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正文
车骑将军冯绲永康元年十二月 汉 · 阙名
 出处:全后汉文 卷一百
君讳字皇卿幽州之元子也。
少耽学问,习父业,治《春秋严》《韩诗》仓氏兼律大杜,弱冠诏除郎。
还更仕郡,历诸曹史、督却、主薄五官掾功曹,举孝廉,除右郎中蜀郡广都长。
遭直荒乱,以德绥抚,政化流行。
到官四载,功称显著,郡察廉吏,州举尤异氏。
迁楗为武阳,诛疾强豪,以公去官。
广汉别驾、治中从事,辟司空侍御史御史中丞,督使徐扬二州,讨贼范容、朱生、徐凤马勉、张婴等,坐迫州郡进兵正法,复辟司徒府、廷尉左监正治书侍御史广汉属国都尉陇西太守
坐问吏辜旬不分去官。
以羌骇动,为四府所表,复家拜陇西太守,上病,辟同产弟。
议郎,复治书侍御史尚书辽东太守廷尉、大常、车骑将军,南征五溪蛮夷黄加少、高相法氏、赵伯潘鸿等,斩首万级,没溺以千数,降者十万人,收逋賨布卅万(匹,)不费官财,振旅还师。
临当受封。
以谣言奏河内太守中常侍左悹弟,坐逊位,拜将作大匠河南尹,复拜廷尉,表荆州刺史李隗、南阳太守成晋、大原大守刘瓆质。
不宜以重论,坐正法佗左校,反诏书特贳,拜屯骑校尉,复廷尉
奏中臣子弟不宜典牧州郡,获过左右,逊位。
永康元年十二月薨,一要金紫、十二银艾、七墨绶。
将军体清守约,既来归葬,遣令齐贲取藏形而已,不造祠堂,可谓履真者矣。
恐后人不能纪知官所更历,故刊石表绩,以毖来世。
孝桓皇帝以命将军讨此夷强,有桓桓烈。
□之姿,回谥为桓(《隶释》七)
京兆尹 东汉 · 赵息
 出处:全后汉文 卷六十二
左悹子弟,来为虎牙,非德选,不足为特酤买,宜随中舍菜食而已(《魏志·阎温传》注引《魏略·勇侠传》)
单超等诏(二年八月 东汉 · 汉桓帝
 出处:全后汉文 卷七
梁冀奸暴,浊乱王室。
孝质皇帝聪敏早茂心怀忌畏,私行杀毒。
永乐太后亲尊莫二,又遏绝,禁还京师,使胶离母子之爱,隔顾复之恩。
祸害深大,罪衅日滋。
赖宗庙之灵,及中常侍单超徐璜、贝瑗、左悹唐衡尚书令尹勋等激愤建策,内外协同,漏刻之间,桀逆枭夷。
斯诚社稷之祐,臣下之力,宜班庆赏以酬忠勋。
其封超等五人为县侯等七人为亭侯(《后汉·桓纪》)
述行赋(《水经·济水》注、《文选·陆机前缓声歌》注引此题并作《述征赋》,而《魏都赋》、《雪赋》、《舞鹤赋》注引与本集同。) 东汉 · 蔡邕
 出处:全后汉文 卷六十九
延熹二年秋,霖雨逾月
是时梁冀新诛,而徐璜左悹等五侯擅贵于其处又起显阳苑于城西,人徒冻饿不得其命者甚众。
白马李云以直言死,鸿胪陈君以救云抵罪。
璜以余能鼓琴,白朝廷。
陈留太守发遣余到偃师
病不前,得归。
心慎此事,遂托所过,述而成赋。
余有行于京洛兮,构进淫雨之经时。
涂迍邅其蹇连兮,潦污滞而为灾。
乘马蹯而不进兮,心郁悒而愤思。
聊弘虑以存古兮,宣幽情而属词。
夕宿余于大梁兮,诮无忌之称神。
晋鄙之无辜兮,忿朱亥之篡军。
中牟之旧城兮,憎佛胖之不臣。
问宁越之裔胄兮,藐仿佛而无闻。
经圃田而瞰北境兮,悟卫康之封疆。
迄管邑而增感叹兮,愠叔氏之启商。
汉祖之所隘兮吊纪信荥阳
降虎牢之曲阴兮,路丘墟以盘萦
