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正文
左奉议郎刘君墓志铭绍兴三十二年十二月 宋 · 王庭圭
 出处:全宋文卷三四一六、《卢溪文集》卷四六、《经义考》卷二五
吾邑乡贡进士刘承弼书其叔左奉议郎讳庭直字谔卿之行状世次来请铭,曰:刘氏故家宜春,自七世祖丰城府君徙居安福
丰城博学善属文,尝有文集行于世,其后未有显者。
君之曾祖玑、祖知复,皆隐居。
至父仕先,家益富饶,始置书馆教书,聚书至万卷,日延四方贤士,以故诸子交游日广,而学日新。
绍兴初以词赋取士,君与兄禹锡尤勤敏自砺,数月之间已崭然有能赋声。
是岁君几中魁选,禹锡亦同贡于礼部。
明年禹锡登第,厥后选举兼试经义,君复以诗学被荐,明年亦登第以归,乡人荣之。
鄂州司户
鄂于荆湖号攘剧,屯兵数万,司户掌军食,无一人叫呶者。
大将颇骄肆,以疑似之狱属州院官使,咸欲迎合其意,君独执不从,于是人始知君刚而有守。
从事郎,为鼎州武陵县
旧无丞厅,君始创立,前隔永泰渠,因建大桥于其上,州人皆便之。
未几甘露降于后圃海棠之上,太守苏公籍见而喜之,移植于新堂之南,榜曰瑞露棠。
教官陈元裕被召,君典教事踰年,讲训有方。
礼部侍郎辛公次膺国子祭酒杨公椿列荐于朝,改宣教郎,知临江军新喻县。
未赴而君已病,转奉议郎致仕。
绍兴三十年八月一日终于家。
君负材见知于当途,方将显荣于时,而天啬其寿,悲夫!
君初娶伍氏,蚤亡;
再娶向氏,文简公之后也。
男三人,宏中、处中、德中。
女二人。
家有文集二十卷,又作《易集传》,未成而殁。
绍兴三十有二年十二月甲申,葬于清化乡黄田庙坑之原。
卢溪王某为之铭曰:
一门丹桂,起于白屋。
将大其家,宜享丰福。
车行万里,出门折轴。
万斛之舟,望涯而覆。
君材亦然,未究所蓄。
谁其尸之,理必有复。
阶庭芬馨,尚多兰玉。
苏季文(一) 宋 · 孙觌
 出处:全宋文卷三四二九、《鸿庆居士文集》卷一二、《南宋文范》卷三二
去违荐更年载,驰心故人之侧,惟寐忘之。
念欲致一书,而公典州在数千里外,某亦穷处一涯,但有此心耳。
忽枉诲函,存录之厚,慰籍累纸,以愧以喜。
具审即日秋暑,台候万福。
某年过七十,门内多故,幼妹逝去,方携儿侄临视窆封,而大妹讣音忽至,大雪中驰省其丧,又经纪其家。
悼念未衰,舍弟亦遇疾不可治,忧衅伤生。
须发尽白;
重以田产零落殆尽,顾影岿然独存,殊不知有生之可愿也。
从事佛书,照了诸妄,而根器顽钝,竟无所得。
惟读东坡先生之文,竟一篇则心目开通。
《秋阳赋》所谓如醉而醒,如瘖而鸣,如痿而起行,如还故乡初见父兄,其乐盖如此也。
先生以和陶诗属黄门云:「吾将集而录之,以遗后之君子」。
某置力于斯文五十年矣,至是得一言一句,辄识其奇趣,亦庶几后之君子之一耶!
蒙赐书一箧,初谓先生遗文之未刻者,揭箧,乃西台、涧上之文,拜贶欣感。
虽未能细读,异时当窥见一斑矣。
西台叙云:「召试玉堂,翰林苏公擢为第一,天下服苏公之英鉴,则是天下先知仲游而后公知之也」。
又云:「朝廷用公自兹始,则是天下未知仲游,知仲游自公始也」。
一叙大率类此。
天下人物之评,如悬一鉴于庭,胡现汉现,皆不能逃,岂待得一毕仲游而后天下服也?
涧上叙云:「文忠公既薨,一二巨公亦下世,而后有涧上丈人」。
谈何容易
试以涧上之作杂置东坡诗文中,则大全集赝本皆是物也,岂不重贻续貂之诮?
