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库 正文
竹山山中太皇观小憩道士白刘伯温御史旧所题二绝句即景和寄 其二 元 · 宋褧
七言绝句 押文韵
酒泉才子气凌云,落落清谈久不闻。
见说松厅深处坐,简霜挥洒净妖氛(伯温名实喇卜河西人)。
为杭州郑善止题蓬莱山图 元末明初 · 刘基
君不见大瀛海,中有神岳如昆崙。
周遭四城五十里,石骨缠绕扶桑根。
琪华烂日珠炫夜,翠楼玉殿虎守阍。
钟山烛龙在其北,两眼烨煜如朝暾。
仙人东王公,掌握天纪弼帝尊。
长虹为辕龙作马,飘然乘风,白日在下,弱水荡荡,无力可负芥,自从大禹刻石之后来者寡。
彼秦之皇,其贪如狼,而汉之武,其欲如虎。
楼船万斛室巍巍,欲到不到风掣之。
徐韨蜉蝣身,乃欲邀安期。
文成五利小竖子,羊质彊使蒙貔皮。
神仙大笑起涛浪,射鱼海上夫何为?
为包与直题太一真人图 元末明初 · 刘基
出处:御定历代题画诗类卷六十二 仙佛类
太一真人庞眉须,不知所持何代书。
既不学昴星,降精下辅隆准公。
又不学傅说,请帝通梦寐左右。
商王陈范谟,眇然一叶莲花荂。
清秋风吹落泥涂,红凋粉瘵不可扶。
君何为乎以为桴,荡漾九河凌五湖。
誇耀水伯惊天吴,坐令文成五利之辈假借神圣欺庸愚。
灵旗风翻壮荆符,獐鹿无鬼夫何辜。
汉宫天禄连石渠,金釭衔璧丽绮疏。
青藜有燄如美蕖,何不分饷依光夜绩之徐吾?
高堂耽耽县画图,作歌一笑骇里闾。
陪师西征 元末明初 · 汪广洋
押药韵 出处:新安文献志卷五十一下
朝发庾公楼(辛丑年秋克九江),夕扣滕王阁(壬子年春入豫章)。
长歌奋激烈,清风荡寥廓。
张帆江水秋,伐鼓关月落。
予亦将远游,明当造黄鹤(将伐湖广故预期之通按广洋字朝宗高邮人少从余阙学诗书游寓太平乙未岁上渡江首召诸儒广洋入见与语大悦留幕下为元帅府令史行枢密院掾史江南行省提控丁酉除照磨兼知诸全州事己亥置正军都谏司擢都谏官辛丑迁江南行省都事升郎中甲辰立中书省改右司郎中寻知骁骑卫指挥使司事平章常遇春下赣州命广洋参军事赣州平遂命守之寻升江西参政洪武元年大将军徐达平山东开省治欲得无明持重者往安辑之以广洋可任乃命陶安为江西参政调广洋山东行省至即抚纳新附民庶安之冬十二月召为中书参政明年复出为陜西参政三年丞相李善长病上以中书无官召广洋为左丞时杨宪以山西参政先被召入为右丞广洋至宪恶其位轧已每事多专决广洋畏之不与较宪犹不以为慊欲逐去之嗾侍御史刘炳等奏广洋奉母不如礼上初未之知令还高邮宪恐其复入又教炳奏迁之海南上觉宪奸乃复召广洋还宪坐是诛冬十一月大封功臣广洋封忠勤伯诰曰朕观往古俊杰之士能识真主于草昧之初效劳于多难之际终成功业可谓贤知者也汉之张子房诸葛亮独能当之朕提师渡江入姑孰中书右丞汪广洋同诸儒来谒就职从征剸繁治剧屡献忠谋驱驰多难先见之哲可方古人今天下已定尔应封爵特加尔开国翊运守正文臣资善大夫护军忠勤伯食禄三百六十石于乎尔尚益坚初志克茂忠贞训尔子孙以光永世四年正月善长以老辞位乃拜广洋为右丞相以参政胡惟庸为左丞相六年正月左迁广东行省参政逾年召为左御史大夫十年复拜右丞相加特进荣禄大夫右柱国知军国事上遇之特厚尝有疾在告赐敕劳问广洋与胡惟庸同相惟庸所为多不法久之御史中丞徐节言前诚意伯刘基遇毒死广洋宜知状上问广洋广洋对以无是事上颇闻基方病时惟庸挟医往候因饮以毒药乃责广洋不能为国效忠贬居海南舟次太平复遣敕切责遂死于道广洋善篆𨽻大书尤工歌诗为人宽和自守与奸同处而不能去盖其相才不足云源又按广洋休宁旌城人迁居高邮洪武初尝奉使婺有祭始祖越国公庙文见甲集苐四十六卷)。
集句拟刘文纲少参悼亡 其二 明 · 朱诚泳
七言绝句 押冬韵
油壁香车不再逢(晏殊),阳台云雨去无踪(胡曾)。
写真纵有崔徽笔(刘基),不是崔徽卷里容(吴世中)。
过康山忠臣祠 明 · 夏良胜
七言律诗 押词韵第三部 出处:东洲初稿卷八
曾于此处夹龙飞,血溅孤冈迹未知。
反火威灵归后著,得糠符谶炳先几。
函尸僭伪来何暮,破胆腥膻遁恐迟。
真主默交天地相,元功犹自说刘基。
读金元诸公遗集各赋一章凡五首 其三 陈敬初 明 · 何允泓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刘诚意诗有"谁言碧海剸蛟手,也学临春井底儿"之句。)
南冠憔悴老钟仪,大府人传草檄时。
书剑旧参横海幕,铙歌新咏渡淮师。
伯才共惜陈琳老,京国空怀庾信悲。
奏罢谈洋尝药后,刘基何事笑陈基。
金陵故宫 明末清初 · 纪映钟
朝出天津桥,浙浙水带索。
暮行清溪滨,马溲乱芳屩。
陋巷犹居人,宫墙窜鼯貉。
云是故宫道,败堵仍未垩。
恭惟全盛时,皇居壮京雒。
真人起淮泗,一剑驱沙漠。
神鼎定金陵,卜世过岐毫。
刘基相涧瀍,王宋陈方略。
粉雉包山川,芳湖填燕雀。
南面园丘坛,背枕钟山薄。
邓林采楩楠,越裳贡丹雘。
巍然未央成,万户千门落。
阁道钩枪棓,斗勺抵龙角。
玉堂翥文鹓,金吾仗神犦。
赫赫武库藏,赤电霄煜爚。
翳然紫御深,琅玕朗𦑟翯。
皛皛蓬莱波,的的芳菲铎。
绣闼秘椒图,雕栊镂鸑鷟。
经营追灵沼,花鸟匪艮岳。
蒸士缭垣墙,利锥不能斮。
延袤万丈余,坚比南山硌。
鸾辂参陈章,麟台画魏鄂。
日御奉天门,虚怀问民瘼。
鱼服求蔀檐,虓怒断鲸鳄。
宵深不遑寝,一事古今酌。
孤三卿备九,郊藩教胄学。
灿然钜典章,万祀尊严确。
有道字四夷,宸居磐石荦。
日月光门庭,关河自锁钥。
予夺成春秋,喜愠关露雹。
栉沐诚艰难,金汤实天作。
一传用方黄,儒术翊文弱。
制度改周官,桐封背汉约。
佥谋专赵括,不忍诛晁错。
未报吴宫秋,皇孙燕来啄。
十族魂惊天,瓜蔓血盈壑。
养士三十年,报主良谔谔。
英君自待边,明堂建龙朔。
新宫既峥嵘,故宫自寥廓。
新宫北极高,故宫新草绰。
宝训蛛丝沈,金根苔卧拓。
罘罳彫翠华,榜帷乾蕙药。
阴凝黄屋霜,愁洒禁林箨。
尚念高皇功,龙颜俨元幕。
温凉虔鼎俎,节候陈精臛。
醇酎屠苏窨,新䊗石泉瀹。
白头老中官,玉带花锦襮。
躬亲执扫除,启闭专掌握。
沟水细涓涓,宫云淡漠漠。
仿佛燕支痕,隐约炉烟袅。
