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正文
宋故寿安县太君任氏墓志铭熙宁五年正月 宋 · 马仲甫
 出处:全宋文卷一三五七
夫人姓任氏,曹南人。
曾大父光辅,赠太师中书令封兖国公
大父载,赠尚书令,□中书令封徐国公
父中行,任兵部员外郎,赠工部侍郎
夫人既笄,归钟离尚书瑾之夫人。
尚书初娶宋氏,生三男三女。
夫人既至,舅姑皆不逮事,而岁时享祀,必尽其诚。
母诸子慈爱仁厚,虽钟氏密亲,不以为非己出。
其御事不平而肃,左右女府,未尝见愠色,而乐其法度。
尚书之子多幼,夫人亲教以诗书孝悌,诸子温温然能蹈夫人之训,皆□□成人。
夫人累封寿安县太君,由子贵也。
享年七十有五,熙宁四年二月六日,以疾终于宣州次子景融之官舍。
明年正月二十有九日,葬于庐州合肥县神龙乡南平里,祔尚书之茔。
任氏,大族也。
夫人之伯父康懿公□□□□公,当仁宗朝继践二府,阀阅盛大,耀于一时,夫人隐而不言,若寒家子。
晚尤嗜浮图书,平居乐易,视一切物无纤毫厚薄之间,岂□□□□□至理者欤。
男十人:曰景献真州六合县主簿
景倩庐州舒城县
景裕太常奉礼郎
曰景裔,三班奉职
景融供备库副使
曰景俭,越州□□县□。
景伯水部郎中
景圭殿中丞
曰景行,曰景华,并将作监
景倩、景裕、景裔、景行、景华皆先卒。
女六人:长适都官员外郎宋俅,封永宁县君
次适和县团练参军刘珣。
次适太子洗马李伯昂,封德安县君
次适给事中、充天章阁待制马仲甫封灵昌郡君
次适鼎州司理参军梁宗望。
次适大理寺丞崔□□。
□十四人:闻礼、闻道、渊、涣、湍、深、淑、汶、泾、况、洙、沂、滂、演。
孙女十人:长适进士□□;
次适太子中舍致仕徐宗臣,封永康县君
次适进士侯璹;
次适进士邵常;
次适□州修武县令王左;
次适进士吴子冉;
馀未能行。
状夫人之行,以属□□□□□诸子也。
仲甫忝姻门下,而尤知夫人之行详,义不敢辞,故为□□□□:
□□□□,车服□煌。
夫人之生,淑柔静庄。
于德门,弗逮遵章。
□□□□,虔于享尝。
夫荣子显,封邑之选。
洗马在庭,福禄繁衍。
□□□□,村由礼兴。
刊此铭诗,以告幽远。
景伯书丹,昭信军节度推官刘忠填讳(下缺)(《安徽史学》一九八四年第五期(以上罗国威校点)
)/题下原署:「朝散大夫给事中、充天章阁待制纠察在京刑狱、□知通银台司□门下封驳事、曹州提举进奏院判尚书礼部□勾当三班院柱国扶风郡开国侯食邑一千二百户、赐紫金鱼袋马仲甫撰」。
济州太守礼上启 北宋 · 李昭玘
 出处:全宋文卷二六○九、《乐静集》卷一八
显膺纶命,荣领藩符,涓择刚辰,奉宣王诏,伏惟庆慰。
恭以某官挺才出类,秉德兼仁,朝廷允协于佥谋,郡国实资于共理。
恩威方著,闻望益隆。
缅惟布政之优,绰有怡神之裕。
鸡犬候境,庶可仰于仁风;
桑梓在郊,均有蒙于德庇。
倾依第切,瞻对未缘。
伏望上为邦家,精调寝餗。
论冬温无冰劄子元祐六年正月 北宋 · 苏辙
 出处:全宋文卷二○六三、《栾城集》卷四六、《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四五四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臣伏见前年冬温不雪,圣心焦劳,请祷备至,而天意不顺,宿麦不蕃。
去冬此灾复甚,而加以无冰。
二年之间,天气如一。
若非政事过差,上干阴阳,理不至此。
谨案常燠之罚,载于周书;
而无冰之灾,书于《春秋》。
圣人之言,必不徒设。
臣谨推原经意,而验以时事,惟陛下择之。
盖《洪范·庶徵》:晢则时燠,豫则常燠。
谋则时寒,急则常寒。
晢之为言明也,豫之为言舒也。
故汉儒释之曰:「上德不明,暗昧蔽惑,不能知善恶,无功者受赏,有罪者不杀,百官废礼,失在舒缓。
盛夏日长,暑以养物。
政既弛缓,故其罚常燠。
周失之舒,秦失之急,故周亡无寒岁,而秦灭无燠年」。
今连年冬温无冰,可谓常燠矣。
刑政弛废,善恶不分,可谓舒缓矣。
臣非敢妄诋时政,以惑圣听,请为陛下具数其实。
然事在岁月之前者,臣不能尽言,请言其近者,凡有罪不诛者七,无功受赏者四:陆佃礼部侍郎,所部有讼,而其兄子宇乃与讼者酒食交通。
狱既具而有司当宇无罪,此有罪而不诛者一也。
石麟之开封府推官,与诉讼者私相往来,传达言语,狱上而罢,更为郎官,此有罪而不诛者二也。
李伟建言乞回夺大河,朝廷信之,为起大役,费用不赀。
