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正文
博济方序庆历七年 宋 · 王衮
 出处:全宋文卷六六一、《博济方》卷首、《宋以前医籍考》第九三三页
天地之间运行而生成者,非五行乎?
人禀五行之秀而生,故具之于形,禀之于气也。
其在天,则四时六气运乎外,一失其道,则为灾为沴焉;
其在人,则五味七情攻乎内,一失其理,则为疾为沴焉。
时候乖,有德者和之;
疾沴生,善医者治之。
盖医之兴,其来浸久,轩后著之于书,《周礼》明列其职,皆所以重人命也。
然人之疾状多端,医道又不可一涂取也。
方书著录,其数实繁,故自姬汉而下,沿及于今,虽钜贤博识、编联周施者甚众,然不能盛行于世,何也?
亦非采择不精、治疗无准,盖明其术者即深秘其隐要,昧于道者乃不详其證候,迨乎临用,有误十全。
衮向侍家君之任滑台,道次得疾,遇医之庸者,不究其脉理,妄投汤药,而疾竟不瘳。
复又母氏多病,积有年所,衮遂因公暇,潜心医术,博采禁方,逾二十载矣。
所得方论凡七千馀道,皆传之于家牒,得之于亲旧,故非耳剽口授,率经效用。
因于其中择其尤精要者,理疗可凭,方书必验,得五百馀首。
仍于逐篇之前,或言其疾状,或纪其脉息,或序其形證,或论其得病之由。
庶使昧于医者可审度而修制之,工于医者可消息而变用之。
噫!
今之人若得一妙方、一奇术,乃缄而秘之,惕惕然惟恐人之知也。
是欲独善其身,而非仁人泛爱之心也。
衮尝念人之有疾苦,若己父母有之,汲汲然欲其痊也。
故竭精研虑,编次成集,传诸好事。
斯亦博济之一端也,故目之曰《王氏博济方》。
王衮序。
谋破渝州夷贼御批熙宁四年正月壬子 北宋 · 宋神宗
 出处:全宋文卷二四四六、《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一九
渝州夷贼梁承秀虽已扑灭,尚有李光吉、王衮未能扫除。
闻梁氏一族虽众,而承秀其实选懦。
吉、凶恶,族人畏之,颇为其用,若不早谋破散其党,恐日久养成边患。
其获承秀首级者,令转运司速给赏钱,并特与班行,及承秀佃客投降,亦厚抚存之,使足以感动吉之众。
有功官吏及土丁等数,速以闻。
夔州转运司速擒捕渝州叛夷王衮熙宁四年三月丁亥 北宋 · 宋神宗
 出处:全宋文卷二四四七、《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二一
夷贼梁承秀、李光吉虽已授首,尚有王衮未获。
可令转运司速选人擒捕,及谕使归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