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正文
拙默说 南宋 · 包恢
 出处:全宋文卷七三三一、《敝帚稿略》卷七
拙与巧反,默与言反。
拙默近实,巧言近虚。
三代以前,道明道行,巧即此心之智而无智外之巧,言即此心之声而无声外之言,未始专以巧言为恶、以拙默为美而堕于一偏也。
晚周以来,人心非古,机巧深而邪说炽,庄老始得以售其一偏之说而一主乎拙默,似亦足以中当时之病。
以迄于今,盖已千六七百年,巧极于奸诡,言极于淫陂,仰视晚周,何啻倍蓰之弊。
苟有能宁拙无巧以归朴,宁默无言以入诚,则岂惟不流于污世之弊,将在我可以进古纯厚之德矣。
然律以吾道,则有未必皆然者。
夫巧言鲜矣仁,则亦不以拙默为非者。
然智譬则巧,则巧即行所无事之智,或语或默,时然后言,亦天机动而天籁鸣,自不能已者。
若一于拙默,岂吾道之正乎?
周先生之原流,其始实出于老氏,此拙默之说所由出也。
惟其姿器高、智识明,其后已纯乎圣人之学而为世醇儒矣。
《通书》四十章,何拙何默云乎哉!
中间如言圣,则曰:「诚精故明,神应故妙,几微故幽」。
无所谓拙矣。
如言拟议,则曰:「拟之而后言,议之而后动,拟议以成其变化」。
无所谓默矣。
若真默而识之犹可也,心劳日拙可乎哉!
顺理而不凿以巧妄,则若拙而非真拙;
笃行而不泥于空言,则若默而非徒默,庶乎其可矣。
金溪何兄珍伯求拙默之说,信笔书以赠之。
梅花 宋 · 布衣某
七言绝句 押寒韵
影摇溪脚月犹冷,香满枝头雪未乾。
只为传家太清白,致令生子亦辛酸(《宋诗纪事》卷九六引《蓉塘诗话》 《蓉塘诗话》:宋国学正陈蒙,轻财尚义,家世清白。一日,有布衣持纸扇来谒,上书云:“出韵不驻思。”以酸字为韵,令赋梅花,辄应声云云。大悦,厚赠之。)
蓉塘诗话》:宋国学正陈蒙,轻财尚义,家世清白,一日,有布衣持纸扇来谒,上书云:“出韵不驻思。”以酸字为韵,令赋梅花,辄应声云云。大悦,厚赠之。
汪文卿遣馈书 南宋 · 陈著
 出处:全宋文卷八一○三、《本堂集》卷七五
某于执事相知深矣,承平之时,谓可出则上下四方相逐,归则相娱老于雪壑水村之间。
于嗟时兮,乃逢百罹,各天一涯,逃形匿影,时一出山,逢人问存亡死活者数载,欲寄只字无从。
首夏,因间道之玉几下哭伯求,回途溯流花溪,访佳处,劳苦契阔,为三两日留,此初心也。
而弟侄辈牵联,谓离家日稍久,必欲且归,遂抱此一段怅怏。
兹忽领赐书,共审处倾否之变,得习坎之亨,与家人同此大吉,良慰下怀,可当一番会晤。
饷我山海列珍,正方一家百指,藜藿并日不足,何敢动饕分外之想?
登嘉惟时一隽永,庶不虚辱厚意。
西风只尺,又未知声焰如何,临纸三叹。
若其小帖息,则须卜过青修,相对为白头吟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