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库 正文
诛霍禹等诏(地节四年七月) 其二 西汉 · 汉宣帝
出处:全汉文 卷五
乃者东织室令史张赦使魏郡豪李竟报冠阳侯云谋为大逆,朕以大将军故,抑而不扬,冀其自新。今大司马博陆侯禹与母宣成侯夫人显及从昆弟子冠阳侯云、乐平侯山、诸姊妹婿谋为大逆,欲诖误百姓。赖祖宗神灵,先发得,咸伏其辜,朕甚悼之。诸为霍氏所诖误,事在丙申前,未发觉在吏者,皆赦除之。男子张章先发觉,以语期门董忠,忠告左曹杨恽,恽告侍中金安上。恽召见对状,后章上书以闻。侍中史高与金安上建发其事,言无入霍氏禁闼,卒不得遂其谋,皆雠有功。封章为博成侯,忠高昌侯,恽平通侯,安上都成侯,高乐陵侯(《汉书•霍光传》。案此与《宣纪》所载互有详略,故并录之。)。
与杨恽书 西汉 · 孙会宗
出处:全汉文 卷三十三
大臣废退,当阖门惶惧,为可怜之意,不当治产业,通宾客,有称誉(《汉书·杨敞传》:恽既失爵位,家居治产业,起室宅,以财自娱。岁馀,其友人孙会宗与恽书谏戒之。)。
奏考问杨恽罪 西汉 · 于定国
出处:全汉文 卷三十二
恽不服罪,而召户将尊,欲令戒饬富平侯延寿,曰「太仆定有死罪数罪,朝暮人也。恽幸与富平侯婚姻,今独三人坐语,侯言『时不闻恽语』,自与太仆相触也」。尊曰:「不可」。恽怒,持大刀,曰:「蒙富平侯力,得族罪!毋泄恽语,令太仆闻之,乱馀事」。恽幸得列九卿诸吏,宿卫近臣,上所信任,与闻政事,不竭忠爱,尽臣子义,而妄怨望,称引为恶言,大逆不道,请逮捕治(《汉书·杨敞传》:太仆戴长乐上书告杨恽罪,事下廷尉。廷尉定国考问,左验明白,奏。)。
上书求代欧阳歙 东汉 · 礼震
出处:全后汉文 卷二十七
伏见臣师大司徒欧阳歙,学为儒宗,八世博士,而以臧咎当伏重辜。歙门单子幼,未能传学,身死之后,永为废绝,上令陛下获杀贤之讥,下使学者丧师资之益。乞杀臣身以代歙命(《后汉·欧阳歙传》)。
咏史诗二首 其二 东晋 · 袁宏
押支韵
无名困蝼蚁,有名世所疑。
中庸难为体,狂狷不及时。
杨恽非忌贵,知及有馀辞。
躬耕南山下,芜秽不遑治。
赵瑟奏哀音,秦声歌新诗。
吐音非凡唱,负此欲何之(同上)。
答湘东王书 南梁 · 刘孝绰
出处:全梁文卷六十
伏承自辞皇邑,爰至荆台,未劳刺举,且摛高丽。近虽预观尺锦(《艺文类聚》作「十锦」。)。而不睹金玉。昔临淄词赋,悉与杨修,未殚宝笥,顾惭先哲。渚宫旧俗,朝衣多故,李固之荐二贤,徐珍之奏五郡,威怀之道,兼而有之,当欲使金石流功,耻用翰墨垂迹,虽乖知二,偶达圣心。爰自退居素里,却埽穷闬,比杨伦之不出,譬张挚之杜门。昔赵卿穷悉,肆言得失,汉臣郁志,广叙盛衰。彼此一时,拟其非匹。窃以文豹何辜,以文为罪。由此而谈,又何容易。故韬翰吮墨,多历寒暑,既阙子幼南山之歌,又微敬通渭水之赋,无以自同献笑,少酬褒诱。且才乖体物,不拟作于玄根,事殊宿诺,宁贻惧于朱亥。顾己反躬,载怀累息。但瞻言汉广,邈若天涯,区区一心,分宵九逝。殿下降情白屋,存问相寻,食椹怀音,矧伊人矣(《梁书·刘孝绰传》,又略见《艺文类聚》五十八。)。
内典碑铭集林序 南梁 · 萧绎
出处:全梁文卷十七