西台、涧上固名士,而推称太过,拟非其伦,责备贤者,徒为二公之累。
某在京师时,尝过谢任伯,见夏均父在坐,纷然问其故,均父曰:「唐有韩昌黎,宋有苏东坡,是一流人也」。
任伯摇首不然之。
均父愠怒,面颈发赤,譊譊不已。
某曰:「东坡雄奇如韩公,辩博如孟子任伯参未透耳,未可以口舌争也」。
一笑而罢。
后十年,任伯作《李邦直集叙》,谓文忠公云:「李清臣文似苏某,而议论过之」。
读之叹骇不已。
先生初第时,以书见梅圣俞,论贫贱富贵之乐,圣俞持示文忠文忠答云:「读苏某书,不觉汗出,老夫当避路,放他出一头地也」。
天下传诵,以为口实。
今尚载《居士集》中,不知任伯何所据而云?
先生言:「世间惟名实不可欺,文章如金玉,自有定价。
先后进相汲引,因其言以信于世,则有之矣;
至于品目高下,当付之众口,决非一夫所能抑扬」。
今三叙引,殆是出于一夫之口,所谓齐人知管仲、晏子而已耶!
因书发公一笑。
不宣。
苏季文(二) 宋 · 孙觌
 出处:全宋文卷三四二九、《鸿庆居士文集》卷一二
闻公移湖宪,此徵拜之渐,未敢贺也。
江湖去朝廷远矣,如弭节少留,季文可以行其所知也。
某守藩时,狱官示劄断结罪人,试摘一二问之,往往左右视,不能对。
每因送迎间,造二狱亲虑之,必尽得情状,乃决遣。
近时蠹敝益甚,一人犯法,连逮数十人,多至百馀人。
狱官漫不知省,胥辈终日峻鞭朴,责赇赂,夜则群饮倡优之家,而瘐死者梯墙曳出之;
其家裹饭食之,已四日,犹未知其死。
每闻之,为之酸鼻,食不下咽。
姻旧赴,狱掾来,别置酒具饭,历数而详告之。
以为偷一日之安,自纵吏贼害无辜,必为子孙无穷之累。
季文作吏,自有家法,必不容此辈。
一路蒙赐矣,先生盛德,固已庙食百世,更益以于公之报,福禄之来,可胜计耶!
与苏守季文(二) 宋 · 孙觌
 出处:全宋文卷三四六八、《内简尺牍》卷七
栾城三集》,黄门手自编次,固无遗矣。
《东坡后集》,或云即刘元忠所集二十卷,则容有未尽也。
奏议、制诰,世閒所传,初无定本,公家集可以一见乎?
临川刻荆公诗文,赝本居十之一,而错谬不可读。
江左诸人纪次《豫章》,欲与一时文宗方驾并驰,而文多于诗三倍,皆可惜也。
杜子美、李太白、白乐天之文,为庸俗所乱,先生尝太息于此。
制诰、奏议及二集所不载者,愿季文速出,与天下共之。
不惟一新学者耳目,庶几不为庸俗所乱,亦先生之志也。
富顺监致仕家侯炎墓志铭绍定六年正月1233年1月1日 南宋 · 魏了翁
 出处:全宋文卷七一二六、《鹤山先生大全文集》卷八四 创作地点:四川省成都市蒲江县
余蚤识家侯季文甫,吉士也。
假守眉山,于乡大夫士之贤者益知侯为人。
侯筮仕年已四十五,练洽于物情者熟,重以世载清约,视万事退然如不胜,而勤小物,临大节,凛不可乱。
余尝识侯在富顺时与诸郡守谋讨贼曦檄及为侯记积善堂,以为尽所当事而无计功蕲获之心,庶乎知侯者。
记之年侯八十有四,后三年,余蒙恩归自靖,则侯已卒。
厥子寅翁以葬告,累其行请铭诸碑。
余按家氏见于《节南山》之乱及《春秋经》,至大夫仆徒、唐侍御史方,世济休闻。
方事德宗,以言事忤奸臣𣏌,出刺戎州
自戎居眉,族乃大。
方五传曰季遵,为导江令,耻仕孟氏,隐岷山之麓,宝庆初号冲洁
三传为大理评事正,正生朝议大夫隐,隐生太中大夫定国,历怀安、渠、嘉三郡守,是为侯之高祖
曾祖彬,元丰三年进士,哲宗朝为尚书吏部郎中,六持使节,赠银青光禄大夫
祖彦,知资、荣二州,绍兴间赵忠简公荐召,未造朝卒。
考铸,知隆州,赠宣奉大夫
淑人孙氏。
