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正文
起居盐使 南宋 · 赵彦端
 出处:全宋文卷四八八○、《五百家播芳大全文粹》卷四七
绣衣直指,有严揽辔之行;
弩矢前驱,独后望尘之谒。
占皇华之下烛,偃风化以增勤。
恭惟某官天爵崇高,卿才伟秀。
据经论事,盖七相五公之传;
贯道立言,皆三代两汉之作。
自拔而连茹,爰盛饰以入朝。
直弦耻比于曲钩,方枘果乖于员凿。
三仕三已,非吾党之戚欣;
一死一生,与善人而进退。
逮群阴之殄弭,偕众正以来归。
岁寒灼见于后凋,尽日对扬于三接。
方欣贾谊道宣室之鬼神,岂意宗元尚书之笺奏。
叹虎豹憎人之遽,伟风雷孚号之新。
山甫将明,初未嫌于内外;
李悝之彊富,实有系于本根。
少慰江湖之心,遄膺廊庙之拜。
某陆沈末路,山仰大名
早愧巫医,未适师传之愿;
晚从章服,徒兴俗状之嗟。
维昔先君,获承汎爱。
抚岁年其既远,怅门户之寖衰。
东里方孤,正赖威严之霁;
山公犹在,不知意气之频。
首夏恢台,雄台清简。
愿后将于德履,用俯答于舆情。
书郑氏舍田记 宋 · 王洋
 出处:全宋文卷三八七六、《东牟集》卷一三
亲既没,泛者亡之,思者存之,存之而靡有及也,曰:浮屠道,人心无为之场,属念清净;
惟是朝夕饮食之用,或有以动其心,则胜念弗崇。
有能具是供供之,俾克专意于道,万物不干其志,则彼以心香胜念薰导,荐供施者当获善报。
仁人孝子之心固知是言,非若剖剂交别可以市质而券取也,然犹为之,岂有它哉?
以谓与其委吾亲而无以为,佛书有是,而吾之力可以及之,舍焉弗图,是真委吾亲矣。
爰有割口分之业以奉其徒者。
久之,浮屠人衣食其中,艺治灌沃,化瘠为腴,辟菑为良,日以赡给。
而施者之家支庶寖远,或不守先业,视居作之产顾出其下,则恚而矢之曰:「吾之先为是区区,将燕及吾祖,且大庇我后之人也。
今报享之状冥不可诘,而受施者显蒙其利,是舛也。
宜有以谷我,不然,盍返吾田之为得也?
有不吾与,吾其讼取之」。
于是僧俗相捽,起而为雠,吏持其竞,弄而蚀之,经更岁时,不示决夺,至两荡其业,讼为閒田而后已。
其视初施之心,岂不远哉?
贵溪郑氏为冢舍以守先茔,俾僧宗元涖之,又分田以为永业
其大人有以文学取科目为郡大吏者,思微图远,惩是物也,乃自言于邑,一书于籍,一验于符,与宗元盟而归焉。
宗元亦详审练达,能副其意,书邑符于石而刻之,以示不可渎者。
间为予道其事,求书其后。
予闻而悲之,于心有感焉。
噫!
若郑氏之施、宗元之受,其果能相与崇其胜念而无交捽之患者哉!
自信庵记绍兴八年四月 宋 · 张浚
 出处:全宋文卷四一三六、《云卧纪谈》卷下、《宋代蜀文辑存》卷四五
余氐湖湘佛日又使谦来,发武林,越衡阳,崎岖三千馀里,曾不惮烦。
中途缘契悟彻,真理一见,神色怡然,若碍膺之疾已除者。
仍以笔诰寄元曰:「余谪居零陵径山佛日禅师遣谦师上人来问动止,僧宗元佛日室中举竹篦话心地,先有发明处,毅然与谦偕来。
既至抚、信间,谦亦因缘契会,放下从前参学窠窟」。
元喜曰:「我已见清河公矣」。
径归东阳,为众办众事。
余嘉其行止近道,书此寄,因勉以护持云。
绍兴戊午四月二十三日紫岩居士张浚德远书。
连州燕喜亭题名绍兴十九年三月 宋 · 张浚
 出处:全宋文卷四一三七、同治《广东通志》卷二一○
紫岩张浚,携子栻游燕喜亭。
阳山唐赋、陈宗谔、欧阳献可、欧阳相,武夷□翔,湘僧元真,蜀僧宗元、大朴同来。
宋绍兴己巳清明前一日浚书。
袁仓使举关升启 南宋 · 方澄孙
 出处:全宋文卷八○九三、《翰苑新书》续集卷三○
绛帐职微,毡惭独冷,缁衣意重,鹗有双飞。
曾谓今时,见此差事。
众诵传而夸讶,独感叹而激昂。
窃以赏好之荣,今古所艳。
百斤金不如一季布之诺,十从事不若一刘公之书。
盖深知异顾之难逢,片言只字而已足。
未有公车交上,奏牍朋来,人间有得兼之熊鱼,天边见作对之鸿鹄。
怜才至此,从古难之。
仆未有闻,何以当大书特书不一之宠;
公非为赐,抑有感先进后进相负之言。
岂可语俗人耶,此真我知己已。
伏念某铅椠学子,箕裘世家。
少日荷衣,雅为皇甫湜韩退之所器;
壮年挟册,犹及陈元方郑康成之间。
其所闻者多陈编迂阔之谈,其所行者类世俗悯笑之事。
始惊中排而迄未定,才疏意广而竟何成。
分把锄以耕空山,误裹饭而入大屋。
献凡遭于两刖,输不知其几筹。
幸可以语朋辈而无惭,素未尝倚科名以自重。
朅来昭武,谬号广文。
默数生平,独欠是为师耳;
时谈古道,有笑曰欺余哉。
心之拳拳者不衰,人亦靡靡其相信。
长无骂郑,生不嘲边,一辈流之变化纷然,穷措大之生活止是。
有手不乞修门之阔扁,何梦敢到当路之荐书。
曾谓方元英笔砚既尘之余,尚在袁相国箧椟未满之数。
璀璨翰云之五朵,辉华秋月之两章,目王勃为天才,期元龄以国器。
牙签尘积,蒙强博之佳评;
古锦色残,借雄浑之虚誉。
青黄绚烂,文绣叠重,世固有比邻接膝而不相知,今略无介绍先容而有此遇。
得非相马,有不在于牡骊;
或者好龙,姑且求其貌似。
怀深矣,不称奈何。
兹盖伏遇某官学综九流,才兼数器。
践扬华要,当今宗元礼之楷模;
物色奇豪,所在有山公之启事。
借台阁生风之武,侈门闾炫昼之行。
远而八郡之官僚,近则一州之宾佐
平日察之,如龟卜烛照之熟;
一旦罩而,归毛举缕数之中。
至如孤生,尤为殊遇。
南州进士,非素亲指画之师;
满堂美人,乃曲有因成之意。
端的龙门之御,森严麟史之褒,人或未能一焉,己则兼斯二者。
莫名幸会,定是因缘。
某敢不体盛心,自盟古谊。
乐府双南金之报,若大施之为酬;
释氏一瓣香所云,毕此生而后已。
其为铭镂,莫竟磨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