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正文
忠肃刘公 宋 · 范念祖
 出处:全宋文卷四六七一
惟皇天之祐宋兮,代降才而毓贤。
惟公一门而累叶兮,笃忠孝以相传。
绍前烈而振家兮,掇危科于妙年。
方上瀛洲而发凤沼兮,其失宠于要权。
怀其宝而晦光兮,乐自得于林泉。
逮吾道复仲兮,蹑诸公而弹冠。
秉直谅之一节兮,凛台阁以回旋。
布灏灏之王言兮,孚民听于幅员。
湘江之盗攘兮,仗帅钺以歼虔。
无日月之留兮,荡氛妖之肆膻。
上以大绩之可嘉兮,敞玉堂以赐环。
佩一国之蓍龟兮,控此心而必殚。
帝曰俞哉!
孰赉我以良弼兮,位疑丞而赞先。
适边将之擅命兮,惧大柄之或迁。
抗危言而廷争兮,俾悖傲偷息而缩肩。
乃夫沮于时论兮,退于蕃而于宣。
周江湖历四镇兮,固无地之弗传。
乃心王室兮维国势以如磐,子视斯民兮苏疮痍而犹己。
抚循六师兮,咸思厉而欲先。
故屡去而民屡留兮,上亦乌得而舍旃。
国议兮敢自外而弗恤,每力诋而极办兮,有大猷正色于王前。
震风淩雨而弗摇兮,伟一柱以弥坚。
惟君与民皆属以大任兮,将致平于中原。
谓旦暮之可冀兮,何微疚之偶缠。
翳社稷之有赖兮,盖必永之百年。
呜呼!
岂国运之未至,天心之未悔兮,遽使坏梁而山颓。
惟精诚之未泯兮,手数千言于奏篇。
莫非剔坏国之蠹,塞启乱之原,荐真才而汲汲,爱乎君尤拳拳。
举朝野而播传兮,莫不相泣而相怜。
况两君之眷厚兮,速救之而弗逮。
徒重惨于天颜,顾我弟兄之疏微兮,辱敦眷于姻连。
尝兴念其孤蹇兮,欲收置于陶挺。
机讣告之远闻兮,痛实沦于肺肝。
怅匍匐之阻修兮,哽归旐于秋烟。
姑寓哀于束刍兮,惟精爽之如在,必克鉴于兹言。
按:《刘氏传忠录》正编卷四,民国印本。
庾公世家传 宋末元初 · 王柏
 出处:全宋文卷七八○八
天地变化,后皇妙合,有子五人:曰混沌氏,赫胥氏,若木氏,金天氏,中央氏。
帝出乎震,木德,先王封若木于东方。
宾出日,启土功,掌万物之生,列受姓氏,爵为上公
子孙繁茂,散居四方,有三万八千种。
其显者有柏皇氏,栗陆氏。
其馀材器皆足任使,惟不失若木氏作酸之正性者,独氏之宗焉。
氏二子:长曰不,次曰仁。
不字伯华,仁字仲实
伯华者精神玉雪,德馨远闻,风霜不得而摧沮,东皇不得而料理也,故世世以风节自高。
仲实者生意满腔,敕身坚若。
方其青纯年少,世味生涩,遇之者裂吻蹙頞,缩舌惫齿。
及其体胖德老,衣狐裘,佩金玦,色和气温,时人美之曰「乐只君子,遐不黄耇」。
既而祚国于燕,被玄衮,与鲁咸共治,正天下清淳醲郁之味,养民生日用之和,与圣人同功。
武丁时傅说,爰立作相以代咸,命之曰:「昔甘盘虚己受和,惟咸惟仁,交济厥德,沃朕心,用协调于万邦。
为治若和羹。
尔尚式乃前猷,允协于中,罔俾咸仁专美于我有商」。
世称贤相者,皆咸仁之绪馀云。
五世孙摽仕召南,为大夫,佐文王之化,男女得以及时。
诗人歌之,周公采而次之《国风》,用之于闺门乡党邦国之化。
