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正文
魏博节度使田公神道碑 唐 · 裴抗
 出处:全唐文卷四百四十四
理天地者阴阳。统邦国者文武。
才得其位。政由其理。
则元后作圣。九有以宁。
其或纽暂解而复维。运偶否而终泰。
是以周十世而生方叔。唐八叶而传太傅
保乂藩服。昭宣王度
嘉言大猷。郁为国桢。
太傅讳承嗣。其先有妫之后。
敬仲奔齐。五代而昌。
因采田而氏焉。异才茂德。
继踵而至。其后议郎畴。
刘虞墓。让卢龙勋。
义声洋洋。焯于古今。
公则议郎之裔。今为北平人也。
曾祖堪。隋州从事
祖璟。皇郑州别驾
烈考守义。皇安东副都护
户部尚书。皆恭肃明哲。
纯懿贞良。纂迈德之仁。
传有后之庆。公则尚书之第六子也。
元和间生。其德直方。
刚毅中正。根于天常。
钟海岳之灵。抱清淳之气。
幼尚击剑。长而事边。
山川之险易。计戎狄之勇怯。
沉机潜运。藏用待时。
开元中。林胡犯边。
公始以兵术闻。节将急而求公。
乃假公平卢先锋使。即日以偏师敌之。
公大破夷落。斩首万计。
朔漠之人。恃公为雄。
戎帅以捷闻。特拜公左武卫郎将
策殊勋也。仍前平卢先锋使。
擒俘斩首。一月三捷。
戎陬气慑。边徼尘清。
左武卫中郎将。迁左清道率。
左武卫将军昭武功也。
天宝季年。逆帅安禄山窃幽陵之甲以叛。
驱劫忠良。易其守心。
蹠犬吠主。大肆凶逆。
料天下敌已。唯公一人。
遂乃临以刀锯。邀其质任。
爰授兵要。置之腹心。
公迫以凶威。计无从出。
窃谓所知曰。昔龚胜闭口。
君房杀身。无补于时。
自挤沟壑。乃呼天饮泣。
忍死从权。将图不朽之勋。
以显大忠之节。时寇陷洛阳
遐迩震骇。大纵虏夺。
以弭凶徒。唯公禁戢属兵。
托以戒严他盗。时大雪满营。
间无径术。逆帅巡行诸部。
躬自劳寒。至公之营。
疑其无人。公乃介冑辕门。
出卒罗拜。阅数伍籍。
不缺一人。逆乱之徒。
尤加敬惮。爰及刑狱。
取决于公。寇逆乱常。
法令苛惨。织辞诋告。
每陷忠良。皆以阿旨入法为已诚。
察理辨情为携贰。公将谋知免。
且欲雪冤。每至议谳。
必归情实。至于免鼎镬脱桎梏者。
不可胜数。冀其违忤。
稍见疏远。而逆帅以为平允得当。
仁德归厚。信重奖助。
又倍于常。其后贼乱蜂起。
互相吞戮。禄山流膏。
安庆绝凶。思明陷刃。
朝义传首。羿浞既平。
日月贞明。公云龙交感。
霖雨将作。誓尔有众。
同归圣朝。诚意克从。
大节斯立。时代宗在宥天下。
降衷于人。载览归款。
特加诚顺。即日除户部尚书御史大夫莫州刺史
复以莫州地褊。不足安众
特迁魏州刺史贝博沧瀛等州防禦使。公荣惧感泣。
潸然涕流。天之休。
誓答元造。中以状闻。
上收其忠。锡以旄钺
真拜魏博等州节度观察处置等使。初怀恩之讨朝义也。
深结归命之帅。阴有将叛之心。
及恃功不虔。造节方兆。
虎据汾晋。寇于太原
乃分使河朔。连扇偫帅。
邀我同恶。示以师期。
偫帅献款。决计于公。
公曰。吾侪所以修睦仆固者。
将欲藩翰王室。怀宁远迩。
竭股肱之力。报亭育之恩。
乃玩兵左道。自任奸慝。
有死而已。吾蔑从之。
俱精练成师。以顺王命。
臣子之职也。由是偫帅感悟。
率德相从。械系行人。
显与之绝。暨声问达于四境。
干纪之师。索然气夺。
是以怀恩丧子于榆次。弃甲于西河
北走胡庭。埋魂绝域。
抑有由也。蹈危而正。
