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正文
上奏符命 西汉末 · 王莽
 出处:全汉文 卷五十八
陛下至圣,遭家不造,遇汉十二世三七之厄,承天威命,诏臣居摄,受孺子之托,任天下之寄。
兢兢业业,惧于不称。
宗室广饶侯刘京上书言:「七月中齐郡临淄县昌兴亭长辛当一暮数梦,曰:『吾,天公使也。
天公使我告亭长曰:「摄皇帝当为真」。
即不信我,此亭中当有新井』。
亭长晨起视亭中,诚有新井,入地且百尺」。
十一月壬子,直建冬至巴郡石牛戊午,雍石文,皆到于未央宫前殿
臣与太保安阳侯舜等视,天风起,尘冥,风止,得铜符(《后汉·尹敏传》注作铜章)
帛图于石前,文曰:「天告符,献者封侯,承天命,用神令」。
骑都尉崔发等视说。
及前孝哀皇帝建平二年六月甲子下诏书,更为太初元将元年,案其本事,甘忠可、夏贺良谶书臧兰台
以为元将元年者,大将居摄改元之文也,于今信矣。
尚书·康诰》「王若曰:『孟侯,朕其弟,小子封』」。
周公居摄称王之文也。
《春秋》隐公不言即位,摄也。
此二经周公孔子所定,盖为后法。
孔子曰:「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
敢不承用!
臣请共祀神祇宗庙,奏言太皇太后孝平皇后,皆称假皇帝。
其号令天下,天下奏言事,毋言「摄」。
居摄三年初始元年,漏刻以百二十为度,用应天命。
夙夜养育隆就孺子,令与周之成王比德,宣明太皇太后威德于万方,期于富而教之。
孺子加元服,复子明辟,如周公故事(《汉书·王莽传》上:上奏太后云云,奏可。)
议禽贼方略 其一 西汉 · 公孙禄
 出处:全汉文 卷六十一
太史令宗宣典星历,候气变,以凶为吉,乱天文,误朝廷。
太傅平化侯饰虚伪以偷名位,「贼夫人之子」。
国师嘉信公颠倒《五经》,毁师法,令学士疑惑。
明学男张邯、地理侯孙阳造井田,使民弃土业,牺和鲁匡设六管以穷工商。
说符侯崔发阿谀取容,令下情不上通。
宣诛此数子以慰天下(《汉书·王莽传》下:故左将军公孙禄征来与议,曰云云。)
中官打人表 唐 · 刘宽
 出处:全唐文卷四百三十二
臣某言。臣生逢昌运。
谬列班行。官为御史
职在举事。齿发始壮。
名籍已至。在臣至微。
诚为多幸。所以爱惜朝廷宗庙之意。
与元老大臣不殊。臣昨遇郊禋。
得陪盛礼。见执事者说陛下飨献太庙。
穆宗皇帝第九室。跪起呜咽。
感动神人。臣不觉涕泪。
知陛下孝德可以化天下矣。又至圜丘
睹陛下升降严恭之礼。不觉手足舞蹈。
知陛下诚敬可以达神明矣。如向者数事。
非根于生知。禀于天授。
固非一朝一夕之所能致。推是而论。
则三皇之德必可侔。五帝之业不足跂。
洎车驾即路。臣实先驰。
丹凤门南。礼物备具。
忽闻传说云。适有白身数十人。
于金鸡竿下。夺囚崔发
乱打致死。有司救止。
力不能禁。兵仗纷纭。
仅以格战。瓦砾交下。
傍中朝臣。不胜惊痛。
盖惜其无知。毁损圣德也如此。
崔发县令。有事当之罪。
抵朝廷之法。有不赦之科。
断自宸衷。寘诸刑典。
则可矣。岂得下人肆意。
骋憾一时。紊乱纲纪。
败失国体。岂可使纵恣渐隳也。
傥陛下欲杜将来之萌。绝偏党之说。
俾罪人斯得。正是刑名。
则太平之业。日益崇矣。
臣又以为今日搆扇。人数至多。
若尽加诛。恐非中典。
苟舍而不问。实蠹大猷。
以臣愚见。莫如敕左右军使寻求首谋者一二十辈。
下明诏以示海内。知人臣无专杀之文。
乘閒之谋。不敢萌贮。