夫法性空寂,心行处断,感而遂通,随方引接。故鹊园善诱,马苑弘宣;白林将谢,青树已列。是宣金牒,方寄银身。自象教东流,化行南国。吴主至诚,历七霄而光曜;晋王画像,经五帝而弥新。次道、孝伯,嘉宾、玄度,斯数子者,亦一代名人。或修理止于伽蓝,或归心尽于谈论。铭颂所称,兴公而已。夫披文相质,博约温润,吾闻斯语,未见其人。班固硕学,尚云赞颂相似;陆机钩深,犹闻碑赋如一。唯伯喈作铭,林宗无愧;德祖能诵,元常善书。一时之盛,莫得系踵。况般若玄渊,真如妙密,触言成累,系境非真。金石何书,铭颂谁阐;然建塔纪功,招提立寺。或兴造有由,或誓愿所记。故镌之立石,传诸不配。亦有息心应供,是曰桑门。或谓智囊,或称印手。高座擅名,预伊师之席;道林见重,陪飞龙之座。峨眉、庐阜之贤,邺中、宛邓之哲,昭哉史册,可得而详。故碑文之兴,斯焉尚矣。夫世代亟改,论文之理非一;时事推移,属词之体或异。但繁则伤弱,率则恨省;存华则失体,从实则无味。或引事虽博,其意犹同;或新意虽奇,无所倚约。或首尾伦帖,事似牵课;或翻复博涉,体制不工。能使艳而不华,质而不野;博而不繁,省而不率。文而有质,约而能润;事随意转,理逐言深。所谓菁华,无以间也。子幼好雕虫,长而弥笃,游心释典,寓目词林,顷常搜聚,有怀著述。譬诸法海,无让波澜;亦等须弥,同归一色。故不择高卑,唯能是与。倘未详悉,随而足之。名为《内典碑铭集林》,合三十卷。庶将来君子,或裨观见焉(《广弘明集》二十)。
致书戒何敬容 南梁 · 谢郁
出处:全梁文卷六十七
草莱之人,闻诸道路,君侯已得瞻望朝夕,出入禁门,醉尉将不敢呵,灰然不无其渐,甚休,甚休,敢贺于前,又将吊也。昔流言裁作,公旦东奔,燕书始来,子孟不入。夫圣贤被虚过以自斥,未有婴时衅而求亲者也。且曝鳃之鳞,不念杯杓之水;云霄之翼,岂顾笼樊之粮。何者?所托已盛也。昔君侯纳言加首,鸣玉在要,回丰貂以步文昌,耸高蝉而趋武帐,可谓盛矣。不以此时荐才拔士,少报圣主之恩;今卒如爰丝之说,受责见过,方复欲更窥朝廷,觖望万分,窃不为左右取也。昔窦婴、杨恽,亦得罪明时,不能谢绝宾客,犹交党援,卒无后福,终益前祸。仆之所吊,实在于斯。人人所以颇犹有踵君侯之门者,未必皆感惠怀仁,有灌夫、任安之义,乃戒翟公之大署,冀君侯之复用也。夫在思过之日,而挟复用之意,未可为智者说矣。君侯宜杜门念失,无有所通,筑茅茨于钟阜,聊优游以卒岁,见可怜之意,著待终之情。复仲尼能改之言,惟子贡更也之譬。少戢言于众口,微自救于竹帛。所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如此,令明主闻知,尚有冀也。仆东皋鄙人,入穴幸无衔窭,耻天下之士,不为执事道之,故披肝胆,示情素,君侯岂能鉴焉(《梁书何敬容传》)。
自叙 唐 · 刘子玄
出处:全唐文卷二百七十四
予幼奉庭训。早游文学。年在纨绮。便受古文尚书。每苦其辞艰琐。难为讽读。虽屡逢捶挞。而其业不成。尝闻家君为诸兄讲春秋左氏传。每废书而听。逮讲毕。即为诸兄说之。因窃叹曰。若使书皆如此。吾不复怠矣。先君奇其意。于是始授以左氏。期年而讲诵都毕。于时年甫十有二矣。所讲虽未能深解。而大义略举。父兄欲令博观义疏。精此一经。辞以获麟已后。未见其事。乞且观馀部。以广异闻。次又读史汉三国志。既欲知古今沿革。历数相承。于是触类而观。不假师训。自汉中兴以降。迄乎皇家实录。年十有七。而窥览略周。其所读书。多因假赁。虽部帙残缺。篇第有遗。至于叙事之纪纲。立言之梗概。亦粗知之矣。但于时将求仕进。兼习揣摩。至于专心诸史。我则未暇。洎年登弱冠。射策登朝。于是思有馀闲。获遂本愿。旅游京洛。颇积岁年。公私借书。恣情披阅。至如一代之史。分为数家。其閒杂记小书。又竞为异说。莫不钻研穿凿。尽其利害。加以自小观书。喜谈名理。其所悟者。皆得诸衿腑。非由染习。故始在总角。读班谢两汉。便怪前书不应有古今人表。后书宜为更始立纪。当时闻者。共责以童子何知。而敢轻议前哲。于是赧然自失。无辞以对。其后见张衡范𣈫集。果以二史为非。其有暗合于古人者。盖不可胜纪。始知流俗之士。