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正文
回贺生日启戊子 南宋 · 李刘
 出处:全宋文卷七二七八、《梅亭先生四六标准》卷一四
生我劳悴,揆初度以增悲;
俾尔炽昌,受徽言而重愧。
尝已戒门而辞璧,犹蒙掷地以铿金。
恭惟某官厚德嘘枯,英文发藻。
怜香山花前之岁,正可闲行;
老坡月下之风,不妨同坐。
特捐妙语,见宠孤踪。
某自笑朱愚,老为黔佐。
昌黎之南斗,乘除难挹于酒浆;
灵均之东皇,偃蹇谩陈于竽瑟。
乡官上寿启庚寅 南宋 · 李刘
 出处:全宋文卷七二七八、《梅亭先生四六标准》卷一四
伏以我生之辰,与王瓜而同日;
物出于甲,雌木之非材。
何勤黄绢幼妇之辞,更为绛县老人之祝。
恭惟某官英文发藻,厚德嘘枯。
五十七之归迟,每怜白傅
二千石之强直,俯念朱卿。
假以徽言,宠其初度。
某不知所贺,藏弆为荣。
吾党小子之斐然,乏琼琚之效报;
是邦大夫之贤者,希药石以相生。
怀古一百韵寄张敏之 金末元初 · 耶律楚材
五言排律 押支韵
兴亡千古事,胜负一枰棋。
感恨空兴叹,悲吟乃赋诗。
三皇崇道德,五帝重仁慈。
礼废三王谢,权兴五伯漓。
焚书嫌,峻法用高斯
政出人思乱,身亡国亦随。
阿房修象魏,徐福灵芝
偶语真虚禁,长城信谩为。
只知秦失鹿,不觉楚亡骓。
约法三章日,恩垂四百基。
汉兴学校启,文作典章施。
黩武疲中夏,穷兵攘四夷。
嗣君恩稍失,刘氏德难衰。
新室虽兴难,真人已御期
魏吴将奋起,灵献自荒嬉。
贼子权移汉,奸臣坞筑郿。
三朝如峙鼎,四海若棼丝。
才奉山阳主,已生司马师
仲谋孟德,葛亮倍曹丕
惟晋成独统,平吴混八维
有初终鲜克,居治乱谁思。
蝉鬓充兰掖,羊车绕岐。
孙谋无远虑,神器委痴儿。
国事归椒室,民饥询肉糜。
为人昧菽麦,闻蟆问官私。
卫瓘尝几谏,何曾已预知。
五胡云扰攘,六代电奔驰。
川谷流腥血,郊原厌积尸。
天光分耀日,地里裂瓜时
历数当归,驱除暂假隋。
西陲鄯善,东鄙讨高丽
鸾驾如江国,龙舟泛汴漪。
锦帆遮水面,粉浪污河湄。
府藏金帛积,生灵气力疲。
盗贼天下起,章奏禁中欺。
海内空龙战,河东有凤姿。
元戎展鹰犬,颉利助熊罴。
奉表遵朝命,尊王建义旗。
经营于盗手,禅让托君辞。
豪哲归吾彀,要荒入我羁。
太宗真令主,贞观有皇规
正美开元治,俄成天宝悲。
曲江还故里,林甫领台司
裂土封三国,缠头爱八姨
霓裳犹未罢,鼙鼓恨来迟。
逆寇陵丹阙,君王舍翠眉。
两京贼党灭,方镇重权移。
朱李元堪叹,石刘亦可嗤。
九州重搆乱,五代荐荒饥。
辽宋分南北,翁孙讲礼仪(昔宋事辽为兄,仍请随代以序昭穆,至季年辽为翁,宋为孙。)
宣和风侈靡,教主德庸卑。
背约绝邻好,兴师借寇资。
悬知丧唇齿,何事撤籓篱。
