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程公硕” 相关资源
诗文库 正文
济上人求偈二首 其二 1104年 北宋 · 释德洪
 押词韵第六部 创作地点: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龙安山
李珣骨已成丘垄,仲逊身犹占水云。
扶策南来山满眼,实头乡话与谁论。
程伯刚墓志铭嘉定元年十月 南宋 · 刘光祖
 出处:全宋文卷六三一八、《隐居通议》卷一七、民国《简阳县志·诗文存》卷五、《宋代蜀文辑存》卷七○
吾友程公说字伯刚,眉之丹棱人,居于叙之宣化。
伯刚静而文,方教授临邛,官满,成都台府争辟举之。
闻逆曦以属叛,毁车马,弃衣冠,即日逃归。
入门而号,以白其父,其父与宣化始知之,相与惊愤不能食。
伯刚白有司,乞休官侍亲,入深山,若将避世者,对客辄流涕。
其弟公硕字仲逊,时分教益昌,艰危中誓不辱贼。
贼平,而伯刚以积忧伤,且方奔避时失食饮节,忽忽病。
医误投之药,汗不止,遂死,开禧三年三月二十二日也,年三十有七。
仲逊丐檄,走哭丧次,与其父相向恸。
已而父收涕语曰:「若兄之未生也,吾夜梦立门外,一青衿童子挽吾衣曰:『我为公嗣』。
问其所从来,则曰:『我青神先生儿也』。
明年而若兄生。
长而父师不烦于教。
当此变乱,与汝隔不相闻。
若兄入县西北固山终焉计,不复问家事,但携所著《春秋》诸书以自随。
谓诸弟曰:『我尝游青城大面诸山,徘徊不忍去,去之三年,日往来于怀也。
今此山远城市,茂草木,吾心有感焉』。
语未既,泣数行下,曰:『妖氛未除,世路艰棘,吾欲从此逝矣』。
疾革,父母问所欲言,无他语,但云:『仙阶浅,未足以成功名』。
答其弟其子亦然。
殓之夕,从弟仲艺梦若兄言:『我故青城山人也,吾父乃以为眉之青神,宜为我一正其误』。
先是汝兄方之少城,出门连夕雪,汝弟公辰梦一黄衣告以兄所辟两阙俱非,当授青城山仙史
哀哉,数事如合券,吾儿之生死如此」!
复相向恸失声。
其卒之明年嘉定元年十月乙酉,葬之于县西马泉山之原。
仲逊授学于伯刚伯刚仲逊同年进士
既仕矣,俱以所学孳孳质于余。
伯刚骨秀而神清,尤积学苦志,平生于《春秋》一书究之,反覆不厌。
有《春秋分记》九十卷,《左氏始终》三十六卷,《通例》二十卷,《比事》十卷。
勤矣哉,而未尝止也,又取诸儒讲解钩纂之,名曰《精义》,病中犹不去手。
书未及成而卒。
伯刚性恬洁,居无惰容,得伊洛诸书,服膺焉,不臻其极不已。
有《语录》二卷,《士训》一卷,诗文二十卷,《程氏大宗谱》十二卷。
此其为志何如也!
伯刚率诸弟以学,连二举,兄弟同荐者五人。
伯刚凡两荐登科,时年二十有五。
既与其弟各调官,待次杜门潜心,人罕识其面,曰:「他日欲求此乐,不可得也」。
及试吏广都簿,遇事人服其公清。
部使者傅寺丞使代老令理其县,吏不敢侮。
邛州号多士,伯刚掌教,不肯苟,不使郡太守夺其职。
文侯下车,始得以经训古道从事,士风遂振,乡长李德秀盛称之。
凡号端方士,皆深知伯刚伯刚则行其所学,非苟求知者也。
不幸蚤世,以通直郎贲其终。
伯刚之父名符孙,蓄学不售。
祖讳志行,少豪于才,以承信郎锁其厅,荐居词赋首。
曾祖讳准,两贡辟廱,有声。
六世祖自汴归蜀,爱𨚲䣕山川而居焉,今宣化是也。
伯刚之母鱼耶孙氏,有贤德。
犍为王氏女也。
二子,长曰元子,前伯刚七年卒,次曰光老。
女曰宁,前一月卒,次曰嘉。
伯刚之葬也,仲逊无以塞其父之悲,乃来请铭。
铭曰:
祠西之峰,有翩其童,暂下人世兮还山无踪。
曷不少俟,以游夫蓬莱道山之宫?
