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正文
壬辰轮对第一劄子1172年1月 南宋 · 杨万里
 出处:全宋文卷五二九一、《诚斋集》卷六九 创作地点:浙江省杭州市
臣闻国之命如人之命,人之命在元气,国之命在民心。
故君之爱养斯民,如人之爱养元气也。
然爱民者,君也。
推君之惠而致之民者,吏也。
陛下身居乎九重而心周乎比屋,储神于蠖濩而见民情于耕桑陇亩之间。
顷尝捐半赋以与民,古者艰难之时所未尝有也;
近尝出官帑以赈饥,古者匮乏之时所不能为也。
有爱民之君如此,为监司守令者,其忍负之?
顾乃不然,或郡境实旱而不受民之诉,或县无上供而预借民间来年之租,甚者攘肌而及骨,剥民以进身。
两税自有省限也,或先限而责其至足,常赋自有定数也,或厚敛而献其羡馀,甚不称陛下忧恤恻怛之意也。
泽不下流,感召旱暵,江湖之上,旱遍数州,天意若曰,远民有不被陛下之泽者也。
吏之壅阏上泽如此,可不昭然远寤哉!
臣闻令不自行,不有所劝则令不行;
恶不自止,不有所沮则恶不止。
唐代宗之时,秋霖损稼,渭南刘澡称县境苗独不损,代宗御史朱敖视之,损三千馀顷。
代宗叹曰:「县令字人之官,不损犹应言损」。
乃贬澡南浦
代宗者,可谓知劝沮矣。
唐宣宗之时补阙张潜上疏,以为:「藩府每以羡馀甄奖,窃惟藩府财赋所出有常,苟非赋敛过差,及减刻将士衣粮,则羡馀何从而致」?
宣宗嘉纳之。
宣宗者,可谓知劝沮矣。
臣谓当今监司守令有如刘澡之所为、张潜之所论者,愿陛下有以深沮之,仍诏台谏以论列之。
劝沮一明,则圣主之泽如流水之源,沛然而下,无敢壅阏矣。
取进止。
曾适张潜争地判 南宋 · 黄干
 出处:全宋文卷六五三四、《勉斋先生黄文肃公文集》卷三八
使府送下曾安抚宅二承务名适、干人周成、并金溪县百姓张潜、并干證人张四九等共六名,委本县勘究买地掘坟事。
内有陈四一、饶大两名监系日久,羸病欲死,已差医人李才鼎看验监医,并求陈四三、彭六三二名各召保,周成、张寄收。
寻拖照案牍,参酌事情,委是曾适妄状诬赖,意在扰害张潜等人。
张潜被害已破荡,而干證之人亦被监系,病患危笃,深可怜念。
且曾适以掘坟论诉,情若甚切,然自开禧三年三月估卖园地,张潜以钱就买,若果有掘坟情节,何为当时并无词诉?
此其虚妄一也。
张潜买地之时,曾经官陈词,曾适干人陈先等并邻甲,数人供状指證,皆以为并无坟墓,何为曾适略无一词与之争辨?
此其虚妄二也。
曾适尝于开禧二年十二月论郭谦侵占屋地,屋地之与坟墓孰缓孰急?
岂有先论屋地,经隔两年而论掘坟?
此其虚妄三也。
曾适执出关书,登载受分园地有祖坟三所,其后所供称是二女一乳母之坟,何其先后之相戾耶?
岂非自有祖坟,恐为人所證,故遂亟变其说?
此其虚妄四也。
开禧二年正月未抄估之前,有曾宅干人朱端陈词称,产业系三位均分,有朱契砧基簿表照,即不言有关书,今乃旋造关书以为表證,此其虚妄五也。
关书之末具载曾适令干人熊富听状印关。
嘉泰三年曾儒林尚无恙,何不为状首,而独□于曾适?
此其虚妄六也。
既曰穿关,则兄弟三人各有三本,今但以一本出官,则是本无穿关,此其虚妄七也。
园地得产于智大夫,及陈亦合有上手契字,今以其自称三坟系是淳熙年间,恐与上手年月抵牾,故遂不敢赍出此契,此其虚妄八也。
买园之时是乃知府尚在之日,「日涉」之名是乃知府宴游之所,既有力以办宴游之园,独不能求隙地以葬其殇女乳母,而置之园中,乃朝夕宴游于墟墓之间乎?
此其虚妄九也。
日涉之园而乃在县郭之内,亦非埋葬之所,此其虚妄十也。
有此十妄,晓然易见,反覆参考,然后知曾适者真豪横健讼之人也。
方曾儒林侵盗官纲之时,朝旨行下抄估家产,急如星火,为子弟者当知乃兄之罪不可逃,朝廷之命不可忽,倾其家赀以输之可也。
今乃以已卖废契欺罔县道,又以西升不可卖之产,伪称义逊,使县道官吏日受督责,不得已而将别项产业根括估卖。
张潜之徒既得其产,而曾适乃敢脱漏丞厅,伪印关书,妄诉不已。
今日之讼,自始至终皆曾适为之也。
省部行下给还产业,使人户虚纳价钱,而曾适坐得旧业,亦可已矣,又欲加之掘坟之罪。
不惟逞其忿憾,而又欲肆其邀求,使张潜之家张六二尝经安抚使司陈词,台判以为据所陈请,买曾家园,节次勘验□□曾家干人妄诉不已,送本县照祖究实,如周成妄状论扰,重行断治。
可谓明白简切,而得其情矣。
今曾适者骑从甚都,言辞甚辨,进退甚详雅,出入台府,扬扬自得,动以权势胁持上下,官吏相顾,莫敢予决。
若不为之明辨,数月之后,被论之人不待刑宪而衔冤入地矣。
所有人案申解使州,乞详本县所陈,先将被论及干證人召保放归着业,乃备申朝省诸司
今后曾适更敢妄状,严行追治,庶几无辜之民不至被害,而健讼之人稍知畏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