失地人皆怨,蒙尘悔可追。
辽家遵汉制,孔教祖宣尼
焕若文章备,康哉政事熙。
朝廷严衮冕,郊庙奏埙篪。
校猎温驰射,行营习正奇
南州走玉帛,诸国畏鞭笞。
天祚骄人上,朝鲜叛海涯。
未终三百祀,不免一朝危。
鸭绿金朝鸭绿江武元起义之地。),桑乾玉玺遗(金兵逼京师,天祚西狩,遗传国玺于云中之桑乾河,竟不获。)
后辽兴大石,西域龟兹
万里威声震,百年名教垂(大石林牙,辽之宗臣,挈众而亡,不满二十年,克西域十国,幅员数万里,传数主,凡百馀年,颇尚文教,西域至今思之,庙号德宗。)
武元平宋地,殷礼宗姬(金谓箕子之裔,杂用周。)
治国崇文事,拔贤尚赋词。
邦昌君洛汭,刘豫立青淄。
大定民兴咏,明昌物适宜。
日中须景昃,月满必光亏。
肘腋独夫难,丘墟七庙隳。
北朝天辅佑,南国俗疮痍。
天子潜巡狩,宗臣严守陴
山西尽荆枳,河朔半豺狸。
食尽谋安出,兵羸力不支。
长围重数匝,久困再周期。
太液生秋草,姑苏游野麋。
忠臣全节死,馀众入降麾。
文献生三子,东丹第八枝。
虚名如画饼,遗业学为箕。
自笑蓬垂鬓,谁怜雪满髭。
抚膺长感慨,搔首几嗟咨。
车盖知何处,衣冠问阿谁。
自天明下诏,知我素通
发轫装琴剑,登车执策绥。
穹庐或白黑,驿骑半黄駓
肥脔白如,琼浆甘似饴。
天山连北府天山之北,北庭都护府在焉。)瀚海西伊伊州之西北有瀚海伊州又谓之西州。)
天马穷渤澥,神兵过月氏
感恩承圣敕,寄住到寻罳(寻罳虔,西域城名。西人云,寻罳,肥也;虔,城也,通谓之肥城肥城 其下渐西本小字夹注云「寻罳干今名斜米思干,有水道灌溉之利,在七河之中,故为肥城。」)
春色多红树,秋波总绿陂西域风俗,家必有园,园必成趣,多有方池圆沼。)
不须赊酒饮,随分有驴骑。
畎亩栖禾粟,园林足果
舂粳光璨玉,煮饭滑流匙。
圣祖方轻举,明君应乐推。
龙庭陈大礼,原庙献明粢。
万国朝金陛,千官列玉墀。
求贤为辅弼,举我忝丞疑。
才德真为慊,颠危不解持。
愿从麋鹿性,岂恋凤凰池
投老谁为伴,黄山敏之
寄隐者 元初 · 耶律铸
七言律诗 押灰韵
投老尝期谢草莱,有人怀抱待君开。
叩玄要给谈人口,虚白原宜养圣胎。
凤尾诺虽徵不起,鹤头书合召将来。
莫惊此会知何处,认取黄金是旧台太宗弟五皇子尝召隐居故有凤诺之语诺是应诺之诺或作识音志非)
侍宴万安(和林城万安宫阁名也) 元初 · 耶律铸
七言律诗 押萧韵
六龙捧日上层霄,人海妖氛时自消。
五彩凤声喧鸟道,九光色焕兰苕。
宴酣兜率黄金鼓太宗皇帝尝号万安宫为莲宫),吹裂昆崙紫玉箫。
更觉钧天佳气合,万枝华烛动虹桥。
述实录(四十韵) 元初 · 耶律铸
脩征蜀道录每以二鼓为期方息中夜闻笛既觉想实录事迹亦如梦寐怆然以为怀述此写之
承天圣祖开天业,四海为家尽臣妾。