甲子五经过,栋础半摧剥。
流寇恣披猖,长安焰天焯。
忧勤十七年,社稷死无怍。
新宫既沦陷,故宫剩榱桷。
四方摧心肝,帝子还飘泊。
二三黄发人,忧思席不著。
田鲍鱼菽闲,水火殷殷搏。
黄门拔剑起,外恃罴虎彍。
中宵策始定,缟衣迓素幄。
百辟朝行在,草创安俭约。
遂有豫章材,涌地就绳削。
厥惟五色土,启窖皆型煿。
于时望宣光,万姓咸呼跃。
故宫几兴矣,黄发咨筹度。
自从贵阳相,怀宁墙壁托。
燕山出总师,钦案大翻駮。
丑逐刘张徐,高姜继去阁。
朝纲武臣典,密疏渎且数。
楚竖竟指戈,妄言君侧恶。
尽撤淮淝兵,穴斗西南角。
僵尸塞洪河,肝脑江流浊。
泽清倒戈来,天堑一筏缚。
镇兵鸟兽散,定南颈贯锷。
悄然如无人,江山静濯濯。
左贤居深帷,浴铁满城郭。
移民安部曲,筑堵御侵掠。
日闻故宫声,丁丁勤斧凿。
一木疲千牛,石走万车脚。
故宫遂荡然,旷莽驰飞駮。
谁问荆棘驼,空怜腐草爝。
欻兴垂亡时,此理似难觉。
譬如将烬灺,欲烬还一爆。
举首瞻故宫,故宫成污泽。
大哉高皇功,废兴岂关若。
野人近宫住,廿年悲落魄。
出为露肘行,入不饱藜藿。
皇皇丧家狗,栗栗入市玃。
掩涕急前趋,蹒跚类羁缴。
复见钟山云,矗矗芙蓉萼。
映日布灵旗,随风过五柞。
松栝虽尽髡,意象逾磅礴。
烨烨龙凤章,未是虎豹鞟。
夜萤群鸟惊,朝卷千峰蠖。
焜煌金简书,缥缈神仙籥。
幽兰终岁芳,甘涧寡冱涸。
埋金累嬴秦,秩望匪庐霍。
六代不敢陵,蜡屐名贤著。
香埋宝志棺,雨蚀萧公镬。
苍苍齐梁寺,至今存遗踔。
山貌一朝童,山藏万古橐。
浑沦元气中,四时备凉熇。
《麦秀》我吞声,髯攀谁冥格。
𤵂㾁聊咨且,惨澹还矜愕。
吟罢故宫诗,愿化钟山鹤。
阅诗集偶拈绝句 其一 明末清初 · 蒋之翘
七言绝句 押灰韵 出处:槜李诗系卷二十四
犁眉公洵出群材,源委风骚魏晋来。
不以作家甘自命,英雄本色待人猜。
读史诗长篇三百二十五韵 清 · 南龙翼
出处:壸谷集卷之九
士有嘐嘐慕古人,尚友平生穷史籍。
三坟五典虽不傅,其后作者亦云博。
虞夏之文既载书,下逮太史班固录。
编年遗法谁更继,涑水通鉴朱纲目。
兴亡沿革瞭在眼,不啻烛照而龟卜。
缅忆混沌开辟初,天皇岁起摄提格。
饮血茹毛风俗淳,构木钻火年代邈。
书契以前吾不知,伏羲文明继立极。
风骊受出河洛图,始分阴阳八卦画。
文字初成代结绳,嫁娶佃渔又牧畜。
女娲承乾实变常,补天谁看鍊彩石。
神农更继风姓后,教民耕田耜始斲。
亲尝百草济夭死,日中开市通交易。
煌煌枢电启轩辕,涿鹿亲戎擒铁额。
力牧风后为将相,伦音隶算容成历。
舟车弓矢与衣裳,创出宸心备品式。
金天之世凤鸟至,为表祯祥鸟纪爵。
高阳既有八才子,重黎更别人神渎。
生而神灵即通明,自道其名是帝喾。
就之如日望如云,若稽唐尧明峻德。
光临四表格上下,百姓昭明九族睦。
钦若昊天授人时,乃命羲和分四宅。
茅茨覆阶示俭素,蓂荚生庭占旬朔。
康衢烟月微服游,童子歌谣耋鼓腹。
滔天洪水下民垫,八彩眉颦询四岳。
重华令闻自河滨,辍耕来为甥馆客。
四门穆穆百揆叙,雷雨不能迷大麓。
璿玑玉衡七政齐,考绩频咨十二牧。
孔壬宁逃圣鉴中,流放遐陲且窜殛。
逐序巡方律度正,随才任职谗言堲。
南薰殿上解愠琴,瑞日光华景星煜。
都俞吁咈一堂间,稷契皋夔夷与益。
地平天成寔禹功,九州初奠玄圭锡。
受终文祖若帝初,朝觐涂山萃玉帛。
昌言自可敌瞑眩,旨酒何须胜醴酪。
一馈劳民身十起,九牧收金鼎三足。
讴歌之启天与子,自此寅正相传属。
洛表游佃过十旬,五子悲歌颜有忸。
少康中兴岂偶然,能将一旅诛寒浞。
履癸仍追孔甲淫,有力徒誇伸铁索。
龙逄死后谏者绝,酒池牛饮山皆肉。
琼宫未辍长夜游,造攻鸣条汤自亳。
商汤圣敬日日新,立贤无方货不殖。
仁心已著三纲解,至諴争称六事责。
一德交孚有阿衡,莘野天民是先觉。
桐宫改过冕服迎,仰望还如日月蚀。
太戊修省木从绳,一日枯尽祥桑谷。
盘庚口舌代斧钺,反复三篇诚恳恻。
高宗恭默梦得弼,板筑良臣能启沃。
武乙才射革囊血,独夫又肆刑炮烙。
牝鸡司晨禽兽至,家耋遁荒生民瘠。
比干忠肝涂玉墀,太师来惠吾东域。
积庆邠岐教化兴,天心早属周西伯。
羲经已自羑里演,霸辅曾从渭川获。
武王修绪仗黄銊,孟津舟中白鱼跃。
马归华阳牛放野,梯山航海通蛮貊。
只是清风在首阳,万古纲常从此植。
负扆元圣避流言,风雷拔木岁不熟。
一启金滕王感悟,三载东山返赤舄。
甘棠遗泽久不泯,陕西分归召公奭。
天无淫雨海不波,白雉南越来重译。
康王嗣受玉几训,几年刑措停鞭朴。
孤舟初解楚江胶,八马已遍瑶池迹。
征戎无赖得白狼,耄年空劳金作赎。
水决防川王走彘,地轴天柱将倾折。
天戈奋起神器完,正赖贤臣佐哲辟。
东都会猎复旧观,大车如流四牡硕。
妖姬一笑伪火举,翠华骊山蒙僇辱。
一自东迁王室卑,诗亡然后春秋作。
郑公好贤咏缁衣,卫侯修已歌淇澳。
五霸桓文称最盛,楚庄宋襄仍秦穆。
管仲器小功则大,内以尊周外攘狄。
偃襄伍华与奚蹇,并为其君尽臣职。
伯禽之国夫子生,尼丘降精麟吐玉。
珠衡玉斗表奇姿,濯以江汉秋阳曝。
中都化洽摄相事,戮卯馀威生夹谷。
道之将废亦由命,女乐朝来暮接淅。
危陈厄宋又饥蔡,历聘栖遑为木铎。
返鲁雅颂始得所,翼易删书述礼乐。
七十门人通六艺,升堂入室穷探赜。
颜回三月不违仁,子路一生无宿诺。
与闻天道赐也悟,终傅圣统参乎笃。
声音每想武城弦,气象犹思沂水浴。
鶱雍商师宰耕求,各以其才承教育。
山颓果叶奠楹梦,万国千秋长血食。
有孙子思能继述,一部中庸鲁论续。
太伯遗祠在句吴,延陵高义绳前躅。
忠魂尚吼淅江潮,越蠡扁舟何处泊。
齐婴晋向俱显名,郑国修辞侨润色。
三卿分地爵名僭,七雄争强成战国。
可怜天王若寄生,诸侯尽化为黄屋。
学孔邹贤生已晚,知言养气能私淑。
薄游齐梁竟不遇,彼君宁知四端扩。
纷纷异端竞蜂起,老唱庄和又杨墨。
辞而辟之真廓如,七篇遗书遏淫僻。
魏文式闾多士来,置相丁宁问李克。
燕昭拥彗郭隗先,乐毅为感金台筑。
鲁连高风笑却金,相如壮气归完璧。
兵家颇牧善攻守,辩说苏张恣阖辟。
四君风流亦可赏,其中信陵高标独。
