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正文
告难 春秋周国 · 周襄王
 出处:全上古三代文卷二
不谷不德,得罪于母弟之宠子带
鄙在郑地汜,敢告叔父(《左传》僖二十四年
使告于诸侯 东周 · 王子朝
 出处:全上古三代文卷二
武王克殷,成王靖四方,康王息民,并建母弟以蕃屏周,亦曰:“吾无专享文,武之功,且为后人之迷败倾覆而溺入于难,则振救之”。
至于夷王,王愆于厥身,诸侯莫不并走其望,以祈王身。
至于厉王,王心戾虐,万民弗忍,居王于彘。
诸侯释位,以间王政。
宣王有志,而后效官。
至于幽王,天不吊周。
王昏不若,用愆厥位。
携王奸命,诸侯替之,而建王嗣,用迁郏鄏则是兄弟之能用力于王室也。
至于惠王,天不靖周,生颓祸心,施于叔带
惠、襄辟难,越去王都,则有晋、郑咸黜不端,以绥定王家。
则是兄弟之能率先王之命也。
定王六年,秦人降妖,曰周其有髭王,亦克能修其职,诸侯服享,二世共职。
王室其有间王位,诸侯不图,而受其乱灾
至于灵王,生而有髭。
王甚神圣,无恶于诸侯。
灵王景王,克终其世。
今王室乱,单旗、刘狄,剥乱天下,壹行不若,谓“先王何常之有,唯余心所命,其谁敢讨之”!
帅群不吊之人,以行乱于王室。
侵欲无厌,规求无度,贯渎鬼神,慢弃刑法,倍奸齐盟,傲很威仪,矫诬先王。
晋为不道,是摄是赞,思肆其罔极。
兹不谷震荡播越,窜在荆蛮,未有攸底。
若我一二兄弟甥舅奖顺天法,无助狡猾,以从先王之命,毋速天罚赦图不谷,则所愿也。
敢尽布其腹心及先王之经,而诸侯实深图之。
昔先王之命曰:“王后无适,则择立长。
年钧以德,德钧以卜”。
王不立爱,公卿无私,古之制也。
穆后及太子寿早夭即世,单、刘赞私立少,以间先王。
亦唯伯仲叔季图之(《左传》昭二十六年,“王子朝及召氏之族,毛伯得,尹氏固,南宫嚣奉周之典籍以奔楚。”王子朝使告于诸侯。)
述行赋(《水经·济水》注、《文选·陆机前缓声歌》注引此题并作《述征赋》,而《魏都赋》、《雪赋》、《舞鹤赋》注引与本集同。) 东汉 · 蔡邕
 出处:全后汉文 卷六十九
延熹二年秋,霖雨逾月。
是时梁冀新诛,而徐璜左悹等五侯擅贵于其处又起显阳苑于城西,人徒冻饿不得其命者甚众。
白马李云以直言死,鸿胪陈君以救云抵罪。
璜以余能鼓琴,白朝廷。
陈留太守发遣余到偃师
病不前,得归。
心慎此事,遂托所过,述而成赋。
余有行于京洛兮,构进淫雨之经时。
涂迍邅其蹇连兮,潦污滞而为灾。
乘马蹯而不进兮,心郁悒而愤思。
聊弘虑以存古兮,宣幽情而属词。
夕宿余于大梁兮,诮无忌之称神。
晋鄙之无辜兮,忿朱亥之篡军。
中牟之旧城兮,憎佛胖之不臣。
问宁越之裔胄兮,藐仿佛而无闻。
经圃田而瞰北境兮,悟卫康之封疆。
迄管邑而增感叹兮,愠叔氏之启商。
汉祖之所隘兮吊纪信荥阳
降虎牢之曲阴兮,路丘墟以盘萦。
勤诸侯之远戍兮,侈申子之美城。
稔涛涂之复恶兮,陷夫人以大名。
登长坂以凌高兮,陟葱山之峣陉。
建抚体而立洪高兮,经万世而不倾。
回峭峻以降阻兮,小阜寥其异形。
罔岑纡以连属兮,溪谷琼其杳冥。
迫嵯峨以乖邪兮,廓岩壑以峥嵘,攒棫朴而杂榛楛兮,被浣濯而罗。
布𧄸薁与台兮,缘层崖而结茎。
行游目以南望兮,览太室之威灵。
顾大河于北垠兮,瞰洛汭之始并。
追刘定之攸仪兮,美伯禹之所营。
太康之失位兮,悯五子之歌声。
寻修轨以增举兮,邈悠悠之未央。
山风汨以飙涌兮,气懆懆而厉凉。
云郁术而四塞兮,雨蒙蒙而渐唐。
仆夫疲而劬瘁兮,我马虺颓以玄黄
格莽丘而税驾兮,阴曀曀而不阳。
哀衰周之多故兮,眺濒隈而增感。
忿子带之淫逆兮,唁襄王于坛坎。
悲宠嬖之为梗兮,心恻怆而怀惨。
乘舫舟而溯湍流兮,浮清波以横厉。
宓妃之灵光兮,神幽隐以潜翳。
实熊耳之泉液兮,总伊与涧濑。
通渠源于京城兮,引职贡乎荒裔。
操吴榜其万艘兮,充王府而纳最,济西溪而容与兮,息巩都而后逝。
简公之失师兮,疾子朝之为害。
立云黯以凝结兮,集零雨之溱溱。
路阻败而无轨兮,涂泞溺而难遵。
率陵阿以登降兮,赴偃师而释勤。
田横之奉首兮。
义二士之夹坟(本作「侠坟」,从《艺文类聚》二十七引改。)
伫淹留以候霁兮,感忧心之殷殷。
并日夜而遥思兮,宵不寐以极晨