曰吾未足以成功也,独留遗冢与遗书,使思子兮无穷。
我为勒铭,识其幽封。
月明山空,魂其归来,萧萧松风。
已矣乎!
聊托吾文慰而翁,无索之于杳冥之中。
按:《程氏春秋分纪》附录,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总领户部杨公挽诗讳师复字无悔 其三 南宋 · 曹彦约
五言律诗 押元韵
二昆同唱第,短世不堪言。
生晚欣亲炙,谦撝过抚存。
里门重拥彗,秀野祇空园。
零落西归藁,谁能作九原(自注:先兄伯刚仲逊与公为同年兄弟。仲逊调官临安,又与公同舟溯峡,有《西归集》,唱酬甚富。秀野,公家园名也。)
果州使君杨文叔赴召序 南宋 · 程公许
 出处:全宋文卷七三三八、《沧洲尘缶编》卷一三
公许童丱粗省事,侍儒林文人,评当代人物,闻有古遗直曰老圃杨先生,学粹行芳,日光玉洁。
拱手问姓字,不觉神悚形肃,私愿为之执鞭。
而生晚,无由窥墙仞,常怏怏为终身恨。
嘉泰癸亥,始识今果州太守杨徵君于左绵郡泮,知其为老圃之嫡子,窃自以心语口:此生何幸!
端士为楷模,而后喜可知也。
流风不竞,以多自證,以同自慰,求如徵君父子一家,后先相望,譬之朱弦疏越,清庙之遗音,天球粹温,有国之镇瑞,俗眼之所眩而俚耳之所愕,独何怪欤?
老圃以直言擢上第,以廉平称吏师,累辞旌招,持节建阃,蔼有声闻。
晚节不乐通讯权倖,白首卧家十馀年,士论归重,以为范景仁刘器之一等人也。
徵君胚胎先烈,正直强毅,得于生知,辅以趋庭义方之训,丽泽讲习之功,以名节行义为膏粱,视轩冕金玉如尘土。
先皇帝在御,宣威大臣露章荐于朝,一再命召,循墙固避。
会丹成鼎湖,嗣圣访落,收揽耆旧,协济艰难,以徵君为贤,有诏趣召。
徵君跃然投袂而起,吾党之士一为公朝贺,一为徵君疑。
公许曰:不然,凡出处去就何常,惟适于义而已。
晨门之吏以知其不可而为之为夫子讥,之夫以有心哉击磬乎为夫子疑。
二子勇于避世,果于忘世者也。
圣人以利泽生民为心,视天下无不可为之时,而忍于避,忍于忘之乎?
不宁惟是,公山弗扰召,佛肸召,子皆欲往,而子路不悦。
彼师友函丈薰而炙之,如由也勇于义,尚不能尽知圣人之心,则亦无怪乎晨门、之流也已。
故曰:「夫召我者,而岂徒哉?
如有用我者,吾其为东周乎」!
又曰:「吾岂匏瓜也哉,焉能系而不食」!
徵君行矣!
士大夫风俗一坏于嘉泰开禧之学禁,再坏于嘉定之更化。
三十年间,方刓为圆,刚揉而柔,波荡风靡,拱视天下事变之极,如大厦之仆风雨,漏舟之沉江湖,犹且委曲遮护,相与诵歌谈笑,若无事时。
其间毅然有特操,能以忠言谠论为国家扶纲常于缀旒,续气脉于沉痼,屈指中外,落落几何人?
徵君行矣!
直己以信其道,至诚以尽其言,阴极而阳,剥尽而复,安知夫不能牖圣君于一听闻之顷乎?
