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正文
黄斌老(七) 北宋 · 黄庭坚
 出处:全宋文卷二二八六、《山谷全书·别集》卷一六
昨日过蒙延礼,甚愧勤主人;
其奉胜谈、观奇画,亦忘终日烦倦也。
旦来不审起居何如?
张园小石刻,今日方毕工,谩往一本。
笔数种,各献两枝,恐有堪作者耳。
如昨所用张生旧笔,幸惠示,欲作十数书,新笔多即不如人意故也。
苏波溪取水,得斌老自作一文,道忧岁忧民之意,或可感通耳。
斌老(一) 北宋 · 黄庭坚
 出处:全宋文卷二二八九、《山谷全书·别集》卷一九
斌老:累得书,喜侍奉吉庆,读书不懈。
黔中难得师友,惟可闭门自读书。
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惟要不杂学,悉心一缘义理之性开发。
但以韩文为法,学作文字,且不用作时文经义之类,如此等物,若修学成,看太学经义三五日,便可成就有馀也。
草书水墨之类,且置之勿,亦妨人读书全功。
斯立清修,节行甚美,可与游从,恨渠遂随计入都耳。
《左传》、《前汉》读得彻否?
不用求多,但要涓涓不废。
江出岷山,源若瓮口,及其至于楚国,横绝千里,非方舟不可济,惟其有源而不息,受下流多故也。
既无人讲劝,但焚香正坐静虑,想见古人,自当心源开发,日胜进也。
今寄王献之《黄庭经》、张长史草书《千字》,可观古人用笔之意。
斌老(二) 北宋 · 黄庭坚
 出处:全宋文卷二二八九、《山谷全书·别集》卷一九
斌老:夏热,想侍奉吉庆,别来极奉思也。
即日必在孙逢原会学处,此老人勤学稳实,依之为有理,然常须自存心,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如相聚终日,作无义语及无益事,切自儆戒,勿为所党。
可惜少年才器可致远大,一堕此朋中,如入鲍鱼之肆,十年尚犹有臭也。
偶得杨伸笔,似可用,谩寄十枝。
戎州有所须,因书示谕。
四十道中废书,已晒成一昆崙矣。
戴景宪奉议(二) 北宋 · 黄庭坚
 出处:全宋文卷二二九四、《山谷全书·续集》卷四
再拜。
黄斌老时相见,高明文雅,每会集,极奉思也。
六六所寄绢欲作扇面,似不中节,如此写去,他日上扇,丝缓急皆失字形势也。
俟有装背工,令中破作短轴,写上真草可也。
作灯笼俗状,乃可施于茗区酒垆中耳。
成都旧有大字陈藏器《本草》三册,若为置得一本,幸甚!
或难得,亦不固求也。
差遣定,愿奉数字之赐。
与履中巡检(一) 北宋 · 黄庭坚
 出处:全宋文卷二三○○、《山谷简尺》卷上
庭坚顿首。
自发泸州后,绝不闻僰道诸故人音问,惟痛惜黄斌老不寿耳。
即日春寒,不审起居何如?
阁中万福,令嗣长茂,南玉想朝夕相从殊乐。
顷闻刘广之除秦凤路都监,而不闻除戎守,岂尚未去耶?
倅车不知为谁,能垂顾盼否?
上幕时来安诏从容否?
为道千万意。
病馀多倦,未能作书也。
双井一角,漫将远意,轻触,愧悚愧悚!
方阻言回,临风怀想,千万珍重。
谨勒手状。
正月二十六日庭坚顿首履中巡检侍禁执事
题文湖州竹上鸲鹆 北宋 · 黄庭坚
 出处:全宋文卷二三一二、《山谷全书·正集》卷二七
建中靖国元年,发箧暴书画,乃见文湖州之妻侄黄斌老所惠与可《竹上鸲鹆》,此所谓功刮造化窟者也。
湖州《竹上鸲鹆》,曲折有思,观者能言之,许渠具一只眼。
书遗道臻墨竹后与斌老1100年 北宋 · 黄庭坚
 出处:全宋文卷二三一六 创作地点:四川省宜宾市
元符三年三月戎州无等院涪翁借地所筑槁木庵中书
此篇之成,罕书与人,吾宗斌老法于文与可,故书此以助经营之万一(《山谷全书·别集》卷七。又见《豫章先生遗文》卷一一。)
「之成」原作「为戒」,据《豫章先生遗文》改。
书和晁无咎诗后与斌老 北宋 · 黄庭坚
 出处:全宋文卷二三一六、《山谷全书·别集》卷七、《豫章先生遗文》卷一一、《山谷年谱》卷二七
元符三年十二月,予将发戎州,于百忙中为斌老书此卷。
建中靖国元年正月斌老遣小使持此来追予于江安县,曰:「卷尾馀缯,愿记岁时」。
其丙寅,江濒风静,天日明朗,故为书数行。
斌老为予以两幅写东园,笔意放纵,实天下之奇作,文湖州若在,当绝倒矣。
山谷老人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