侯讳炎,季文甫其字也。
为人笃谨端静。
自侯之高、曾、祖、祢宰郡持节,而家无厚藏。
淳熙□年贡于潼川路转运司,后以父任入官,主金州石泉县簿雅州司理参军、知潼川府郪县通判叙州、知富顺监丁内艰,起知资、彭、普三州。
自始为吏,已能为邦人延师,士知敬业
去之日,尽所载书留于庠,使学者稽焉。
理官,捐廪给以葺囹圄,植庭以荫系囚,茶马使故入洪雅簿赵璧赃几万缗,侯直其枉,使者加盛气诟病,不能屈也。
砦将诬两平人为蕃人盗边者,必寘之死,侯瞷其非,请于郡贷之,弗听。
守既知其冤,益重侯,侯终以鞅鞅。
郪县二十年皆摄令,人疑其不利,虚正寝弗敢居。
侯至,新其寝以将母。
积负三万缗,侯疏滞己责,未几县以治,则又辟斋居以燕宾友,甓经涂以利民旅,无复近世简陋莽卤之政。
叙州译将言夷人将以某日绝马湖,意叵测。
及期而至,人情恟动,侯曰此译所为耳,召而令之曰:「一夷人过江来,乞汝首以殉」。
译奔命不遑而夷駾矣。
渠、广剧贼罗从义为民害,既逮,泸帅欲徙之沉黎,以责后用。
侯言黎接六诏,万一从义夷中,是资寇也。
帅动色,为改之。
侯之晰情制变率类是。
抵富顺之明年,曦以蜀叛,侯愤惋至忘饔寝。
母问故,侯具以对,且曰:「万一变作,守城臣当死,为母忧,奈何」!
母曰:「死城郭,分也,非吾忧」。
侯乃夜自为书告本道使者,吏窃稿去,侯不问,驰使四出。
告至叙,叙守薛君九龄亟和之;
帅府帅府布其言十四州。
已而叛势鸱张,皆沮且怖,侯不为变。
曦诛,侯亦不自言也。
母丧去官,除丧,宣抚使安公上富顺抗伪事,请知开州,又荐充监司科,侯辞。
起知资州宣谕使吴德夫猎奏移西师屯成都以实内郡,安公举以问侯,侯曰:「虽仅救目前而有二虑,凶年粮不足则聚而逋掠者难制,岁久长子孙则浮而骄脆者难用」。
安公然之,奏留四分之三不遣。
资西门曰珠江,侵齧城下,侯捐钱千万筑五堤而北之,又捐三百万置卤井,岁收羡为修堤费,刘文节公实记之。
又捐二千万有奇代民赋,葺王子渊诸贤祠。
筑奇文馆,朔月月半属学士试艺,优奖风厉,岁大比得人为多。
内江井,增隶于学以养士。
资人谓侯三世守此土,筑世德堂为生祠。
祠吏非古,生祠又非也,亦以识怀允之诚云耳。
守彭,会虑真批大安,叛卒践普、遂,赤白囊星火急,而三邑期会弗应,助边犒师之费凡五百有奇,皆取诸节缩之馀财,不以厉民。
县告豪民匿税版,民未就逮,冯气力越诉于监司以屈郡县,侯辩折其奸,使者不说,捃拾无所得,反以是知其廉。
最后守普,兵火盗创残之馀,折嚚讼,简冗费,代民输者又视资为赢。
学故有没盗田,载祀四十,乡人有为盗谋,并缘宣抚司檄反其田,士论弗与,犹欲为盗地。
侯具本末白宣抚使,复归于学。
侯自普归,即谢事里居,听聪视明,神正志彊,婚友往来,细书十行下。
仕至朝奉郎,不复迁,曰:「吾仕最晚,幸不坠先泽,有官遗子,足矣」。
十九年三遇异霈及磨勘所当陈乞,凡五官不迁,尝请诸朝,以襚其先人,弗许。
孙淑人极其孝敬。
不以吏能名,而治剧邑,宰彫郡,未尝如今人皇皇求利于搉酤米粟之征,率能兴仆补滞,去之日必裕于始至,又能推有馀以为民赐。
平生践行以约为主,温敝甘粝,大行不加,族燕酒不过三酌。
自富顺丧母而归,室燬于火,脱輤于僦居,庙无序宾之位。
自退休始有室庐,岁视租之入,盛暑祁寒周族人之急者至于再,凡三十年不易其则。
故居官号良吏,居乡称善人,是宜寿考康宁,膺受遐福。
或谓侯尝昧旦见天上宫阙,隐隐有朱书「寿圃」二字,为侯上寿之證,是诞漫之说,不于其本焉求之。
《书》曰「天寿平格」,彼动于怪神者安知此也!