规模宏远古无比太祖封诸亲王封域东尽东海西西海自古未有如此规模之宏远也),统绪岂惟垂万叶。
朅来海水不扬波,向见灵河已清澈金大安元年河清上下数百里次年庚午太祖皇帝经略中原易乾凿度曰圣人受命瑞应先见于河河水清河清之徵太祖皇帝受命之符也)
除天所覆乐心戴,愈见人情皆感切。
折冲猛锐尽陈力,骨鲠贞良咸就列。
恭行天罚攘搀枪,著就鲸鲵殊剪截。
列圣未出无名师,历世弥光先圣烈。
推亡固存非一国,迷不知时非俊杰。
世许青野食前言辛巳年宋主宁宗遣国信使苟梦玉通好乞和太祖皇帝许之敕宣差噶哈护封还其国辛卯冬太祖皇帝南征女真遣信使苏巴尔罕等使宋青野原宗沔州统制张宣诱苏巴尔罕杀之此其伐宋之端也 文田案苏巴尔罕元史作搠不干原文亦当如此盖元史所据元实录即双溪所撰必无异文也此馆臣改本 又案太祖崩于丁亥辛卯太宗在位数年矣祖字当作,不若犬偷及鼠窃。
诬天复敢拘行人(后戊戌年七月嘿密什等百人使宋竟拘留不遣),妄专狙诈誇明哲。
国犹摄生贵处顺,水背流时源易竭。
即今日削尽疆场,其势得无忧迫胁。
若然仍不畏天威,曷异螳螂当辙
未知其可将蛮触,相与区区较优劣。
武王问罪挥天戈,徵发诸军自崙碣。
翠华遥下五云来,辄报锦城氛祲灭(方入蜀便告云顶之捷)
扈跸貔貅三十万,争欲先驱埽妖孽。
搏熊攫豹捷飞猱(诸军缘蜀道搏熊豹捷猿猱输之和林),赴险蹈虚矜胆决。
纷驰传檄启途使,英荡辅之龙虎节。
悬崖万仞入云端,前马不行应气摄。
虹梁缥缈驾层霄(兴利州三泉县桥阁共一万九千三百十八閒护险编栏共四万七千一百零三十四閒),高兴动人殊可悦。
若非由蜀道登天,岂与飞仙得相接(飞仙岭相传徐佐卿化鹤跧泊之地故名飞仙上有阁道百馀閒即入蜀路)
腾倾湍瀑翻惊涛,怒震横流还送折。
千岩万壑殷晴雷,捲起千堆万堆雪。
飞阁尤非地上行,剑门呼似天中裂剑州剑门县在北东五十里郦元水经注曰大剑戍至小剑戍三十里飞阁相通谓之阁道)
壁立千寻冷翠屏,碧霞城拥清都阙。
振衣直上玉女台,下视烟尘望吴越
五丁碎徙青黛山,万簇蚕丛(一作簇)乱堆叠。
金城虽包裹全蜀,胜负莫非由勇怯。
孰云无所骋骁骑,闭口势何劳捕舌(时得宋蜡丸书云云虽骁骑万群安所用之)
天衷应未诱蚩萌,堪叹颛蒙与天绝剑门苦竹隘招之不降遂杀之)
宁知皇化如时雨,欲济迷津作舟楫
会闻蓬阆朝真仙(蓬阆等州皆纳土降),箪食壶浆尽迎谒。
纷纷诸将无虚日,争奏归明争献捷。
旌门敕树受降(时旌门外敕树受降旌凡降者于其下待诏优恤),异致穷民遂安帖。
莫如天欲降何如,英猷一旦为虚设。
无雷东陊孤山御营东山无雷倾地),惊风西捲旂杆折御营西军风折旂杆)
龙桥忽焉悉中圮(攻钓鱼山上下浮桥遽中圮),夔鼓鼛然寻亦歇(大驾战鼓初闻数十里之外后虽三数不闻)
忍令飞驾鼎湖龙,持拔龙髯堕尘劫(列仙传丁约曰儒谓之世释谓之劫)
笛声唤得梦回来,梅梢犹印西窗月。
