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库 正文
上书求代欧阳歙 东汉 · 礼震
出处:全后汉文 卷二十七
伏见臣师大司徒欧阳歙,学为儒宗,八世博士,而以臧咎当伏重辜。歙门单子幼,未能传学,身死之后,永为废绝,上令陛下获杀贤之讥,下使学者丧师资之益。乞杀臣身以代歙命(《后汉·欧阳歙传》)。
颜太初杂文序(宝元二年作) 北宋 · 司马光
出处:全宋文卷一二一六、《司马公文集》卷六四、《国朝二百家名贤文粹》卷一七九、《文献通考》卷二三四、《古今图书集成》经籍典卷四八
天下之不尚儒久矣。今世之士大夫,发言必自称曰儒,儒者果何如哉?高冠博带、广袂之衣,谓之儒邪?执简伏册,呻吟不息,谓之儒邪?又况点墨濡翰,织制绮组之文以称儒,亦远矣。舍此勿言,至于西汉之公孙丞相、萧望之、张禹、孔光;东汉之欧阳歙、张酺、胡广,世之所谓大儒,果足以充儒之名乎?鲁人颜太初,字醇之,常愤其然,读先王之书,不治章句,必求其理而已矣。既得其理,不徒诵之,以誇诳于人,必也蹈而行之,在其身与乡党无馀,于其外则不光,不光,先王之道犹蘙如也,乃求天下国家政理风俗之得失,为诗歌洎文以宣畅之。景祐初,青州牧有以荒淫放荡为事,慕嵇康、阮籍之为人,当时四方士大夫乐其无名教之拘,翕然效之,寖以成风。太初恶其为大乱风俗之本,作《东州逸党》诗以刺之。诗遂上闻,天子亟治牧罪。又有郓州牧怒属令之清直与己异者,诬以罪,榜掠死狱中。妻子弱不能自诉,太初素与令善,怜其冤死,作《哭友人》诗,牧亦坐是废。于时或荐太初博学有文,诏用为国子监直讲。会有御史素不善太初者,上言太初狂狷,不可任学官,诏即行所至改除河中府临晋主簿。太初为人,实宽良有治行,非狂人也。自临晋改应天府户曹,掌南京学,卒于睢阳。旧制,判司、簿、尉四考,无殿负,例为令录。虽愚懦昏耄无所取者,积以年数必得之。而太初才识如此,举进士解褐近十年,卒不得脱判司簿尉之列以终身,死时盖年四十馀。噫,天丧儒者,使必至于大坏乎!将犬吠所怪,者必见锄也?何其仕与寿两穷如此?世人见太初官职不能动人,又其文多指讦,有疵病者所恶闻,虽得其文,不甚重之,故所弃失居多,余止得其两卷。在同州又得其所为《题名记》,今集而序之。前世之士身不显于时,而言立于后世者多矣。太初虽贱而夭,其文岂必不传?异日有见之者,观其《后车》诗,则不忘鉴戒矣;观其《逸党》诗,则礼义不坏矣;观其《哭友人》诗,则酷吏愧心矣;观其《同州题名记》则守长知弊政矣;观其《望仙驿记》,则守长不事厨传矣。由是言之,为益岂不厚哉!
咏史(上) 其二 光武 宋末元初 · 陈普
七言绝句 押支韵
赤符交锡帝心移,不似初来岸帻时。
浪泊壶头终落落,羊裘男子殆先知(自注:陇蜀未平之前,十馀年间不闻有过。十三年平陇蜀,十五年杀欧阳歙。十六年杀郡国守相十馀人。十七年废郭后,十九年废太子强。二十年杀司徒戴涉。二十五年收马援印绶。三十二年封泰山,明年崩。)。
咏史(上) 其四 光武 宋末元初 · 陈普
七言绝句 押支韵
经邦论道职何卑,又是前朝卖饼儿。
十乱五臣无煖席,三王四代是何时(自注:光武在位三十年,三公二十人下狱杀之二,欧阳歙、戴涉;欲杀而赦之一,王梁;自杀一,韩歆;罢免六,邓禹、宋弘、伏湛、李通、窦融、朱浮;畏祸而退者三,邓禹、李通、窦融。其他碌碌幸免。惟吴汉以功,谨质而不置田宅,保禄位三十年。用人如此,何以为国。所谓讲论经理者,亦尝见虞夏商周有骤进骤退,今年下狱,明年自杀之人乎。明帝号为好古,不能改父之道,遂使其后三公无权,政移宦竖,以亡其国。然则建武、永平之际,所讲何经,所论何道,所学何学哉。始王莽以哀章金匮,用卖饼儿王盛为四将,天下所共笑也。光武初兴,又按赤伏符用王梁为大司空,以谶文用孙咸为大司马,群情不悦,始以吴汉易咸,后欲以罪诛梁。夫名应赤伏符而有可诛之罪,则所谓刘秀者,何足道哉。且人情所不悦,而与《河图》《洛书》同宝,抑何悖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