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正文
水龙吟 其四 渔蓑 清末民国初 · 张慎仪
 押词韵第十部
夫须碎织成蓑,鸣榔去钓西岩下。
添将葛屦,配将蒻笠,短竿自把。
转过滩头,又寻沙觜,萧然整暇。
趁满天絮,满身烟霞,邀几个、鸬鹚话。

欸乃一声归一,穿浪花、引船入汊。
解衣槃薄,裁青补翠,乱堆篷罅许棐诗:雨衣新织槛前夫也。陆游诗:雨余篷舵乱堆蓑。)
晒月眠云,消闲谁共,但凭老瓦。
奈卖鱼市散,无钱沽酒,藉伊偿价。
赠僧(虚中) 南宋 · 许棐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僧趁雪前到,梅花犹恨迟。
略谭残岁梦,便和早春诗。
僵雁依船宿,寒猿捧砚随。
吟单未须捲,重见是何时(以上《梅屋第四稿》)
李方庵款 南宋 · 许棐
梅花惆怅三年别,香锁空庭几风月。
今年花发主人归,依旧主人贫彻骨。
小枝分立砚屏边,无酒酬春烛焰寒。
数叶残书翻未了,唤起山童敲凤团(以上《梅屋诗稿》)
施云溪寄诗 南宋 · 许棐
七言绝句 押支韵
折得桂花三数枝,云溪又寄几篇诗。
诗香入在花香里,韵似龙涎火暖时(以上《梅屋第三稿》)
跋竹轩乞药帖 南宋 · 许棐
 出处:全宋文卷七六八○
茄不上贵人盘饤,赖有山僧道闲肚皮安著。
不感德而反以为戚,诚蔬中之小人也(《梅屋集》卷五。又见《江湖小集》卷七六。)
戚:《江湖小集》作「祟」。
书先祖监丞手泽后 南宋 · 许棐
 出处:全宋文卷七六八○、《梅屋集》卷五、《江湖小集》卷七六
翁年踰从心,犹趱灯下细字。
诸父惧非老人所宜,又不敢明谏,一夕令禀翁:「寒漏下几刻矣,请归寝」。
翁解意,曰:「吾不愈于埋没富贵,达旦歌舞,遗鸩儿孙者邪」?
垂诲四十年,洋洋如昨日语,真吾家之韶音也。
梅屋第三稿序 南宋 · 许棐
 出处:全宋文卷七六八○、《梅屋集》卷四、《江湖小集》卷七七
己亥癸卯,诗不满二十首,甲辰一春却得四十馀篇,疑诗之多寡迟速似有数也。
天或寿予,予诗之数固不止此,然当以贪多务速为戒。
梅屋许棐题。
梅屋第三稿后记 南宋 · 许棐
 出处:全宋文卷七六八○、《梅屋集》卷四、《江湖小集》卷七七
甲辰一春诗,诗共四五十篇,求芸居吟友印可。
惶恐。
朱黄二君说(二君,朱、黄二笔也。阿,阿胶也。) 南宋 · 许棐
 出处:全宋文卷七六八○、献丑集
阿丈人揖朱、黄君而问曰:「吾胶漆二友,为梅屋校雠有功,请各第而言之」。
黄君曰:「辞讹理舛,非我莫攻;
点谬画差,非我莫盖。
且中央色也,当受众采北面」。
朱君赭容奋髯而怒曰:「句读我判,四声我分,又文之美恶,我标我准,实破暗之灯火,拯谬之丹砂也。
彼雌其名,而不雌伏耶」?
阿丈人评之曰:「朱君事业果赫赫满人目,然频濯发者易秃,苦用心者早衰。
外泽颜色者,内未必无枯槁之疾」。
黄君曰:「然,请书为主人养生之鉴」。
献丑集自序 南宋 · 许棐
 出处:全宋文卷七六八○、《献丑集》卷首
闺女弄妆,自谓天下色也,出见施、嫱,始知献丑。
予以诗文献丑者也。
自重痼之馀,户外事一不以缀意,独嗜笔砚,如奇声美味。
每有题著,必拊几嗟赏,谓意语天出,不知前有古人、今有作者。
及示人,人传以为笑,始悔不藏之也。
然则丑可藏乎?
曰不可,安知不有窥而笑者哉!
抑笑可禁乎?
曰不可,禁笑则愈笑也。
与其藏丑而人窥笑,禁笑而人愈笑,孰若献丑之笑之为快也?