绍定四年六月甲子,以疾卒于积善坊之里第,年八十有七。
元配丹棱史氏,故夔州路安抚司准备差遣寿朋之子,继室峨眉杨氏、林氏,赠、封安人
二男子:羔,先卒;
寅翁,前修职郎绵州录事参军
二女子,长从政郎、前文州曲水县郭守中,次从事郎、邛州大邑县虞珏,再适宣教郎、新知成都府新繁县李温
男孙三:森,以侯致仕恩补将仕郎
双荣、双顶。
女孙三。
葬以六年月正元日,墓在金仓山之原,祔于隆州府君之兆。
余早入仕,及接海内诸儒先,每见昔人言论风指,务存有馀不尽之泽为可继可传。
今之君子小有才智,则势相冯,利相诱,得之不翅杪忽,厥丧固已丘山,甚至斩艾其先世所以遗后者,豪发不疑于行。
此余于侯之葬深嘉屡叹之,而系之铭曰:
成周取人,曰常与吉。
家邦浚明,载祀绵历。
下逮春秋,曰德匪才。
敬则裕,汰愎则灾。
人之一心,与天地贯。
盛穷寿短,非可智算。
家侯存存,动与善俱。
所感所遇,吉祥毕储。
彼巧捷者,则殆且棘。
谓予不信,于侯是式。
武冈军太守罗公墓志铭乾道五年十一月 宋 · 胡铨
 出处:全宋文卷四三二九、《胡澹庵先生文集》卷二八、《经义考》卷一八四
公讳棐恭,字钦若,其先襄阳人也。
五世祖拯,中景祐进士第,摄从事庐陵,因家焉。
曾大父曰宣,故守秘书丞
大父拱辰,铲迹民伍。
父虬,故赠右朝议大夫
朝议府君以学问为乡先生,疾革,命公曰:「吾故家衣冠文物,不坠惟汝」。
公涕泣识之,辛勤读书,至不颒不冠。
或曰:「何至是」?
公曰:「客子败人意,彼见我头如蓬葆,当引去」。
其勤如此。
既而叹曰:「里居不识,其可以卒吾业」?
乃徒步入贤阁。
后三年进士第,盖建炎二年也,授迪功郎虔州司理参军
宣谕使李公寀命公鞫贼,贼富且黠,挟故有以持,有司莫能决。
至是复以钱二十万遗公求脱,公笑曰:「是复以他有司待我耶」!
卒论杀者三十人。
潭州司理参军,平反盗九人、胥二人。
湘潭邓深者以事系狱,公为白其冤于帅侍郎谢公祖信,且荐其能,请释之。
明年邓君策第,后为达官,时谓公知人。
绍兴十二年,升秩左从政郎,迁静江府荔浦县
异时广西转运司岁符浦民以税高下挽粟五千石饟宜州,公奏计曰:「荔浦抵州绝远,不通舟楫,民往焉则以贱得贵银,至焉则以贱银得贵粟,惟财粟之」。
转运使即令输者止诣县,至今民有去思碑。
龙图阁学士张公宗元有荐牍一,而求者十八人,皆不与。
一日召公食,即席授简,诿公草奏三篇,食竟而章就。
张公叹敏而工,乃与之牍,未尝求也。
十六年,用荐者改秩左宣教郎、知虔州石城县,以重赏捕十年未获之盗七十人,减民税之以经界增者,葬前政主簿逢君之无归者。
二十二年,授左承议郎道州佥幕。
明年,赐命服左鱼。
道州,朝旨命鞫邵州张巨驷狱。
初,驷等以仇家诬告与贼通,狱吏杨锡得赂,力主仇家,太守之子弟与知之,遂起大狱,连坐者三百馀人,疾而死者六七十人,黥而流者二十八人,没入赀产者十八家
公具得其实,杨锡不得隐,即首服。
公正其罪而返二十八人之黥而流者,还十八家之没入者,冤民得直,皆画公像祀焉。
提刑苏公籍叹曰:「邵守方位于朝,公不疚于祸,仁者之勇哉」!