庶无私之德。与日月尽明。
又伏聆今日赦书。求理至切。
令谏臣论事。遣宪吏执法
乘舆服御。志在抑损。
又以见陛下遵禹汤之旨。同尧舜之求。
臣为耳目。若有所闻。
而不上启。是臣负陛下之深也。
焉敢不言。不胜慺慺恳切之至。
唐故福建等州都团练观察处置等使御史中丞右散骑常侍独孤公墓志铭 中唐 · 李翱
 出处:全唐文卷六百三十九
公讳朗。字用晦
当州刺史赠太子少保宪公之长子。宪公有文章名于大历中
每为文。辄为后进所传写。
公生数岁而宪公殁。与弟郁皆伯父母所养。
稍长。好读书。
不烦于师。年二十一。
与弟郁同来举进士。其二年。
既得之矣。会有司出赋题。
德宗不悦。宰相喻使减人数。
故公与十馀人皆黜。公以伯父母无子。
即日归养于苏州。使其弟留以卒业。
由是孝慈之名称于朋友间。以处士起佐江西宣歙浙东三府。
得试校书协律郎元和九年右拾遗
上疏请各令观察使充本道盐铁使。场监之任。
归州县。罢去管榷吏。
以除百姓之患。十年。
盗杀宰相御史中丞伤以免。
公疏请贬京兆尹。杀捕盗吏。
事皆不行。君子壮之。
累奏时病。有不合上意者。
贬为兴元府仓曹参军。三年复徵入为监察御史
京兆府司录参军。迁殿中。
寻加史馆修撰。入省为都官员外郎
修史如前。出刺韶州
复入虞部左司员外。得郎中
数月迁权知谏议大夫敬宗丹凤门
大赦改元。宦官殴伤鄂县崔发于鸡竿下。
公疏请取其首为者杀之以正法。宝历元年御史中丞
殿中王源植韶州司马。公面谏其屈。
不得请。凡五上疏。
自请罢去。敬宗不许。
上即位。迁工部侍郎
太和元年八月以为福建等州都团练观察等使御史中丞。公疮发于背。
不克入谢。病二旬。
九月壬子。以疮卒。
年五十三。天子为之废朝。
右散骑常侍。有子孟常。
生九岁矣。夫人京兆韦氏。
给事中贞伯之女。未仕而夫人卒。
十月壬午。其侄庠以公之丧归祔河南之寿安甘泉乡先公墓次。
十月己酉窆。铭曰。
人之有生。莫不皆死。
曰长曰短。相望其几。
短不足伤。长不足恃。
要归于尽。孰有彼此。
公寿何迫。百年中止。
丧车东去。托骨山趾
室无妻哭。祭有稚子。
令名不忘。曷其有已。
程伯宇(七) 宋 · 李光
 出处:全宋文卷三三一三、《庄简集》卷一四
日来时时得浙西诸友书,诸友极有意向进,若乘此时移跸建邺,亦是机会。
近见诏书,乃用孟庾申请回临安,此恐小人探伺而为之也。
庐与江、阳、桂、广皆已除帅,但惜似矩远去耳。
魏矼马承家皆以章罢,必知之。
张柔直林少伊皆引赦叙,此似封雍齿,顾如老友负天下公望,能久閒耶?
傅、潘书问往来不绝,江元寿已除司农廖用中正赴行在。
今日为腹心之患者,独一王居正
盖起初受知于宗尹宗尹党稍稍在当路耳。
右揆经理疆埸事,往来淮浙,四大将并在镇江,岳侯来日至矣。
李伯纪请入觐,已允,旦夕亦至。
此公进退,前无古人,然其区区为国之心,则可恕矣。
江西、湖南大饥,朝廷馈饷且不继,何能赈给穷乏?
事事可忧,虽促膝握手,未易言之。
子贱丁忧,然上极喜其为人,以告就赐,且赙以五百缗,宜何以报之?
仲晖率一二日相见,故人可以语心者,惟此郎尔。
民俗有大利病,愿时以见告。
崔发见寻窠阙,子骏数言之,上意未解;
子骏去,仆独任其责,昨日又言之左相矣。
某承乏又已七八月,衰颓倦游,非复往日,思自放于田里,如痿人之不忘起也。
但国势方艰,时事如许,未忍求去。
然行藏出处,大节所系,月末且申前请,或幸全璧而归,庶保晚节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