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正文
伤寒解惑论序乾道九年八月 宋 · 汤尹才
 出处:全宋文卷五七一七、《爱日精庐藏书志》卷二二、《皕宋楼藏书志》卷四六、《宋以前医籍考》第六五九页、《中国医籍考》卷三一
《解惑论》之作,非务新奇而沽世誉也,一本于仲景之正经。
仲景之书,昔人以《金匮》名之,其贵重如此,无求子孙思邈未能详仲景之用心,夫如是,岂庸人粗工能窥其髣髴哉!
愚因三馀,将伤寒或两證相近而用药不同者,或汗下失度而辨證不明者,冷厥热厥之异宜,阳毒阴毒之异候,其间错综互见,未易概举,辄修举而别白之,庶几洞晓,亦足以解惑之深意焉。
乾道癸巳中秋日龙溪隐士汤尹才谨序。
活人书括自序乾道二年五月 宋 · 李先知
 出处:全宋文卷四九九三、《中国医籍考》卷三○
尝观论伤寒,自仲景而下,凡几百家,集其书则卷帙繁拿,味其言则旨意微深,最至当者,惟《活人书》而已。
余留心此书,积有年矣,犹恐世医未得其要领,于是撮其机要,错综成文,使人人见之,了然明白,故目之曰《活人书括》。
即一證作一歌,或言之未尽,则至于再至于三。
虽言辞鄙野,不能登仲景之门,升百家之室,然理趣渊源,几于简而当者矣。
同志之士,苟熟而复之,藏于胸中,以之济世,亦仁人之用心也。
乾道丙戌端午日陇西李先知元象于乎书。
普济本事方跋淳熙十二年五月 南宋 · 张孝忠
 出处:全宋文卷五七二○、《宋以前医籍考》第一○五四页
许知可《本事方》,并目录制度,共十二卷。
是书一方一论,切病證,而用之蠲痾起死,有非常之功。
如言气厥不可作中风候,益肾用滋润之药,五虫能杀人,及区别肠风、藏毒、虫痔不同,皆所以破后人之疑误。
至于论说伤寒两卷,尤发明仲景指意。
善用之者,如以是论扣是锁,一一契合,无毫釐差。
山阳范应德先生,盖知可高弟,深得其法。
孝忠童稚,尝从授书,是其切脉用药,不与今医者相似。
家叔与之游,此方所从发也。
后刊板武昌,苦无善本,以正讹谬。
及归老菉山,意颇阙然,因孝忠侍见,屡及之,欲更定而不可。
岁且一纪,孝忠来宦夷陵,有蜀人刘奇者,老于医,砭艾尤工,诵经络如流水,遂相与许證甚悉。
又从鄂渚刘君邦彦考焉,问其所未知,释其所可疑,于是为备。
制度炮炙,各疏其下,方證腧穴,有而未具者,附益之,凡六十有一。
又校定字书,增者二百二十有四,减者六,乙者七,正其误者三百三十有四。
锓木家塾,于以成叔父之志。
夫许氏之本心,冤其亲之陨于医,发愤此书,济世不求其报,用意到,故无一不可用者。
后之人络脉證候之不分,新陈寒凉之无别,精觕毕用,炮制非法,而于书有疑焉,是不可与言也。
淳熙乙巳五月旦日,孝忠谨书。
按:《普济本事方》卷末,一九五九年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新一版。
伤寒明理论跋开禧元年五月 南宋 · 张孝忠
 出处:全宋文卷五七二○、《宋以前医籍考》第六七九页
右《注解伤寒论》十卷,《明理论》三卷,《论方》一卷,聊摄成无己之所作,自北而南,盖两集也。
予以绍熙庚戌岁入都,传前十卷于医者王光庭家。
洎守荆门,又于襄阳访后四卷,得之。
望闻问切,治病处方之要,举不越此。
古今言伤寒者祖张长沙,但因其證而用之,初未有发明其意义。
成公博极研精,深造自得,本《难》、《素》、《灵枢》诸书以发明其奥,因仲景方论以辩析其理,极表里虚实阴阳死生之说,究药病轻重去取加减之意,毫发了无遗恨,诚仲景之忠臣,医家之大法也。
士大夫宦四方,每病无医。
予来郴山,尤所叹息,欲示之教,难于空言,故刊此书,以为楷式。
使家藏其本,人诵其言,夭横伤生,庶乎免矣。
成公乙亥丙子岁,其年九十馀,则必生于嘉祐治平之间
国家长育人材,命医立学,得人之效,一至于此,则天下后世,凡所谓教养云者,可不深加之意也夫!