哀哉楚君迷不悟,屈原怀沙竟投汨。
谁将鹑首醉赐秦,赧后泥头讫苍箓。
山东渐作老蚕叶,始因卫鞅终张禄。
金虎呀口气势粗,不死荆铓与高筑。
东开函谷六膝跪,大石铭功立邹峄。
除谥销兵一何愚,坑儒焚籍斯文厄。
东浮沧海觅仙踪,北筑长城绝地脉。
湘江投壁返滈池,鲍车沙丘来一夕。
少子徒知高枕卧,阳城燕雀为鸿鹄。
神龙忽起沛泽畔,白帝嗷嗷旗帜赤。
鸿门尊酒广武俎,几与楚猴争秦鹿。
乌江竟屈拔山雄,马上乾坤归一掷。
南宫盛宴移沛宫,大风高歌彻寥廓。
奇勋本自三杰成,更赖平阳与曲逆。
长陵一杯土未乾,野鸡声嘶人彘侧。
太尉一呼军左袒,代邸贤王元后陟。
马却千里台惜金,太仓陈陈红腐粟。
皇王制作谦未遑,洛阳少年空叹息。
景皇遵守民富庶,犹恨误下条侯狱。
建元天子内多欲,神仙土木兼穷黩。
银绳秘牒检岱宗,柏梁高台临太液。
兵连碣石及乐浪,地尽河源至羌𤏡。
南粤王头悬北阙,凶奴远遁空沙漠。
汾水秋风悔心萠,轮台一诏终迷复。
西汉人才盛于斯,江都三策初蒙擢。
富贵恩私互田窦,征伐勋名同卫霍。
子长文章长卿赋,方朔诙谐汲黯直。
遗诏初颁五祚宫,少主英明左右愕。
狴气腾空僵柳起,宣皇继统治棕核。
山云盘据芒在背,震叠威权归博陆。
辅佐名臣十一人,丹青照耀猉獜阁。
元成以后属中衰,太阿渐倒王家戚。
昭阳祸水几灭火,颂莽臣民又万亿。
猿狙服法学周公,腊日宫中椒酒毒。
曾看殿陛槐令呼,更闻吴市梅仙匿。
彼哉禹光不足诛,美新何心扬执戟。
金刀禁严玉玺缺,赤眉绿林交青犊。
皇纲未宜一朝绝,白水真人挺日角。
昆阳霹雳驱虎犀,汉官威仪幸复觌。
邯郸行色剧苍黄,一啜未甘芜亭粥。
刘玄刮席盆子啼,四七之际乾符握。
云台图画列宿将,共攀龙鳞附凤翼。
窦融遣使明赐书,马楥归朝笑岸帻。
别有桐江一丝功,东京名节扶衰俗。
明帝临雍礼可观,异教何事迎西竺。
章和焂过安顺昏,坐见貂珰肆毒螫。
张轮已埋洛亭下,大鸟空泣杨坟侧。
语及桓灵痛恨多,国步斯频党祸酷。
叹彼三君与八俊,朝入圆扉暮就戮。
德祖文奉正平辈,俱罹尘纲危机触。
为问明哲保身谁,前有黄徐后管郭。
陈窦云亡事大谬,袁绍徒劳呼董卓。
奸雄一出挟万乘,邺水波边耀铜雀。
欺人孤寡窃大宝,末路虚误荀文若。
建安能者果何裨,只变风操留馀馥。
中山之后大耳儿,羽葆神桑早生涿。
桃园歃血结大义,熊虎关张为肘腋。
南阳草庐三顾烦,卧龙幡然入帷幄。
欢深鱼水蛟得雨,王业绵绵仅延蜀。
白面孙郎小霸王,一呼江东人褫魄。
邈焉公瑾亦寡俦,烈焰乘风焚赤壁。
存亡危急正在此,天下三分益州弱。
君臣肝胆涕泪边,永安宫中勤附托。
祈山未返六出师,五丈原头将星落。
堂堂炎汉四百祚,断却英孙一声哭。
典午承魏成一统,青盖翩翩来入洛。
叔子遗爱岘山碑,元凯饱闻春秋癖。
竹林何人称七贤,蘧蒢礼法耽杯勺。
羊车影断蛙吠园,会见铜驼在荆棘。
张翰先思吴会鲈,陆机谩忆华亭鹤。
青衣羞耻尚堪说,五胡云扰骄聪勒。
一马南渡化为龙,江左夷吾收百六。
新亭风景泣周顗,半夜鸡声舞祖逖。
太真仓卒忍绝裾,士行寻常劳运甓。
大扺东晋逆臣多,敦横峻犯温阴蓄。
二三豪俊戡大乱,成阳父子罹锋镝。
更有东山谢太传,高名已自征西幕。
风声一助淝水战,捷书飞来催折屐。
长星不解饮一杯,寄奴乘时儿捣药。
五柳犹带羲熙春,渊明归采东篱菊。
是时列国乱如麻,凉燕秦赵皆归拓。
元嘉自坏万里城,处处春燕巢林木。
褚渊偷生袁粲死,赤志萧公帝位即。
黄金未及同土价,步步莲花邦已覆。
盛德还归北朝君,大阐文物除胡服。
菖蒲花发朝野欢,五十年间祈佛福。
颜谢馀音徐庾鸣,共把妍词蒙拂拭。
青袍如草马如练,一片金瓯完不得。
江陵月晕绝蚁援,漫折龙文灰玉轴。
魏业垂衰胡后沈,虏主西走邦分柝。
高欢黑獭各较雄,北齐后周相攻击。
陈家后庭玉树花,结绮临春珠翠饰。
丽华忽惊擒虎来,并中三腰同一束。
普六如坚混车书,气数前言徵郭璞。
节俭虽称户口蕃,猜疑难掩褊心刻。
惜哉河汾王仲淹,虚上治平十二策。
畜生御宇万品挠,纪恶难尽南山竹。
江都耽乐醉未醒,好颈终被他人斫。
龙姿日表天作吏,十八亲提釰三尺。
一日俘献二伪主,甲光辉映长安陌。
七德歌又九功舞,胡越一家无前昔。
斗米三钱纵囚还,行不赍粮皆野宿。
汤武成康可庶几,闺门惭德人犹惜。
有臣房杜即贤相,英卫知兵王魏谔。
瀛洲学士望如仙,夜分深殿勤商礭。
永徽犹存贞观风,生女其如武士彟。
遂良还笏无忌死,易唐为周恣淫虐。
六郎如花怀义横,门关告密纷罗织。
狄相留荐老长吏,重看仙李盘根奕。
昏君点筹草根在,大祸居然生衽席。
临淄万骑集如云,晓星如雪天昭晢。
崇能应变璟守文,政事清明绝墨敕。
烟火桑麻接四维,升平日久繁华剧。
词坛又起正始声,李杜勃兴追王骆。
物盛而衰崇极圮,玄武楼成废花萼。
九龄既摈林甫专,锦襁中宵洗阿荦。
渔阳鼙鼓散霓裳,解语花凋马嵬驿。
颜家兄弟与巡远,九重面目何曾识。
李郭诸将济时艰,一介山人衣又白。
肃宗光复固天幸,大物胡为取太促。
邺城翻覆树强藩,朝廷竟未收河北。
重围奉天内相谁,诏下兴元争感激。
肃清宫禁迎法驾,天生李晟为社稷。
平淮盛烈赖裴相,鹅鸭声中元济缚。
韩公大笔载丰碑,山斗高文逼灏噩。
罗池竟托柳子魂,为坐初年交不择。
国脉仍伤甘露变,祸由注训延涯餗。
私嫌更作牛李党,倾轧多年互排斥。
北司威权擅废立,光叔摇头尚畏缩。
懿僖不君时板荡,陪臣为草黄巢榭。
朱三凶焰孰能禦,纥雀难逢生处乐。
一代朝绅尽芟夷,清流半作黄河浊。
钟簴移来古大梁,吁嗟历数终三百。
饮恨曾有独眼龙,除雠幸赖儿存勖。
嗣源少康三姓混,石郎赂地方招敌。
横磨霜釰果安在,帝羓横行打草谷。
㕀刘赘郭舍不论,何幸柴宗得王朴。
神谟出世年寿短,艺祖已应焚香祝。
两日相荡五星聚,一扫荒屯开晦塞。
元勋第宅雪夜访,宿卫兵权杯酒释。
洞开重门示此心,青布帘下衣三濯。
曹彬不杀下江南,次第僭伪皆平削。
深宫午夜柱斧投,恍惚春梦依微烛。
德昭自刎廷美流,白日终渝金匮约。
真皇初服仗莱公,驻跸澶渊辽虏却。
天书一降祷祀烦,李沆先见王追忆。
堕钗初完月重轮,谁葬宸妃水银椁。
庆历清朝君子多,台阁增华盛庠塾。
