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钱涒” 相关资源
诗文库 正文
龙井 宋末元初 · 金履祥
 押词韵第十七部
高峰馀洞气,石窦通灵液。
发源已太孤,临崖千万尺。
井甃回飞湍,修绠收澄碧。
一饮清风生,肤寸寒云出。
山僧语似奇,老龙事无迹。
我来翠微巅,得此寒泉食。
东望子陵,连峰对𡷾嵂。
下有十九泉,趾此相仲伯
因哦招隐诗,凭高三叹息。
冠山 明 · 崔淑精
 出处:逍遥斋集卷之一
峨峨五冠山,灵秀入空碧。
高标配日观,万古雄盘礴。
长松荫层巅,瑶草被岩壑。
崖深泻朝霞,壁绝盘巢鹤。
五峰次低昂,冠佩列仲伯
中有古神坛,祀秩同五岳。
缅怀山下人,令闻昭千亿。
平生忠孝心,永激颓靡俗。
相思不可见,空歌木鸡曲。
持斋先生郑公墓志铭 南宋 · 陈宓
 出处:全宋文卷六九六七、《复斋集》卷二一
大学》、《中庸》之书,历春秋而下非一世,经师儒之览非一人,未有灼然知其为入德之门,传心之法。
天启文治,我宋二程夫子始表而出之。
淳熙间,道化盛行,朱子以天性之纯明,加师友之讲习,积四五十年不怠之功,然后是书阐明贯通,揭如日月,坦如康庄,目视足履,小大无疑。
一时门人更去迭来,执经受业者半天下。
吾乡之士方且溺于功利之习,而升夫子之堂仅三数人焉。
至于讲明穷理,正心修己,治人之道备之于身,与夫二帝、三王、周公、孔子、孟轲、子思所传之心,至精至一,执而不失,而为朱夫子之所称道赞美者,则未有如持斋先生者也。
先生讳可学字子上,系出于周威公友。
典午渡江,平难将军庠始南徙。
由庠而下五世孙讳褒,为太府卿,始居于莆田,力学好修,世号南湖先生
曾祖讳谌,祖讳思默,父讳仕谦,皆累举进士不第。
先生幼而文,冠而孤,抚诸弟,教授生徒以自给。
淳熙己酉,乡以贡于礼部,试不利。
癸卯,与两浙漕荐,考官今福建侍郎蔡公幼学称美其文词,春有司又失之。
是岁与弟仲伯偕进偕退,乃谓仲伯曰:「吾女弟年及笄,犹未行,归卖畴先嫁之,使无失时。
我始以觅官为急,今年壮乃知未闻道为尤急,我闻朱先生传道之统,真所愿学也」。
遂裹粮千里,跼门求见,先生一见,恨相遭之晚,握手评议,如夙友焉。
持斋先生穷理尽性,持心守身,一以圣贤为法,其所未达于阃奥者一间耳。
故见其师若曾子之于夫子,师视之如夫子之于颜子,道同气合,率终岁一归,归则以书质所疑,有问斯荅,如环无端,皆前圣所未发之旨。
朱先生之守临漳也,虚子弟之师席,俾先生西乡而坐。
既而归富沙也,则又虚席以书招之,且致诸子孙慕向不忘之意,至再至三,又不已焉。
其所往复之书有曰:「此间难得人讲论,每深怀想」。
又曰:「近日朋友少看得如此,深惠鄙怀」。
又曰:「斯道不绝如线,唯冀勉厉以副所望」。
皆亲迹,不能悉举也。
尝以《大学》一编晚所删定示诸生曰:「此书欲付得其人,唯子上足以当之」。
其亲传面命如此。
故四方学者至即有问,必使先生正之,而仕之来南者,命必见先生而后行,其所尊敬又如此。
先生之名实荣于时,未常有枉己为人意,而诸公名人皆欲招致不可得。
故与大理卿曾逢、工部侍郎曾逮为忘年交。
吕寺丞祖俭、李郎中孟传、詹监丞徽之、廖郎中德明、郑郎中肇之皆知敬爱,从叔军器监㮚仕必与诸。