凯乐歌词曲九首 其二 取和林(恢复皇居也) 元初 · 耶律铸
 押元韵
龙飞天府玉滦春,德水清流复旧痕金大安元年河清上下数百里次年庚午太祖皇帝经略中原易乾凿度曰圣人受命瑞应先见于河河水清坤灵图曰圣人受命瑞必先见河清之徵太祖皇帝受命之符也德水见史记唐凯乐歌词千年水德清
自非电断光前烈,谁得重沾雨露恩(和林城苾伽可汗之故地也岁乙未圣朝太宗皇帝城此起万安宫城西北七十里有苾伽可汗宫城遗址城东北七十里有唐明皇开元壬申御制御书阙特勤碑案唐史突厥阙特勤骨咄禄可汗之子苾伽可汗之弟也名阙可汗之子弟谓之特勤开元十九年阙特勤卒诏金吾将军张去逸都官郎中吕向赍玺书使北吊祭并为立碑上自为文别立祠庙刻石为像其象迄今存焉其碑额及碑文特勤皆是殷勤之勤字唐新旧史凡书特勤皆作衔勒之勒字误也诸突厥部之遗俗犹呼其可汗之子弟为特勤特谨字也则与碑文符矣碑云特勤苾伽可汗之令弟也可汗犹朕之子也唐新旧史并作毗伽可汗勤苾二字当以碑文为正 文田案唐书回鹘传骨力裴罗立自称骨咄禄毗伽阙可汗徙牙乌德鞬山昆河之閒南距西城千七百里西城汉高阙塞也有诏拜为骨咄禄毗伽阙怀仁可汗 回鹘传磨延啜自称葛勒可汗使王子骨咄特勒助讨贼 又有萨特勒胡特勒㕎馺特勒厖特勒又有王子嗢没斯特勒那颉啜又有特勒毒斯均见回鹘传中)
唐十臣像歌魏徵李白郭子仪浑瑊颜真卿韩愈白居易牛僧孺崔慎由司空图。) 元初 · 郝经
 押阳韵 出处:御定历代题画诗类卷五十三 古像类
郑公山立面黄,袖中隐隐露谏章
致君太宗一镜今不亡。
谪仙翩然来帝乡,淋漓龙巾倚御床。
斗酒百篇锦绣肠,光焰至今万丈长。
汾阳沈雄异姓王,中兴功业冠有唐。
人臣始终寿且昌,深山大泽龙蛇藏。
咸宁气貌惨不扬,杀气凛凛横天狼。
回天再造忠且强,功名端不让汾阳
太师鲁公日角方,挺特不挠百鍊钢。
端笏正朝貌堂堂,卢杞蓝面不敢望。
昌黎高冠何昂昂,泰山北斗元气傍。
天衢摇曳云锦裳,斥去老佛擅文章。
乐天翛然世相忘,江水荡漾江花香。
不作房杜庸何伤,歌诗直与日月光。
奇章重厚国栋梁,乱来粗能立纪纲。
太平无象称小康,不计党祸深膏肓。
崔相忧国眉两厖,区别流品何太忙。
天子闭目犹自防,曹节侯览不可量。
司空表圣宜贤良,清癯不欲游岩廊。
诗外有味谁肯尝,寡鹤飞去高翱翔。
羽林万骑歌 元 · 王恽
 出处:秋涧集卷八
至元丙子岁立春后三日,醉八奉御宅。明日,酒恶,隐几坐,殆不能为怀。遂取《通鉴》阅唐明皇帝清宫事迹,作古乐府一章,号曰《羽林万骑歌》。书示表弟韩从益。且浮太白数四,觉酒气拂拂从指间出去矣。其辞曰:
韦娘鸡晨遵篡武,牝鸡啄李求太女。
履霜得冰忽深戒,祸始房陵帝私语。
神龙殿前虹贯日,王气龙池濯烟缕。
羽林万骑骁且雄,守捉内外生阴风。
鞯裁文豹虎衣炳,扼腕久弗诸韦同。
潞州别驾眼横电,虬髯英姿真太宗
暗中结纳许清禁,继以幽求玄礼仙凫忠。