蕞尔元昊据灵夏,渐觉西方王土窄。
深山穷谷遽奔号,四十光阴蛇赴壑。
范吕文富总名臣,魏公重望超曾迪。
奎璧腾辉又此时,欧阳门下生苏轼。
况复河南二程出,更与横渠倡绝学。
天根理窟邵尧夫,霁月光风周茂叔。
俱沈下寮未登庸,宋室平治天不欲。
天津桥上杜鹃声,执拗金陵误当局。
先王宪章翻手改,满朝群贤相继逐。
青苗手实法如毛,害及鸡豚民怨讟。
赖有宣仁女中尧,翼安神孙弊政革。
司马重来手额多,俄惊画师遗形鬻。
社饭才颁时事变,章蔡持匀如鬼蜮。
端王自是一浪子,艮岳参天党碑矗。
平州旋失粘罕来,澒洞风尘乱离瘼。
青城抱帝帝不返,北辕迢迢仍举族。
邦昌何敢乱天经,孟后亲授康王册。
一隅临安亦会稽,奈何君王和议惑。
女真参军自北来,东窗谁抗秦长脚。
李纲即黜宗泽亡,赵鼎长流张浚谪。
邦衡尺疏却万兵,彼奸回顾宁无怍。
岳爷忠孝世所稀,冤魂竟飞秋莲锷。
蕲王复作跨驴翁,自玆言战人皆默。
铁杖木马竟安施,金主仁明无衅隙。
猗欤考亭集大成,元气氤氲归橐籥。
圣经贤传悉注解,微辞奥旨皆演绎。
朝廷不得一日安,美玉长年空韫椟。
人间肯怕伪学禁,武夷山中流九曲。
聪明象山亦何意,论辨鹅湖终不伏。
光宁理度一梦间,斡难河边出奇渥。
韩林犬嗥贾壑深,国事已去封疆蹙。
德祐俘君诚可耻,崖山忍说龙舟溺。
忠臣背上六尺孤,惨惔遗迹云涛黑。
卓矣文山作楚囚,小楼三年操逾礭。
精神尚在衣带赞,柴市悲风血委碧。
胡元替夏幅员广,臣有楚材与天泽。
鲁齐犹是儒者流,何为屈膝为臣仆。
时君虽有恤民政,天厌毡裘变异数。
天魔舞并运气术,豪杰纷兴地相错。
红罗障里圣人生,草昧天地升新旭。
定鼎南京筑贤馆,猛士鸿儒如凑辐。
刘基运筹善长谋,伟哉中山最丕绩。
刬灭群雄指顾间,频危只在鄱湖役。
破竹军声至通州,妥欢匹马逃沙碛。
才闻甘露降树叶,复道词臣颂瑞麦。
我朝开国亦同时,世修包茅侯度恪。
节义当观靖难日,逊斋练铁皆其特。
成祖移都顺天府,为是北虏咽喉扼。
洪熙至治人共望,夜来星灾一何速。
正统年间任三扬,黼黻皇猷国容赫。
英皇北狩中外震,复辟夫岂客人力。
于谦功重身未保,只使后人增伤衋。
阅历成化逮弘治,贤哲登扬嬖倖熄。
王刘事业何李诗,武略洸洸文郁郁。
武皇巡游太猖披,世宗揽纲临朝肃。
只惜崇道任权奸,接遇台官恩礼薄。
嘉隆之交文运昌,凤洲沧溟称巨擘。
万历临御享国久,独运神机任大略。
每念壬辰拯济恩,三韩臣子思无斁。
泰昌半年天启嗣,政由宦寺连宫掖。
谏辅诛尽国空虚,外猘奴酋内闯贼。
崇祯英锐竟何补,已与臣邻情义隔。
守正犹能死宗社,至今闻者泪交臆。
洪光永历又灰灭,万岁山上无松柏。
天坛圣庙尽荒凉,武英文渊都寂寞。
单于高坐皇极殿,右掖门前尘草积。
冠裳今已化鳞介,蹙蹙四方吾安适。
扣釰悲吟空咄嗟,缣缃更向风前读。
悠悠回薄万古心,揽之不能盈一掬。
中原国都恍如见,太古生民宛似昨。
其馀成败与利钝,是非贤邪皆历历。
只恨治少乱日多,不肯劝善谁惩恶。
既多贱玉反贵珉,终使夭颜还寿蹠。
叔季人情固无怪,苍茫天意尤难测。
长教外夷乱中华,造化玄机主张孰。
举头问天天不语,我涕盈襟怀郁抑。
莫如壶天卧醉乡,呼儿且进杯中醁。
静诚先生陈遇 清 · 严遂成
出处:明史杂咏卷一
南阳诸葛庐,帝三幸其居。
卫士十人护肩舆,赐金赐帛赐绮衣。
帷幄计秘参刘基,功主于内不外施。
官其身而辞,官其子而辞,卒成其高病告归。
生赐坐近华盖殿,死赐葬近鸡鸣祠。
神龙见首不见尾,清泉白石无磷淄。
君不见严陵钓台高位置,赤伏符事非吾事。
又不见衡山山人衣衣白,宰相味夺神仙骨。
途分晦显臣不臣,静诚先生兼之于一身。
青田县刘文成公废祠 清 · 王又曾
七言律诗 押删韵 出处:丁辛老屋集卷六
破屋欹危不上关,风云想像混元山。
师应黄石赤松是,名在伏龙雏凤间。
小隐南田犹膢腊,中原一鬼竟榛菅。
苍凉钟阜休回首,华表天寒化鹤还(文成裔孙居南田山,山中广袤二百里,地皆沃壤,无俭岁忧。)。
注:《浙西六家诗钞》评:「三四一联比拟郑重,不至过誉。」
题陈仲仁山水卷 清 · 钱载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出处:萚石斋诗集卷第三十二
陈君主簿于阳城,人物花鸟皆至精。
吴兴郡亦作山长,文敏公尝畏后生。
苔点麓寒厚所厚,松阴云活清其清。
若教多写可多得,何减四家元季名(刘文成云:「仲仁画不苟作,终岁不能脱一稿,故传世绝少。」)。
四库全书荟要联句 清 · 弘历
七言排律 押庚韵 出处:御制诗四集卷六十五
道资鉴古蒐玉圃以罗珍理取研精披金沙而聚粹文河藻润兼收众派之流册府菁华别挹群言之液六年详缉将渐蒇夫全编(四库全书稿本目录皆已编定惟缮写尚未蒇事)两部先成已统苞其要义撷词条而擢秀摛藻如春咀义府以含英味腴在道樵苏艺圃并登乙夜之观津逮书岩恰合酉山之数色分锦帙应五星之聚奎躔部列牙签象四渎之归海若经史以逮乎子集折衷于列圣之谟周秦以及乎元明大备于本朝之典别裁正变理古帝之珠囊检校毫釐准仙人之玉尺搜奇藻府觉辞简而义该探奥词林实事增而文省拟西昆之图籍珍秘良多较东观之储藏取携为便左宜右有宛缩置于巾箱茹古涵今俱环陈于几席陋太平之千卷疏略未详笑永乐之两编因循弗竟(世但知明嘉靖中重缮永乐大典不知永乐六年已诏复写一部见赵友同存轩集送礼部刘员外复命序中刘即董其役者也后缮录未竟而中辍至世宗乃续写耳)此足见熙朝之累洽故经籍道光亦以验德产之丰亨故编摹事易百城坐拥实周顾以增欣八伯赓歌宜联吟以志盛往者文渊新葺曾预著于篇题继以天禄珍藏亦递彰于赋咏(岁甲午以四库全书联句乙未以天禄琳琅联句)兹当鸿编既勒徵太乙之效祥况兼泰运方昌值长庚之纪岁(今年庚子适当七旬万寿)香霏秘殿芸叶初薰春满皇都梅花正放召长恩以司守旧腊才除(书神名曰长思除夕呼其名而祀之则鼠不齧虫不蠹见致虚杂俎)迎太皞以承庥新祺普锡二千函光生云笈鹤籞双开廿八人数叶星文螭坳三接绎酌史炊经之义相期理见根源预吹笙鼓瑟之欢共勉言无枝叶戒之在得余方切瞻仰而惟凛持盈(南书皇祖于康熙末年曾众皆命房翰林拟宝文以进拟延龄永庆诸吉祥语因每押指示戒之在得四字镌成大小宝御笔用之今偶一瞻仰深悟斯言所该甚大帝王持盈保泰之意亦不外是我子孙所当奕世钦承耳)择焉必精尔尚体力行而益勤数典