难与之言。凡有异同。蓄诸方寸。及年已过立。言悟日多。常恨时无同好。可与言者。维东海徐坚。晚与之遇。相得甚欢。虽古者伯牙之识钟期。管仲之知鲍叔。不是过也。复有永城朱敬则。沛国刘允济。吴兴薛谦光。河南元行冲。陈留吴兢。寿春裴怀古。亦以言议见许。道术相知。所有扬搉。得尽怀抱。每云德不孤。必有邻。四海之内。知我者不过数子而已矣。昔仲尼以睿圣明哲。天纵多能。睹史籍之繁文。惧览之者不一。删诗为三百篇。约史记以修春秋。赞易道以黜八索。述职方以除九邱。讨论坟典。断自唐虞。以迄于周。其文不刊。为后王法。自兹厥后。史籍逾多。苟非命世大才。孰能刊正其失。嗟予小子。敢当此任。其于史传也。尝欲自班马以降。迄于姚李令狐颜孔诸书。莫不因其旧义。普加釐革。但以无夫子之名。而辄行夫子之事。将恐致惊愚俗。取咎时人。徒有其劳。而莫之见赏。所以每握管。叹息迟回者久之。非欲之而不能。实能之而不敢也。既朝廷有知意者。遂以载笔见推。由是三为史臣。再入东观。每惟皇家受命。多历年所。史官所编。粗为纪录。至于纪传及志。则皆未有其书。长安中年。会奉诏预修唐史。及今上即位。又敕撰则天大圣皇后实录。凡所著述。常欲行其旧议。而当时同作诸士。及监修贵臣。每与其凿枘相违。龃龉难入。故其所载削。皆与俗浮沈。虽自谓依违苟从。然犹大为史官所嫉。嗟乎。虽任当其职。而吾道不行。见用于时。而美志不遂。郁怏孤愤。无以寄怀。必寝而不言。嘿而无述。又恐没世之后。谁知予者。故退而私撰史通。以见其志。昔汉世刘安著书。号曰淮南子。其书牢笼天地。博及古今。上自太公。下至商鞅。其错综经纬。自谓兼于数家。无遗力矣。然自淮南以后。作者无绝。必商搉而言。则其流又众。盖仲尼既没。微言不行。史公著书。是非多谬。由是百家诸子。诡说异辞。务为小辨。破彼大道。故扬雄法言生焉。儒者之书。博而寡要。得其糟粕。失其菁华。而流俗鄙夫。贵远贱近。传兹牴牾。自相欺惑。故王充论衡生焉。民者冥也。冥然罔觉。率彼愚蒙。墙面而视。或讹音鄙句。莫究本源。或守株胶柱。动多拘忌。故应邵风俗通生焉。五常异禀。百行殊轨。能有兼偏。知有长短。苟随才而任使。则片善不遗。必求备而后用。则举世莫可。故刘邵人物志生焉。夫开国承家。立身立事。一文一武。或出或处。虽贤愚壤隔。善恶区分。苟时无品藻。则理难铨综。故陆景典语生焉。词人属文。其体非一。譬甘辛殊味。丹素异彩。后来祖述。识昧圆通。家有诋诃。人相掎摭。故刘协文心生焉。若史通之为书也。盖伤当时载笔之士。其义不纯。思欲辨其指归。殚其体统。夫其书虽以史为主。而馀波所及。上穷王道。下掞人伦。总括万殊。包吞千有。自法言以降。迄于文心而往。固以纳诸胸中。曾不蒂芥者矣。夫其为义也。有与夺焉。有褒贬焉。有鉴诫焉。有讽刺焉。其为贯穿者深矣。其为网罗者密矣。其所商略者远矣。其所发明者多矣。盖谈经者恶闻服杜之嗤。论史者憎言班马之失。而此书多讥往哲。喜述前非。获罪于时。固其宜矣。犹冀知音君子。时有观焉。尼父有云。罪我者春秋。知我者春秋。抑斯之谓也。昔梁徵士刘孝标作叙传。其自比于冯敬通者有三。而予辄不自揆。亦窃比于扬子云者有四焉。何者。扬雄尝好雕虫小伎。老而悔其少作。子幼喜诗赋。而壮都不为。耻以文士得名。期以述者自命。其似一也。扬雄草元。累年不就。当时闻者。莫不哂其徒劳。余撰史通。亦屡移寒暑。悠悠尘俗。共以为愚。其似二也。扬雄撰法言。时人竞尤其妄。故作解嘲以詶之。余著史通。见者亦互言其短。故作释蒙以拒之。其似三也。扬雄少为范踆刘歆所重。及闻其撰太元经。则嘲以恐盖酱瓿。然刘范之重雄者。盖贵其文彩。若长杨羽猎之流耳。如太元深奥。难以探赜。既绝窥踰。故加讥诮。余初好文笔。颇获誉于当时。晚谈史传。遂减价于知已。其似四也。夫才唯下劣。而迹类先贤。是用铭之于心。持以自慰。抑犹有遗恨。惧不似扬雄者有一焉。何者。雄之元经始成。虽为当时所贱。而桓谭以为数百年外。其书必传。其后张衡陆绩。果以为绝伦参圣。夫以史通方诸太元。今之君山。即徐朱等数君是也。后来张陆。则未之知耳。嗟乎。傥使平子不出。公纪不生。将恐此书与粪土同捐。烟烬俱灭。后之识者。无得而观。此予所以抚卷涟洏。泪尽而继之以血也。