玄武门前听二鼓,散乱天星如雨
平明一扫妖氛空,相王已是玄真主。
东城瑞霭朝日鲜,五王甲第临天渊。
三郎归来龙在沼,晴波翠滟终南烟。
开元隆平此张本,烟火万里春熙然。
谁图勇断蛾眉剑,翻作环儿并辔鞭(尽家有玉环并辔图)
捕蝗行 元初 · 胡祇遹
 出处:紫山大全集卷四
至元六年北自幽蓟南抵淮汉右太行东海皆蝗朝廷遣使四出掩捕仆奉命来济南前后凡百日而绝故作是诗
老农蹙额相告语,不惮捕蝗受辛苦。
但恐妖虫入田中,绿云秋禾一扫空。
敢言数口悬饥肠,无秋何以实官仓。
奚待里胥来督迫,长壕百里半夜撅。
村村沟堑互相接,重围曲陷仍横截。
女看席障男荷锸,如敌强贼须尽杀。
鼓声摧扑声不绝,暍死岂容时暂歇。
枯肠无水烟生舌,赤日烧空火云裂。
汗土成泥尘满睫,上下杵声如捣帛。
一母百子何滋繁,聚如群蚁行惊湍。
嘉谷一叶忽中毒,芃芃枝干皆枯乾。
无乃民劳吏无德,可能百郡俱贪残。
庙堂调燮亦有道,胡为凶𧕏来相干。
圣躬爱民夜坐起,遣使日驰三百里。
太宗吞蝗那可比,愿随时雨俱为水。
谁怜粒食诚艰食,螟螣蟊贼口中得。
土战勤劳血战忧,田家一饱岂易求。
今冬斗粟直三钱,力回凶岁成丰年。
公私仓廪两充盈,大车小车输边兵。
滕王阁 其二 元 · 程钜夫
五言律诗 押尤韵 出处:御定历代题画诗类卷三十二 古迹类
佩玉鸣銮地,滕王说几秋。
人间空画本,槛外只江流。
空济艰难业,旁招俊乂俦。
太宗尤可念,千古有瀛洲。
读史四首 其二 元 · 叶懋
 出处:鄱阳五家集卷十一
太宗剪隋乱,英武如神明。
惜哉绝世主,所学竟非成。
赏忠乐谏争,廷辱疑臣卿。
蕴古未为过,亟死遭严刑。
汉主六七作,文帝臻隆平。
恭俭出天性,懿德久逾真。
二君屹相望,允称汉唐英。
功业在青史,班班如日星。
明皇戏侏儒图 元 · 李祈
七言绝句 押虞韵 出处:御定历代题画诗类卷三十九 故实类
太宗英风溢寰区,指顾群雄定海隅。
何事开元盛日,却将勋业付侏儒。
全韵诗上平声十五首 其七 太祖辽阳乾隆戊戌 清 · 弘历
七言排律 押虞韵 出处:御制诗四集卷四十七
沈阳既拔壮鸿模,乘势辽阳进取图(集贝太祖既得沈阳驻军五日勒诸臣谕曰沈阳已拔敌大败宜即乘势长驱以取辽阳议既定遂于三月庚申进兵)
列栅浚壕已丧胆,轻刀长箭遂争驱。
八旗左右努群力,百雉虺颓陷一隅辽阳城守众官闻我军将至大惊遂开太子河注水于壕闭西闸沿陴列鎗炮兵环四面守禦甚严辛酉日午我军至辽阳东南侦卒驰告西门外有兵至出城五太结祖统左翼兵先往明总兵李怀信等率兵五万里营太祖命左翼四旗兵击其左时太宗太宗引精锐护军至请进战太祖止之坚意行留后至二红旗兵城旁觇视之左太祖遣扈从两黄旗护军往助太宗引军冲明营击败其众左四旗兵亦至夹攻之明兵大乱奔溃兵自太宗乘胜追击六十里至鞅山乃还方接战辽阳西关出援我留驻城旁之二