全书四库考藏情,荟要重教撮至精。
稽古右文惟是亟(御制),蒐奇选秘更相并。
垣依北斗芸签列(荟要凡二分其一贮大内摛藻堂地在乾清宫北),圃积东堂玉检赢(其一贮东御园含经阁偏味腴书室架函较一摛藻堂稍多但仍不离六之数耳)。
别色昈分仍踵例(自刘向始创七略荀勖中经簿以下门目递有增损至唐列经史子集四库最称赅当今全书实用其例别色装潢取法四序荟要悉仍之臣福隆安),择流综汇特提衡(所载皆其尤命于全书中择醇者)。
架联一一同屏曲(经部列架六史部列架十并在左子部列架六集部列架十并在右),椟韫层层轶锦盛(函皆以木其二三种同函者用格别之)。
用六编苇取诸水(文渊三文源文津阁储书并仿四明范氏天一阁之法用水之成数以六零为率兹荟要卷帙精约计万一千二百六十六册数皆六卷首总目亦分六册臣英廉),函三集腋撷其菁(经部一百七十三种史部七十种子部八十二种集部一百三十九种以所取贵精故视全书不及十之三)。
大端首挈裘先领(每书前皆有提要以栝书中大指),细目咸张网顿纮(有凡例总目列为首函)。
善本传钞衷一是(极内府所藏旧椠博而外省应其诏采进及诸臣所上重本不一择最善者依以缮录臣嵇璜),异文互勘悉群争(以别本参校间有异同者悉加考證并经睿裁训定)。
渊源七略区流别(诸书分别门类自向歆而后各有不同或问相纠正今悉为参考择其区别精当者从之不泥一家之说),上下千年次姓名(诸书次第于各门类中皆以撰人先后时代为序)。
尽汰卮言珍菽粟(诸书皆取其有裨实学者臣永贵),首崇彝训式胶黉(以经部为四库之冠)。
经函注疏刊三代(十三经注疏定于唐者易书诗三礼三传定于宋者孝经论语孟子尔雅至明代刊行监本立在学官而文多讹脱乾隆初命儒臣校订重刊今分冠各经之首)。(御制),讲幄咨诹汇五英(幄诸圣祖仁皇帝崇经典学常命讲臣排日进讲采其发明精要者汇辑成书易书礼春秋四书各为一编)。
代有发明传御纂(我朝有御列圣相承修明经训皇帝世祖章皇帝注孝经圣祖仁有周易折中书经诗经春秋传说汇纂孝经衍义大成世宗宪皇帝有孝经集注并集经学之),圣彰谟训迪儒生(礼义皇上右文绳诗义折武纂辑三疏周易述义中春秋直解诸书洵为说经绳准)。
邵图根窟通王注(易𣲖别最繁大旨不出理数二家今所甄录如易纬八种易郑氏注易璇玑易裨传之类皆推明象数王弼注胡瑗口义横渠易说之类皆发挥义理朱子本义文公易说易象意言丙子学易编之类皆兼言理数并综萃以括其全),宋学畦町竞汉京(易家言数一派始于汉儒至宋歧而为二于互体飞伏纳甲六日七分诸法外又别为先天一派推衍图书如易数钩隐图汉上易传大易象数钩深图易象图说易图通变易学启蒙通识翼传三易备遗周易集说之类言理一派始于王弼至宋歧而为三程朱二家外如易小传之类多言史事童溪易传之类多言性天今兼收以尽易之变至其中别出新义自成一家者如周易玩辞束各易传之类亦间采录)。
古复其初经传析(易古本经二篇传十篇自唐久失其初至朱子本义始能复古诸家遵用之者如易纂言周易本义通释易附录纂注易辑说易本义集成之类而周易会通一书虽体例稍变亦为附载臣梁国治),今从乎众简编更(今本以传附经定自王弼至孔颖达据以作疏遂相沿承用今于诸家用王本者如东坡易传紫岩易传周易义海撮要大易粹言复斋易说周易辑闻周易传义附录郭氏传家易说学易记之类并仍其旧)。
序原赝鼎空珍袭(书序虽称孔子所撰实出汉儒依托仰蒙时融圣制扶摘允为千古定评故拘守小序如钱堂书解之类祇入全书以存古义而荟要不多采入),语亦零玑漫击抨(古文尚书与孔传并出核以马郑旧本多不相符自宋吴棫朱子陈振孙元赵孟頫明梅鹜归有光国朝阎若据朱彝尊诸家皆以为疑然沿用已久且亦缀辑逸经而成非出梅赜臆撰今所采录如尚书全解东坡书传增修东莱书说尚书说书经集传尚书详解尚书句解书集传纂疏书传缉录纂注尚书纂传之类皆兼用今古文其吴澄书纂言之专用今文者亦录存其说焉)。
聚米山川寻脉络(禹贡山川最关考證如程大昌禹贡山川地理图傅寅禹贡说断毛晃禹贡指南并以永乐大典所载善本订补其残阙保臣德),棼丝经纬陋纵横(洪范本治世之大训自刘歆妄加推测创为河图洛书相为经纬之说逮宋儒益穿凿附会至论洪范错简者纷纭变乱尤为晦蚀经义今敬禀删圣训悉斥不录)。
亨(大毛)苌(小毛)迭授推都讲(汉代四家之诗以惟毛氏近古唐前奉为专门今所甄辑如毛诗指说诗补传之类质皆本毛郑为宗用存古义至宋欧阳修诗本义王诗总开立说始稍有异同而沿用传笺者亦多今并存之),徽(朱子)婺(吕祖谦)齐驱狎主盟(朱子与吕祖谦论诗虽始同终异然存朱子诗集传之义可以通旧说之拘墟存吕祖谦读诗记之义可以杜后来之妄撰故宋以复独取二家为宗如毛诗李黄集解诗传遗说诗经遗问毛诗解颐之类皆朱氏之门径严粲诗辑则吕氏之支流也)。
广袤高深诸象括(诗必明山川方域而后能辨土风如王应麟诗地理考虽非大义所在亦加甄录臣曹秀先),飞潜动植万形呈(鸟兽草木悉资多识其间音训异同尤于经义攸关如诗集传名物钞陆氏诗疏广要之类皆择其精核者录之)。
书观东雒文能富(春秋笔削简严非先明事迹则无以推求褒贬之义后儒动称废传求经实无是理今自左传注疏以下兼采春秋左氏传说左传事类始末春秋列国臣传春秋列国王霸世纪编等书),学出西河例共明(左传事实最备而断制或疏公羊谷梁二家原出子夏故朱子谓时得圣人之义宋人经解亦参用二传者为多如春秋尊王发微刘氏春秋传春秋权衡苏氏春秋集解石林春秋传春秋辨疑吕氏春秋集解胡氏春秋传春秋复传春秋提纲春秋集注春秋通说春秋或问春秋五论春秋详说读春秋编春秋本义春秋集传释义大成春秋诸传会通春秋经传阙疑春秋属辞春秋集传之类虽各出新义然大抵因二传而推阐之至如崔子方春秋本例过执月日之说赵鹤飞春秋经筌自为断制之论者略存之以备一家不多及焉)。
大义千秋排谳义(春秋子夺至公无专用深文之理自宋儒倡有贬无褒之说多方煅鍊遂至叶梦得王元杰等各以谳名书事同治狱殊乖笔削大旨元杰春秋谳义仰奉概不御题驳正今悉遵新圣训录入荟要臣蔡御制),元正一字揭王正(春秋周正夏正及改时不改月之说纷如聚讼向尝著论发明孔子特笔书王之义冠于春秋直解卷首兹荟要所录张以宁春王正月考虽未能尽合微旨而参合群经定为周正亦足关异说之口矣)。