候风云之体势兮,天牢湍而无文。
弥信宿而后阕兮,思逶迤以东运。
见阳光之颢颢兮,怀少弭而有欣。
命仆夫其就驾兮,吾将往乎京邑
皇家赫而天居兮,万方徂而星集(本作「并集」,从《文选·前缓声歌》注引改)
贵宠扇以弥炽兮,佥守利而不戢。
前车覆而未远兮,后乘驱而竞及。
穷变巧于台榭兮,民露处而不寝湿。
嘉谷于禽兽兮,下糠秕而无粒。
弘宽裕于便辟兮,纠忠谏其骎急。
怀而黜逐兮,道无因而获入。
唐虞眇其既远兮,常俗生于积习。
周道鞠为茂草兮,哀正路之日涩。
观风化之得失兮,犹纷其多违。
无亮采以匡世兮,亦何为乎此畿。
甘衡门以宁神兮,咏都人而思归。
爰结纵而轨兮,复邦族以自绥。
乱曰:跋涉遐路,艰以阻兮。
终其永怀,窘阴雨兮。
历观群都,寻前绪兮。
考之旧闻,厥事举兮。
登高斯赋,义有取兮。
则善戒恶,岂云苟兮。
翩翩独征,无俦与兮。
言旋言复我心胥兮(《古文苑》,又略见《艺文类聚》二十七)
尊嫡 曹魏 · 桓范
 出处:全三国文 卷三十七
凡光祖祢、安宗庙,傅国土、利民人者,在于立嗣继世。
继世之道,莫重于尊嫡别庶也。
故圣人之制礼贵嫡,异其服数,殊其宠秩,所以一群下之望,塞变争之路,杜邪防萌,深根固本之虑。
历观前代,后妻贱而侄媵贵,太子卑而庶子尊,莫不争乱,以至危亡。
是以周有子带之难,齐有无知之祸,晋有庄伯之患,卫有州吁之篡。
故《传》曰:「并后匹嫡,两政耦国,乱之本也(《群书治要》)」。
段畅谅闇 东晋 · 范宣
 出处:全晋文
范宣曰:“所以知谅闇为凶庐者,案礼,葬后柱楣,楣则梁也,明葬后居庐,所以为义”。
曰:“昔武王崩,成王立周公摄政,明年既葬,周公成王而朝于祖,以见诸侯。
此天子卒哭除丧之证也。
《春秋》在丧,曰小童,公侯曰子,既葬则无此称。
此除服证也”。
范宣难曰:“礼,葬后饮食衣服,皆有降杀。
设君臣之称,安得不异”?
曰:“《春秋》文八年秋八月襄王崩。
九年,毛伯来求金。
《传》曰:‘不书王命,未葬也’”。
范宣曰:“礼既葬王,政入于国,即君名有渐,非一朝顿除除服之义。
多引益惑耳”。
僖王崩未再周,惠王享晋、虢失礼,以名位不同,不议丧享,而讥公侯同礼。
又享有笾豆之荐,聘则陈币太庙,授玉两楹。
此闻乐不乐,食旨不甘,除服证也。
范宣曰:“朝聘之礼,国有丧,皆有撤损,不与平同也。
《周礼·掌客》职‘宾客有丧,唯刍稍之受’,是明主人设飨是仪,有等级之品,客受刍稍,循情之事,是以往往有享文耳。
且或有急尊王室,或有安卫社稷,事出无方,归于时宜,事讫反服,于礼何伤?
于啐哜示,而信以为食旨,亦其昏矣”。
引《春秋》僖七年闰月惠王崩。
九年,王使宰孔赐齐侯胙,曰“天子有事于文武”。
以为王丧再周少五月,而犹事文武,明王者卒哭除丧,即位而祭庙矣,所谓蒸尝禘于庙也。
曰:“夫祭祀之礼,有正有变。
所以然者,或时有所施,不必一也。
祷类祈祃,岂一道乎?
武王出祔以燎,岂是常郊邪?
天地犹然,况宗庙乎?
礼不墓祭,而尚祭乎毕。
又不于宗庙,而祀在坶室,且礼‘去祧为坛,去坛为墠’,而周公请命,告太王以下,而三坛同墠,此岂非变礼乎?
襄王之时,逼于王子带,不敢发丧,潜使告于齐。
常有忧惧之色,故或为权礼于文武。
告请之祀,非其常典,故云有事于文武,而不称禘袷于宗庙也。
能究变正之义,始可与谈《春秋》耳(《通典》八十)”。
英州乞舟行状1094年 北宋 · 苏轼
 出处:全宋文卷一八八四、《苏文忠公全集》卷三七、黄山谷年谱 创作地点:河南省安阳市滑县
臣轼言,近准诰命,落两职,追一官,谪守岭南小郡。
臣寻火急治装,星夜上道,今已行次滑州
而自闻命已来,忧悸成疾,两目昏障,仅分道路。
左手不仁,右臂缓弱,六十之年,头童齿豁,疾病如此,理不久长。
而所负罪名至重,上孤恩义,下愧平生,悸伤血气,忧隔饮食,所以疾病有加无瘳。
加以素来不善治生,禄赐所得,随手耗尽,道路之费,囊橐已空。
臣本作陆行,日夜奔驰,速于赴任,而疾病若此,资用不继,英州接人,卒未能至,定州送人,不肯前去,雇人买马之资,无所从出。
道尽涂穷,譬如中流失舟,抱一浮木,恃此为命,而木将沉,臣之衰危亦云极矣。
窃伏思念得罪以来,三改谪命,圣恩保全,终付一郡。
岂期圣主至仁至明,尚念八年经筵之旧臣,意欲全其性命乎?