赠广州大都督冯府君神道碑铭 唐 · 张说
出处:全唐文卷二百三十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夫积德垂裕之谓仁。追远扬名之谓孝。仁则庆钟厥后。孝则荣及其亲。尝三复于斯言。今于冯府君见之矣。府君讳君衡。其先长乐人也。释赵归秦。本家上党。分燕徙越。又据高良。自远祖荣怀化侯业。以至于大父赠荆州都督盎先考高州使君智戣。咸以勋绩。建𣄣本郡。甲兵雄于一方。政化沓于千里。君蕴含宏光大之德。守冲默安贞之志。秉难进易退之操。诣希声若讷之道。为而不有。故物誉难得而称。静以居常。故世荣无由而及。以圣历之岁。终于本城。子幼家艰。丧礼盖阙。夫人麦氏。备母师之六行。履先姑之四德。处顺思柔。以成妇道。及卫亡共伯。而鲁重敬姜。誓以汎舟之诗。遵其䦱门之礼。季子今冠军大将军右监门卫大将军上柱国渤海郡开国公力士。始自龆龀。来仪上京。既违徙宅之欢。爰从倍年之训。感三州之深义。易百代之因生。舍冯亭之本枝。从高傒之令族。千秋仕汉。遂去田宗。随会在秦。别为刘氏。遇风云之感会。承日月之光辉。茅土荅其勋庸。貂珰宠其忠信。太夫人踰越岭峤。就养高堂。孝子展白华之勤。慈母欣䌽衣之贵。精诚所感。振古难俦。噫欤。资孝为忠。隐心后动。引桑霍之深诫。慕金张之周密。敬以卫主。爱以安亲。而善不彰官不遂者。未之有也。由斯言之。则哀乐存乎心。不以至音改。祸福惟所召。不以偏覆及。诗云。鲁侯燕喜。令妻寿母。明神劳善人而寿其母也。夫人以开元十七年。享年八十有七。五月十二日。寿终于京兆之来庭里舍。天子悼先贤之晦德。嘉侍臣之克孝。思赗襚之未崇。怆窀穸之将及。于是诏赠先府君潘州刺史。备礼饰终。招魂合葬。是岁也。大享。宗庙。遍谒园陵。锡类之恩。施于卿士。重赠府君使持节都督广韶循康等一十六州诸军事广州大都督。夫人受邑旧邦。启号南海。从夫加赠。改封越国夫人。哀荣备于始终。宠光洽于中外。为子之道。何以加焉。于是与兄左卫中元琎左领军卫郎将元圭等。惟旧业之难名。感新恩之荐及。思建碑表。以永芬芳。夫毓至德以庇后嗣。仁之厚者也。扬令名以崇祖考。孝之大者也。仁为五常之先。孝实百行之首。贯经教而莫比。标人伦而独出。宜其镂美金石。式旌坟。无忘清徽。昭示来叶。何必会稽江上。独有纪孝之碑。安陵庙前。空传尚德之颂。其词曰。
明珠紫贝。产于南国。代所珍兮。允矣君子。不耀其德。克全真兮。庆流我后。高骧迥翥。中贵臣兮。朱轓象服。宠及泉路。荣其亲兮。孝道不陨。勒铭表墓。留芳尘兮。
对受田兼种五菜判(丁受田兼种五菜吏税之丁云在外田稼不善诣郡科吏吏固执合税久莫能决廉察使按郡守令不行) 唐 · 平超然
出处:全唐文卷三百九十八
择土制邑。度地居民。是分公私。爰制内外。食九食五。制称上下之农。近郊远郊。师有异同之赋。彼丁何者。实曰田夫。四体初勤。五菜云树。既绿葵而白薤。亦秋韭而冬菁。但类潘仁。用供朝夕之费。同夫杨恽。取给公上之求。公田为居。履亩非古。考龚遂之政。计口而畦。读谷梁之书。损庐以种。稼则不善。吏固应科。既匪大猷。爰彰薄诉。籍而不税。虽固执而奚为。久而无成。于从政乎何有。廉使所按。谁曰不然。
外王父赠秘书少监东平吕公神道表铭 中唐 · 梁肃
出处:全唐文卷五百二十二