周公治世应师意(周礼虽周公治世之书然古今异宜后世但当师其意而不可泥其迹荟要所录如郑伯谦太平经国之书叶时礼经会元二书虽持论间有出入而大旨准时势以立言非刘歆王安石辈藉口经术以奖奸误国者可比也),汉氏谰言在订𧭈(周礼自汉武帝时始出不免有后儒所窜改向辑周官义疏已条辨之兹于一切曲说饬馆臣详为简汰惟王与之周礼订义统核众说颇为详明其林希逸考工记解虽考證稍疏而词意尚多可取亦并存之)。
仪礼克宽采补逸(仪礼古经残阙仅存十有七篇如所录敖继公集说最称详备于注疏本无所增损惟汪克宽经礼补逸一书采摭旧文尚存古礼之梗概与逞臆续经者不同故特取之),经师稷若许先鸣(唐韩愈最称好古尚苦仪礼难读郑注古奥亦不易解张尔岐仪礼句读一书考订独为明晰今录以为读仪礼者之津梁尔岐字稷若顾炎武所称卓为经师吾不若张稷若者是也)。
曲台旧诂河先海(宋儒注礼多推求文句阐发义理然不明其训诂制度亦无以究其本意汉儒去古未远如所谓某字当作某解某制即今某制者言之有徵故朱子说礼亦不能废郑孔今首列注疏他如聂崇义三礼图足与注疏相证者亦存备考),汇泽(陈浩)遗书莛比楹(礼记浩繁学者罕能卒业自注疏外详备可考莫过卫湜之集说至若陈浩之说但以浅近易入取之其大学衍义及衍义补有裨治道亦并从古例以附于礼类焉)。
孔行说从唐注阐(孝经有今古文之分然古文郑康成注刘知几已辨其可疑日本所刻古文孔安国传又灼然伪托惟唐明皇御注今文久列学官且与古文不过字句小异义理无殊黄震日抄之言足为定论又经文明显亦不须博引繁徵故于旧说惟存注疏一本臣周煌),鲁论理到宋儒莹(论语自朱子作集注实汇诸家之成今录注疏以存古说录张栻论语解蔡节论语集说以备参考异同其敷衍集注及横生新解者不复闲入)。
七篇昭示星辉斗(孟子亦以朱子集注为定其参酌者取张栻癸巳孟子解门人发明者取蔡模孟子集疏其张九成孟子解多发言外之意虽有阙佚亦存以备举),四子苞涵水会瀛(四书古无是名定于朱子今集注章句用为取士章程故首录之其疏通朱义者取四书集编四书纂疏四书通考證名物典故者取四书通證四书纂笺贯通字义者取四书通旨至陈天祥四书辨疑虽好立异同而拾遗补阙亦不无可取并附录之以资博考)。
训室周详分戴席(陆德明博通典籍多见古本其于音训及文字异同最为精核故录其经典释文以冠经解之首臣巴延三),网罗赅洽胜韦籯(五经并说肇自石渠其六艺论五经异义之类久已散佚今择其义理赅贯者则如熊氏经说十一经问对五经蠡测之类咸著于录其六经奥论虽属托名然说有可采不妨并存)。
点讹画缺防三写(经典文字有讹则意义并晦今存唐五经文字九经字样宋六经正误三书以纠正舛讹),音异文同辨五声(训诂异同最关经义今录贾昌朝群经音辨用资考證)。
细注虫鱼沿魏晋(汉代经师训诂为重录尔雅为小学之冠其释名广雅埤雅尔雅翼均以类从臣和珅),旁稽篆𨽻昉姬嬴(篆体莫正于说文真书莫古于玉篇𨽻书莫精于汉𨽻字源至御定康熙字典尤集六体之大成谨依类缮录)。
纽图缕晰元音契(韵书以广韵为最古以集韵为最备其兼论字母等第则古今韵会举要为详而御定音韵阐微区别韵等尤通精奥兹恭录以为诸韵书范围),鞮译风同帝道亨(钥国书翻切三合四合诸法为自古未辟之扃今恭录增订清文鉴一书以综国语之全备同文韵统一书以昭重译之大同)。
富矣珠囊资总括(臣王杰),炳然金鉴耀光晶。
体成纪传尚书法(纪传之体创自史记说者谓其源出尚书继之者前后汉书三国志晋宋南齐梁陈魏北齐周隋各书南北二史新旧唐书五代史宋辽金元四史皆为列代正史今为史部之冠而以明史殿之),例创编年鲁史程(春秋本鲁史之文史家编年实其遗意其断代为书者则取前后汉纪统纪历代者则取资治通鉴及纲目)。
尧笔亲批纲目阅(朱子纲目笔削一准麟经昭至圣祖仁皇帝特加评论大义弥金履祥前编稍涉泛滥商辂等所续迂陋无识然并经命刊纠正固当兼存之耳),舜文特辑准绳平(自来史家于嬗代之际内外之辞每多偏私曲徇未协至公我皇上)。(御制)。(御批通鉴辑览正大光明悉破千古陋习)。
十三朝事如眉列(纲目钦定三编义例精审与通鉴辑览相为表里),廿四编书象汇征(薛居正等旧五代史久佚不传今从永乐大典采辑成书列为二十四史)。
宝训垂贻谟允显(祖太祖祖圣太宗宗五朝世世圣训训并恭圣祖庭训格言昭谟烈世宗圣谕广录为诏令门以臣董诰),丹纶宣答度维贞(披章躬世宗宪皇帝敕几宥密乙夜亲批荅朱批谕旨一书训行奕祀敬著于录仰见都俞吁咈之盛云)。
天占凤纪双丸运(时令为王政所重古来著录者如岁华纪丽荆楚岁时记之类体制不一惟御定月令辑要总其纲领谨专录是书馀皆从略),地拓鳌舆八柱撑(方域广轮之数已见各史地志兹录西域同文志职贡图以彰如水皇朝声教之广若志荒远如山海经志水道经注志都邑如春明梦馀录略取一二以备门类)。
令典迈陶妫姒子(其节皇朝制度备于大清大清会典文仪数则通礼礼器图式所载尤详而为宫史一书实昭宫庭典式今并敬列法制门臣金简),旧章备礼乐刑兵(志故事者代有成编不啻充栋通典通考二书其职志也)。
外篇载笔裨青简(国语虽号春秋外传实为别史觞源其后分纪列国者如吴越春秋十六国春秋十国春秋之类专纪一朝者如负观政要之类至通鉴及宋元明各史纪事本末由袁枢之创体通志实郑樵之变例皆别史之流也),秘阁储珍萃紫琼(直斋书录解题向无传本今从永乐大典采辑成帙备见古籍源流其稽考存佚则莫详于经义考然皆不及天禄琳琅书目之精审也)。
器在铭前摹曲折(西清古鉴钱录二书考订精确悉经指授谨专录为器用一类臣阿肃),图居史左赏经营(永乐大典内所采辑帝王经世图谱一书仰蒙御题褒赏谨载入谱录类固非花谱茶录所可拟也)。
麟编衍绪持裁正(范祖禹唐鉴议论纯正极为朱子所推重故独取之),轩镜澄辉握照清(古来评史者虽优劣不同皆未离坐井之见自评鉴阐要书成宏网精义振发愚蒙直上无千古矣)。
与古为徒千载友(臣谢墉御制),如农有畔九流耕。
传心已见传道帜(子部向首儒家前志所录如家语荀子春秋繁露盐铁论说苑新序法言太元经白虎通议中论孔丛子傅子中说等书今并据以录入而性理精义朱子全书尤得传心之要至朱子所辑小殊学马端临经籍考误入经部小学类与字书韵书并列为未协今亦改入儒家𩔖焉),帝范原开帝学枨(唐太宗帝范久经残缺今从永乐大典采得全本录入至范祖禹帝学一书历叙嘉言善政系以论断尤有裨于治理向曾制诗表章并命诸皇子缮本进御以资披览)。