二十九年,授左朝散郎通判赣州
赣本虔州,至是改焉
赣俗,贫民生女则杀之。
公乃以顷在石城所作《杀女戒》下之邑,善谕而严禁之,活者无数。
赣之廪人给兵粮,率以公量入,以私量出,兵人口语籍籍,公穷治其状,太守不乐,阴代公即奏请祠于朝。
命既下,或劝公自辩,公曰:「祠禄吾愿也」。
公在赣也,题舆得职,人以方洒帻故事,彼有惭色。
隆兴初,从列有力荐公于上者,上雅闻公名,授左朝奉大夫、知武冈军
公以老病恳请奉祀
乾道戊子三月,授左朝散大夫四月祠禄,而疾作矣。
是月庚申,坐而逝。
初室彭氏,太常博士齐之孙女。
继室乔氏,贵妃之族女;
赵氏,濮安懿王之孙。
皆赠宜人
三男:齐贤、尚贤、世贤,世贤彭出也。
皆能传业,齐贤将仕郎尚贤以公致仕补官,世贤名佳进士
三女:长嫁李叔浩,次陈叔虎,其季许嫁费洽。
男孙二人,尚幼。
其孤以乾道五年十有一月庚申卜葬公于吉水县仁寿乡太平里东郭山,以左宣教郎、新差知隆兴府奉新杨万里状走行在,乞铭于某。
其大略云:「公之学邃于名数字书,故其文长于序事,其碑板之作尤崛奇。
间出廋辞难语切响奇字读,吾皆駴。
或问是出何书,公即呼其子曰:『取插架某书某卷第几简』。
其强记,虽昔简节陵、柏寝器不过也」。
又云:「万里尝叹今代备顾问者惟公可,而止于斯,可哀也」。
公有诗文三十卷,号《不欺先生集》,又增广《左氏指踪》《春秋会盟图》二书,《欧阳文忠公年谱并序》,又有《辩谤》一卷。
里中后辈从公受业者多登第,如罗君上行、郭君有凭其选也。
某与公幼同泮水,长同上庠,又为同年生,知公矣。
铭公则莫如某,矧廷秀请之力?
廷秀万里字也。
某在海上时,公移书云:「邦衡此行,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某得书太息流涕者久之。
方权臣当国,飞鸟不敢问,公独惓惓如此,所言不畏强禦,惟公有焉。
呜呼,某尚忍言耶!
辄删取其状,叙而铭之。
铭曰:
呜呼武冈,谁不絜楹以容,公戛戛兮。
钳默以为能,公独介兮。
羞彼突梯,玉析竹裂兮。
忠以为信郛,莫克侵轶兮。
辞宠而就祠,得勇决兮。
直赢近禹麾,一何杰兮。
揉剞劂而不试,古所噎兮。
锓石塴辞,婉娈者之怛兮。
忍忠嘉 南宋 · 李石
 出处:全宋文卷四五六七、《方舟集》卷一八
忍忠嘉一名忍太平,云成都人
幼入华山,师陆修静,体生绿毛头面及胸腹间。
见人自云贫子,客万里桥徐秀才家。
余与苏季文同往谒之,起立云:「我合下你两个来,你两个都是八月生」。
季文八月二日,余即八月二十三日
季文云:「好门户,可惜胸次极窄」。
指余云:「一片好心,来成都作官去」。
余再三谢之,云:「此身可以与仙翁供薪水得否」?
渠小碟中拈一枚栗子,云:「可吃此,你家中生子」。
嚼开栗子,中有一圆药。
后来累访范和仲家,就口赠和仲一诗云:「三个孩儿是你精,你身憔悴你儿荣。
情知损坏元阳力,何不留来养你形」?
余命之坐再三,师问之,就口赠余诗云:「揖我归位坐,礼数无乃过。
长生久视术,看取炉中火」。
又云:「还会得炉中火否」?
又云:「无事盘龙坐,书来祇读破。
蒙董作一块,聪明不如过」。
又自指云:「我即蒙董官人,患聪明太多」。
其人向在华山,猎人以之为野人异兽,作笼槛献之州府,而以烟火食饲之。
至是其毛稍落,说累朝事,知人家父母先祖,自云曾见之。
华山日,冬月食一味木根柏叶,扫落蕊置之木树以下烧之,生出木根芽子,号为木䭔子
至是归成都诸司争迎致师事之,寝卧在一火焙,止隔壁烧火,藉其暖气而已。
每吃粥,饮少酒,细嚼饭咽之,云:「五谷精华,天以养人,须是细嚼过始得」。
是年一百三十六岁矣。
石到家乃丁巳,李圆生年,栗子中一圆药,如其言。
其一 南宋 · 苏籍
 押真韵
醉乡须待我,诗社莫添人宋王十朋梅溪前集》卷二《送刘方叔季文雁山》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