勤诸侯之远戍兮,侈申子之美城。
稔涛涂之复恶兮,陷夫人以大名。
登长坂以凌高兮,陟葱山之峣陉。
建抚体而立洪高兮,经万世而不倾。
回峭峻以降阻兮,小阜寥其异形。
罔岑纡以连属兮,溪谷琼其杳冥。
迫嵯峨以乖邪兮,廓岩壑以峥嵘,攒棫朴而杂榛楛兮,被浣濯而罗。
布𧄸薁与台兮,缘层崖而结茎。
行游目以南望兮,览太室之威灵。
顾大河于北垠兮,瞰洛汭之始并。
追刘定之攸仪兮,美伯禹之所营。
太康之失位兮,悯五子之歌声。
寻修轨以增举兮,邈悠悠之未央。
山风汨以飙涌兮,气懆懆而厉凉。
云郁术而四塞兮,雨蒙蒙而渐唐。
仆夫疲而劬瘁兮,我马虺颓玄黄
格莽丘而税驾兮,阴曀曀而不阳。
哀衰周之多故兮,眺濒隈而增感。
忿子带之淫逆兮,唁襄王于坛坎。
悲宠嬖之为梗兮,心恻怆而怀惨。
舫舟而溯湍流兮,浮清波以横厉。
宓妃之灵光兮,神幽隐潜翳
实熊耳之泉液兮,总伊与涧濑。
通渠源于京城兮,引职贡乎荒裔。
操吴榜其万艘兮,充王府而纳最,济西溪而容与兮,息巩都而后逝。
简公之失师兮,疾子朝之为害。
立云黯以凝结兮,集零雨之溱溱。
路阻败而无轨兮,涂泞溺而难遵。
陵阿以登降兮,赴偃师释勤
田横之奉首兮。
义二士之夹坟(本作「侠坟」,从《艺文类聚》二十七引改。)
伫淹留以候霁兮,感忧心之殷殷。
并日夜而遥思兮,宵不寐以极晨
候风云之体势兮,天牢湍而无文。
弥信宿而后阕兮,思逶迤以东运。
见阳光之颢颢兮,怀少弭而有欣。
命仆夫其就驾兮,吾将往乎京邑
皇家赫而天居兮,万方徂而星集(本作「并集」,从《文选·前缓声歌》注引改)
贵宠扇以弥炽兮,佥守利而不戢。
前车覆而未远兮,后乘驱而竞及。
穷变巧于台榭兮,民露处而不寝湿。
嘉谷于禽兽兮,下糠秕而无粒。
弘宽裕于便辟兮,纠忠谏其骎急。
怀而黜逐兮,道无因而获入。
唐虞眇其既远兮,常俗生于积习。
周道鞠为茂草兮,哀正路之日涩。
观风化之得失兮,犹纷其多违。
无亮采以匡世兮,亦何为乎此畿。
甘衡门以宁神兮,咏都人而思归。
爰结纵而轨兮,复邦族以自绥。
乱曰:跋涉遐路,艰以阻兮。
终其永怀,窘阴雨兮。
历观群都,寻前绪兮。
考之旧闻,厥事举兮。
登高斯赋,义有取兮。
则善戒恶,岂云苟兮。
翩翩独征,无俦与兮。
言旋言复我心胥兮(《古文苑》,又略见《艺文类聚》二十七)
风俗通义佚文卷二 其五十九 东汉 · 应劭
 出处:全后汉文 卷三十七
延熹中中常侍单超左悹徐璜具瑗唐衡在帝左右,纵其奸慝。
时人为之语曰:「左回天,徐转日,具独坐,唐应声」。
言其信用于甚于转圜也(《御览》三百九十三,又四百九十六)
袁绍豫州 东汉末 · 陈琳
 出处:全后汉文 卷九十二、文选卷四十四
左将军豫州刺史国相守。
盖闻明主图危以制变,忠臣虑难以立权。
是以有非常之人,然后有非常之事;
有非常之事,然后立非常之功。
夫非常者,故非常人所拟也。
曩者彊秦弱主赵高执柄,专制朝权,威福由己,时人迫胁,莫敢正言,终有望夷之败,祖宗焚灭,污辱至今,永为世鉴
及臻吕后季年,产禄专政,内兼二军,外统梁赵,擅断万机,决事省禁,下凌上替,海内寒心。
于是绛侯朱虚兴兵奋怒,诛夷逆暴,尊立太宗,故能王道兴隆,光明显融。
此则大臣立权之明表也。
司空曹操祖父中常侍腾,与左悹徐璜并作妖孽,饕餮放横,伤化虐民。