天子思摽之绩,徵其子󱽿,俎豆乎祭祀宾客之间,俾修其祖业,裂江南之地封之,袭若木之爵,都于大庾
从孙卉仕王国,与栗陆氏之后同封为嘉侯,以病坐废,依终南之族不迁,遂分南北枝
周衰,秦一海内,大兴宫室,渡渭属之咸阳,荒淫怠政,事皆决于李丞相,拔擢同汇,凡杞、梓、楩、楠、、櫹、楔、稷、檍、檀、杻、橿之徒,连茹并进,封五大夫而黜扶苏
二世降轵,楚羽屠咸阳,举若木之族而悉焚之。
昔之被服青黄丹垩之荣者,皆煨烬之末。
秦尚才弃德,而梅君幸无以材称者,伶俜涧谷,固自若也。
虽免于难,而萧条亦甚矣。
于是南枝独盛,北枝寒落。
汉一再传,晁错用事,假托臭味,疏间骨肉,腥秽东南。
大庾之裔不复登庙堂,浮沈于世,为医士、染人、冶人辈之所敬事。
曹操引兵迷道,三军病渴,󱽿之云仍有名林者,避世山泽,诡于众曰:「吾引若等见林矣」。
军士津津然喜跃,名重当时尚如此。
嗣伯华者卒不偶于三代盛时,历汉、魏亦无闻人。
宋文帝时陆凯江南见名者字一之,玉立陇首,惊喜欢赏,采而驿荐之上国,天下始知名。
又有庄名者,风姿清丽,尚武帝寿阳公主,副笄六珈,充耳琇莹,光彩莫比,时人荣之。
然伯华之风流酝藉,高蹈尘俗,萧散孤特,喜徜徉于深山绝谷、断桥流水、竹篱茅舍之外,与雪月争妍,虽与徂徕十八公、渭上苍庭筠为莫逆之交,然二子者徒耐岁寒,不改其
当是时,英彩焕发,清芬满天地,二子拱手下风,不敢班也。
后世乃有如庄者,慕富贵,失身帝王家,伯华之家声顿减,一宗含垢长往。
唐宋文贞公铁石心肠,为时端人,伯华之枝始有出而与之交。
自是骚人诗士争先延致,茍非其人,语言无味也。
至我本朝,如辈倾心从游,播之歌颂,惟处士林和靖有「暗香」、「疏影」之句,识者以为善于形容。
夫以冰清玉洁之姿,雅度孤标,与骚人诗士酬风酢月于荒寒寂寞之滨,声音气味之孚感,宜也。
自三代以下,未与有道者交也。
引而置之庄岳之间,自伊川程夫子始。
夫子中兴圣学,英材萃门,尝进梅生藻而与之言曰:「子知万物之荣枯乎?
此阴阳升降之大节也。
然逐枝逐叶自有一荣枯,盖各有一乾坤也」。
藻曰:「物物各有一消长,亦不外乎一大消长。
此理一分殊之谓乎」?
夫子莞尔而笑曰:「藻也,始可谓言道也矣」。
生得闻大道之要,颇有矜色,同门有龟山杨先生者,深戒之,俾其好藏清艳,由是涵养益粹。
紫阳朱夫子一见如故人,有「尊中句里,说尽心期」之语。
南轩张先生识于长沙王令尹坐上,自谓平生佳绝,无以踰此。
往往因伯华而思仲实,慨然怀古于鼎味之中。
遥遥世胄,人咏其德,久而不忘,根深本厚者如是哉!
东海之外,真腊之墟,有隐士者,黄衣紫里,清馨亹亹袭人,慕梅君之令闻,愿为假子。
风骨绝不相似,世人安之而未察。
又有名梁者,世传其尝佐治水,能兴云雨,人祀之。
其言荒诞,君子不取也。
史臣曰:氏之先有二族,一在商末封为伯,以忠诚谏,为所醢,屈原贾谊深悲之。
汉成帝时乾纲解纽,九鼎将移,南昌故吏名福者乞斩佞臣头,而奸邪为之缩颈。
至我宋有名尧臣者,与六一居士为金石之交,以诗文称,而忠谏不逮。
吁,何其寂寂也!