开禧改元五月甲子历阳张孝忠书。
按:《伤寒明理论》卷末,一九五九年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新一版。
小儿痘疹论序端平二年正月 南宋 · 闻人规
 出处:全宋文卷七六八七、《小儿痘疹论》卷首
婴孩之疾,莫危于疮痘,形色变异,应于呼吸之间。
生死关系,可不谨欤!
昔之名医,非不立论,按證授方,散在篇帙,帙无统纪,临危往往失错,盖不素讲故也。
张君从道,著书一百二十篇,发明前人所不到。
此医家之秘藏,童孺之司命也。
其板刊于务章帅府,人亦罕见。
纵得其书,其中玉石混散,又不能穷其旨趣,可胜浩叹。
规家世儒也,□甲场屋二十年,仅得一国庠书生之效。
取是,遂取黄帝仲景诸书,昼夜诵习,及与意合。
转从□于金石草木,庶可以遂其平日济人之志,此盖先□之所愿也。
得张君之书,每以其拯疾,无不脱手而愈,益知其斡旋之妙。
然其文意繁冗,惜乎后学未可遽□推究。
规细绎百数,大窥阃奥。
摭其精华,切于治疗者八十一篇,作三卷。
始则论将发之證,中则论已发之證,末则论□□之證,并附益以他说。
于张君书略有增损,非敢改革也。
书成□□□先生持绣节于西浙,一见遂捐金,勉之刊梓。
先生爱人利物,使婴孩无夭折之患,则张君之书,与规之名,布之四方,皆先生隐德也。
端平乙未上元后五日,待补国学生闻人规序。
茂卿方书序 宋末元初 · 牟巘
 出处:全宋文卷八二二八、《陵阳先生集》卷一三
方术犹云一方之道也。
五方殊分,风气攸限,道则一而已。
医之为道,药虽出于其手,而方多传于古人。
故修方之家,采之欲博,择之欲精。
而其用之人,欲有活法。
盖医者意也,所以通殊涂而会一理也。
世率谓孙思邈得龙宫玉函禁方,其事甚怪。
及观《千金方》,论治积聚为虚则取之雷公药,治伤寒则取之仲景、华陀,风眩则取之徐嗣伯,蒸汗则取之张苗、廪丘,莫不自有所本焉。
况当区宇浑一,如江右晋时医师所述支用存、范祖耀等脚气八十馀条,晋、宋时苏氏所习小儿诸方,皆前所未见,则又取其经验者用之。
它如崔文行度疗散、西州续命之类,亦所不废。
其博采而精择如此。
非胸中有活法,酌古今、通南北,孰能会于一乎?
吴兴茂卿,世医也,予谂之四十年矣。
兼明诸科,博习诸经,而周知南北之俗。
安分知足,志在济人。
谒方求药者,日踵其门,悉意调护,多所全活。
暇日博采古今名方,类为若干门,条分胪列,无微不载。
往往其平日以活法用之而有明效者,盖非一朝夕之力也,得古《千金方》为多。
茂卿不以自私,将板行于世,使传之者亦能用之以活法,守常而知变,潜利阴益,可胜悦哉?
陆宣公闭户集方,程伊川池上施药,予窃慕而不能,故茂卿是编,乐为之书。
茂卿名某,今为医学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