父嵩,乞丐携养,因赃假位,舆金辇璧,输货权门,窃盗鼎司,倾覆重器。
赘阉遗丑,本无懿德,僄狡锋协,好乱乐祸。
幕府董统鹰扬,扫除凶逆,续遇董卓,侵官暴国,于是提剑挥鼓,发命东夏,收罗英雄,弃瑕取用,故遂与同咨合谋,授以裨师,谓其鹰犬之才,爪牙可任。
至乃愚佻短略,轻进易退,伤夷折衄,数丧师徒。
幕府辄复分兵命锐,脩完补辑,表行东郡,领兖州刺史,被以虎文,奖蹙威柄,冀获秦师一剋之报。
遂承资跋扈,肆行凶忒,割剥元元,残贤害善。
九江太守边让,英才俊伟,天下知名,直言正色,论不阿谄,身首被枭悬之诛,妻孥受灰灭之咎。
自是士林愤痛,民怨弥重,一夫奋臂,举州同声,故躬破于徐方,地夺于吕布,彷徨东裔蹈据无所。
幕府惟强干弱枝之义,且不登叛人之党,故复援旌擐甲,席卷起征,金鼓响振,众奔沮,拯其死亡之患,复其方伯之位。
幕府无德于兖土之民,而有大造于也。
后会鸾驾反旆,群虏寇攻。
冀州方有北鄙之警,匪遑离局,故使从事中郎徐勋就发遣,使缮脩郊庙翊卫幼主。
便放志专行,胁迁当御省禁,卑侮王室,败法乱纪,坐领三台,专制朝政,爵赏由心,刑戮在口,所爱光五宗,所恶灭三族,群谈者受显诛,腹议者蒙隐戮,百寮钳口,道路以目,尚书记朝会,公卿充员品而已。
太尉杨彪,典历二司,享国极位
因缘眦睚,被以非罪,榜楚参并,五毒备至,触情任忒,不顾宪网。
议郎赵产,忠谏直言,义有可纳,是以圣朝含听,改容加饰。
欲迷夺时明,杜绝言路,擅收立杀,不俟报闻
梁孝王先帝母昆坟陵尊显,桑梓松柏,犹宜肃恭
帅将吏士,亲临发掘,破棺裸尸掠取金宝,至令圣朝流涕,士民伤怀。
又特置发丘中郎摸金校尉,所过隳突,无骸不露。
身处三公之位,而行桀虏之态,污国虐民,毒施人鬼。
加其细政苛惨,科防互设,罾缴充蹊,坑阱塞路,举手挂网罗,动足触机陷,是以兖豫有无聊之民,帝都有吁嗟之怨。
历观载籍,无道之臣,贪残酷烈,于为甚。
幕府方诘外奸,未及整训,加绪含容,冀可弥缝。
豺狼野心,潜包祸谋,乃欲摧桡栋梁,孤弱汉室,除灭忠正,专为枭雄。
往者伐鼓北征公孙瓒,强寇桀逆,拒围一年。
因其未破,阴交书命,外助王师,内相掩袭,故引兵造河,方舟北济。
会其行人发露,亦枭夷,故使锋芒挫缩,厥图不果。
尔乃大军过荡西山,屠各左校,皆束手奉质,争为前登,犬羊残丑,消沦山谷。
于是师震慑,晨夜逋遁,屯据敖仓,阻河为固,欲以螗螂之斧,禦隆车之隧。
幕府奉汉威灵,折冲宇宙,长戟百万,胡骑千群,奋中黄育获之士,骋良弓劲弩之势,并州越太行,青州涉济漯,大军汎黄河而角其前,荆州下宛叶而掎其后。
雷霆虎步,并集虏庭,若举炎火以焫飞蓬,覆沧海以沃熛炭,有何不灭者哉!
军吏士,其可战者自出幽冀,或故营部曲,咸怨旷思归,流涕北顾。
其馀兖豫之民,及吕布张扬之遗众,覆亡迫胁,权时苟从,各被创夷,人为雠敌。
回旆方徂,登高冈而击鼓吹,扬素挥以启降路,必土崩瓦解,不俟血刃。
方今汉室陵迟,纲维弛绝,圣朝无一介之辅,股肱无折冲之势,方畿之内,简练之臣,皆垂头拓翼,莫所凭恃。
虽有忠义之佐,胁于暴虐之臣,焉能展其节?
又操持部曲精兵七百,围守宫阙,外托宿卫,内实拘执,惧其篡逆之萌,因斯而作。
此乃忠臣肝脑涂地之秋,烈士立功之会,可不勖哉!
