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正文
偈颂六十七首 其三十 宋末元初 · 释原妙
 押庚韵
洞彻是非如梦幻,转身未免堕深坑。
须知别有通霄路,不许时人造次行(举香严和尚一日上堂,时有僧问:不慕诸圣,不重已灵如何?严云:万机休罢,千圣不携,腊月扇子。此时疏山在众,作呕声曰:是何言欤?低声,低声。严云:阿谁?众曰:师叔。严云:不肯老僧那。山云:是,胡来胡现。严云:汝莫道得么?山曰:道得,平地干戈。严云:汝试道看。山云:若教某甲道,须还师资礼始得。赤眼撞著火柴头。严乃礼拜,举前话问之。山曰:何不道肯诺不得全,草贼大败。严云:直饶恁么道,也须倒屙三十年。设使住山无柴烧,近水无水吃,分明记取,棒打石人头,嚗嚗论实事。后住疏山,果如前记。)
千尺雪二首 其二 嘉庆戊午 清 · 弘历
七言绝句 押阳韵 出处:御制诗馀集卷十九
雪源远矣昔言详(山庄瀑泉自涌翠岩上佛寺傍池中擘石壁而出飞落长溪其上构亭名观瀑以此但寺池中实无泉源康熙年间于佛寺西寻得山泉接木版匣为沟渠沿山边引流至寺池擘石壁而下不过司工者巧为缀景虚名而已余于己卯年因木版匣为沟渠置山边不雅且费修饰因循其上山径侧果有一小泉命建一亭名曰瀑源疏山侧为沟渠引流曲折以达于涌翠岩之寺池似果有瀑源矣又阅数十年往来山径中觉其泉细而低于寺池且越数层谷壑之远未必能引致池中昨岁曾命皇帝率御前大臣及司工之人携仪器步步测量乃知泉果低于寺池且其流甚细不能引为飞瀑而自泉之下至寺池有山池九叠叠皆置闸积雨后山水涨流沿山边石沟以至山寺则所谓瀑源者特因泉涨水高因以命名耳详见昨岁观瀑诗案语),雪色今朝忽变黄。
自是上源山雨盛,疾来退亦疾其常。
偈颂二十五首 其十三 南宋 · 释道璨
 押阳韵
京师出大黄,价直极相当。
未曾识道地,枉自费商量冬至,举僧问疏山:如何是冬来意?山云:京师出大黄。)
偈颂一百五十首 其九十一 南宋 · 释心月
 押先韵
法身向上法身边,会得咸通无后先。
一个矬来一个跛,担为一担更无偏(举疏山垂语云:老僧咸通年已前,会得法身边事。咸通年已后,会得法身向上事。云门问:如何是法身边事?山云:枯桩。如何是法身向上事?山云:非枯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