伯华仲实之后,盛衰不齐,毋足怪者。
独以爱华弃实之际,于此可以观世变。
近世好奇之士又访梅君之长老耆庞龙钟,槁项而黄馘者,争贵重之,华、实之衰不问也,此又世道之一变。
后世鼎鼐不调,尚伪忘真,至以鼻吸斗酢为相业。
独鲁咸子孙衍裕于天下,庙堂之上日夜思所以重其声价,为国家之大利,乃以回天下精淳醲郁之味,以养民日用之和为不急之腐谈。
呜呼!
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
托物作史,以文为戏,自韩昌黎传毛颖始。
当时贪常嗜琐者呫呫然动其喙,笑以为怪,惟柳柳州奇之。
又有《革华传》,非韩笔法,他人窜入无疑。
坡公乃作《罗文》、《叶嘉》、《黄甘》、《陆吉》、《江瑶柱》诸传,屏山刘公亦有《苍庭筠传》,李忠定公又有《武冈侯》、《文城侯》、《文信侯》三传,亦各有寄兴焉。
予与大庾公托契旧矣,病暑无与语,遐想风致,为作世家。
其原深流长,有不容不尽著,见者未必怪也,终自愧其常且琐耳。
按:《鲁斋集》卷一四。又见同书卷一五。
洛书五事图赞 宋 · 唐士耻
 出处:全宋文卷七○二八、《灵岩集》卷五
臣仰惟仁宗皇帝诏休大统,克己承天,越成洽熙,怀谦履薄,罔敢自宁。
犹思儆切在躬,取《洛书》五事写以为图。
丕休哉,自修之要道、饰身之格典也。
二仪同流,人极中建,形色天性,咸具至理,能者养之,各有其则。
统宗会元,万目毕振,天畀彝伦,神禹受之,箕子历陈,越为丕矩。
初一五行,委之自然,次则敬用五事,盖人道之始也。
貌言视听,内焉心思,实一书之领会。
汉儒考古知德者鲜,庶徵之来,孰究厥奥?
维我仁宗发千古之秘,启不传之妙,彪分胪列,瞭若日星,近取诸身,先其在我,八政而下,不行而至,诚为己之大端、立极之奥理也。
铺观国史,《洪范政监》为卷二十有四,出自帝藻,殆详略之交备,本末之相宣欤?
厥后英宗皇帝常列《洪范》于钦明殿之屏,重华继文,遹骏有声。
《中兴馆阁书目》仁宗御集一百卷,图与居其一焉,度越流略,作宋一经,皇乎伟哉。
小臣斐墨,昧死祗赞,赞曰:
人生两间,万化纷纭,盍执要端,无先一身。
曰貌固有,养之在人,厥德为恭,暴慢不侵。
以之作肃,罔有弗钦。
言从视明,听当远闻,咸适厥理,毋汩毋湮。
妙若心思,中乎天君,睿以作圣,所造孔深。
龟文出洛,有姒至神,具列九畴,光明郁纷。
其枢维何,次二所陈。
反躬之会,众妙之门
行政纪疑,徵福之分。
是皆外物,殆胡足论,有若三德,若迩若亲。
犹曰治人,朝己之真。
有若皇极,敛福锡民。
切问近思,殆我之因。
维我仁宗,其温若春
请事斯语,复礼为仁。
曰敬曰用,阴会默存。
知言之要,懿乎斯文。
昔焉《政监》,大义若纶。
皇曰兹详,无胥以沦。
爰写斯图,万世之珍。
道不下带,厥效孔殷,标曰《洛书》,探厥攸元。
妙诀不传,千载一辰,厥义惟新。
小臣钦赞,并用书绅。
灵应庙祝文 南宋 · 黄震
 出处:全宋文卷八○六○、《黄氏日钞》卷九四
神以威德,福此鄞土,凡厥有生,皆神所祚,水旱疾疫,动必佑之
况于外患,神宁弗思?