臣若强衰病之馀生,犯三伏之毒暑,陆走炎荒四千馀里,则僵仆中途,死于逆旅之下,理在不疑
虽罪累之重,不足多惜,而死非其道,则非仁圣不杀全育之意也。
辄已分散骨肉,令长子带往近地,躬耕就食,臣只家属数人,前去汴泗之间,乘舟泛江,倍道而行,至南康军出陆赴任。
所贵医药粥食,不至大段失所。
臣切揣自身,多病早衰,气息仅属,必无生还之道
然尚延晷刻于舟中,毕馀生于治所,虽以瘴疠死于岭表,亦所甘心,比之陆行毙于中道,藁葬路隅,常为羁鬼,则犹有间矣。
恭惟圣主之德,下及昆虫,以臣曾经亲近任使,必不欲置之死地,所以辄为舟行之计。
敢望天慈,少加悯恻。
臣无任。
春秋左氏传杂论一 其十一 王适 北宋 · 晁补之
 出处:全宋文卷二七二九
初,甘昭公有宠于惠后王子带也。),惠后将立之,未及而卒。
颓叔、桃子大叔,以狄师攻王。
王御士将禦之,王曰:「先后其谓我何?
宁使诸侯图之」。
王遂出,及坎欿,国人纳之。
狄师伐周,大败周师。
王出适郑,处于泛。
秦、晋纳,王入于王城,取大叔于温,杀之。
右僖二十四年。
王辟母弟之难,弃王城而处于泛,曰「宁使诸侯图之」,卒用秦、晋得入,而后杀
襄王之于待其亲者亦足矣。
晋惠公之立,虽非国人意,而惠公卒,怀公立重耳未入也,入而杀怀公,则遽矣。
诸侯之欲纳重耳皆是也,盍亦使诸侯图之不可哉!
文公于是有愧于襄王矣。
唐太宗亦与建成争立,太宗始造唐者也,虽欲不有天下,天下其舍诸?
难起而避其兄,天下犹当求我而不置,何至援弓矢、戕骨肉乎?
然则周之所以益弱而愈存,虽文武之泽未竭,亦其子孙义有以持之也。
治原(下) 南宋 · 杨万里
 出处:全宋文卷五三三○、《诚斋集》卷八七
臣闻政以令而行,亦以令而不行。
令焉而政不行,非天下真敢慢天子之令以违天子之政也,或者天子有令而自慢之尔。
人惟不自慢也,人而自慢,则天下孰不慢之?
夫固有以召也。
且天子之令天下也,岂不欲行其政,而曷为自慢其令?
自慢其令者,生于出之不审,而坏于发之不一。
不审故可快而不可行,有言而不自实,始乎喜,卒乎怨;
不一故发而悔,悔而更,今日而发者,至明日而更者至,将从其发者乎,从其更者乎?
不审者,欺天下者也;
不一者,惑天下者也。
令至于欺而欲民之信,令至于惑而欲民之不疑,是画宫以与人而曰能馆,指千蹊万径以导人而责其皆诣也,而可乎?
周家之盛也,天子深拱于京师,而象魏所揭,木铎所振,诰命所被,众至于六服群辟,外至于九夷八蛮,极至于海隅出日,奔走俯伏以听王命。
至于其衰,则犬戎所攻,郑伯所射,子带子朝之所逼,而四方诸侯闭户高枕而莫之救。
召之而不至,喻之而不闻,赏之而不恩,诘之而不威。
此二者何为其然也?
盖尝求之,成王剪桐兴,而幽王以举烽亡,如此而已矣。
剪桐戏也,举烽亦戏也,而兴亡异焉,则信与不信之异也。
且不以幼而恕,不以戏而诳,则天子岂有一言之欺天下,而天下亦岂敢忽天子之一言哉!
彼烽者警急之耳目也,无警而举之,召诸侯而误之,后能终无警乎?
后而有警,有警而非,则孰不以有警为无警、非误为真误欤?
一令之不信,乃至于杀其君以败其国,不信之祸一至此哉!
臣尝读《易》,至于《涣》而得其说,其象辞曰:「风行水上,涣」。
其爻辞曰:「涣汗其大号」。
夫号令一也,既取于风之行水,又取于汗,何也?
今夫风与水相遭也,为卷,为舒,为急,为徐,为织文,为立雪,为涌山。
细则激激涤涤焉,大则汹汹輷輷焉。
不制于水而制于风,惟风之听而水无拒焉。
成周之盛非风也欤?
若夫人之身,汗则安,不汗则疾,既汗而复入者疾。
入而出者,犹有瘳也;
入而不出,则不可为矣。
幽王之病非汗之出而入,入而不出者欤?
然则令之必行,欲如水上之风,而令之不行,则如复入之汗。
圣人之作《易》,前之说以为天下之师,后之说以为天下之资也。
臣窃观今日之号令,何其异于作《易》者前之说所云者耶?