可谓文武三杰。精刚百练者也。
惟帝念忠。拜公尚书左仆射
赏有功也。迁大司空
旌有德也。初公之临长魏郊也。
属大军之后。民人离落。
闾阎之内。十室九空。
公体达化源。精洁理道。
宏简易。刬烦苛。
一年流庸归。二年田莱辟。
不十年间。既庶且富。
教义兴行。魏自六雄升为五府。
拜公为魏州大都督府长史。仍加实封一千户
以陟明也。而缁黄耋耆。
诣阙陈乞。请颂德褒政。
列于金石。帝曰俞。
以命先臣门下侍郎王缙。撰纪功烈。
锡魏人以碑之。其明年
请立生祠而尸祝之。公执谦冲。
抑而勿许。茂厥丕绩。
秩迁太尉。畴咨补职。
爰立作相。公拜赐荷宠。
若坠泉谷。誓将率先启行。
斩伐不臣。殄彼昆夷。
复我河湟。然后挂冠都门。
告老归第。呜呼。
有志不就。昔人所痛。
致君之道未展。大夜之期俄及。
大历十三年春二月。遘天伦之戚。
茹痛而疾。秋九月甲午
薨于戎府。享年七十有五。
天子悼舟楫之沉覆。邦人号榱栋之崩摧。
罢辍市朝。哀恸中外。
谏议大夫蒋镇册赠太保。临吊赙礼有加等。
夫人富春孙氏。齐庄之德备矣。
越国之封。列鱼轩之贵。
降年不永。先公即世。
其年十二月十四日。得吉兆于魏州贵乡县金堤乡吴河里之原。
迁夫人之殡归同穴之期而祔焉。礼也。
公孝敬忠信。慈仁睦友。
造次颠沛。一以贯之。
在家如严君。抚人如慈父。
违其子而进犹子。逾十起之爱。
八命之荣。则宋穆不独贤。
伯鱼有惭德。积载馀庆。
并时而昌。允子十一人。
长子维。皇魏州刺史
次子朝。左神武将军知军事检校右散骑常侍御史大夫
三子华。皇太常少卿驸马都尉
永乐长公主。永乐薨。
复尚新都长公主。赠工部尚书
四子绎。皇试大理评事
五子纶。皇监察御史里行
七子绘。八子纯。
不幸早世。九子纷。
河南参军。十子绅。
殿中侍御史内供事。十一子缙。
殿中侍御史内供奉。皆文武奕世。
忠孝传家。或至大官
或阶清级。诞生检校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驸马都尉雁门郡王袭实封五百户赠司空
则公之第六子也。纂承鸿勋。
不忝前烈。开戚里之贵。
继茅土之封。绣毂朱轮。
光辉日新。圣朝覃孝理之恩。
轸闻鼙之念。复追赠公太傅
复赠魏州大都督相国烝烝孝思。
霜露增戚。复以生祠故事。
具表上闻。天子彰善崇德
乃许追立。爰命词臣礼部侍郎吕渭徵撰休烈
厥功茂焉。相国工部尚书魏州大都督府长史御史大夫充魏博相贝澶卫等州节度管内度支田观察处置等使季安
继踵象贤。克荷丕构。
玉立冰洁。孤高不偫。
骎骎逸足。长途万里。
勋贤接武。今古罕伦。
呜呼。开国承家之义显矣。
翼子谋孙之道光矣。没而不朽。
非公而谁。抗宾事戎麾。
出入三世。目睹芳躅。
耳聆嘉声。不愧之词。
诚非謟上。敢刊乐石。
传于无穷。词曰。
维岳雄气。钟于崆峒。
委和孕灵。降生我公。
于惟我公。其德崇崇。
处暗不昧。在明则通(其一)
运属昌时。功居显位。
天子命我。莅于东魏
荣传曳履。宠拜端揆
乃领司空。俄登太尉(其二)
爰立作相。俾屏我王。
训节制师。威不庭方。
为国之纪。为人之纲。
教义聿修。德音孔扬(其三)
上天降灾。夺我元老。
邦国殄瘁。谁云寿考。
梁木其坏。嘉言是宝。
陇月阡。荒烟蔓草(其四)
堕泪碑在。生祠庙存。
泽流福子。庆被孝孙。
日下甘棠。风清德门。
刻此金石。传芳后昆(其五)