要览作而成宪述(帝成世祖章皇帝成资政要览要萃世宗宪皇执中成宪并传综典籍择精垂万世之大法),旧闻绎乃日新赓(外王皇上日知荟说一编精微广大实贯内圣之宗旨伏读序文有曰䌷绎旧闻念兹弗释因取其精录其正釐为四卷又曰必所知者日新不失而赓续以极于高明仰见圣怀若谷日进无疆之粹诣焉)。
豳风藻绘陈葵菽(农家者流录齐民要术农桑辑要以存古法录授时通考以切实用录广群芳谱以资博考),司马韬钤练鼓钲(兵家诸书大抵纸上之谈今祇录虎钤经一书以存梗概)。
虞典玑衡钦布筴(吕正义圣祖仁皇帝御定历象考成律数理精蕴三书于天文算法乐律之精阐发无遗我象考皇上缵成历象考成后编律吕正义后编仪成诸书尤极作述之盛均为从古推步家所朱逮今谨备录而略采周髀算经五经算术新仪象法要测圆海镜分类择衍数种以见古法大凡臣达椿),周官卜筮备㸐荆(数术家言多蹖駮本不足重惟京房易传魏伯阳参同契皆分易之一体且其来最古故存备一家)。
功覃仁寿言皆择(素问难经录之以为医家根本灵枢出后人依托且词义艰涩故置之而以扁鹊针灸玉龙经备明堂之一家至于诸科全备博资利济有医宗金鉴一书而诸家可从略矣),术厕刑名道所轻(法家多杂霸之说诸史著录者本少今惟存管子韩非子二家)。
辨囿丛谈搴似稗(小说起于汉代存之亦足以广见闻今录拾遗记述异记世说新语酉阳杂俎唐摭言北梦琐言诸书臣曹文植),官厨杂味鲙同鲭(杂家不名一格卷帙浩繁最为冗琐今择其可取者淮南鸿烈解论衡潜夫论博物志颜氏家训曲洧旧闻共成六种)。
松煤枣本良工式(明沈继孙墨法集要揖自永乐大典制法详备远出他家墨谱之上故独取之至聚珍板程式广前人成法以嘉惠后学尤著录家所未有也),画格书签古色萦(论书画者最夥而为法御定书画谱实综其全至淳化阁帖书总𣾀刘次庄以下所释讹舛滋多冠绝钦定释文考證精详允为今古)。
细别瑕瑜攻赵璧(考證之学以王应麟困学纪闻为最精而吴缜望新唐书纠缪亦能订正史误并附录焉臣胡高),博收膏馥鄙陶罂(函骈字圣祖仁皇帝御定渊鉴类类编分类字锦子史精华枫文韵府韵府拾遗书所皇上钦定叶韵槁辑蒐罗详备凡前代类有悉已包括无馀)。
略存仪舌删夫诩(纵横家书多出空言惟战国策尚有事实故专录此一种),但录𥅆经斥彼彭(汉志于道家外别出神仙家后世混而为一殊失其本今恭录御注道德经及王弼老子注庄子列子关尹子文子鹖冠子抱朴子以存道家之旧其神仙家言荒忽无稽概从删汰)。
墨守仅传爽垲宅(墨者之说为儒家所不道然史志皆列其目盖存其书以示戒使人不误入其说今仍存墨子晏子二书臣钱载),佛乘任閟补罗城(佛书自有全藏不宜与经史并列故荟要及全书中俱置弗录其有关涉释门典故如法苑珠林之类以其可助词章全书中间采取之而荟要别择较精亦未暇及也)。
百家近正言方取(子家流别极繁大半庞杂无稽荟要所录八十二种虽其间亦不尽完粹无疵然大旨皆不诡于正若其馀义理未纯而词采可观者则但录入全书兹无取焉),诸集别源世可评(今古诗文汇于集部自汉以来体裁屡变源流风会一一可稽今所甄录虽代不数家而升降盛衰之故亦略可睹矣)。
冠首自应列(御制)功德(汉志以高帝文帝著作杂列诸臣之中徐陵玉台新咏亦以梁武帝诗置诸臣之间殊乖尊尊之义徐坚初学记始以唐太宗诗冠于前代之首最为得体今从其例恭录圣祖仁皇帝世宗宪皇帝御制文集冠集部之首),挥毫争快仰崇闳(恭录皇上御制诗文日新富有谨就已奉刊布者乐善堂全集三十卷御制文初集三十卷百卷御制诗初集四十四卷二集九十卷三集一金声玉振函盖古今篇章之富实从来别集所未有)。
员周方折皆规矩(文至六代而衰唐始复振诗盛于李杜而王维刘禹锡元稹白居易杜牧李商隐等羽翼之文盛于韩柳而权德舆等羽翼之至宋而徐铉王禹偁稍变五代之格欧曾王三苏大振其绪梅尧臣蔡襄黄庭坚晁说之晁补之秦观陈师道陈与义陆游杨万里范成大等先后继起亦称一时作者今并录其集用以考见源委其他如唐之陆龟蒙宋之文同郭祥正谢薖张孝祥洪适王十朋陈亮牟巘王应麟金之王若虚赵秉文元好问元之王恽赵孟頫马祖常许有壬虞集杨载揭傒斯黄潜吴莱柳贯吴师道欧阳元萨都拉纳新陈旅贡师泰明之宋濂高启李东阳吴宽王鏊李梦阳何景明徐祯卿高叔嗣唐顺之王慎中归有光李攀龙等亦均以正派相承为一代冠冕悉宜并存),羽换宫移或笛筝(文格递变伪体日生凡不轨于正者悉从删汰惟择其才学富赡者存杨维桢一家见文章之一格)。
仪配祥鹓音自雅(诸集中端亮如张九龄清介如赵抃忠直如陆贽学品纯正如司马光奉使不辱如郝经虽其著作本有可取而文以人重亟录之尤足矜式士林臣纪昀),文收孔雀量仍宏(古来文人不无遗行如陈子昂之谀颂武氏李白之从永王璘王维之屈节安禄山王安石之偏执误国郭祥正之阿附安石反遭排挤陆游之晚从韩侂胄皆为清议所非然其诗文确乎可传今仍甄录亦瑕瑜不掩之义也)。
华资黼黻能经世(唐李德裕宋韩琦范仲淹余靖元耶律楚材明刘基皆著有事功传于史册非同无用之言至明王守仁虽属讲学别派而勋业较显亦诸人之亚也),饰戒轮辕贵立诚(理学诸儒如周张程朱其精华已具于诸经传注及性理各书文章乃其馀事毋庸重录惟刘因得朱子之传陈傅良阐永嘉之学而其文章又卓然成家故录二集以存其概)。
台阁雄篇工吐凤(台阁文章典丽为重宋杨亿武夷新集其最著也臣窦光鼐),山林逸兴寄听莺(元倪瓒明沈周皆以隐逸终文徵明虽尝入仕而不慕荣利故其诗皆有潇洒出尘之想)。
希声落落朱丝瑟(唐文盛于元和以后然元结独孤及等实始变文格虽所作或涉僻涩并存之以不没先导之功),丽彩彬彬碧海鲸(骈丽之文六朝以徐陵庾信为宗唐以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为最)。
古有词章丛纂组(王逸编楚词裒合诸家实为总集之祖文选去取谨严为唐人所宗尚玉台新咏虽称别派实属古音亦总集善本其后则有唐文粹宋文鉴乐府诗集中州集元文𩔖明文衡汉魏六朝百三家集宋诗钞元诗选明诗综皆总集之不可缺者也臣倪承宽),圣裁律吕会㲈茎(帝本朝崇文稽古屡命选圣祖仁皇暨我皇上辑诗文垂示矩矱以时代区分者有诸编以御定全唐诗有御选宋诗金诗元诗体制区分者历代赋汇咏物诗选题画诗类诸编加以评注者有御选唐诗古文渊鉴唐宋文醇唐宋诗醇诸编体格兼赅源流毕具至史讲义虽俱臣下所作而仰蒙皇清文颖经睿鉴裁择惟精文章模范于是为大备焉)。