公之先出自姜姓。太公之允也。唐虞之际。佐治洪水有功。以能为禹股肱心膂。命曰吕氏。洎太公誓苍兕。平商牧。桓公责包茅。匡周道。传国七百。列于春秋。汉兴。以勋戚在侯服者二十人。临泗侯之孙通封于东平。其后国除。为郡著族。元魏末有汶阳公思礼者。扶翼周文。开霸关右。历行台右丞兵部尚书。时魏分为东西。中夏拥隔。遂居于河东。今为蒲人也。从尚书四叶生琎。皇朝晋阳令。赠郴州刺史。郴州之嗣曰仁诲。以文学称。以从父兄太一俱用射策科。太一历御史尚书郎中书舍人户部侍郎右庶子。仁诲由成王文学转岐王府属。累迁右庶子金吾中郎将资州刺史。除许州。未拜而薨。以孝行闻。仕至太仆丞。加朝散大夫。太仆生公。公讳某。字某。少淳茂有志行。居太仆府君忧。泣血三年。乡党称之。制终。治古文尚书左氏春秋。二十举孝廉。补博昌主簿。历任营邱文安二丞。宣劳使以清白荐。试守洺水令。公为政务仁恕。去苛察。密化旁流。邑中移风。再岁正除。加朝散大夫。公性退。不以善自名。且不乐为吏。秩未满。移疾罢去。居于济源王屋山之阳。常言君子之道。不从俗。不离偫。幼安抗迹而傲世。慈明濡足以救民。曷若中行以全吾真。由是逍遥乐道。以漆园鹖冠之言为师。时阅历代史。究兴败治乱之端。参以立身行道之义。著书十馀卷。号续吕氏春秋。草藁未就。属寝疾捐馆。享年若干。时开元二十五年也。永泰中。嗣子某位朝散大夫右赞善兼陈州刺史。寻迁检校秘书少监兼徐州别驾。因诣阙拜章。乞回所授赐命于先人。诏追赠公太子中允。谢恩之际。又以公所著书上闻。遂改赠秘书少监。后十有三载。岁在某辰某月日。龟蓍袭吉。始安宅于某乡里之原。江夏郡夫人黄氏祔焉。夫人汉太尉琬之裔孙。皇朝大将军怀州都督虢国公君汉之孙。沂王府长史虢国公承源之女。洪州刺史京兆韦同之甥。有温仁孝爱之德。劝义垂训之美。后公七岁而终。公之追命。于是有江夏之赠。嗣子秘书痛先君先夫人厌世寖远。音徽将昧。常欲立贞石。传德风。蓄诚未申。先是徂谢。小子再拜受命于太夫人。且成伯舅之志。恭论外祖之烈。以示后嗣。杨恽传太史之书。久惭庸陋。韩康感中军之爱。空想生平。道在兹乎。以表墓。文曰。赫赫有吕。肇发于姜。既协大禹。亦亮武王。营邱门地。东平传嗣。书之勋册。有焯名位。中郎伯仲。允迪斯贵。实生秘书。含道蕴粹。仁为己任。孝亦天至。论经八览。文参六义。三邑之佐。清恭廉贞。鸣弦作宰。休有清声。退谋于道。爰晦其明。体顺保和。遗荣入冥。春闱中允。蓬山二职。运往时来。退荣隐德。振彼江夏。光敷内则。不及象服。空垂燕翼。太行之右。清济之北。外孙纪辞。以志兆域。
送薛十九丈授将作主簿分司东都序 中唐 · 权德舆
出处:全唐文卷四百九十一
丈人罢砀山尉之岁。德舆年既龀。寓居南徐。拜手之初。就傅未足以逊志。歌诗未足以类事。嬉于砚席。不知包羞。会离之际。亦命之赋。尔来向三十年矣。因缘进越。滥吹于朝。而丈人以河阴丞满岁参调。亦既感泣。悲欢相乘。微辨风采。乍疑梦想。而又徵杨恽史氏之学。发羊昙西州之叹。家风代德。有所未知。遗文逸。甫获传授。以丈人素履厚行。含章立诚。黄琮白珩。粲然内照。可以书惇史激薄俗者有焉。方安舒以洁已。耻孟晋以枉道。俛首受署。不竞于时。方今王在在镐。东人望幸。百执事之府署。尽备择才以理。缮工之属。分领厥司。所趋者静。其禄不薄。且以嵩峰之下。素业在焉。与夫角逐于京剧者。异日论也。离觞举白。征盖就涂。因以弱岁菲词。发箧见示。且曰。今日之别。其可默耶。直书下情。拜命之辱。
改葬服议 中唐 · 韩愈