又矫命称制,遣使发兵,恐边远州郡,过听而给与,强寇弱主违众旅叛,举以丧名,为天下笑,则明哲不取也。
即日幽并青冀四州并进,书到荆州,便勒见兵,与建忠将军协同声势
州郡各整戎马,罗落境界,举师扬威,并匡社稷,则非常之功,于是乎著。
其得首者,封五千户侯,赏钱五千万。
部曲偏裨将校诸吏降者,勿有所问。
广宣恩信,班扬符赏告天下,咸使知圣朝有拘逼之难。
如律令
魏元忠 唐 · 苏安恒
 出处:全唐文卷二百三十七
臣伏闻昔者明王有含天下之量。有济天下之心。
必能达天下之善。除天下之恶。
若为君上而不行此四者。则当神冤鬼怒。
阴错阳乱。欲使国家荣泰。
其可得乎。伏惟皇帝陛下悬像设教。
顺时致理。非不欲褒进良直。
屏黜奸佞。盖为逆耳者寡。
顺情者多。陛下往日革命之初际。
即能勤于庶政。亲总万几。
博采谋猷。旁求俊彦。
故四海之内。以陛下为纳谏之主。
陛下期年以来。怠于政事。
谗邪结党。水火成灾。
百姓不亲。五品不逊。
故四海之内。以陛下为受佞之主。
当今邪正莫辨。狱讼蒙冤。
岂陛下昔是而今非。盖居安忘危之失也。
臣窃见御史大夫检校太子左庶子同凤阁鸾台平章事魏元忠。廉直有闻。
位居宰辅。履中正之基者。
元忠为龟鉴。践邪佞之路者。
元忠如仇雠。伏见麟台监张易之兄弟。
在身无德。于国无功。
不逾数年。遂极隆贵
自当饮冰怀惧。酌水思清。
夙夜兢兢。以荅恩造。
不谓溪壑其志。豺狼其心。
欲指鹿而献蒲。先害忠而损善。
斯将乱代之法。污我明君之朝。
元忠下狱以来。臣见长安城内。
街谈巷议。皆以陛下委任奸佞。
斥逐贤良。以元忠必无不顺之言。
易之必有交乱之意。相逢偶语。
人心不安。虽有忠臣烈士。
空抚髀于私室。而钳口不敢言者。
皆惧易之等威权。恐无辜而受戮。
亦徒虚死耳。今三秋届节。
蕃中则驰马盛肥。九牧作贡。
天下则敛赋繁重。以臣言之。
此巳不胜其弊。况又闻陛下纵逸谗慝。
禁锢善良。倘刑罚失中。
则遐迩生变。臣恐四夷因之。
即窥觇得失。以为边郡之患。
百姓因之。即聚结义兵。
以除君侧之恶。复恐逐鹿之党。
叩关而至。乱阶之徒。
从中相应。争锋于朱雀门内。
问鼎于大明殿前。陛下将何事以谢之。
复何方以御之。臣今为陛下计。
安百姓之心者。莫若收雷电之威。
元忠之网。复其爵位。
君臣如初。则天下幸甚。
陛下好生恶杀。纵不能斩佞臣头以塞人望。
臣请夺其荣宠。剪其羽翼。
无使权柄在手。骄横日滋。
专国倍于穰侯回天过于左悹
则社稷危矣。惟陛下图之。
臣虽微贱。天性愚直。
未曾谒王侯将相。亦不识元忠易之之面。
岂此可亲而彼可疏。但恐谗邪长而忠臣绝。
伏惟陛下暂回天鉴。察臣此心。
即微臣朝得志行。夕死无恨。
相和歌辞 安乐宫(一作安乐宫)811年 中唐 · 李贺
 押词韵第三部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城南安乐宫
引用典故:五色东陵瓜 左悹
(一作漆)井桐乌起,尚复牵清水。
未盥邵陵王(集作爪),瓶中弄长翠。
新城安乐宫,宫如凤皇翅。
歌回蜡版鸣,大绾(集作左悹提壶使(一作伎)
绿繁悲水曲,茱萸别秋子。
后汉老子铭跋 北宋 · 欧阳修
 出处:全宋文卷七二○、《欧阳文忠公集》卷一三五、《集古录》卷二、《六一题跋》卷二
右汉《老子铭》。
按《桓帝本纪》云:延熹八年正月,遣中常侍左悹之苦县祠老子
至十一月,又遣中常侍管霸之。
而此碑云:「八月梦见老子而祠之」。
世言碑铭蔡邕作,今检集无此文,皆不可知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