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正文
请于临淮筑堡镇江造船等事奏隆兴二年 宋 · 张浚
 出处:全宋文卷四一三二、《宋代蜀文辑存》卷四四
臣伏奉今月十八日午时亲笔处分,臣已恭禀圣训。
王之望等言泗州利害,所当讲明。
今欲且令谨守,俟至秋初,专责主事者,俾权归于一。
圣谕切当事机,臣见遵依施行。
向北斥堠马军极少,差使不敷。
泗上地势平坦,恐步卒当彼马骑,不能遽还。
陈敏等建议,欲于临淮县筑堡,屯步兵三百人为斥堠,庶几缓急可以相应。
臣见审度措置。
又舟楫尚少,诚如圣虑。
臣见委刘宝打造一百只,委运使黄仁荣应副材料、工匠。
臣望陛下因宰执奏事宣谕,令仁荣一到镇江,躬亲应副。
臣见别具奏闻次。
他日舟船既办,分差忠勇军驾放,自不阙人。
每舟以强弓弩手二十人载其上,施放火箭,足可禦敌。
伏乞睿照。
臣伏蒙圣训,诸将见和议成与不成之间,语言反覆。
此正中其病。
臣即以宣示刘宝吴超刘光时范荣等,莫不悚惧知愧。
然而以臣观之,将帅难得英伟之才,况人情之常,不免观望。
以此语言不一,理当戒敕。
惟陛下示以好恶,明正表仪,俾各悉心奉公,不求偷合苟容,以报国家。
夫死者,人之所难。
陛下以天下为念,不肯自求一己之安,表而率之,犹恐习成旧态,各不尽力;
矧夫朝廷上下,导之以和,孰不舍难就易,以幸一日安全也?
此是社稷大计,在陛下为重,在群臣为轻,自非陛下毅然独断,与天同心,申之以号令,齐之以赏罚,举天下之大,制命在我,谁为陛下出力者?
至于挺身任事,尽节向前,一有差跌,则众口交攻,祸患不测。
而以赀结托,平生畏避碌碌度日者,例获大官,且无后悔。
兹望陛下深察,必使赏罚之间,上当天心,下合人情。
即后来诸将,易于遣使。
伏望陛下更致圣思,幸甚!
臣又伏蒙圣谕,虏人八九月之间必竭力而来。
在陛下以社稷宗庙之重,理宜过为之备。
臣闻太公佐周以伐纣,伊尹相汤以伐桀,彼皆深通天人之际,审之无道,知其民之思治,有所不动,动无不成。
又况汤、武之君德修于己,而二臣用心,上达于天,计策图谋,若有神相,盖非偶然也。
臣学识驽下,揆事度变,安足以望前贤万一。
臣窃观金虏无道,弑主再世,天怒人怨,破灭无疑。
而臣所忧有大焉者。
今风俗习成,上下相蒙,惟知富贵,不知有他,上违天理,下亏臣节。
此风不改,借使金贼已亡,内患外变,且将相仍而起矣,而其责实在陛下。
臣故愿陛下正心脩己,急收人才,以应天心,以活万姓。
使事事诚实,感格天人,圣德日新,兵革自息,理之决然,更无可疑。
《诗》曰:「鼓钟于宫,声闻于外」。
惟陛下敬之谨之,天下幸甚!
臣子栻过蒙圣慈奖借,臣不胜感激之至。
惟是臣父祖皆以贤良方正科出身,臣以艰难之时,勉强事功,不谓谗谤交攻,几至亡身,以及家族。
陛下眷遇之隆,父子感涕,恨无以报。
惟望陛下察三至之言,终始保全,使免大戾。
按:《历代名臣奏议》卷二三四。又见同书卷九七。
临安府祈晴文 宋 · 黄仁荣
 出处:全宋文卷四二六二、《祠山事要指掌集》卷一○
右,中奉大夫直敷文阁权发遣临安军府主管学事管内劝农使主管两浙西路安抚司公事、马步军都总管咸平县开国男食邑三百户黄仁荣,差仁和县从政郎李诣庙请晴。
水涝之灾莫甚矣!
岁谷欲登场,淫雨绵继。
大农束手,太息流涕。
为之牧守,其忍坐视?
并走群望,殚竭诚意。
暂霁复阴,朝夕危惴。
惟神至灵,威福广被。
不惮修阻,敢属遣史。
为民请命,馨洁以祭。
晴晖久昭,繄神之赐。
尚飨!
临安府谢晴文 宋 · 黄仁荣
 出处:全宋文卷四二六二、《祠山事要指掌集》卷一○
右,中奉大夫直敷文阁权发遣临安军府、掌管学事兼管内劝农使主管两浙西路安抚司公事、马步军都总管咸平县开国男食邑三百户黄仁荣,谨遣临安府钱塘县主簿文林郎徐躬诣祠山灵济王,敢昭告于护国大王之神:雨阴绵属,请祷未孚。
农事所系,谷人叹吁。
乃谒神灵,不惮修途。
神相斯民,遐尔如一。
纵阳闭阴,杲杲出日。
报谢惟谨,涓辰载吉。
尚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