出处:全唐文卷五百五十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经曰。改葬缌。春秋谷梁传亦曰。改葬之礼缌。举下缅也。此皆谓子之于父母。其他则皆无服。何以识其必然。经次五等之服。小功之下。然后著改葬之制。更无轻重之差。以此知惟记其最亲者。其他无服。则不记也。若主人当服斩衰。其馀亲各服其服。则经亦言之。不当惟云缌也。传称举下缅者。缅犹远也。下谓服之最轻者也。以其远。故其服轻也。江熙曰。礼。天子诸侯易服而葬。以为交于神明者。不可以纯凶。况其缅者乎。是故改葬之礼。其服惟轻。以此而言。则亦明矣。卫司徒文子改葬其叔父。问服于子思。子思曰。礼父母改葬缌。既葬而除之。不忍无服送至亲也。非父母无服。无服则吊服而加麻。此又其著者也。文子又曰。丧服既除。然后乃葬。则其服何服。子思曰。三年之丧未葬。服不变。除何有焉。然则改葬与未葬者有异矣。古者诸侯五月而葬。大夫三月而葬。士逾月。无故。未有过时而不葬者也。过时而不葬。谓之不能葬。春秋讥之。若有故而未葬。虽出三年。子之服不变。此孝子之所以著其情。先王之所以必其时之道也。虽有其文。未有著其人者。以是知其至少也。改葬者为山崩水涌。毁其墓。及葬而礼不备者。若文王之葬王季。以水齧其墓。鲁隐公之葬惠公。以有宋师。太子少。葬故有阙之类是也。丧事有进而无退。有易以轻服。无加以重服。殡于堂则谓之殡。瘗于野则谓之葬。近代已来。事与古异。或游或仕。在千里之外。或子幼妻稚。而不能自还。甚者拘以阴阳畏忌。遂葬于其土。及其反葬也。远者或至数十年。近者亦出三年。其吉服而从于事也久矣。又安可取未葬不变服之例。而反为之重服欤。在丧当葬。犹宜易以轻服。况既远而反纯凶以葬乎。若果重服。是所谓未可除而除。不当重而更重也。或曰。丧与其易也宁戚。虽重服。不亦可乎。曰。不然。易之与戚。则易固不如戚矣。虽然。未若合礼之为懿也。俭之与奢。则俭固愈于奢矣。虽然。未若合礼之为懿也。过犹不及。其此类之谓乎。或曰。经称改葬缌。而不著其月数。则似三月而后除也。子思之对文子。则曰既葬而除之。今宜如何。曰。自启殡至于既葬。而三月。则除之。未三月。则服以终三月也。曰。妻为夫何如。曰。如子。无吊服而加麻则何如。曰。今之吊服。犹古之吊服也。
谈氏小外孙玉童 唐 · 白居易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创作地点:河南省洛阳市
外翁七十孙三岁,笑指琴书欲遣传。
自念老夫今耄矣,因思稚子更茫然。
中郎馀庆(一作祚)钟羊祜,子幼能文似马迁。
才与不才争料得,东床空后且娇怜(谈氏初逝)。
唐故建州浦城县尉元君墓志铭 中唐 · 元稹
出处:全唐文卷六百五十五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君讳某。字莫之。有魏昭成皇帝十七世而生某官某。君即某官之次子也。少孤。母曰渤海封夫人。提捧教训。不十四五。其心卓然。读书为文。举进士。每岁抵刺史以上。求与计去。且取衣食之资以供养。意义渐闻于朋友间。无何。宗侄义方观察福建。子幼道远。自孤其行。拜言勤求。请君俱去。太夫人曰。吾有尔兄养吾足矣。尔其遂行。旋受建州浦城尉。宗侄之心腹耳目之重。以至闺门之令。尽寄于君。上下不怨。诚且尽也。又无何。宗侄观察鄜坊。君亦俱去。心腹耳目之寄皆如初。宗侄殁。子公庆号骇迷谬无所据。君自始至卒任持之。公庆事公虽及喜愠不敢专。元和中。丁封夫人丧。痛毒哽咽。结气膏肓。既免丧。卒不散。十五年八月二日。终于京城南。享年五十八。公庆襄其事。夫人濮阳吴氏。贤善恭干。生一女。女亦惠和。夭君前累月。呜呼。吴夫人可谓生人太苦矣。子与君伯季之间。十岁相得。师学然诺。出入宴游。无不同也。及逾三十年。予亦窃位偷名。官进不已。然而终无濡缕之力及君。君何足悲。适自悲耳。铭曰。