籴于民而用夫所谓交子者,此亦一利也。
然臣不知止以利官欤,抑以利民欤?
止以利官则恐非朝廷之所忍为也,利民则臣未见其利也。
何也?
官用之于民,民亦用之于官,则上下均利也。
今也籴则用之于民,至两税之输,而民以与官则官不受。
与官而官不受,则民持此将焉用之?
朝廷盖有命许民以此输之官矣。
名许之,实拒之,名用之,实废之,则其无乃诳耶?
至于恩沛,有所谓民之四亲俱存者蠲其征役,有司至今持而不行,曰诸郡未有例也。
且夫令之出也,其可行与否抑尝审之乎?
不审而出令,令出而不行,天下无缓急也。
有缓急而天子下一令,天下又将曰不久必寝,不寝必更,岂不殆哉!
朝廷试思之。
吕伯恭 南宋 · 朱熹
 出处:全宋文卷五四八八、《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三三
前书所谕仁爱之说,甚善甚善。
但不知如何立言,可使学者有所向望,而施涵泳玩索之功,又无容易领略之弊耶?
因来喻及,幸甚幸甚。
刘博士志文得之幸甚,此类文字此间所已有者,旦夕录呈。
切告据此以访其所无,异时成得一书,亦学者之幸也。
近得毗陵周教授数篇《论语》,令儿子带去。
试一读之,以为与程门诸君子孰高孰下也,以一言语及为幸。
长沙此三两月不得书,邵武有《孟子》说,不知所疑云何。
预以见告,俟得本考之也。
然此等文字流传太早,为害不细。
昨见人抄得节目一两条,已颇有可疑处,不知全书复如何。
若《洙泗言仁》,则固多未合,当时亦不当便令尽版行也。
吾人安得数月相携于深山无人之境,共出其书,一商订之,以求至当之归乎?
更有数条,又具别纸,幸早垂教也。
提举司差散本钱申乞省罢华亭分司 南宋 · 黄震
 出处:全宋文卷八○三○、《黄氏日钞》卷七一
照对某近准使牒,差往嘉兴府管下散还亭户盐本钱。
天涯海角细民平昔含冤茹苦不见天日之地,一一亲到。
因得访问亭场如昨,灶数无减,而盐课折陷,其弊安在,乃知皆自华亭分司苦楚推剥,致亭户逃亡。
始夫分司干官,祖宗法所无有也。
顷岁自留守马端明持庾节,闵亭户赴本司期限涉远,分遣干官一员以便民,日引月长,奸民黠吏不得逞于县道者,翕然视为渊薮。
偏方下邑,一介小官,赫然振监司之体,影附并缘,实繁有徒,民无所措手足,而国课无与乐办者矣。
请试以亲所见闻之实言之。
亭户本与官为市,有买而后有纳,不待明言,虽三尺孺子,知其决然不易者也。
自置分司,亭户一到,请不需常例钱者,窠局闻二十有二,细民无一敢向,惟上户名统催者领之。
支应需索之馀,所存无几,往往又以欠额抑令八十贯折纳盐一解,请钱亭户往往徒手而归,不知本司尝许其然否乎?
是买盐不以本钱,惟事抑纳,使亭户逃亡,而盐课折陷者,分司也。
上户与下户均为齐民,彼所自有者本亦一灶耳。
官司以其事力可以济乏,材智可以服众,使之督办,谓之统催,亦必劝以恩礼,然后徇以法制,人情所在,始有乐为之用者。
近者分司吏卒视为奇货而渔猎之,系累其妻妾,破坏其家产,甚至有讯腿荆五十,而一荆取杖钱五贯者。
是一讯之顷,为费已二百五十千,他可类推矣。
某目见浦东场等处高堂峻宇毁拆垂尽,问之所雇本地轿夫,佥谓此皆旧日富家上户,苦于追捕,今虽麦粥亦多不给。
不知本司尝苦之至此否乎!
是斲丧根本,枝叶无所附丽。
使亭户逃亡而盐课折陷者分司也。
天下细民之苦,莫亭户为剧,岂止冬不得避风尘、夏不得避暑热而已哉!
夏日酷烈,人所必避,虽病夏畦者犹避以箬笠,独亭户反就之以为凉。
盖前盐灶舍火气炽盛,一出青天白日之下,即清凉也。
冬寒雨雪,官司优恤,凡居里巷者皆散钱米,独亭户反因之而重罪。
盖煮海为盐,全藉晴日,一至深冬冱寒之际,必缺额也。
推此以往,良苦可知。
原其得罪于官,亦不过以利源之所自出,犹象焚于牙耳。
是必优恤诱致,俾其乐业,乃可得盐。
况如某所经历下砂、青村、袁部、浦东等场,三数百里无禾黍、菜蔬、井泉,所食惟鹾水煮,不知人世生聚之乐,其苦尤甚,所宜痛恤。
分司厅已去之官,断杖乃日不下四百座,半岁之间,死于非命者七人。
不知本司尝罪之至此否乎?
