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正文
时山观音神像记 北宋末 · 周紫芝
 出处:全宋文卷三五二九、《太仓稊米集》卷六○
建炎三年冬十有一月,金人渡江,建康失守,兵马大都督杜充既降敌,诸将皆以兵叛。
统制李进引兵寇溧水,焚其城邑略尽,徙兵时山,烧荡民居。
既熄,有白气贯日,起于瓦砾中,如是者累日。
贼甚异之,谓其下当有黄金。
裨将王德,开德人也,发而视之,得绣观音像,绢索皆已煨烬而独像存,刺绣之文去火所及无毫发而火不犯。
德怀以归,后无知之者。
参知政事李公以侍御史出守宣城郡,凡叛将逼近境,悉移书招之,示以不疑。
既至,公遇之甚厚,因以其兵使屯龙溪寺。
僧居穆与德游,且虞其变,日脔炙酾酒以啖之,每造其庐辄尽欢而去。
其后果复叛,军将行,德乃谓居穆曰:「师遇吾久,无以报,当以金净瓶绣观音像遗师,愿善调护之」。
龙溪士雷虞龙字虞卿,一日偶谓居穆曰:「余愿丐一观音像事之,久未之得,奈何」?
居穆笑曰:「异哉,像其有归矣乎」!
既语之故,即出是像欣然授之,实明年夏五月六日也。
君得是像,默置净几。
明日其妻李谓曰:「吾夜梦白衣老妇随君入吾家,此何祥也」?
君愈以为异,藏之益秘。
呜呼!
建炎之乱,贼焰所至,玉石俱焚,菩萨以方尽之像成于丝缕之微,独能示现变异于千百大火丛,使凶人勇夫犹加钦畏,因知世间不可思议神道,佛不妄说,而一切众生闻此殊胜,皆大欢喜,况得斯像宝藏于家如雷氏者乎!
议者犹谓菩萨以八万四千清净眼照一切众,以八万四千母陁罗臂救一切苦,用能大无畏力以灭无量劫火。
如以一爝置大海中,虽身蹈水火无坏灭相,特其游戏三昧尔,疑若无足怪者。
余独以谓不然。
自佛灭度后,像法往世,则像法与佛等,无复差别。
菩萨以大事因缘,应物现形,如水中月,其出显斯像,使人因缘以求心,因心以悟道,是名菩萨大慈力,为世利益不可思议。
后十年,余游龙溪,而君始出其像,既作礼已,乃作是言。
绍兴九年十月六日宣城周某书。
司业许公墨帖后1150年 宋 · 刘一止
 出处:全宋文卷三二七五、《苕溪集》卷二七 创作地点:浙江省湖州市
司业许公在太学时,某为诸生,实相先后,因获从师德游
公行义文学,一时宗师,非但乡里后进如某者知敬慕而已。
逮今逾五十年,前辈轨迹既不可追,师德又下世,而得此卷轴于师德之令子,展读感叹。
谨识。
徽州谢到任表 南宋 · 洪适
 出处:全宋文卷四七一九、《盘洲文集》卷三七
叨拜言纶,复分符竹
繇小垒而升辅郡,去遐边而接故乡。
责重弗胜,恩隆难述中谢。)
伏念臣弱材无似,末技易穷。
顷获戾于权臣,即问耕于田父。
起废忽临于一障,备员甫历于三时。
体鸿雁劳来之章,竭驽骀鞭策之力。
政无善状,偶见取于疲民;
辞至外台,遂共腾于需牍。
岂期茂渥,有此超除!
尺五去天,望觚棱而甚近;
夫三为屋,指井邑以相邻。
富州择吏之不轻,恐谴域诣曹之莫免。
兹盖伏遇皇帝陛下德游和气,泽播黎苗。
方循名责实之朝,寸长必录;
故宣化承流之选,详试所行。
欲察字氓,不嫌易地。
臣敢不究心簿领,率俗农桑?
对以春秋,愿奉典城之计;
著于甲令,益图报国之忠。
代来牟谢表 南宋 · 胡锜
 出处:全宋文卷七七六四、耕禄稿
代食维好,绩愧乏于善收;
往即乃封,恩误叨于登进。
自天锡命,易地祗荣。
伏念臣桑下枯荄,丘中槁茁。
鬖鬖黄发,老风雪之彫残;
皦皦素心,抱冰霜之洁白。
生乐国而无鼠苗之感,历元都而有兔葵之思。
因问俗于关中,辄借阶于陛下。
爰进仲舒之策,令勿后时;
至形武帝之忧,诏其益种。
欲使亩畟畛麃之所,皆有春登夏实之资。
地方虑于不齐,意敢希于所报。
讵期削木之质,遽跻沃壤之区。
兹盖恭遇皇帝陛下德游祥云,政如时雨。
五谷共衍,蔼永平膏沐之欢;
同登,播元和天锡之颂。
课吏奏渔阳之最,谈兵却新郑之师。
以荐庙而劝相农民,以问价而选抡使者
肆令稚植,亦被播耰。
臣敢不小大怀忠,艰难陈业。
诵原野南都之盛,已幸富饶;
歌宫室故国之虚,尚祈警戒。
宁宗登门肆赦二首 其一 升坐用《乾安 宋 · 郊庙朝会歌辞
四言诗 押尤韵
帝飨于郊,天之休。
五福敷锡,皇明烛幽。
云行雨施,仁翔德游
圣人多男,歌颂九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