今黄河北流如故,涨水既退,东流淤填,遂成道路。
臣屡乞正欺罔误国之罪,不蒙采纳,任如故,此有罪而不诛者三也。
开封府推官王诏故入徒罪,虽该德音,法当冲替,而仍得守郡,至今经营差遣,迁延不去,此有罪而不诛者四也。
祥符张亚之为官户理索积年租课,至勘决不当偿债之人,估卖欠人田产,及欠人见被枷锢,而田主殴击至死,身死之后,监督其家不为少止。
本台按发其罪,而朝廷除亚之真州,欲令以去官免罪,此有罪而不诛者五也。
孙述知长垣县,决杀诉灾无罪之人,台官有言,然后罢任,虽行推勘,而纵其抵欺指望恩赦,此有罪而不诛者六也。
秀州倚郭嘉兴县人诉灾,州县昏虐,不时受理,临以鞭扑,使民相惊,自相蹈藉,死者四十馀人。
虽加按治,而知州章衡反得美职,擢守大郡,此有罪而不诛者七也。
近日差除户部尚书以下十馀人,其间人材粗允公议者不过二三人,其他多老病之馀及执政所厚善耳。
臣与僚佐共议,以为不可胜言,是以置而不论。
独取其尤不可者杜常、王子韶二人论之,然皆不蒙施行。
杜常熙宁间谄事吕惠卿兄弟,注解惠卿所撰手实文字,分配五常,比之经典。
及其所至谬妄,取笑四方。
其在都司,希合时忱、任永寿等旨意,施之政事,前后屡为台官所劾。
兼其人物凡猥,学术荒谬,而寘之太常礼乐之地。
命下之日,士人无不掩口窃笑。
此无功受赏者一也。
王子韶昔在三司条例司,谄事王安石,创立青苗、助役之法。
臣时与之共事,实所亲见。
吕公著御史中丞,举为台官
公著以言新政罢去,而子韶隐忍不言。
先帝觉其奸妄,亲批圣语,指其罪状。
自是以来,士人不复比数。
但以善事权要子弟,故前后多得美官。
今又擢之秘书,指日循例当得侍从
公议所惜,实在于此。
此无功而受赏者二也。
张淳资才凡下,从第二任知县擢为开封司录
曾未数月,厌其繁剧,求为寺监丞,即得将作。
又不数月,令权开封推官,意欲因权即真,迤逦迁上。
此无功而受赏者三也。
丁恂罢少府簿,经年不得差遣
一为韩维女婿,即时擢为将作监丞
此无功而受赏者四也。
其因缘亲旧,驰骛请谒,特从常调,与之堂除,以至除目猥多,待阙久远,孤寒失望,中外嗟怨者,尚不可胜数。
凡上件事皆刑政不修,纪纲败坏之实也。
大率近岁所为类多如此,譬如天时有春夏而无秋冬,万物虽得生育而不坚成。
天之应人,颇以类至。
指挥大臣,令已行者即加改正,未行者无踵前失。
勉强修饬,以答天变。
臣伏见去年岁在庚午,世俗所传,本非善岁。
徒以二圣至仁无私,德及上下,故此凶岁化为有年。
然事有过差,犹不免常燠无冰之异。
由此观之,天地虽远,得失之应,无一可欺。
若更能恐惧修省,戒饬在位,相勉为善,则太平之功,庶几可致也。
臣备位执法,实欲使陛下比隆尧舜,无缺可指,无灾可救。
是以区区献言,不觉烦多,死罪死罪。
取进止。
奏弹梁子美 北宋 · 陈次升
 出处:全宋文卷二二四三、《谠论集》卷四、《宋史》卷二八五《梁子美传》
臣访闻开封府界提点梁子美天资险刻,善于交纳,家有三女,随势炎凉以结姻好。
顷缘章惇之亲,擢使湖外,承顺、卞旨意,绍圣间谪官在所部者均被苦虐。
陛下即政之初,是时与子美同恶之人如张景温、董必辈已蒙罢黜,送归吏部子美独得幸免,又除府界提点,士论扼腕。
近除省郎中书舍人邹浩缴驳,特行寝罢,人以为当,尚任府界提点,人心未厌。
曾未弥月,又有此差除,颇骇群听。
前日之罢省郎,必以浩之言为是;
今日又除京西运副,必以前日罢省郎为非。
朝廷除授如此,何以信服天下?
若谓京西路监司近缘应副钦圣、钦慈二皇太后山园陵事,皆得进擢,子美亦有此除授,臣窃惑焉。
京西路应奉二皇太后兴造园寝凡百,所须皆本路出备,而府界只是备办自京以至中牟宿顿而已,非京西之比也。
监司专一路威福,岂宜轻授?
如向者哲宗皇帝大升,舆陷于泥中,京西监司例皆得罪,而王博闻擢为光禄少卿王诏知路州,邓棐独降远小处知军,其除授不必同,盖因人材而进退之也。
子美人品岂宜奉使要部?
伏望圣慈特罢子美新除,仍正昔日湖外之罪,无使善交结者得施其巧。
取进止。
朱惕开封府兵曹开封尹王诏特荐制 宋 · 翟汝文
 出处:全宋文卷三二○六、《忠惠集》卷二
大道之行,人以公举
祁奚能举善于晋,称其子不为党;
韩献子赵孟之举,戮其仆不为过。
岂非公于为国,而无事于姑息者乎?
朕询谋卿士之众,因言以知汝惕,试之天府,非特以是观汝从政,亦因以是观所举,汝勉之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