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正文
上钦圣皇后乞戒饬外家奏元符三年九月 北宋 · 丰稷
 出处:全宋文卷一七六四、《国朝诸臣奏议》卷三五、《历代名臣奏议》卷二八九
臣窃观自古母后临朝,危社稷、乱天下,载在史册,可考而知。
手书还政,未有如圣母,退抑谦逊之盛德可为万世法。
谏官陈瓘何从而知尚与政事?
臣尝具奏,非宫省亲近之臣,即外戚招权者妄传于外。
臣今外则唯闻向宗回宗良藉势妄作,欺惑于人;
内则唯闻张琳、裴彦臣等凶谄焰炽,翰林学士承旨蔡京交通其间。
宫禁预政之言,中外喧传,人谁不知。
谏官陈瓘不胜哀愤,独先抗章,冀开寤二圣之心。
臣愚欲乞戒饬外家,窜逐等,黜于外。
圣母燕处宫闱,清心养性,小大之事,不关睿虑,安享圣子晨昏之奉,四海之养,恬澹无为,以永万寿。
两宫和乐,朝廷清明,非特援立功德、辉映古今,抑亦合《易》之《谦卦》「天道亏盈益谦,鬼神害盈福谦」之义。
坐致五福,流令问于无穷,岂不至善至美乎?
臣自疏远,伏遇垂帘,拔擢至此,不敢缄默,孤负明恩。
惓惓愚诚,伏乞俯垂听察。
奏弹内侍张琳第一状 北宋 · 陈次升
 出处:全宋文卷二二四三、《谠论集》卷四
臣访闻皇帝皇太后同听政之日,召元祐皇后还禁中,复名号。
符皇后忧惧,心不自安。
内臣张琳侧闻二圣有并后之议,肆为狡计,以欺元符皇后,谓其致力佑助,遂得不废,多受金珠。
臣僚常具弹奏,未蒙施行者。
窃以宫禁之中,事无大小,陛下日夕所闻,犹敢公行诈欺,取受财物,略无忌惮,况其他私乎?
此而不惩,何以示戒?
伏望圣慈检会臣僚所上章疏,审其事实,早赐施行,以警来者。
取进止。
奏弹内侍张琳第二状 北宋 · 陈次升
 出处:全宋文卷二二四三、《谠论集》卷四
臣窃以罪同而罚均,则人无间言;
罪同而罚均,则天下之心,岂能厌服哉?
伏见内臣张琳与冯说共受元符皇后金珠,事状明白,所犯既同,得罪宜一。
说已蒙罪责,出守祠宫,犹握要权,出入禁闼如故。
公议不与,人心未厌,以为朝廷法令,特为屈,何以信服天下?
伏望圣慈正琳之罪,以示至公。
取进止。
奏弹内侍张琳第三状 北宋 · 陈次升
 出处:全宋文卷二二四三、《谠论集》卷四
臣近访闻臣僚论列内臣张琳受元符皇后金珠事,奏乞施行,未蒙赐可者。
窃以欺诈准盗,具载著令,宫殿之中,盗罪加严。
敢尔,显无忌惮,情不可恕。
伏望圣慈降付有司,根治施行,庶使宦官稍循法守,不敢恣横,天下幸甚。
取进止。
奏弹内侍张琳第四状 北宋 · 陈次升
 出处:全宋文卷二二四三、《谠论集》卷四
臣访闻内臣张琳欺诈,取受元符皇后金珠,累具弹奏,未蒙赐可。
缘琳之罪状明甚,情非可恕,纵而不治,何以戢奸?
伏望圣慈检会臣前后章疏,早赐指挥施行。
奏弹内侍张琳第五状 北宋 · 陈次升
 出处:全宋文卷二二四三、《谠论集》卷四
臣访闻内臣张琳奸凶狡猾,尤为贪污。
去岁与冯说受元符皇后金珠,说已行罢去,而在职如故,凭恃权势,肆为过恶,臣累具弹奏,未蒙施行。
今又闻先因干请,遂得内东门勾当
既非陛下潜邸官属,近又希冒作随龙人特转一官,被恩骈蕃,非所当得。
皇太后殿内祗应人,每承惠渥,不具思所以报,宜何如哉!