红旗兵见而邀击驱令奔回明兵争入城人马自相蹂践死者枕藉会日暮收军距城南七里驻营诘旦泄太祖统军贝勒诸臣率左四旗兵掘城西闸口以城壕之水且令左四旗兵塞城东进水口太祖亲率右翼兵布楯车堵列城边以卫众军俾得橐土运石以壅水明步骑三万出东门列营相拒左翼诸将遣人驰告曰掘闸口难不若夺桥易也将涸太祖曰若然姑往夺之果得急告我会壅遏水口右四旗前队军渡壕大呼掩击东门外明兵方鏖战我红甲护军二百白旗兵千并进明骑兵遂败各贝勒部下白甲精锐护军复大呼奋射而入明步兵亦败望城奔窜我师乘势纵击至东门外明兵死者壕堑皆满水尽赤左四旗兵夺武靖门桥分击守壕者城上下发大器抵拒联绵不绝我军奋勇冲突树梯登城遂夺西城一面驱斩其众据其一隅城中惊扰大乱日将夕左翼太祖闻左四旗兵已登城即撤北面攻城兵以益登城之众)
彻夜明兵举火噪,逮晨合队压城铺。
屹然雄镇两朝克,纷尔馀民万岁呼(是夜城内明兵举火列炬拒战达旦其道员牛维㬬高出等及众军民多乘乱缒城而遁翌旦明兵复列楯大战又败我右四旗兵亦登城遂克辽阳官民皆薙发降城中结䌽焚香备乘舆导迎日正午夹太祖辽阳城百姓道俯伏皆呼万岁)
外柴堡通降七十,禁军卒扰患瘏痡辽阳既下其辽东三河东胜等大小七十馀城官民皆薙发降太祖皇子台吉德格类侄台吉古率八大臣引兵千人安抚居民至海州城中官吏殷富之家张鼓乐肩兴来迎二台吉揽辔传令禁军士扰害不得夺民财物二台吉宿公廨中军士俱屯城上禁勿入民家)
不知足合陇还蜀,假道灭殊虢与虞沈辽唇齿相依既得沈阳辽阳不可不并取此光武所谓既得陇复望蜀也)
力屈一时多尽节,燕中颇有笑捐躯(我军攻城时明经略袁应泰城北镇远楼督战见城破举火焚楼而死分守道何廷魁率妻子投井死监军道崔儒秀自经总兵万良副将梁仲善泰将王豸房承勋游击李尚张绳武都司徐国王宗盛守备李廷干等皆战殁生擒御史张铨众令其进见太祖不肯行谕再太祖命赐死以遂其志太欲生之婉四终不可夺不得已缢而葬之夫明臣之不降者我其不祖宗加恩而燕京君臣漠弗相关功罪不明欲亡得乎)
全韵诗上平声十五首 其六 太祖明沈阳乾隆戊戌 清 · 弘历
 押鱼韵 出处:御制诗四集卷四十七
武威既渐耀,遂𢷬沈阳(威太祖既破明四路兵铁岭震远近寻取开原二城天命六年率诸贝勒大臣征明沈阳军士载营栅攻具乘舟顺浑河而下水陆并进)
埤堄虽严守,临冲已预储。
摧枯拉朽似,无战有征如。
七万一时溃,城门殃及鱼(我军将沈阳明侦卒驰告其守将明总兵贺世贤尤世功分兵乘城我军营城东七里明兵于城外凿掘壕堑树栅筑墙环列鎗炮以拒复登埠坚守乙卯我军进攻连败敌兵绕城掩杀明兵七万皆溃阵斩贺世贤尤世功及恭将知州同知等遂树云梯拔沈阳城明总兵陈策四川步兵二万渡浑河来援击而太祖令右翼四旗兵进击并溺水敕后军往助冲入明兵大败追击至浑河尽死复见浑河南有步兵万馀列车楯据㩝结营又明总兵李秉诚朱万良姜弼领骑兵三万营于白塔铺我国雅逊率护军二百往侦不战而退明兵遥蹑其后驰迎太祖闻之怒欲自往击太宗请行领护军疾战明兵之追雅逊者溃奔掩击至白塔铺兵皆太宗不待后军至即率百骑进击李秉诚等三总败遁同大贝勒代善台吉岳托追四十里斩首三千馀贵参太宗复击浑河以南步兵破其营斩明副将董仲将张大斗悉歼其众令诸太祖率诸贝勒沈阳东门外将引兵屯城内)
