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正文
奉安玉册记重和元年十一月 宋 · 洪刍
 出处:全宋文卷二九一四
元丰四年神宗皇帝若曰:「惟江州庐山太平兴国宫九天采访使者,盖天之贵神,与世为福,而隆名徽称,历代置而不讲,甚非所以答赛神明之意,其进号『应元保运真君』,遣入内内侍省东头供奉官廖维护送金书殿榜并敕文即赐焉」。
先是,本观道士智仙诛茅创宇,发地得殖瓴一,破之,以土实,厥土五色,获铜泉一,其文曰「应元保运」,初不知其何祥也。
后二年而明诏宠加,与泉文符,廖维即取其泉以献。
恭惟皇上南面,百神受职,天启其衷,幽冥同符,不其伟欤!
政和五年,今上皇帝临莅天下之十六载,以意承考,以道交神,而神祇祖考安乐之。
式瞻四方,靡神不宗,乃眷南顾,惟应元保运真君陟降庭止,在左右。
惟我神考,肇建鸿号而典册未备,遹追继承,其在我后之人,乃命有司备礼册命焉。
入内内侍省敦武郎黄京奉玉册以至,册文有皇帝名,且曰「谨再拜言」,其恭如是。
守土之臣与县令祠官,跪起荐进,惟谨厥册,刻以嘉玉,贯以金縢,藉以文锦,外匣下床,彤髹扣饰,光彩焜耀,穷工极丽,不可名字。
冠褐之徒,拭目荣观,欢呼鼓舞,动色相趋,既而奉安于别殿之阁以尊之。
后一年而祠吏臣刍实来奉香火,黄冠羽衣无虑二百辈,雁行而进曰:「主上原道德之意,崇黄老之学,寅奉明神,聿修阔典,礼重文蔚,绝后光前,而金石之刻不刊,无以铺张王灵,昭示来世,非老于文学者,其谁宜为」?
臣刍曰:「道士言是」。
谨按《录异记》:唐开元十九年明皇帝梦神人朱衣金冠,乘车而下,曰:「我九天采访使者,当馆我于庐山西北隅」。
明日又降于庭,命吴道子写之,遣内供奉使者真图建立祠庙于山之阴。
明皇帝亲书缪篆殿额以赐之,其文曰「九天使者之殿」,而无「采访」之称,其榜固在也。
建庙之初,祥异甚黟,事见李枇《庙碑》、潘观《祥验记》、张景述《续浔阳记》、陈舜俞庐山记》。
故世谓使者之号、庐山之祠,皆权舆于有唐,发祥于明帝也。
臣刍考之不然。
按《五岳真形图》,其说曰五岳皆有佐命之山,崧、岱、华、恒,以少室、武当罗浮括苍、地肺、女凡、河逢、抱犊为佐命,分治四岳。
衡岳孤峙而无辅,故黄帝省方南至于江,请命上帝,乃建潜、霍二山为南岳储君,又拜青城山为丈人,庐山使者,则使者之名尚矣。
《真形图》虽兴于中古,然历世方士,祖袭授受,东晋之世,辑而成书,不可诬也。
开元中天台司马子微谓五岳皆有上清真人降任其职,因敕五岳各立真君祠,其说盖出于《真形图》。
而《开元诏书》青城丈人庐山使者,选道士奉香火,视五岳真君祠。
庐山房祀,意自司马子微发之,其肸蚃昭晰,见于梦寐,不可知也。
详考传记,使者之神,盖德镇之高真、祝融之夹辅云。
其说见于东晋之前,而九天采访之名盖后世所加,其庙于庐山之北,则自唐明皇帝始。
南唐改号通元府,本朝太平兴国二年,始以纪元赐今名。
世惑于俚俗肤浅之碑,齐谐志怪之说,弗加深考,以失事实,故并论其本末,以祛来者之惑焉。
重和元年十一月十日建,朝散郎提点太平兴国宫、赐绯鱼袋臣洪刍撰,草莽臣侍其倬篆额。
重和元年十一月十日道士思恭、臣陶知常、臣章安主、臣沈继彬、臣李仲恭、臣萧敏脩、臣高至道建。
按:《庐山太平兴国宫采访真君事实》卷六,正统道藏正乙部。又见《永乐大典》卷六六九八,《庐山纪事》卷一○。
浦城劝粜 南宋 · 真德秀
 押词韵第三部
阳和二月春,草木皆生意。
那知田野间,斯人极憔悴。
殷勤问由来,父老各长喟。
富室不怜贫,千仓尽封闭。
只图价日高,弗念民已弊。
去年值饥荒,自分无噍类。
幸哉活至今,且复遇丰岁。
庶几一饷乐,养育谢天地。
岂期新春来,米谷更翔贵。
况又绝市无,纵有湿且碎。
何由充饥肠,何由饱孥(原作拿,据四库来改)累。
恨不死荒年,免复见忧畏。
我闻父老言,痛切贯心肺。
行行至平洲,景象顿殊异。
白粲玉不如,一升才十四。