窃闻近者皇太后上仙,既系本殿人,自当披发服孝服以尽哀慕之至,只依閤下人例著紫祗应。
士大夫扼腕,谓前日大行皇太后之恩如此其厚,今日负之何速耶?
其不忠情状显甚,若不重正典刑,何以示戒?
伏望圣慈特赐施行。
奏弹内侍张琳第六状 北宋 · 陈次升
 出处:全宋文卷二二四三、《谠论集》卷四
臣近弹奏内臣张琳受元符皇后金珠及干求内东门司勾当人,又冒作随龙人转官,大行皇太后上仙,系本殿祗应人不披发服孝服等不忠事,未蒙施行者。
臣窃惟国家之法,莫重于惩赃吏,正名分,诛不忠。
惩赃吏则贪鄙息,正名分则实不乱,诛不忠则臣下劝,致治之要,实本乎此。
欺诈以受金珠,干求以冒职任,贪赃之状如此其著也。
隶籍为皇太后殿祗应人时,暂奉旨宣召,既非陛下潜邸之官,岂得为随龙人以冒爵赏,名分之实如此其紊也。
被受皇太后恩顾,不啻天地父母,一旦负之,不披发行孝服,乃著紫祗应,不忠之心,如此其甚也!
为臣之罪,备此三者,天下之所共怒,法律之所不容,纵而不治,典刑安在,何以肃正朝列哉?
伏望圣慈检会臣前后所奏,早赐施行,以允公议。
取进止。
奏弹内侍张琳第七状 北宋 · 陈次升
 出处:全宋文卷二二四三、《谠论集》卷四
臣近弹奏内臣张琳不为皇太后披发成服等事,不蒙施行。
臣窃惟朝廷制法,所以待有罪,而琳之过恶显著,臣前后弹章,详疏其状,皆可考实。
陛下姑务含容,弗忍加罪。
然恶不可长,古人所戒,法贵防闲,先王所重。
伏望圣慈检会臣前后所奏,早赐指挥,以允公议。
取进止。
奏弹内侍张琳第八状 北宋 · 陈次升
 出处:全宋文卷二二四三、《谠论集》卷四
臣近弹奏内臣张琳受元符皇后金珠,干求内东门差遣,冒作随龙人改官,不为大行皇太后披发。
王道与裴彦臣张琳等同恶相济,陵慢君父。
彦臣情犯甚重,责降未到贬所,引德音放逐便,不应条法,及乞令裴谊等出外事,并不蒙施行。
臣窃惟张琳等罪恶暴著,中外共知,稽考迹状,不可不惩。
伏望圣慈检会臣前后所奏,乞赐指挥
取进止。
奏弹内侍李称第四状 北宋 · 陈次升
 出处:全宋文卷二二四三、《谠论集》卷四
臣累具弹奏御药李称诬潜邸都监干请,乞留都门亲事官
内侍张琳有欺诈取元符皇后金珠事,未见施行者。
谨按称之陵侮,之贪污,皆显有迹状,众所共知,虽圣度包容,未忍加罪,稽之公议,难屈典刑。
伏望圣慈早赐施行。
取进止。
元祐党籍碑 元祐奸党 北宋 · 蔡京
 出处:全宋文卷二三六四、《金石萃编》卷一四四、《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一二二、一三一、《道命录》卷二、元祐党籍碑考、《六艺之一录》卷九三、嘉庆《广西通志》卷二一九、嘉庆《临桂县志》卷九、民国《融县志》卷八、《桂林石刻》第二四○页
【文臣】曾任宰臣执政官司马光(故)文彦博(故)吕公著(故)吕大防(故)刘挚(故)范纯仁(故)韩忠彦曾布梁焘(故)王岩叟(故)苏辙、王存、(故)郑雍(故)傅尧俞(故)赵瞻(故)韩维(故)孙固(故)范百禄(故)胡宗愈(故)李清臣(故)刘奉世范纯礼安焘陆佃(故)黄履(故)张商英蒋之奇(故)