某在此邦,最为贱士,但于幽明,不敢有愧。
顷自旧冬,远闻边声,须者岁首,恭拜神灵。
愿赐丕休,大庇千里。
皇天悔祸,狄患消弭。
今叨乡节,置司乡邦。
敢伸前请,永保无疆。
答姜□兄馈筑室小劄(辛七兄) 南宋 · 陈著
 出处:全宋文卷八一○九、《本堂集》卷八五
某皇恐端拜申禀某官:某当乾坤之澒洞,本不谋家;
恐风雨之震凌,未能忘俗。
辄营小筑,遽彻远闻
厚之绿蚁之朋壶,重以青鲟之盈篚。
登嘉曷称,方命又难。
代谢郊祀肆赦表 宋 · 李曾伯
 出处:全宋文卷七八一一、《可斋杂藁》卷二
肃五畤于汉坛,用成熙事;
三面,诞布湛恩。
欢动迩遐,德沾中外。
恭惟皇帝陛下与天同覆,如日初升。
立极体元,衍宗社灵长之庆;
垂基永命,本帝王钦恤之仁。
属宣室之受釐,即端门而孚号。
鳏寡孤独,谁非举手加额之人;
动植飞潜,不翅浃髓沦肌之赐。
远闻草偃,喜切葵倾。
一代缉熙,未逊诗书之盛;
十行宽大,咸欣诏令之观。
杨少监 宋末元初 · 牟巘
 出处:全宋文卷八二三八、《陵阳先生集》卷二二
治凤载翔,方叹漂漂之举;
岁蛇多厄,遽兴起起之嗟。
诉音远闻,善类短气。
近故军器少监梅坡杨公,立朝雅望,治郡最声。
吴会相羊,谅方膺于追诏;
参墟萧瑟,胡又陨于魁躔?
平生未究其设施,有识皆为之痛愕。
长身玉立,宁复斯人?
满眼棠阴,已成陈迹。
辄裒遗爱,仰叩真乘。
以纾此邦父老之思,以见奕世交游之谊。
伏愿真灵不昧,白香山径归兜率之天;
惠利无穷,朱仲卿永顾桐乡之地。
承旨乐山唐公八月十二日宴于其第以诗奉呈 元 · 陈孚
五言排律 押盐韵
圣代开皇极,恩波雨露沾。
笃生嵩岳佐,载叶渭川占。
社稷千龄会,衣冠五福兼。
朱弦新律吕,黄石旧韬钤。
德望三朝眷,仪刑四海瞻。
摛词追,励学探羲炎。
宇宙归青照,风云奋紫髯。
议如唐陆贽,诗似晋陶潜
践履刚而毅,精神智以恬。
一区杨子,万轴邺侯签。
山色秋凝璧,烟光昼捲帘。
金銮辞秉烛,玉铉待调盐。
大匠规模远,宗公号令严。
王臣躬蹇蹇,君子德谦谦。
此日鸣朝凤,清秋近夜蟾。
瑶簪环杖履,宝墨出湘缣。
北海宾长满,东山屐未厌。
车声阗绣户,花影舞朱檐。
乐幸追灵运,忧当后仲淹
愿施经济具,天下待针砭。
鸳鸯湖棹歌一百首 其六十四 甲寅 清 · 朱彝尊
七言绝句 押阳韵 出处:曝书亭集卷第九
花船新造水中央,晓发当湖溯汉塘。
听尽钟声十八里,平林小市入新坊甪里东为汉魏二塘,德藏寺钟初成,工戒以勿击,俟行百里击之。工行至新坊十八里,遽击之,由是不能远闻,载《括异志》。)
冬日雷塘墓庐有感 清 · 孔璐华
 押元韵
十载归陈留,每每思故园。
未识我姑面,含悲惟自吞。
常见吾夫子,逢节慕亲恩。
伤心不敢语,幸有椿堂存。
视媳如弱女,义训谆谆言。
凡为妇道者德谦礼义纯。
优然而待下,仆婢亦和温。
克勤亦克俭,所闻敢不尊。
谁料今夏时,变幻更莫论。
山颓天忽倾,伤心复断魂。
耿耿肺腑碎,泪痕变血痕。
几度悲往事,无语望黄昏。
衰草被长阡,松柏围古墩。
罪重复何说,哀哀守墓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