金沙王庙记 五代 · 崔棁
 出处:全唐文卷八百五十一
尝泛览史编。
徵得大朝故事。
昔者肇自天宝。
延及建中
二纪缠兵。
四郊多垒
始之以巨猾乘间。
继之以馀孽挻灾。
猛虎召风。
长鲸鼓浪。
翠华避狄。
去巡濯锦之江。
博望承祧。
远驻鸣沙之地。
二京失守。
四海倒悬。
苟非命世之伟人。
孰拯横流之大患。
时则有若尚父汾阳王
诚贯天地。
谋叶鬼神。
奋臂一呼。
投袂而起。
摧凶党而稍清赵代
总全师而径觐灵源。
国步有依。
皇威乃震。
自是东征西伐。
左披右攘。
以戡定为心期。
以扶持为已任。
不然。
则安得田承嗣畏威而屈膝。
鱼朝恩闻义以息心。
哲后礼之以不名。
黠虏怀之而号父者欤。
若其盛德崇庸。
嘉谋妙算。
既备存于正史
固莫罄于斯文。
先是洛邑之南。
有佛寺曰广化
究其经始。
实我公之奏置焉。
厥后遂以贞珉。
刻成遗状。
寘之廊庑。
多历岁时。
越国良金。
固无销铄。
而殷岩肖像。
稍阙瞻虔。
今皇帝嗣位之三载也。
日新睿德。
风布皇猷。
庶绩其凝。
九功维叙。
百蛮款附。
岂辞重译而来。
五稼顺成
何啻三年之积。
虽元首之尽善尽美。
亦股肱之同德同心。
太师侍中鲁国公
手握机衡。
身为柱石。
纪氏有藩屏之庆。
召公方伯之权。
杜元凯之立事立言。
别先懿戚。
羊叔子登山临水
不负胜游。
是仪形。
仰其勋德。
遂首合良辅。
同率俸金。
选隐地于山阿。
取瑰材于涧底。
别营邃宇。
回廊。
操绳墨者曲尽规模。
运斤斧者巧呈剞劂。
高惟䡾䡾。
深乃耽耽。
雁塔之煇煌。
龙门之秀丽。
厥构云就。
迁以处焉。
望之者凛凛如生。
遇之者肃肃加敬。
不独旌显前烈。
亦将激劝后来。
非贤而孰肯慕贤。
惟善而乃能嘉善。
岂比夫过隆中之故宅。
但想风猷。
厌次之荒祠。
空留赞颂而已哉。
既讫事。
公命棁抽毫以志之。
棁词非玉海。
迹忝琳宫。
矧于不朽之文。
尤寡当仁之誉。
辞之莫获。
退而直书。
清泰三年八月九日记。
新开宴石山 五代 · 刘崇远
 出处:全唐文卷八百六十一
盖闻住非声而去非色。
无灭无生。
视不见而听不闻。
而□有□□三空俄显。
一德爰彰。
善念必通。
勤行可学。
明明宗旨。
历历程途。
实有路以堪跻。
□□门而可入。
自是心源不透。
智筏未征。
达彼岸以何由。
凑元关而莫迨。
崇远自亲禁掖。
厚忝渥恩。
凡睹灵踪。
悉虔俗志。
冀精勤于一善。
上报答于九重。
宴石山者。
白州博白县西乡
与马门滩伏波公之祠邻近。
图经云。
昔有神人称陈越王
今有古宫基址。
见在廉州合浦
□□□曾宴于此山。
故以为名焉。
其山也。
西枕清波。
南连翠□晓则轻云簇白。
昼则远树攒青。
石罅泉喷。
点点而斜飞皓雪。
□□花秀。
菉菉而密缀红□左纡右回。
前龟后鹤。
蔬足果足。
寒竹寒。
昔曾有人临水□□作佛像约高五丈馀。
未穷其年代者矣。
□有壬向石室一所。
唐咸通中
高祖座□统十道兵师。
禦八蛮疆境。
经行之际。
于此□塑造佛像。
今以□□崇远因监制运。
遂切经营。
乃命良工辟为精舍。
一山迥矗。
两室相邻(阙一字)
是以黑金铸释迦瑞像。
设于东室。
又铸释迦牟尼佛一座。
兼别铸五百阿罗汉□□罗汉设于西室。
其次有石引廊斋堂僧房等在于室外。
请僧师肇道志惟敏惟忠住持焚修。
□则飞章闻奏。
皇泽爰颁。