虽然,磨而不磷,涅而不缁,惟至坚至白者能之。
坚白未至,而欲尝试于磨涅,此滔滔者所以甘心乎磷缁而莫之悟也。
徵君者,其坚之至而白之至者欤。
昔逡巡而避,今翻然而往,徵君之于进退语默,权衡之审矣。
道之行不行,是则有命焉。
徵君者,其能磨而不磷,涅而不缁也决矣。
先兄伯刚父、仲逊父于徵君为同年生,某畴昔又从徵君游,故其赠行,请以圣门出处去就之大义为士大夫释所疑。
他日持斯文以證,当知老圃为有子而某为知言也。
宝庆元年九月日序。
秋分记序淳祐三年七月 南宋 · 程公许
 出处:全宋文卷七三三九
先兄伯刚自童丱至强仕,殚思于《春秋》一书,不自觉其心力之耗。
重以感时愤懑,殁其元身,言之可为楚怆。
犹幸先一年而《分记》书脱藁,持是以待后之学者,其为寿也不亦多乎哉!
兄早登进士科,须次亲庭。
及为广都主簿临邛教官公许皆得侍左右。
每见其穷昼夜,废食寝节,玩索探讨,钩纂窜易,前后积藁如山。
先君子、先夫人一日阅所坐团蒲穿破,意窃嘉之,而亦忧之,力戒以惜精神、养寿命。
兄拱手答曰:「学不可已,而脩短不可期。
苟得就此书,庶无负大人及吾母教诲」。
二亲固疑其语之不祥,后一年而卒。
死生出入,意者自有见而然耶?
公许幼刻意欲自见于诗文,所习博杂,兄责之甚厉。
忝继名第,偶以组绣鞶帨见知于当代文章家,游扬引重,缪承人乏,载笔入直禁省,而经训穾奥,未之有省,多以是有愧于吾先兄。
是书尝得备四库之储,尘乙夜之览,学《春秋》者多欲传抄,苦于编帙之夥。
误恩职牧宜春六阅月,纲条粗整,因以馀力刻梓公帑,广其传于四方。
兄玉立颀秀,蜀之儒先若李文懿公、杨恭惠公刘文节公游忠公刘清惠公、宝谟宇文公皆深知之,而邓元卿薛仲章宋正仲李德秀、冯公辅、程元甫李贯之张义立与今秀岩李微之太史诸贤,则同志而相与讲论者也。
东南钜公将指使蜀,兄与之际遇,尤加赏识,而敬爱之厚,莫若大谏温陵傅公。
傅公在朝,讶嗣音之间阔,适有故吏上谒,亟问以安否状何如。
吏具以答,傅公叹惋不已。
兄之学,于《春秋》为专门,然每与仲逊兄扬搉今古,所著金石刻辞极精诣,诗亦雅淡,锐欲以不朽自树立,而皆不克寿,可悲也已。
宇文公正父从南轩最久,以学行著西南。
兄事之期年,得南轩讲论理性之说,益以兹事自任。
天假之年,其所成就,讵止是耶?
犹子子壬顷岁避地下峡,乃尽以兄遗文箧藏与俱,油口风涛,独《分记》得免。
适经进副本留京邑,得以参校舛误。
斯文之不坠,天也,而忍使之堙晦无传,可乎?
若夫仲氏之诗文甚富,不幸并燬于兵火矣。
兄之言行,得文节刘公志墓,足以诏永久。
论著之法,亦已详所自为序及知院资政弘毅堂游公冠篇端之作。
手足钟情,怆慕奚极!
凡夙昔所亲见兄稽古之勤,求益之切,取友之端,具载如上方,抑以表见吾兄此书,非与浅学编类以备遗忘者同,览者当自知之。
公论在人,小子不敢得而私也。
淳祐三年癸卯岁立秋节,季弟朝奉大夫直宝谟阁、知袁州军州事、借紫程公许(《程氏春秋分记》卷首,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又见《爱日精庐藏书志》卷五,《皕宋楼藏书志》卷八,《宋代蜀文辑存》卷八三。)
「节」字疑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