是待民不以人道,惟事非法,使亭户逃亡,而盐课所陷者,分司也。
本司半月一比较,分司五日一比较。
本司牌匣之费闻近百千,分司牌匣之费过八百千。
五日一差狱子带家人数辈取亭户,每场七八百千,或至千贯,循环不已者,此分司所施于华亭管下四场者如此,本司无之也。
五日一差狱子,自书数十,引逼场官佥押,追捕锁缚亭户家妇女,取钱四十千则放押,至广陈镇百二十千乃放,更迭搔扰,此分司所施于海盐管下芦沥一场者如此,本司无之也。
曰补盐历,五日一批七十千;
曰巡盐历,亦五日一批七十千。
凡皆常程之费如此。
此外非泛横出,加以罪名,有费至万贯者,盖无一不出于亭户。
此其使亭户逃亡而盐课折陷皆分司为之,亦既太甚矣,况复以亭户之所已纳,分司反从而折陷之者,其事有二,又非本司之所及知也。
分司即本司一干官在外者耳,而体貌几与本司埒,三司六局、排军授事,无一不备。
酒至八人,扇吏六十人,又各有其徒名贴司者二十馀人,狱子十馀人,其徒号亲人者一百五十馀人,自司属至轿散番通近而五百人,合两买纳官、一支盐官、四厅在县共十馀人,人以十口之家计之,是十万指衣食于亭户。
故虽吏胥之文移日以繁,卒徒之隳突日以频,而所得犹不足以饱所欲。
遂于纳盐每斛一石五斗四升之外增盐二杴。
买纳官、支盐官及催吏又各处监临,诈言斛浅,更互喝令罚杴,杴率近一小斗。
此实亭户之所已纳,而官反归之于私,多搭发钞客白自折陷之者,一也。
每斛官给亭户本钱价十五贯,今亭户无盐折纳八十贯,亭户既已绝少,官司坐下最高年分数目额,既未尝不亏,则亦未尝不折纳,名曰抵当,没则官自买盐。
夫盐,出于亭户者也。
亭户无盐可纳而纳钱矣。
官司既取钱于亭户,将买盐于何人耶?
此不过以多量羡馀搪抵数目,而钱入官吏之手。
使官不拘纳此钱,而上户以此钱接济下民,亦何至无盐
此则亭户之所已纳,而官自折陷之者,二也。
增扻、折纳,本皆属支买场,然不与分司厅通同,则支买场不敢自为支买。
权轻人所易诉,庇以分司,则人之视分司即本司,无敢轻出一语。
故曰亭户逃亡而盐课折陷,皆分司之为也。
某不佞,窃谓必欲亭户之逃亡者复业,盐课之折陷者复旧,非省罢分司厅不可。
分司之创,直为利民也。
今反害民,理宜省罢,所不待言。
若曰无分司则追会远,某谓自华亭过长泖、淀湖,止一日水程,非远也。
分司五日一追,而就本司半月一较,虽远不易前日之近者乎!
若曰无分司则拘榷难,某谓诸场催到盐皆场官催吏自为之分司无毫发力也。
分司苦虐,而专责合场官吏,方将易催,安见其难者乎!
往岁未创分司,课额不妨登足;
自创分司,二十年间,课额反亏,无益有损,而不行省罢,弊将安极乎?
华亭之以干官分司,犹盐官之以知县提督也。
知县提督无补盐事。
淮东赵总领昨任本司提举日,已行省免,官吏民户无不称快。
分司之害如此,而可不以赵提举之省免提督者省之乎?
某属邑小吏,何敢僭越言本司重事
幸今圣化更新,轸念畿辅内地前此罹苛刻之苦,妙柬盐司,痛清宿弊,以救根本,而某乃首辱使令,傥隐情惜己,拘守文法,不以利害之大者告,岂惟负使令,是亦负国。
用是不避斧钺之诛,纤悉以闻。
敢望台慈特赐详览,事若可行,乞自使司敷奏朝廷,将晚创华亭茶盐分司径行省罢,并将买纳场文武两员省罢一员,止存留一员,许文武遍差。
仍自使司立定买纳场吏卒人数,给板榜文留去后,不许私自增添,本司常行觉察,违将官吏重行区处。
岂惟国课之幸,实国脉之幸!
某无任皇惧俟命之至。
东明王篇 金 · 李奎报
 出处:东国李相国全集卷第三
世多说东明王神异之事。虽愚夫騃妇。亦颇能说其事。仆尝闻之。笑曰。先师仲尼。不语怪力乱神。此实荒唐奇诡之事。非吾曹所说。及读魏书通典。亦载其事。然略而未详。岂详内略外之意耶。越癸丑四月。得旧三国史。见东明王本纪。其神异之迹。踰世之所说者。然亦初不能信之。意以为鬼幻。及三复耽味。渐涉其源。非幻也。乃圣也。非鬼也。乃神也。况国史直笔之书。岂妄传之哉。金公富轼重撰国史。颇略其事。意者公以为国史矫世之书。不可以大异之事为示于后世而略之耶。按唐玄宗本纪。杨贵妃传。并无方士升天入地之事。唯诗人白乐天恐其事沦没。作歌以志之。彼实荒淫奇诞之事。犹且咏之。以示于后。矧东明之事。非以变化神异眩惑众目。乃实创国之神迹。则此而不述。后将何观。是用作诗以□□记之。欲使夫天下知我国本圣人之都耳。