先生与人交,气和而清,竟日端坐,不见怠容。
诚信温恭,其所诲诱,皆为名士。
晚与古灵先生之孙、故廉州太守朴遇于湖南,与致合浦,率五鼓危坐,听先生讲书一篇,然后视事,逾年不辍。
有以见先生师道之行于人也。
前后三奉大对。
嘉定辛未,敕授忠州文学
是岁冬,廖郎中为广帅,招致郡斋。
明年壬申秋,亲友勉先生调选,今广西方公信孺时守舂陵,屈以偕行,至则湖南曾槃留摄衡阳户曹
还其檄,至豫章,卒于丰城,享年六十有二。
舂陵守徐公杞解组归,遇于道,买棺以歛。
方公遣使奉菆于临江军,其弟仲伯哭往护丧。
交友归赙致赠,赖以不乏用。
癸酉七月一日,抵里门,治命以妷公素为后,年二十有一。
仲伯自兄之死,哭泣逾时而哀,服心丧三年,盖师之也。
明年甲戌,当廷试不就,可以知先生之友爱矣。
遗文有《春秋慱议》十卷、《三朝北盟举要》一卷、《师说》十卷,诗数百篇。
先生不喜为诗,遇事感发,时出一二,朱先生尝止之,以故不多作,然亦已骎骎江右之风。
顷年时事一变,登朱门者畏避退缩,先生独相从于寂寞之滨,尝曰:「吾所闻于师者,皆精微要妙,口传而不书者也。
吾老矣,不可独善其身,将书之淑斯人」。
某尝恨为童子时侍先君闲居间,朱先生自建上来访,留月馀,及丁未岁先君薨,先生又来吊,时某皆年少,未知求教,至今追悔无极也。
所赖以扣其不传之秘者,有持斋在,今复已矣,岂非命哉。
呜呼!
士生斯世,朝闻夕死,孔门韪之。
吾乡曩时诸先生,如浃祭之学慱文雄,艾轩之理精思古,皆足以暴白于后世。
而求其得百世之师而教育之,以致于卓然成德,则先生此乐未多逊也。
所得如此,宜外物不足□□。
葬有日,仲伯安溪谓某曰:「而尝从吾兄游,知之深,不可不铭」。
铭曰:
朱先生,续道之真。
友己教子,实难其人。
先生脩家,本与道合。
一见而契,如虚斯纳。
壶山之下,朱紫则多。
得道之传,其人几何。
我作铭章,刻之幽室。
四尺者封,千载一日。
浩亭韵。题金醉翁角觥诗卷(自注。醉翁晋州人浩亭先生尝以此诗邀余同赋。先生藏诸箧笥而忘之。时先生晋阳。临行又督之。□缀拙。书于祖□。) 元末明初 · 成石璘
 出处:独谷先生集卷上
醉翁信非吾辈流,爱酒之外无所求。
尚友彭泽步兵,欲作九原思同行。
随身尤物唯钜觥,一酌可救饥肠鸣。
酣歌醉舞无虚日,遮莫光阴如雷疾。
臧否何曾口中出,颓然枕曲长松摧,醒吟岂肯学楚才。
借问八仙谁仲伯,馀子纷纷徒累百。
傲睨世人皆压倒,陶陶独乐圣贤道。
我愿春风吹野水,添彼角觥味甚旨,长醉此翁无有己。
提举崔君转福建副都转运使赠以诗 明 · 庞嵩
吾病笑也歌,放歌三百篇
我歌夫何为,故人有高迁。
驱车出羊城,迢迢适闽壖。
嘤鸣起幽谷,鹾政两当权。
轻车就熟道,良造相后先。
万里指顾间,行行复何言。
齐人富煮海,周官布流泉。
氓农已瘁力,摧商未为偏。
矧兹南北祲,所守在疆边。
士马愿夙饱,日费浑几千。
子行慎足国,常股通车船。
务期化斥卤,万灶繁朝烟。
子行慎足民,生生浚其源。
反裘以负薪,皮敝毛亦穿。
培根在剔蠹,本固枝叶蕃。
和衷乃有济,仲伯吹篪埙。
万物皆可爱,吾道有正传。
咨彼太极翁,何以独爱莲。
岂徒羡虚直,出污泥不沾。
吾言愧予耄,或可方韦弦。
曾国荃 清 · 松椿