故氏其集曰「献丑」。
嘉熙丁酉中秋日梅屋许棐自序。
巫说 南宋 · 许棐
 出处:全宋文卷七六八○、《梅屋集》卷五、《江湖小集》卷七六
小人倚巫为命,一人疾,阖众走巫,以巫之在不在候吉凶,以神之降不降验生死。
巫在,众喜;
神降,众益喜。
降曰:某有某罪,某祟祟之,祀可赎也。
众诺雷应,惟恐齐馂,不嗛其飨。
疾瘳,重谢巫;
不瘳,不巫责也。
梅屋居士曰:我命在我不在天,而在神乎?
不在神而在巫乎?
盖其中心有愧,愧则疑,疑则乱,乱则邪入矣。
邪则病,病则惧,惧则妖兴矣。
邪入妖兴,而命在我乎?
命不在我,祷犹诅也,生犹死也。
巫,小人之尤也,大不可倚也。
作《巫说》。
融春小缀序 南宋 · 许棐
 出处:全宋文卷七六八○、《梅屋集》卷二、《江湖小集》卷七六
开炉十日,摒当融春小室,为卒岁计。
乱书中得旧稿数纸。
稿自甲午己亥,诗不满三十,更散失不得传,则与日月俱弃矣。
并缀数文,为《融春小编》。
非千金敝帚,是尺璧馀阴也。
梅屋许棐题。
梅屋 南宋 · 许棐
 出处:全宋文卷七六八○、献丑集
予小庄在秦溪极北,屋庳地狭,水南别筑数椽,为读书所。
四檐植梅,因扁「梅屋」。
丁亥震凌,屋仆梅压,移扁故庐。
客顾扁而问曰:「昔吟逋爱梅,未尝一日去
尔爱梅,无梅屋,扁梅屋,犹饥人画饼,奚益?
请去扁」。
予曰:「向也以,今也以心为,扁何问焉?
扁可以理观,不可以物视。
片木,二字而已;
理观,四壁天地,万卷春风。
庾岭香,孤山玉,岂襟袖外物哉!
龂龂以争其无,喋喋以衒其有,皆非物理之平也。
请别具只眼」。
客曰:「唯」。
海盐广福永为贤首教院记 南宋 · 许棐
 出处:全宋文卷七六八○、献丑集
竹轩住广福之明年,榛秽芟夷,廊庑环接,学袍鳞萃,慈像金鲜,复旧观之渐欤。
一日,偕知寺净喜来白梅屋居士曰:「君与寺邻,吾为君友,坏梁又有而祖监丞题墨。
前因后缘,如此不绝,敢有请焉。
广福,贤首道场也。
宗连住二三十年,教异事殊,随葺随毁,更久,燕雀亦无容身地矣。
吾持此教,居此寺,是客去主归,时也。
一身当百废,不敢不勉,第恐主席未煖,客单已侵,主退客留,寺兴废未可知也。
净喜援郡刹真如故事,闻于礼部,部然其然,符郡,郡帖县及寺,一邑官吏士民又莫不然其然也。
欲镂帖以照来者,子为我證明」。
居士曰:「万物兴废有数,而况寺乎?
寺当废,八万四千母陀罗臂不能扶其毁;
当兴,九十五种外道心不能害其成。
今寺废数极,数极寺兴,如冬株剥落,春阳必回,华孕芳舒,客寒不能遏也。
然则华严世界,不从天队,则自地涌。
又其不然,舍金云委,施力川增,众妙混成,自然惬当。
是时和尚趺坐一席,戒水澄源慧灯韬焰,无佛无祖,天地一尘。
昔未来,未尝不来;
今未去,未尝不去。
非来非去,是名常住。
是帖也,何必刻」?
净喜曰:「石已具,姑刻之」。
砚志 南宋 · 许棐
 出处:全宋文卷七六八○、《梅屋集》卷五、《江湖小集》卷七六
此砚虽未佳,而爱踰金玉者,以先君旧物也。
先君游宦章贡,人砚俱亡。
后三十年,砚归于
惟夜台茫茫,人无归日,哀哉痛哉!
然能朝夕摩涤,写先君胸中未吐之书,人砚俱不亡矣。
松岩所惠雪屏 南宋 · 许棐
 出处:全宋文卷七六八○、《梅屋集》卷五、《江湖小集》卷七六
一玉千山,化工之无尽春也。
为山写神,笔端之无尽意也。
揭之梅屋,往来者之无尽观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