正当稽首之法。是以维摩经云。
导众以寂。故稽首。
然今若令尼作妇女跪拜。但为衣服不称。
恐爽于常情。圣人无心。
以百姓心为心。俗行已久。
不求改变。今令尼等拜敬。
望请许其稽首。此则不乖古今之仪。
顺于舆人之颂(弹曰夫希颜之士亦颜之俦慕骥之乘亦骥之类今尼等辞荣是一入道不殊何独虑爽之常情即欲令其稽首若也不求改变稽首未是循常情既也不循岂顺舆人之颂)。谨议。
诗赠晚学李君 其十三 北宋 · 邢仙老
七言绝句 押支韵
日转蓬窗影渐移,罗浮旧隐到多时。
瀛洲伴侣无消息,风撼岩前紫桂枝(《玉照新志》:熙宁辛亥壬子闻李侯事,忘其名,以供奉官汾州管界巡检。一日,捕盗入九疑山,深历岩洞,人迹罕到,忽瞻绝岩,路穷不可上。徘徊民舍,遥见岭中有青烟一点,了然可辨。村民云:“居常见之,但不知何人取燎,樵夫牧子皆不能到。”李识其处,归以告同姓李彦高者。李君业文,志未就,尝以养生不死为意。每闻有方士异人必访之,与游处,去者皆此类,恨未有得也。闻侯言颇喜,即裹粮同行诣之。至其所,则缘岭寻烟起处,攀跻而上。有草堂三数间,叩门入,见一老人燕坐其中。李问老人姓名,言唐末人,避世来此,姓邢,名氏不必李因告以熙宁天子姓名,传序年月,仙老颔之而已。赠李十二诗,临行又书一绝,皆天篆古文。李初莫能,其后竟不往复,莫知所之也。李得诗凡与同志或吾徒中善隶篆者讨寻十八年,方尽十三篇,遂以传世,诗列其题云“诗赠晚学李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