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正文
张裔建兴五年 蜀汉 · 诸葛亮
 出处:全三国文 卷五十九
君昔在柏下,营坏,吾之用心,食不知味;
流迸南海,相为悲叹,寝不安席,及其来还,委付大任,同奖王室,自以为与君古之石交也。
石交之道,举雠以相益,割骨肉以相明,犹不相谢也,况吾但委意于元俭,而君不能忍邪(《蜀志·杨洪传》)
表后主 蜀汉 · 姜维
 出处:全三国文 卷六十二
钟会治兵关中,欲规进取,宜并遣张翼廖化督诸军分护阳安关口、阴平桥头,以防未然(《蜀志·姜维传》)
平上言 曹魏 · 钟会
 出处:全三国文 卷二十五
姜维张翼廖化董厥等逃死遁走,欲趣成都
臣辄遣司马夏侯咸、护军胡烈等经从剑阁出新都大渡截其前,参军爰青彡将军句安等蹑其后,参军皇甫闿、将军王买等从涪南出冲其腹,臣据涪县为东西势援。
等所统步骑四五万人,擐甲厉兵,塞川填谷,数百里中,首尾相继,凭恃其众,方轨而西。
臣敕咸、闿等,令分兵据势,广张罗网,南杜走吴之道,西塞成都之路,北绝越逸之径。
四面云集,首尾并进,蹊路断绝,走伏无地。
臣又手书申喻,开示生路
群寇困逼,知命穷数尽,解甲投戈,面缚委质。
印迹万数,资器山积。
昔舜舞干戚,有苗自服;
牧野之师,商旅倒戈。
有征无战,帝王之盛业。
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
用兵之令典。
陛下圣德,侔踪前代,翼辅忠明,齐轨公旦。
仁育群生,义征不譓。
殊俗向化,无思不服。
师不逾时,兵不血刃。
万里同风,九州共贯。
臣辄奉宣诏命,导扬恩化
复其社稷,安其闾伍
舍其赋调,弛其征役。
训之德礼,以移其风。
示之轨仪,以易其俗。
姓欣欣,人怀逸豫。
后来其苏,义无以过(《魏志·钟会传》)
褒封郭淮嘉平二年 曹魏 · 曹芳
 出处:全三国文 卷十一
汉川之役,几至倾覆。
淮临危济难,功书王府。
在关右三十余年,外征寇虏,内绥民夷,比岁以来,摧破廖化,禽虏句安,功绩显著,朕甚嘉之。
今以淮为车骑将军仪同三司持节都督如故,进封阳曲侯,邑凡二千七百八十户,分三百户封一子亭侯(《魏志·郭淮传》)
屯留薛仅善政碑 唐 · 徐季鸰
 出处:全唐文卷三百六十二
开元二十年
有敕将幸太原
重巡潞藩。
上顾谓侍中裴光庭
先择才能。
俾宿储供。
公以左拾遗膺是选也。
潞州八邑。
属时不稔。
上下克办。
实多宏益。
朝廷称之。
公名仅。
字冲用
御史大夫广汉之后。
以儒术学业。
遂登三公
直言谏诤。
退官终宠。
其后自沛居河。
代有丕烈。
公七代祖辨。
后魏侍中汾阴武侯
六代祖谦。
中书令涪陵元公。
英武忠肃
魏书有传。
曾祖范。
隋本州州都。
皇朝硖州刺史
文度
曹州刺史
元俭
溧阳鄞二县令光州司马
并政理清白。
见重于时。
公受天正性。
承家具美。
敦庞重朴。
负经济大才。
优闲江海。
紫薇令姚公黄门监卢公特奏有学有文。
身材拔萃。
起家授洪洞
刺史萧瑗许以公辅之器。
羽林大将军杨敬述持节河西
以才略奏请充管记
秩满。
江阳丞。
长史王易从李朝隐以公清正直。
江阳江都海陵县令
中丞宇文融殿中侍御史咸廙业并引为判官
状称滑吏畏威而破胆。
偫萌饮惠以息肩。
奏才学惟高。
公清特立。
公操斧则伐。
拂钟无声。
淮海之间。
义风一变。
会有制命举才高未达沈迹下寮宏词博识至公从正者。
上御紫宸殿
亲试亲考。
入拜献替之司。
正议鲠词。
多所献纳。
御史大夫李朝隐屡有推荐。
竟无升擢。
及公之出宰也。
以擅美对扬。
推能抚字。
风俗。
且辞掖垣
议者为屈。
公无愠色。
躬亲庶务。
朝夕勤劳。
寒者衣之。
饥者食之。
二十一年
人尤困馁。
公输出私米。
兼赈官粮。
徙死得生。
百馀万计。
敕使少保兖公深加器异。
当朝谈奖。
狼暴出境。
鹿驯于邑
广开邮闬大创廒仓。
南填巨坑。
北防深水。
太原尹王公以殊政奏。
长史李植以异能上。
七年在任。
无风雨霜雹水旱虫蝗之害。
长史李公又考其孤清耿介。
冰碧在怀。
乃居高平山业。
公与秘书监贺知章中书侍郎严挺之虞部郎中褚光为尘外之交。
严称云。
难进易退。
翱翔宇宙之间。
廓然不可得而见。
褚每云。
暗与道合。
神超造化。
贺之篇翰。
往来精密。
公每读古史。
及闻时说。
有一仁一义一忠一孝者。
未尝不慷慨涕泣。
绝薰腥。
救穷急。
傲然独得。
情智耿然。
君子称之。
飘飘云霄之气。
磊磊栋梁之骨。
方将出地络以遐迈。
超天衢而高视。
十七乡父老崔亮臣郭全璧等五百馀人。
式刊善政。
季鸰作颂。
传于终古。
词曰。
我公兮。
肃英徽。
粹河汾。
穆崇闱。
我公兮。
深厥政。
稽邦典。
活人命。
我公兮。
豁虚受。
洞偫友。
垂大久。
浮生杂咏八十首 其六十二 现当代 · 施蛰存
七言绝句 押支韵
再来冯妇士林嗤,廖化先锋亦自疑。
左右逢源无适莫,衡文吾道一中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