问谁长者家,作此利益事。
父老合掌言,子文姓陈氏。
起家本儒生,畴昔乐赈施。
忆昨艰食时,巨室争谋利。
米斗三百馀,独收七十二。
三都数千口,受彼更生惠。
开库质敝衣,假此赒贫匮。
取本不取息,所活岂胜计。
我曹非此翁,久作沟中胔。
吁嗟薄俗中,乃有此高义。
吾邦贤使君,爱民均幼稚。
一闻平粜家,褒赏无不至。
或与旌门闾(自注:浦城沈氏。),或与锡金币。
独有颍川翁,宠光未之被。
故作行路谣,庶彻铃斋邃。
且俾殖利徒,闻风默知愧。
并生穹壤间,与我皆同气。
富者盍怜贫,有如兄恤弟。
恻隐仁之端,人人均有是。
顽然铁石心,何异患风痹。
不仁而多财,聚易散亦易。
惟有种德家,福禄可长世。
不闻眉山苏,盛美光传记。
卖田救年荒,生子为国器(自注:即三苏父子也。近世三山黄长者家,喜赈施,子朴己丑大魁。)
不见南浦毛,一惟利是嗜。
积谷幸年荒,生子遭黥隶。
天道极昭明,勿作幽远视。
谁欤为斯谣,西山真隐吏
吴公墓志铭绍定四年三月 南宋 · 陈元晋
 出处:全宋文卷七四六五、《渔墅类稿》卷六、《南宋文范》卷六八
吴公次周名墀,抚之崇仁人
其先自宣州来,曾祖某,祖某,父某,世为士家。
公娶熊氏,则雷州使君某之孙也。
子男二人:曰应符,曰应则。
应则先公六年卒。
女六人,其婿曰蒋特立、管镒、孙琳、邹某、方必中、黄京
孙男二人:宗元、宗范。
女四人,归郭铃、黄埙,馀尚幼。
曾孙女一人。
绍定四年正月十九日卒,享年七十有九。
其年三月二十八日长安乡石下之原,公宿所营度眼中山也。
公少而孤,蹜蹜从二兄后,不齿家事,一意嗜书,欲自立。
累试场屋不利,则投笔焚研,闭门息交,尚友方外,习内视纳息之术,澹然若与世相忘者。
岁量先畴所入,以为日用之度,仅仅自给,不为蕴利多藏计。
独厉其子以学,隆师市书,虽费不惮。
公既屏居简出,里闬多不识其面,余与公之子节夫游,亦未尝获接公谈。
嘉定辛未待对集英,一日或邂逅节夫侍行,彷徉苏公堤上,余愕然,揖谓公胡为乎来,公曰:「应符之齿壮矣,而未有以厌吾望,方规试上庠而病焉,墀惧其踬,而护之偕来」。
余切叹其百念灰矣,足不出阈,而蕲其子之有成,至轾千里不为难,亦可尚已。
旅舍往来,款语数四。
公每言生平涉世多艰,官府不能无挂误,以不辩自明;
乡邻不能无欺侮,以不较自正;
疆畎不能无侵夺,以不争自定。
清坐静观,自觉吾味差永。
余以是益心敬公,盖有见到处不可及也。
呜呼!
今之人谲觚以示夸,掉磬以求胜,钩距以矜巧,圉夺以自肥者,视公所为,不诋之愞,则讥之拙,然宿祸生孽,多以自毙者,又安能寿而臧、全而归,如公称乡里善人耶!
余罔罔忧服中,亦何能文?
节夫再三以铭请,辞不获,则为之铭曰:
世途争巇心地夷,式安且寿全而归,尚永厥后视此碑。
谢安吉使君黄寺丞先生京 南宋 · 赵孟坚
 出处:全宋文卷七八七四、《彝斋文编》卷三
孟坚伏准照帖,举孟坚明敏有文,强毅不挠,充改官亲民使者
京洛识机,一见已蒙于厚顾;
辅藩荐祢,三生即信于良缘。
恩惠弥天,谢诚跼地。
伏念孟坚最为好直,祇欠学圆。
独奋孤寒,颇历风霜于早岁;
自期节义,愿为砥柱于颓波。
凡是素心,不入时样。
微如字画,犹考偏旁;
寓在吟哦,亦关风教。
以此移于吏事,断乎不敢私心。
绣使之行台,借阶抗议;
劝大家之发,力救时荒。
甘食蘖以守廉,束湿薪而驭吏。
兰薰同臭,渭湜殊流。
不图末路之荣,获遇知音之举。
载惟合颖,尤重常员。
判分选于天渊,顿生功名之羽翼。
矧陈力之未久,便刮目以误知,概彼寻常,谁其特达!
兹盖恭遇某官超然远览,卓尔达权,自专衡鉴之公,取于尺度之外。
属方建府,首急扬材。
第惭借誉之言,几干许可之遇。
斐狂有作,正虞所择之未精;
操守无移,或病执古之太甚。
文乎何有,敏又安能。
被宠兢兢,持心惕惕。
在春风之下,同桃李之无言;
历岁寒而观,期之劲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