赐额号于□□今为觉果之禅院□谓觉乃大觉之□果乃胜果之门。
觉与果齐。
果因觉集。
□□□外天鉴洞临。
致去石岚。
永为胜地。
又别有东峰石山一座。
中有东西南北四室。
嵬峨若画。
礧磈如镌。
直疑乎造化剜开。
又恐是神仙斲出。
多景多致。
惟烟惟霞。
亦以黑金铸玉皇道君老君天地水三官。
并塑左空右元真人玉童玉女左右龙虎君元中大法师
设于室内。
卓尔威仪。
森然侍卫
道士德崇刘守清卢守和等别建道院住持焚修。
乾和十五年丁己岁八月二十三日起建。
迄于大宝元年戊午岁十二月二十七日毕功。
建置道场。
设斋庆赞讫。
莫不青莲金柱。
如忉利以初来。
锦舌苍肝。
似蕊珠而乍降。
繇是命乎缁侣。
招彼羽人
金炉晓炷以馚馧。
银炬宵燃而炫耀。
用全因果。
上赞休明。
□来四海之朝宗。
尽类众星而拱极。
功既毕矣。
愿且周焉。
可以齐嵩华之坚。
可以并江河之永。
灵基胜迹。
万古千秋。
时大汉大宝二年岁己未九月癸卯朔二十四日丙寅记。
皇长子德崇第二子德明拜官封郡王太平兴国七年七月甲午 北宋 · 宋太宗
 出处:全宋文卷六六、《宋大诏令集》卷二六
崇树藩屏,是著骍旄之盟;
并建宗室,聿兴《麟趾》之咏。
所以成强干固本之义,钟锡羡繁衍之祥。
三代以来,率由兹道。
皇长子德崇性资孝友,质懋温文;
第二子德明禀训无违,检身有裕。
而皆端悫自守,乐善不渝。
齿胄早列于胶庠,趋庭粗闻于诗礼。
非刘之约,盖有旧章;
半楚之封,抑惟故事。
并授上台之秩,式遵懋建之文。
分裂土田,用立社稷;
鉴乃前训,以保令猷。
德崇可特授检校太傅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上柱国封卫王
德明特进检校太保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上柱国封广平郡王
楚王元佐为庶人制雍熙二年九月庚戌 北宋 · 宋太宗
 出处:全宋文卷六九、《太宗皇帝实录》卷三四、《宋大诏令集》卷三五
楚王元佐童丱以来,慈爱所厚。
洎其成长,性忽变移,训导莫从,狂悖自恣,亲行残忍之事,潜形诅詈之言。
忽于宫中,纵火为患,违教废礼,所不能言。
宜废为庶人,送均州安置。
师魏国公尚书令真定王赵普神道碑淳化四年二月 北宋 · 宋太宗
 出处:全宋文卷七八、《宋朝事实》卷三、《名臣碑传琬琰集》上卷一
唐尧在位,圣贤谓之叶符;
虞舜得人,天地以之开泰。
八方理定,千载会昌,必旌柱石之材以观其壮节,盐梅之寄以济其和平。
是故应运握图,明王圣帝,受天宝命,开国承家,无不用忠确间世之臣光辅基业,股肱心膂之士共同甘辛。
万代通规,一时遭遇,保全令德,克荷洪勋者,其故真定王之谓矣。
王姓赵氏,字则平
其先颛顼之裔,佐禹平水土,是谓柏翳帝尧赐姓曰嬴氏造父其后也。
有功于周穆王,受封于赵。
周德下衰,叔带去周适晋,六卿取晋,遂开国焉。
今为常山人也。
王蕴人伦之风概,禀山岳之仪型,晦而不彰,宽而无挠,竭其诚志,有始有终,无善不臧,非义勿取。
顷自我太祖周世宗南平淮甸,水陆兼行,龙虎震威,号令始发,捷如影响,冥契神人。
是时擒其伪将皇甫晖滁上
王时为郡之参佐断事明敏,狱无冤者。
太祖闻名,召见与语,深器之。
洎后太祖仗钺左冯,因辟为同州节度推官,历华台、许田、濉阳三镇从事
在幕府也,恭敬畏慎,尽竭赤诚,夜思昼行,勿矜勿伐。