维元和庚子十一月之四日。四禽交加六神没。吁嗟元君归此室。
画谏 唐 · 卢硕
出处:全唐文卷九百四十七
汉文帝时。未央宫永明殿画古者五物(两汉故事文帝三年于永明殿画屈轶草进善旌诽谤木敢谏鼓獬豸凡有五色物也)。成帝阳朔中。尝坐偫臣于下。指之曰。予慕尧舜理。故目是以自况。大司马阳平侯王凤拜舞而贺曰。陛下法古为治。上稽唐虞。仁远乎哉。行之斯至。旌鼓之属。在陛下建之而已矣。至于神草灵兽。臣知不日当产于明庭。以彰上天之允答也。微臣不胜凫藻之忭。御史大夫张忠出次而言曰。斯无用之物也。臣请即日圬之。且是画肇于太宗之时。凡八圣矣。开眼而睹之者。背面而违之。未闻有裨于治也。臣敢为陛下条举。臣尝闻文帝时。雒阳人贾谊为博士。能诵诗属书。尝为上陈古先帝王之道。汉朝正朔之法。上以公卿之任。无以易谊。俄绛灌冯敬之伍。害其贤而毁之。遂疏而不信。傅卑湿之国。后虽徵还。卒不得大用。丧志而死。至今负才藏器之徒。犹以为愤。此则善虽进而不能用也。帝又。降诏除诽谤之令。许人言事。迨中宗朝。大臣杨恽盖宽饶。以讥刺辞语。皆坐大辟。先帝在东宫。言其法太深刻。中宗竟不悔。此则木虽旁午。人不敢书上也。初元帝时。宏恭石显专权乱政。前将军望之嫉其奸邪。讽上除之。不从。望之反罹其愆。迫以自杀。此又邪不可触之验也。前日安昌侯禹居陛下师傅之尊。不能率已以俭。而乃决泾引渭。广开田畴。便身娱耳。多置侈乐。平陵朱云上书请斩其首。陛下怒不可忍。遽将诛之。云仓卒无据。乃至丧胆失魂。臣意列圣用此。乃类是乎。臣之狂瞽。欲陛下言而必行。丹雘之设。不足以留连圣念也。且大司马亲勋之望。朝野所倚。不能因事而谏。反以为贺。佞孰甚焉。臣谨以指之。若斧锧将及。是陛下误屈轶也。臣不敢就僇。
为绛郡公祭宣武王尚书文 唐 · 李商隐
出处:全唐文卷七百八十一 创作地点:河南省洛阳市
伏惟曾构高基。往修峻址。俯为明时。载生奇士。杜林舅族。本富文理。杨恽外孙。素多图史。朱槛有裕。括羽成美。逸足轻从东之道。巨背狭图南之水。匡生明习。董氏精专。鲁壁坠简。汲冢遗编。坐忘流麦。出记怀铅。淹中莫敌。稷下谁先。朝有曲台。时推奥学。明博士之高选。资众儒之先觉。殷周损益。夔夷礼乐。既得根源。尽除舛驳。粉闱假道。谏署扬辉。吾宁讦讪。时好依违。周举上章。惟求主悟。贾生草疏。岂畏人非。用之则至。舍之则归。旋领藩符。俄司国计。锄革烦冗。修明课第。鄙晋室之鬻綀。小汉朝之造币。前筹未借。敛笏还家。再北非罪。三黜何嗟。淮阳劲兵。颍水豪族。既佩新印。仍推旧毂。杜当阳何尝跨马。雄士争推。祭征虏不废投壶。师人自睦。夷门地古。梁苑藩雄。双旌大旆。二矛重弓。无忌御车。惟求隐者。相如谢病。乃慕高风。方将副帝注心。从时大愿。率周庙之奔走。总汉庭之议论。人之不幸。今也则亡。庄子孰分其魍魉。秦医莫救其膏肓。雁沼波澜。空闻悲咽。兔园台榭。祇见荒凉。某获顾尤深。蒙知甚早。公昔分茅。愚尝视草。于刘向论思之时。赞孟舒长者之号。及兹出守。实介亲邻。音徽继好。寤寐依仁。常期异日。克奉清尘。何言永恸。属此嘉辰。讣哀如昨。归辙攸遵。林薄莽苍。川原隐辚。想诸葛之旗鼓。空还旧垒。念伯喈之书籍。已付何人。候馆攸开。丹幡遽至。瞻望卫幕。连绵秦畤。寄奠申诀。缄词写意。终阻愿于躬亲。徒加哀于殄瘁。呜呼哀哉。尚飨。
倒押前韵 唐末 · 韩偓
五言排律 押真韵
引用典故:黄竹
白(一作查)下同归(一作归同)路,乌衣枉(一作住)作邻。
佩声犹隔箔,香气已迎人。
酒劝杯须(一作频)满,书羞字不匀。
歌怜黄竹怨,味实碧桃珍。
剪烛非良策,当关是要津。
东阿初度洛,杨恽旧家秦。
粉化横波溢,衫轻晓雾春。
鸦黄双凤翅,麝月半鱼鳞。
别袂翻如浪,回肠转似轮。
