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库 正文
故承务郎邬君墓志铭 南宋 · 王应麟
出处:全宋文卷八二○四
余昔以奉常簿出佐临海郡,过宁海,闻紫溪义塾讲习之盛,欲款门而不暇,时宋景定壬戌也。后三十有四年,紫溪老人之子济民见余衡茅下,泣且言曰:「先子潜光不试,敢请铭以掩诸幽」。余耄矣,文不足以不朽,辞弗获,乃即其家乘所述撰次行义,著之石章。邬以邑氏,出于晋大夫,居台宁者自奉化始焉。君讳咏仁,字安叔,老人其自号也。曾大父友直;大父仕逊,迪功郎、临安府司户参军;父大圭。君早孤,奉母孝养不懈,敬顺无间言。昆弟之子视如己子,通财有无。治家综理有绳矩,居家肃洁,祭祖祢率礼恭恪。里闬患难救之,札荒赒之,积而能散。尤笃于教子,志以诗书光大其门。初,君之大父谋创义塾,未克就,君与其季父承先志,筑舍数楹。岁大比,旁郡士云集,延聘鸿儒硕师训迪之,文风大振,名荐乡书、成进士、入胶庠者前后几二百人,子孙渐濡,彬彬兴于学。子济民登甲戌第,乡人颂叹曰:「义方之教也」。君益懋以学力。丞相信国叶公帅鄞,檄置幕府,事必咨焉。晚岁自乐林泉,淡然无营进意,爱云月,玩卉木,脱屣世故,与溟鸿俱远。家当孔道,无驿舍,为建楼馆,匾以「山海奇观」。名胜宦游,礼意周浃,其乐善不倦若此。晚以子贵,赠承务郎。始,济民自瑞安令授馀杭郡博士,再转剡川尹,迎君就养县治,士民酌酒为寿,喜令尹之及亲也。至元壬辰十月二十五日以疾终,享年七十三岁。娶吴氏,继陈氏,皆先卒。子男二:长济民,承务郎、杭州路于潜县尹;次怡,县教授。女一,适里士应诚翁。孙男一,述翁,同知。孙女二:长适越士王元实,次尚幼。元贞乙未十一月丙申日,葬君石柱山之原。惟君孝友不施于政而教行于乡,学不贲其躬而泽在其子,所谓善人长者,是宜铭。铭曰:
若古立教门有塾,茂育良才成善俗。允义邬君复古躅,陶冶乡英迨似续。墨绶铜章介寿谷,积学博大如艺木。紫洞岩岩云出谷,德人之藏瞻者肃。
按:光绪《宁海县志》卷一八,光绪二十八年刻本。
楚省寿民汤云山生于万历丙午至今盖一百四十一岁矣巡抚开泰以旌表上请念此非寻常期颐之寿可比乃为是诗并书赐之 清 · 弘历
七言排律 押东韵 出处:御制诗初集卷三十三
常见六星辉楚地,曾无一字献丹枫。
老翁真是仙而隐,举世应推寿且雄。
矍铄他年将比窦(汉窦公年一百八十),春秋此日已逾种。
生平无病不知药(沈德潜典试楚省曾见是翁归述翁言若此以下数语同),耄耋有时还似童。
合宅孙曾凡几阅,一心念虑若为空。
汉阳草树连天碧,彷佛犹存太古风。
正庵属题思海楼填词图 现当代 · 傅子馀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出处:抱一堂诗·卷二
荆榛原不碍人行,野草连云剪复生。
到海何妨万流合,依山犹放一窗明。
嗟君岂欲填词老,邀我来观作画情。
更数十年谁识此,古翁宏大述翁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