可谓龙吟虎啸,云起风从,如怀万顷之陂,遭遇承平之会。
太祖光宅天下,龙跃商丘,知有佐时之才,早定君臣之契,擢为谏议大夫枢密学士,仍颁金紫以荣之。
是岁,上党李筠叛,太祖将议亲征,委之留守,调发军实。
王以为圣上躬擐甲胄,臣子宜效驱驰,乃陈恳上言,乞扈从銮辂。
洎中途进策,曰:「陛下初登宝位,应天顺人,将制骁雄,光耀神武。
兵机贵速,不尚迂迟,若倍道兼行,掩其仓卒,所谓自天而下,不战而成擒也」。
太祖深纳其,举兵速进。
未诣长平,李筠果拥众出战。
于时灵旗指寇,勇士齐心,叛帅自焚,馀党就戮。
旋又维扬帅李重进,包藏祸心,阻抗王命。
太祖便殿召对,问攻取之策。
王筹其缮修孤垒,倚恃长淮,而士卒离心,资粮乏绝,以顺讨逆,动必成功。
太祖深然之,乃亲御六师,长驱淮楚,不逾数月,果尔荡平。
驾回,酬其功赏,阶授金紫,加太保,充枢密使,仍赐功臣之号。
爰自累代以来,朝廷多故,诸侯专制,兵甲乱常;
加以僭伪未平,师旅未备,馀风未殄,思有以革之。
王以庶务草创,深惟远图,利害靡不言,纤微靡不达,忠尽其力,无转规,启心不疑,振举风俗。
故得遐迩悦服,政令惟新,皆其功也。
乾德中,拜门下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因之大用,出于流品矣。
太祖观其才智,凡事责成。
既升近密之权,可观立功之效。
英声为之间出,文物为之复兴。
戮力同心,如石投水,固已萧、张让行,姚、宋推功,鱼水之欢,未足为比。
惟诚惟信,少是少非。
扬历艰难,上副弼谐之任;
明哲兼济,聿臻命世之才。
忠顺,纯诚克著。
恢张出之于人表,翊戴以助于康平。
徇公灭私,不忘片善;
用心合道,逆邪求知。
开宝六年太祖王始佐创业,克志升平,伐罪吊民,开扩疆土,下西蜀平南越,擒吴会,来北戎,威德绥怀,无远不至,云龙际会,大通合符,十有馀年矣,知无不为,甚烦神用,务均劳逸,以优荩臣,寻授太傅,佩相印,持节河阳
洎朕嗣守丕图,勤修庶政,腹心之寄,中外攸同,特授太岳宫,使相如故。
乃眷并汾,民坠涂炭,戎车一驾,逆垒宵降。
既静妖氛,爰覃爵赏,改太子太保,增加井赋,北连朔峤,东尽海嵎,唐郊,尽为王土。
朕尝念往年之旧德,褒赏辅弼之殊勋。
帷幄之谋,明于果断,思置之左右前后,任以耳目股肱。
粤自藩垣,入居廊庙,久竭弼谐之道,更资调燮之能,遂徵授守司徒、兼侍中昭文馆大学士
三阶已正,百度惟贞,忧国忘家,直亮在意。
常诫诸弟诸子,以为受宠逾分,富贵逼身,一领名藩,再登上相,以身许国,私家之后,吾弗预焉。
尝念顷自宥密,升于宰辅,出入三十馀年,未尝为亲属而求恩泽,尔等各宜砥砺,无尚吾过。
故自至末,亲党无居清显者。
昔《春秋》美大夫羊舌肸,谋而鲜过,惠训不倦,王复有焉。
八年,以襄、邓之俗,狱讼攸烦,惠彼疲民,寄之元老,下车布政,乡闾阜安。
事有未便于民者,削而去之;
利于民者,举而行之。
豪猾畏威,鳏寡怀惠。
暨改辕襄汉,民之去思,如失父母。
时也得病于南阳,经年未差,就移汉水,重镇便藩。
常思报主之诚,每怀忧国之忠,乃心王室,时有箴规。
上表引唐姚元崇十事,陈古今治乱之由,极人臣献纳之意。
兴怀慷慨,词甚激切,揣摩时事,居安虑危,此又其忠荩也。
朕以历代耤田,其礼久废,劝农务本,其可忽诸?