金针巧度机中绣(诗文评作者最众黄庭坚独以刘协文心雕龙刘知几史通为学者要书然史通议论虽精而惑古疑经实多偏駮今惟以文心雕龙著录),檀板清邀月下笙(填词虽文章小技而晚唐以后作者日繁马氏经籍考已别为一门今恭录言体制御选历代诗馀以为倚声家准则词谱专词综备论短长亦附存备考至于涉及南北套数者体近俳优今俱不录)。
匪蓄丝麻舍菅蒯(会要中虽卷快较约而所收诸体咸备臣陆费墀),务捐萧艾撷荃蘅(全书义取赅备所录或有节取兹荟要宁严无滥不以挂漏为嫌)。
际华(王)命以踰年辍(乾隆癸巳命武英殿总栽尚书王际华特管编纂四库全书荟要未两载际华物故乃以侍即董诰代之继又命如式缮第二部今并告竣矣),董诰继之两部成。
摛藻味瘦各分置(两部书每册首页并用乾隆御览之宝末页贮大内者用摛藻堂印贮御园者用味瞍书室印分别识之)。(御制),黄扉紫綍记恭擎(初奉命编辑荟要时所谕旨今恭录卷端)。
自天发咏尊题品(经部内如周易辑闻易纬乾凿度尚疑书详解禹贡指南禹贡说断春秋辨等书史部内如旧五代史水泾注贞观政要通鉴纪事本未帝王经世图谱经义考等书子部内如家语新义象法要鹖冠子曲洧旧闻墨法集要等书集部内如五百家注昌黎集白居易集牡牧之集耶律楚材集高启集等书并有录冠御制首诗或统论全篇或摘论一则均恭于书),耀日摛文寓瘅旌(如春秋直解困学记闻铁崖古乐府归有光集䓁书并有御制文亦恭录卷首)。
羽士陈词芟蹖駮(青词疏语乃道家祈禳所用致语亦教坊鄙亵之词宋人每阑入文集殊乖正轨谨仰遵者即间有录入亦加驳正圣训删其尤浅陋臣李汪度),舌人沿误振聋盲(诸书所载辽金元人地名音史译讹舛者谨遵钦定三国语考及同文韵统一一改正)。
康诗仍遣题柴廓(如吕本中春秋集解旧误作吕祖谦熊忠古今韵会举要旧误作黄公绍韵会以及管子韩子墨子非所自著之类悉皆订正),庆赋宁容托马卿(如崔鸿十六国春秋孔鲋孔丛子王通中说张华博物志任昉述异记郑樵六经奥论诸书名皆伪托今亦辨核)。
温室芸披定鱼鲁(荟要二分总计二万二千馀册陆续呈览每有讹误悉蒙指示改正而全书之间次进馆臣御者已积数万册莫不皆然睿照如神无不钦服臣朱圭),秘函绮合著彪弸(自来校书者每病亥豕滋讹今既参互考证辟谬存疑并条系册尾洵为丹铅之极则)。
篚筐宣赐欢凫藻(纂校诸臣第其差等量予屡赐赉而远方贡果时至优擢分命赏遍及实为从古词臣未有之荣),竹素联情洽鹿苹(四库全书复以荟要天禄琳琅曾两用以联句今命题弥见右文至意)。
璧府躔依祥旭近(臣陆锡熊),角招律应䁔风迎。
蒇编欣睹山开酉,拈韵刚符岁在庚。
诘屈多惭抽夕秀(臣吉梦熊),雕华莫漫尚春荣。
众诚勖矣非虚语,吾所思哉在力行。
敢诩化民便成俗,惟殷保泰与持盈(御制)。
喜晤张锦村(绍衡)明府题其段桥仙梦图 其八 清 · 蒋士铨
押词韵第十七部 出处:忠雅堂诗集卷二一
偶游明圣湖,销夏段桥侧。
忽梦犁眉公,为尔开所惑。
御风行消摇,俯瞰一尘积。
大千如棋局,界画有横直。
若者妙合凝,若者胎养息。
虚实真伪间,毫釐分白黑。
君心顿了了,愿就弟子职。
晓钟飞南屏,欲见不可得。
读通鉴纪事本末·明太祖平定东南 清 · 颙琰
押寘韵
膺图抚寰区,心与凡侪异。
命将定东南,先戎毋纵恣。
劫掠盗贼为,救拯开创事。
传檄得江淮,劝农修水利。
克敌维武功,安民用仁义。
二语诚要言,理足辞简易。
招贤首刘基,论道孚素志。
规模已敷宣,张陈实闰位。
重题仲瞿游天台雁宕诗卷 清 · 舒位
出处:瓶水斋诗集卷十三
游山不蹑禽向痕,作诗直追李杜魂。
刘阮非仙谢非贼,有句无句行不得。
忽然小离小别三千年,忽然独往独来十八天。
入山无万出诗寸,一寸诗量山万仞。
初取君诗读,山已在诗内。
更把君诗想,诗乃在山外。
直恐乘风飞上天,幸有浮云为之盖。
句奇语重韩退之,文从字顺樊宗师。
凿开混沌凡七日,推倒豪杰彼一时。
山山各有形,水水各有名,人人物物无不灵。
色相如读画,音声如读曲,欢喜如读史,庄严如读经。
漏诗之罪楚三户,开诗之功蜀五丁。
龙湫瀑布一斗面,石梁瀑布一匹练。
如以一笔画两龙,龙生九种龙万变。
何况芙蓉海绿桃花红,布袜青鞋大方便。
前身严首座,梅溪之碑无半面。
后身犁眉公,青田之石无一片。
吾不知山传诗,诗传人,或者人传山水诗,岂有千秋万岁长贫贱。
重为赞曰,死不作司马相如,私造七十二代封禅书。
生必为华阳真逸,买断三十六洞天神仙之宅。
题廉南湖藏姚少师为徐中山王所画山水 清末民国初 · 易顺鼎
出处:琴志楼诗集卷十九
有明开国多奇人。
君臣僧道奇绝伦。
或先君臣后僧道,或先僧道后君臣。
道莫奇于冷协律(谦。)。
铁冠三丰未堪匹。
两代元勋并故人(刘秉忠、刘基。),历朝名画传遗迹。
僧莫奇于姚少师。
岂惟天挺英雄姿。
协律无诗但工画,少师能画兼工诗。
我与协律同乡里。
印章屡见龙阳子。
旧藏协律庐山图,活神仙尽真山水。
南湖风雅赵吴兴。
闺中复有管道升。
米家书画贯虹月,品题鉴别尤精能。
示我少师画一幅。
奇宝生平未寓目。
披麻皴耶斧劈皴,水墨浅绛兼青绿。
画赠中山异姓王。
其人与画皆非常。
正如协律友诚意,两贤相得名益彰。
诗笔亦似金刚杵。
海涛任喧山太古。
人谓此岂僧诗耶,我谓正是本色语。
明人心学世所称。
王阳明与张江陵。
谁知俱从少师出,二十八字如传灯。
唐宣宗有咏瀑句。
归海作涛留不住。
宣宗少师同是僧,忘涛更比作涛怒。
时危今日思雄才。
雄才须从学问来。
不见奇人见奇画,亦聊使我心胸开。
明太祖小乐府 其七 吾子房 清末民国初 · 易顺鼎
出处:琴志楼诗集卷二
刘先生,吾子房。
帷幄语秘多难详。
高皇雄才善将将。
独惜一时艰择相。
不相犁眉公。
而相胡惟庸。
此时意谓基峻隘。
偾辕岂记前言在。
咄哉死为苍生忧。
恨未生从黄石游。
前阅报见满洲里俄人画界交涉,今过安奉铁道,又见人竭力经营,感而赋此 清末至民国 · 范天烈
七言律诗 押阳韵
故乡魂梦绕辽阳,风景无殊倍感伤(刘基《烧饼歌》有“辽阳思念旧家乡”之语。)。
两字和平终误国①,十年生聚定降王。
筹边我愧熊经略,御侮谁当李赞皇。
北望蒙荒西望藏,长城万里要堤防。
注:②中国凡遇交涉,部臣疆臣均饬和平办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