元气判𣳎浑,天皇地皇氏。
十三十一头,体貌多奇异。
其馀圣帝王,亦备载经史。
女节感大星,乃生大昊挚。
女枢生颛顼,亦感瑶光炜。
伏羲制牲牺,燧人始钻燧。
生蓂高帝祥,雨粟神农瑞。
青天女娲补,洪水大禹理。
黄帝将升天,胡髯龙自至。
太古淳朴时,灵圣难备记。
后世渐浇漓,风俗例汰侈。
圣人间或生,神迹少所示。
汉神雀三年,孟夏斗立巳(汉神雀三年四月甲寅。)
海东解慕漱,真是天之子(本记云。夫余王解夫娄老无子。祭山川求嗣。所御马至鲲渊。见大石流泪。王怪之。使人转其石。有小儿金色蛙形。王曰。此天锡我令胤乎。乃收养之。名曰金蛙。立为太子。其相阿兰弗曰。日者天降我曰。将使吾子孙。立国于此。汝其避之。东海之滨有地。号迦叶原。土宜五谷。可都也。阿兰弗劝王移都。号东夫余。于旧都。解慕漱为天帝子来都。)
初从空中下,身乘五龙轨。
从者百馀人,骑鹄纷襂襹。
清乐动锵洋,彩云浮旖旎(汉神雀三年壬戌岁。天帝遣太子降游扶余王古都。号解慕漱。从天而下。乘五龙车。从者百馀人。皆骑白鹄。彩云浮于上。音乐动云中。止熊心山。经十馀日始下。首戴乌羽之冠。腰带龙光之剑。)
自古受命君,何是非天赐。
白日下青冥,从昔所未视。
朝居人世中,暮反天宫里(朝则听事。暮即升天。世谓之天王郎。)
吾闻于古人,苍穹之去地二亿万八千七百八十里。
梯栈蹑难升,羽翮飞易瘁。
朝夕恣升降,此理复何尔。
城北有青河青河鸭绿江也。),河伯三女美(长曰柳花。次曰萱花。季曰苇花。)
擘出鸭头波,往游熊心(自青河出游熊心渊上。)
锵琅佩玉鸣,绰约颜花媚(神姿艳丽。杂佩锵洋。与汉皋无异。)
初疑汉皋滨,复想洛水沚。
王因出猎见,目送颇留意。
兹非悦纷华,诚急生继嗣(王谓左右曰。得而为妃。可有后胤。)
三女见君来,入水寻相避。
拟将作宫殿,潜候同来戏。
马挝一画地,铜室欻然峙。
锦席铺绚明,金樽置淳旨。
蹁跹果自入,对酌还径醉(其女见王即入水。左右曰。大王何不作宫殿。俟女入室。当户遮之。王以为然。以马鞭画地。铜室俄成壮丽。于室中。设三席置樽酒。其女各坐其席。相劝饮酒大醉云云。)
王时出横遮,惊走仅颠踬(王俟三女大醉急出。遮女等惊走。长女柳花。为王所止。)
长女曰柳花,是为王所止。
河伯大怒嗔,遣使急且驶。
告云渠何人,乃敢放轻肆。
报云天帝子,高族请相累。
指天降龙驭,径到海宫邃(河伯大怒。遣使告曰。汝是何人。留我女乎。王报云。我是天帝之子。今欲与河伯结婚。河伯又使告曰。汝若天帝之子。于我有求昏者。当使媒云云。今辄留我女。何其失礼。王惭之。将往见河伯。不能入室。欲放其女。女既与王定情。不肯离去。乃劝王曰。如有龙车。可到河伯之国。王指天而告。俄而五龙车从空而下。王与女乘车。风云忽起。至其宫。)
河伯乃谓王,婚姻是大事。
媒贽有通法,胡奈得自恣(河伯备礼迎之。坐定。谓曰。婚姻之道。天下之通规。何为失礼。辱我门宗云云。)
君是上帝胤,神变请可试。
涟漪碧波中,河伯化作鲤。
王寻变为獭,立捕不待跬。
又复生两翼,翩然化为雉。
王又化神鹰,抟击何大鸷。
彼为鹿而走,我为豺而趡。
河伯知有神,置酒相燕喜。
伺醉载革舆,并置女于輢(车傍曰輢。)
意令与其女,天上同腾辔。
其车未出水,酒醒忽惊起(河伯之酒。七日乃醒。)
取女黄金钗,刺革从窍出(叶韵)
独乘赤霄上,寂寞不回骑(河伯曰。王是天帝之子。有何神异。王曰。唯在所试。于是。河伯于庭前水。化为鲤。随浪而游。王化为獭而捕之。河伯又化为鹿而走。王化为豺逐之。河伯化为雉。王化为鹰击之。河伯以为诚是天帝之子。以礼成婚。恐王无将女之心。张乐置酒。劝王大醉。与女入于小革舆中。载以龙车。欲令升天。其车未出水。王即酒醒。取女黄金钗刺革舆。从孔独出升天。)
河伯责厥女,挽吻三尺弛。
乃贬优渤中,唯与婢仆二。
河伯大怒,其女曰。
汝不从我训,终欲(一作辱)我门。
令左右绞挽女口,其唇吻长三尺。
唯与奴婢二人,贬于优渤水中。
优渤泽名,今在太伯山南。
渔师观波中,奇兽行𩣚騃。
乃告王金蛙,铁网投湀湀。
引得坐石女,姿貌甚堪畏。
唇长不能言,三截乃启齿。