山海关乾隆癸卯 清 · 弘历
 出处:御制诗四集卷一百
并山连海真雄关,一夫当之万过难。
虽然我祖开创际,鼓众靴趯亦岂艰(一解)
我祖惜众恐冒险,伤人得地失不掩。
以此屡谕莫冲(我命效太宗凡遇征讨军中将士有先登赐号巴图鲁者屡谕诸大臣以此等忘躯励勇之人宜加护惜勿再令首先登城致或伤损仁心仁言体恤备至众益感激思奋争先效用前恭阅永久实录曾命特书谕旨恭述也圣谟以志且以贻示子孙凛遵法守),诸臣群下心倍感(二解)
万里长城守岂易,何处无可入之地。
直至燕京略山左天聪三年十月燕京太宗亲统大军征明大安口围困十二月大军经海子而南且猎且行遂趋良乡克其城复克固安还至卢沟桥副将沈某率兵六千来禦进击尽歼之列营于京城西南明总兵满桂黑云龙麻登云孙祖寿等四人领马步兵四万结栅列鎗炮以禦我军毁栅而入斩满桂孙祖寿生擒黑云龙麻登云我军无一伤者乃遣巴克什达海赍书与明国议和遂旋军八年七月太宗亲统大军入张家口宣府大同山西应州朔州旋师崇德元年六月武英郡王阿济格统军入长城越保定安州旋师三年八月略山命睿亲王多尔衮等统师征明入墙子岭至燕京西界复由临清渡运河四年正月攻破山东济南府执明德王由枢还至天津共克城三十四降城六败敌十七阵三月凯旋七年十月崖口命饶馀贝勒阿巴泰等统兵征明分道入界岭黄直兖州府山东州县相继下凡攻克三府十八州六十七县六月师还如入无人之境),无人境恣入与出(三解)
得之诚易虑守之太宗太宗燕京时诸贝勒大臣请进攻终能谕曰朕视将卒如子子贤虽无积蓄成立子不肖虽有积蓄不能守也此时正当善抚我军蓄养精锐因遂止弗攻盖亦审时度势固有所待耳),天时敬待因回师。
大智大仁兼大勇,惟恐穷武伤黔黎(四解)
自成西入燕京乱,朱家宗社失一旦。
亡明者贼实非我,闰位为(去声)我驱除难(五解)
三桂献关因一女吴三桂为明统兵守山海关有宠姬陈沅留其父吴襄所及李自成燕京家被劫陈沅亦为所掠三桂在关闻燕京失守父为贼絷尚观望不赴及闻陈沅陷贼中乃决计诣睿亲王军前献关请大兵剿贼吴伟业有诗云不为君亲来故国只因女子下雄关正指此也先是我六日世祖睿亲王统兵定中原授奉天大将军印行三桂遣将出关来迎愿率所部前驱王得书即整旅入关直趋燕京击破流贼捷书驰奏传檄安抚畿辅郡县恭迎世祖定鼎京师,贤王率入堂堂旅。
定京迎驾靖中原,有周公德功更巨(六解)
陪京来往兹必经,即境抚古感昊灵。
保泰持盈慎守器,赤心语告后人听(七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