曾任待制上官苏轼(故)刘安世范祖禹(故)朱光庭(故)姚勔(故)赵君锡(故)马默(故)孔武仲(故)孔文仲(故)吴安持(故)钱协(故)李之纯(故)孙觉(故)鲜于侁(故)赵彦若(故)赵卨(故)王钦臣(故)孙升(故)、李周(故)王汾(故)韩川(故)顾临(故)贾易吕希纯曾肇王觌范纯粹吕陶王古丰稷张舜民张问(故)杨畏邹浩陈次升谢文瓘岑象求(故)、周鼎、徐绩路昌衡(故)董敦逸(故)上官均叶涛(故)郭知章杨康国龚原朱绂叶祖洽朱师服
【馀官】秦观(故)黄庭坚晁补之张耒吴安诗欧阳棐刘唐老王巩吕希哲杜纯(故)张保源孔平仲(故)衡钧、衮公适(故)、冯百药、周谊、孙琮、范柔中邓考甫、王察、赵峋、封觉民(故)端修李杰李贲赵令畤郭执中、石芳、金极、高公应、安信之、张集、黄策吴安逊周永徽、高渐、张夙(故)鲜于绰、吕谅卿、王贯、朱纮、吴朋、(故)安国王古、苏迥、檀固、何大受王箴鹿敏求江公望曾纡、高士育、邓忠臣(故)种师极韩治都贶秦希甫、钱景祥周綍何大正、吕彦祖梁宽、沈千、曹兴宗、罗鼎臣刘勃、王拯、黄安期陈师锡、于肇、黄迁万俟正、许尧、杨胐、胡良、梅君俞、寇宗颜、张居李修、逢纯熙、(故)高遵恪、黄才、曹盥、侯顾道、周遵道、林肤(故)、宋寿岳王公彦、王交、张溥、许安修刘吉甫胡潜董祥杨瑰宝、倪直儒、蒋津、王守、邓允中、梁俊民、王阳、陆表民、叶世英张裕谢潜、陈唐、刘经国、(故)汤戫、(故)司马康(故)、宋保国、(故)黄隐毕仲游常安民、汪衍、余爽郑侠、常立、程颐唐义问(故)余卞李格非陈瓘任伯雨张庭坚马涓孙谔(故)陈郛朱光裔苏嘉龚夬王回(故)吕希绩(故)吴俦(故)欧阳中立(故)尹材(故)叶伸(故)李茂直吴处厚(故)李积中商倚(故)陈祐虞防李祉李深李之仪范正平、曹盖、杨綝苏炳茂宗、刘谓、柴衮、洪羽、赵天佐、李新、扈充(故)张恕陈并洪刍周锷萧刓、赵越、滕友、江洵、方适许端卿李昭玘向紃陈察钟正甫高茂华、杨彦璋廖正一李夷行、彭醇、梁士能。
【武臣】张巽、李备(故)王献可(故)胡田、马谂、王履、赵希夷、任浚、郭子旂、钱盛、赵希德、王长民、李(故)、王庭臣、吉师雄李愚、吴休复(故)崔昌符、潘滋、高士权、李嘉亮、李珫刘延肇、姚雄李基
内臣】梁惟简(故)陈衍(故)、张士良、梁知(故)、李倬、谭扆、窦钺、赵约、黄卿从、冯说、曾焘、苏舜民、杨称、梁弼、陈恂、张茂则(故)张琳、裴彦臣、李称、(故)阎守勤、王绂、李穆蔡克明、王化基、王道、邓世昌、郑居简张祜、王化臣。
【为臣不忠】曾任宰臣王圭章惇
苏辙等不得与在京差遣崇宁元年五月 北宋 · 宋徽宗
 出处:全宋文卷三五五○、《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一二一
元祐元符末今来责降人,除韩忠彦曾任宰臣安焘系前任执政官王觌丰稷见任侍从官外,苏辙、范粹礼、刘奉世范纯粹刘安世贾易吕希纯张舜民陈次升韩川吕仲甫张耒欧阳棐吕希哲刘唐老吴安诗黄庭坚黄隐毕仲游常安民刘当时孔平仲徐常王巩张保源晁补之商倚张庭坚谢良佐、韩跋、马琮、陈彦默李祉、陈任伯雨陈郛朱光裔苏嘉郑侠刘昱鲁君贶陈瓘龚夬、汪衍、余爽、汤戫、程颐朱光庭张巽、张士良、曾赵约、谭扆、杨称、陈恂、张琳、裴彦臣凡五十馀人,并令三省籍记,不得与在京差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