渔师强力扶邹告曰,近有盗梁中鱼而将去者。
未知何兽也,王乃使鱼(一作渔)师以网引之。
其网破裂,更造铁网引之。
始得一女,坐石而出。
其女唇长不能言,令三截其唇乃言。
王知慕漱妃,仍以别宫置。
怀日生朱蒙,是岁岁在癸。
骨表谅最奇,啼声亦甚伟。
初生卵如升,观者皆惊悸。
王以为不祥,此岂人之类。
置之马牧中,群马皆不履。
弃之深山中,百兽皆拥卫(王知天帝子妃。以别宫置之。其女怀中日曜。因以有娠。神雀四年癸亥岁夏四月。生朱蒙。啼声甚伟。骨表英奇。初生左腋生一卵。大如五升许。王怪之曰。人生鸟卵。可为不祥。使人置之马牧。群马不践。弃于深山。百兽皆护。云阴之日。卵上恒有日光。王取卵送母养之。卵终乃开得一男。生未经月。言语并实。)
母姑举而养,经月言语始。
自言蝇噆目,卧不能安睡。
母为作弓矢,其弓不虚掎(谓母曰。群蝇噆目。不能睡。母为我作弓矢。其母以荜作弓矢与之。自射纺车上蝇。发矢即中。扶余善射曰朱蒙。)
年至渐长大,才能日渐备。
扶余王太子,其心生妒忌。
乃言朱蒙者,此必非常士。
若不早自图,其患诚未已(年至长大。才能并备。金蛙有子七人。常共朱蒙游猎。王子及从者四十馀人。唯获一鹿。朱蒙射鹿至多。王子妒之。乃执朱蒙缚树。夺鹿而去。朱蒙拔树而去。太子带素言于王曰。朱蒙者。神勇之士。瞻视非常。若不早图。必有后患。)
王令往牧马,欲以试厥志。
自思天之孙,厮牧良可耻。
扪心常窃导,吾生不如死。
意将往南土,立国立城市。
为缘慈母在,离别诚未易(王使朱蒙牧马。欲试其意。朱蒙内自怀恨。谓母曰。我是天帝之孙。为人牧马。生不如死。欲往南土造国家。母在不敢自专。其母云云。)
其母闻此言,潸然抆清泪。
汝幸勿为念,我亦常痛痞。
士之涉长途,须必凭騄駬。
相将往马闲,即以长鞭捶。
群马皆突走,一马骍色斐。
跳过二丈栏,始觉是骏骥(通典云。朱蒙所乘。皆果下也。)
潜以针刺舌,酸痛不受饲。
不日形甚癯,却与驽骀似。
尔后王巡观,予马此即是。
得之始抽针,日夜屡加喂(其母曰。此吾之所以日夜腐心也。吾闻士之涉长途者。须凭骏足。吾能择马矣。遂往马牧。即以长鞭乱捶。群马皆惊走。一骍马跳过二丈之栏。朱蒙知马骏逸。潜以针捶马舌根。其马舌痛。不食水草。甚瘦悴。王巡行马牧。见群马悉肥大喜。仍以瘦锡朱蒙。朱蒙得之。拔其针加喂云。)
暗结三贤友,其人共多智(乌伊,摩离,陜父等三人。)
南行至淹滞一名盖斯水。在今鸭绿东北。),欲渡无舟舣(欲渡无舟。恐追兵奄及。乃以策指天。慨然叹曰。我天帝之孙。河伯之甥。今避难至此。皇天后土。怜我孤子。速致舟桥。言讫。以弓打水。鱼鳖浮出成桥。朱蒙乃得渡。良久追兵至。)
秉策指彼苍,慨然发长喟。
天孙河伯甥,避难至于此。
哀哀孤子心,天地其忍弃。
操弓打河水,鱼鳖骈首尾。
屹然成桥梯,始乃得渡矣。
俄尔追兵至,上桥桥旋圮(追兵至。鱼鳖桥即灭。已上桥者。皆没死。)
双鸠含飞,来作神母使(朱蒙临别。不忍暌违。其母曰。汝勿以一母为念。乃裹五谷种以送之。朱蒙自切生别之心。忘其麦子。朱蒙息大树之下。有双鸠来集。朱蒙曰。应是神母使送麦子。乃引弓射之。一矢俱举。开喉得麦子。以水喷鸠。更苏而飞去云云。)
形胜开王都,山川郁㠑岿。
自坐茀蕝上,略定君臣位(王自坐茀蕝之上。略定君臣之位。)
咄哉沸流王,何奈不自揆。
苦矜仙人后,未识帝孙贵。
徒欲为附庸,出语不慎葸。
未中画鹿脐,惊我倒玉指(沸流王松让出猎。见王容貌非常。引而与坐曰。僻在海隅。未曾得见君子。今日邂逅。何其幸乎。君是何人。从何而至。王曰。寡人。天帝之孙。西国之王也。敢问君王继谁之后。让曰。予是仙人之后。累世为王。今地方至小。不可分为两王。君造国日浅。为我附庸可乎。王曰。寡人。继天之后。今主非神之胄。强号为王。若不归我。天必殛之。让以王累称天孙。内自怀疑。欲试其才。乃曰愿与王射矣。以画鹿置百步内射之。其矢不入鹿脐。犹如倒手。王使人以玉指环。悬于百步之外射之。破如瓦解。让大惊云云。)
来观鼓角变,不敢称我器(王曰。以国业新造。未有鼓角威仪。沸流使者往来。我不能以王礼迎送。所以轻我也。从臣扶芬奴进曰。臣为大王取沸流鼓角。王曰。他国藏物。汝何取乎。对曰。此天之与物。何为不取乎。夫大王困于扶余。谁谓大王能至于此。今大王奋身于万死之危。扬名于辽左。此天帝命而为之。何事不成。于是扶芬奴等三人。往沸流取鼓而来。沸流王遣使告曰云云。王恐来观鼓角。色暗如故。让不敢争而去。)