后期才注脚,前事又含颦。
纵有才难咏,宁无画逼真。
天香闻更有,琼树见长新。
斗草常(一作当)更仆,迷阄(一作途)误达晨。
嗅花判不得(一作到),檀注(一作泪,一作桂,又作柱)惹风(一作芳)尘。
江南秋怀寄华阳山人 唐 · 陆龟蒙
五言排律 押庚韵
引用典故:景山鎗 刘桢沈痼 南山豆 稚圭
栉发凉天曙,含毫故国情。
归心一夜极,病体九秋轻。
忽起襜褕咏,因悲络纬鸣。
逢山即堪隐,何路可图荣。
揲策空占命,持竿不钓名。
忘忧如有待,纵懒似无营。
小径才分草,斜扉劣辨(一作瓣)荆。
冷荷承露菂,疏菊卧烟茎。
谱为听琴阅,图缘看海㡠(一作䆸)。
鹭毛浮岛白,鱼尾撇波赪。
庭橘低攀嗅,园葵旋折烹。
饿乌窥食案,斗鼠落书棚。
种豆悲杨恽,投瓜忆卫旌。
东林谁处士,南郭自先生。
分野星多蹇,连山卦少亨。
衣裾徒博大,文籍漫纵横。
兰叶骚人佩,莼丝内史羹。
鹖冠难适越,羊酪未饶伧。
倚啸微抽恨,论玄好析酲。
栖迟劳鼓箧,豪侠爱金籯。
鍊药传丹鼎,尝茶试石■({婴瓦})。
沼连枯苇暗,窗对脱梧明。
未达讥张翰,非才嫉祢衡。
远怀魂易黯,幽愤骨堪惊。
砺缺知矛利,磨瑕见璧瑛。
道源疏滴沥,儒肆售精诚。
敢叹良时掷,犹胜乱世撄。
相秦犹几死,王汉尚当黥。
饮啄期应定,穷通势莫争。
髡钳为皂隶,谭笑得公卿。
浴日安知量,追风不计程。
尘埃张耳分,肝胆季心倾。
谕蜀专操檄,通瓯独请缨。
匹夫能曲踊,万骑可横行。
许国轻妻子,防边重战耕。
俄分上尊酒,骤厌五侯鲭。
静默供三语,从容等一枰。
弘深司马法,雄杰贰师兵。
朔雪埋烽燧,寒笳裂旆旌。
乘时收句注,即日埽欃枪。
武昔威殊俗,文今被八纮。
琮璜陈始毕,韶夏教初成。
芽孽群妖灭,松筠百度贞。
郎官青琐拜,使者绣衣迎。
帝道将云辟,浇波渐砥平。
学徒羞说霸,佳士耻为跉。
负杖歌栖亩,操觚赋北征。
才当曹斗怯,书比惠车盈。
谢氏怜儿女,郤家贵舅甥。
唯荒稚圭宅,莫赠景山鎗。
贤彦风流远,江湖思绪萦。
讴哑摇舴艋,出没漾鵁鶄。
晚树参差碧,奇峰逦迤晴。
水喧揌紫芡,村响姊香粳。
荷笠渔翁古,穿篱守犬狞。
公衫白纻卷,田饷绿筲擎。
地与膏腴错,人多富寿并。
相欢时帖泰,独坐岁峥嵘。
唧啧蛩吟壁,连轩鹤舞楹。
戍风飘叠鼓,邻月动哀筝。
未得文章力,何由俸禄请。
和铅还搰搰,持斧自丁丁。
惊惧疑凋朽,功勤过屑琼。
凝神披夕秀,尽力取朝英。
蠹简开尘箧,寒灯立晓檠。
静翻词客系,闲难史官评。
天地宁舒惨,山川自变更。
秖能分蹠惠,谁解等殇彭。
项岂重瞳圣,夔犹一足𨆪。
阮高酣曲糵,庄达谢牺牲。
齰舌无劳话,宽心岂可盛。
但从垆冶锻,莫受罻罗婴。
砚拨萍根洗,舟冲蓼穗撑。
短床编翠竹,低机(一作几)凭红柽。
霜信催杨柳,烟容袅杜蘅。
桁排巢燕燕,屏画醉猩猩。
懒桧推岚影,飞泉撼玉琤。
𦪽𦨰寻远近,握槊斗输赢。
枝压离披瓠,檐垂礧磊橙。
忘情及宗炳,抱疾过刘桢。
野馈夸菰饭,江商贾蔗饧。
送神枹瓦釜,留客上瓷觥。
举楫挥青剑,鸣榔扣远钲。
鸟行沈莽碧(一作苍),鱼队破泓澄。
手戟非吾事,腰镰且发硎。
谅难求摽摽,聊欲取铮铮。
几叹虫甘蓼,还思鹿美苹。
愁长难自剪,歌断有谁赓。
未去师黄石,空能说白珩。
性湍休激浪,言莠罢抽萌。
地僻琴尊独,溪寒杖屦清。
物齐消臆对,戈倒共心盟。
丝曳灵妃瑟,金涵太子笙。
幽栖胶竹坞,仙虑驿蓬瀛。
想像珠襦凤,追飞翠蕊莺。
雾帘深杳悄,云磬冷敲铿。
箓字多阶品,华阳足弟兄。
焚香凝一室,尽日思层城。
匿景崦嵫色,呀空渤澥声。
吾当营巨黍,东去射长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