对联 出处:曾忠襄公荣哀录
勋业正南邦,溯当年光复三江仲伯后先膺节钺
宦游依北斗,痛此日名垂千古,军民遐迩哭帡幪。
宋故居士郭君子宏墓铭咸淳六年闰十月 南宋 · 孙德之
 出处:全宋文卷七六九七、《太白山斋遗稿》卷下
东阳郭氏夙宗洛学,东莱先生阐道城闉,蚤著录牒。
朱文公远在闽峤,亦竭蹶重趼,相率登其门。
文公既铭津之父钦止,至淇之父良佐,亦跋其行事,言所以未及铭之意。
师友源流,所从来远矣。
君讳模,字子宏,淇弟亢之子也。
母蔡氏。
君幼知委己于学,陶隐蔡君肖嘉,母党也,博通朱、吕之书,延主家塾者二十年,仲伯后先师事,熟究《周官》大义。
陶隐宝山义塾,随与之俱,日与四方贤俊游,见闻益广。
幼弟楶,最颖出,早奉贤书,君危竟秋赋,乃弗获在选。
退而悉意干蛊。
男女兄弟九人,婚嫁咄咄。
君奉偏慈命,为择姻对,多得名阀。
继失所恃,十馀年不别盘筵而馔,不闻有枨触声。
二季先逝,抚其茕稚,不啻己子。
男则招师训迪,女则厚其遣具,人难之。
性尤端谨勤俭,房中奁篚蓄积,不以自润,割腴田百亩均之众,又以二十亩充书社费。
晚为族之祭酒,尤务公实
西林,曾祖庵也,增植陇亩;
至庵,祖营也,赡茔以结派下之绝,务保松槚。
里党阋争,出力排解。
亲族在殡,倾助如不及。
君之遗事,其彬班可见者如此。
生于庆元己未,殁于咸淳庚午,年七十有二。
娶陈氏。
子三人。
女一人,适宣教郎、监行在榷货务都茶场分司真州刘玉渊。
女六年而卒。
孙男七人某、某。
孙女七人。
其年闰月丁酉,叁等奉柩合葬于孝顺乡罗青之原。
夫妇昆仲,兆域相望。
先事,叁来请铭。
德之,郭之自出,用不敢以芜颣辞。
抑闻古人义理之学,正将见之日用,而达之有政。
君虽不获究其设施,而能行于家,是亦为政也,奚歉焉。
铭曰:
幼为良子弟,晚为贤父兄。
其子其孙、其昆其仍,无不尔或承。
养直可师唱和真隐诗1114年 北宋 · 释惠洪
 出处:全宋文卷三○二○、《石门文字禅》卷二七 创作地点:江西省九江市庐山
予久不见养直,时时想见其堕帻醉时。
忽阅此诗,如行野渡春色中,虽盎盎醇酽,然终有一种清绝气味。
可上人语迅快如漱壑夜泉响,扫窗春雾空,不类菜肚阿师语,仲伯连璧士也,而皆友吾。
巽中传曰:「观其所以游,因以知其为人」。
于巽中亦云。
盘阿精舍即目乾隆乙巳 清 · 弘历
 押词韵第十七部 出处:御制诗五集卷十四
盘阿胜据盘之中,上松下水中以石(上盘胜以中盘胜以石下盘胜以水见四正山居志)
然而在此合言此,上下俯仰见座席。
苍泉白归一揽,诡石窗前欣独得。
中盘之胜有如斯,举一含三欣莫逆。
向读韩文谓此间,后始知讹屡吟识(向因盘山原分太行一脉而来又在山之阳疑即昌黎李愿归隐处而韩诗中所云燕川方口又雅合田盘之境是以每作诗文多假用之嗣命豫抚阿思哈访查李愿所居寔在济源旧祠碑记并行因济源盘谷考證以识其讹甲午诗有中盘名以在盘中不是昌黎为李公之句)
设呼退之来此问,想亦称佳等仲伯
是日雨后云归岫,去亦弗留来莫测。
漠然忽满一空白,倏尔乍失千峰碧。
尽态极妍有如是,应接无暇莫踪迹。
调御丈夫坐拈花,亦弗微笑任靃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