来观屋柱故,咋舌还自愧让欲以立都。先后为附庸。王造宫室。以朽木为柱。故如千岁。让来见。竟不敢争立都先后。)
东明西狩时,偶获雪色麂(大鹿曰麂)
倒悬蟹原上,敢自咒而谓。
天不雨沸流,漂没其都鄙。
我固不汝放,汝可助我懫。
鹿鸣声甚哀,上彻天之耳。
霖雨注七日,霈若倾淮泗。
让甚忧惧,沿流谩横苇。
士民竞来攀,流汗相𥈭眙。
东明即以鞭,画水水停沸。
让举国降,是后莫予訾(西狩获白鹿。倒悬于蟹原。咒曰。天若不雨而漂没沸流王都者。我固不汝放矣。欲免斯难。汝能诉天。其鹿哀鸣。声彻于天。霖雨七日。漂没让都。王以苇索横流。乘鸭马。百姓皆执其索。朱蒙以鞭画水。水即减。六月让举国来降云云。)
玄云羃鹘岭,不见山逦迤。
有人数千许,斲木声髣髴。
王曰天为我,筑城于其趾。
忽然云雾散,宫阙高㠥嵬七月。玄云起鹘岭。人不见其山。唯闻数千人声以起土功。王曰。天为我筑城。七日。云雾自散。城郭宫台自然成。王拜皇天就居。)
在位十九年,升天不下莅秋九月王升天不下。时年四十。太子以所遗玉鞭。葬于龙山云云。)
俶傥有奇节,元子曰类利。
得剑继父位,塞盆止人詈(类利少有奇节云云。少以弹雀为业。见一妇戴水盆。弹破之。其女怒而詈曰。无父之儿。弹破我盆。类利大惭。以泥丸弹之。塞盆孔如故。归家问母曰。我父是谁。母以类利年少戏之曰。汝无定父。类利泣曰。人无定父。将何面目见人乎。遂欲自刎。母大惊止之曰。前言戏耳。汝父是天帝孙。河伯甥。怨为扶馀之臣。逃往南土。始造国家。汝往见之乎。对曰。父为人君。子为人臣。吾虽不才。岂不愧乎。母曰。汝父去时有遗言。吾有藏物七岭七谷石上之。能得此者。乃我之子也。类利自往山谷。搜求不得。疲倦而还。类利闻堂柱有悲声。其柱乃石上之松木。体有七棱。类利自解之曰。七岭七谷者。七棱也。石上者。柱也。起而就视之。柱上有孔。得毁剑一片。大喜。前汉鸿嘉四年夏四月。奔高句丽。以剑一片。奉之于王。王出所有毁剑一片合之。血出连为一剑。王谓类利曰。汝实我子。有何神圣乎。类利应声。举身耸空。乘牖中日。示其神圣之异。王大悦。立为太子。)
我性本质木,性不喜奇诡。
初看东明事,疑幻又疑鬼。
徐徐渐相涉,变化难拟议。
况是直笔文,一字无虚字。
神哉又神哉,万世之所韪。
因思草创君,非圣即何以。
刘媪息大泽,遇神于梦寐。
雷电塞晦暝,蛟龙盘怪傀。
因之即有娠,乃生圣刘季
是惟赤帝子,其兴多殊祚。
世祖始生时,满室光炳炜。
自应赤伏符,扫除黄巾伪。
自古帝王兴,徵瑞纷蔚蔚。
未嗣多怠荒,共绝先王祀。
乃知守成君,集蓼戒小毖。
守位以宽仁,化民由礼义。
永永传子孙,御国多年纪。
喜表兄魏鸿胪见访 明 · 释智润
七言律诗 押侵韵 出处:石仓历代诗选卷三百六十六
长年静隐白云深,珂马劳君远见寻。
高谊肯留苏子带,閒情且听颖师琴。
清泉白石供游览,野鹤孤猿伴啸吟。
一自虎溪相送后,文光赢得照禅林。
送傅卓园总戎之狼山癸酉 清 · 袁枚
 出处:小仓山房诗集卷九
癸酉仲冬皇帝诏,诏公出镇狼山东。
山高五十有三丈,地险正当吴越冲。
白狼金爪耀日月,红倭花发吹腥风。
出海便可抗燕蓟,磨剑岂止摇崆峒。
此处位置天聪明,长城交与真英雄。
白下军民走相告,贺者在口忧者貌。
遥拜青天大角星,何年流电重来照。
我本山中接舆,张眼不识金人长。
忽然碧空见孤凤,衔尾只愿随风翔。
公之风裁一何壮,浅色黄衫麦铁杖
入阵先将鼓盖随,称身别造弓刀样。
公之儒素真吾徒,枝枝笔架青珊瑚
轻裘时飘叔子带,閒暇亦投祭公壶。
神光一夜红黄动(公能以神光验祸福。),翩然麒麟大荒纵。
时飞葭灰腊月凉,梅花片片铁衣香。
天鸡大叫催鼓角,琉璃捧出金盆光。
旌旗十道拂海水,龙鱼争看清河王
水晶盐暴千场月,暖玉鞭敲万马霜。
东夷詟服南蛮顺,坐拥貔貅作静镇。
夜唱天山敕勒歌,晓排鱼浦风云阵。
明年三春积雪消,山人一骑一布袍。
短衣渡海直入幕,长揖营门作马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