乃命有司,举行旧典,改元布庆,帝载惟熙,造膝沃心,惠我耆德。
而王久违宸扆,思拜阙庭,既累进于直言,宜载践于寝庙,复授太保、兼侍中、昭文馆大学士
居云霄之上位,擢列辟之资。
烛幽明而无怠无荒,报恩荣而可大可久。
刑政之务,知无不为。
功绩播于谋猷,群庶谓之明哲。
献替之职,理事皆通,不惮劬劳,夙夜匪解,可以传闻清世,书于简编。
而连岁之间,风疾频发,愿避贤者之路,乞归闲散之官。
朕以勋旧之臣,方深倚注,命驾临问,涕泣兴言:齿发虽衰,痾瘵未退,天之宠,力所不任。
特授太保、兼中书令洛阳留守
又经岁,疾势转深,上表坚乞退避,以禳灾眚。
勉强诲谕,志不可夺,乃册拜守太师进封魏国公,就便颐养。
太医中使,不绝于路,颙望有瘳,别加殊渥。
岂期美疢,王遽弥留,以淳化三年七月十四日薨于洛阳之私第,享年七十有一。
朕览表惊嗟,悲恸累日,不待巫祝桃茢,亲临其丧,赙服举哀,辍视朝五日。
右谏议大夫范杲持节,策赠尚书令追封真定王,特赐谥曰忠献,吊祭赗赠之数,并给加等,以尽君臣之礼焉。
四年二月,命有司备卤簿,葬于洛阳北邙之原,而合祔焉。
呜呼!
梁木斯坏,哲人云萎,若济巨川,予将安寄!
王性本俊迈,幼不好学,及至晚岁,酷爱读书,经史百家,常存几案,强记默识,经目谙心,硕学老儒,宛有不及。
既博达于今古,尤雅善于谈谐。
马伏波词辨分明,杜征南手不释卷。
见事而敏,抱器自然,壮志无穷,日新其德。
许国常存于怀抱,令誉以至于名彰。
其为子也,孝养于亲,动不违礼,友爱于昆弟,严慈于子孙。
其仕于公也,奢俭酌中,贞忠许国,名器能守,谦卑益光。
德崇勋,辉映朝列,宠遇之盛,古今罕闻。
自再入庙堂,时陈规谏。
负荷重寄,常怀启沃之心;
竭输忠忱,以待公家之事。
万石君之周慎,孔光之谨命,之智略,房、杜之经纶,举而兼之,斯谓全德。
朕于早岁,尝与周旋,而节操有恒,始终无玷。
台铉之任,处辅弼之司,既集大勋,荐膺典册,纪其功烈,宜在旗常。
昔唐虞之得商之任虺、益,有周以闳、散佐佑,炎汉以弼谐,用能寅亮帝谟,缉熙庶绩。
俦庸比德,今其胜哉!
天不憖遗,予何自律?
乃迹其景行,勒之鼎彝,昭臣范于将来,庶令名之不朽。
铭曰:
应运开国,股肱任贤。
委以心腹,操执弥坚。
实犹令德,王猷周旋。
裨赞明圣,厥位名传。
信任得人,方言柱础。
鱼水同心,君臣盛美。
夜寐夙兴,有终有始。
进思尽忠,见义从矣。
退思补过,器识安闲。
攀龙附凤,备历艰难。
纵横志大,接对温颜。
官崇荐陟,善恶之间。
近密公朝,与夺非类。
禀性怀柔,区别利害。
践扬贵职,绰有奇才。
经纶宏异,学识通该。
赫赫皇猷,恭恭近侍。
任以机权,宠彰名器。
启沃王命,业茂勋崇。
南征北伐,平荡奸雄。
日侍冕旒,情伪明察。
假仗天威,好生恶杀。
若闻喧骇,事不忸怩。
堪为国重,制断临时。
性直如绳,酌中如砥。
孝悌于家,简编信史。
惟公之德,间代英灵。
非义不理,庶务乃馨。
积善夤缘,敦厚必显。
文教潜敷,声闻自远。
殊勋表信,追思念功。
素推臣节,泽被无穷。
奇士挺生,民安俗阜。
允洽克从,礼让规矩。
悲风飒飒,夜杳冥冥。
咨嗟永隔,精魄长扃。
丧此贞纯,曷终暮景。
魂影已沈,去路斯永。
庙堂师傅,丘垄幽泉。
勒铭翠琰,不胜潸然!
石作蜀子明秦人赠□邑伯今进封成纪侯赞 北宋 · 陈充
四言诗 押虞韵 出处:全宋文卷一○五、《山左金石志》卷一五、《阙里志》卷一七、雍正《山东通志》卷一一之七、乾隆《曲阜县志》卷二四、道光《滕县志》卷七
宣尼日月,无得而逾。
粤有哲士,尝为学徒。
登封偶圣,至德崇儒。
以地进爵,斯文乃殊。
监察御史朱府君墓志铭998年 北宋 · 王禹偁
 出处:全宋文卷一六一、《小畜集》卷三○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公讳遵式字咸则祁州无极人
其先高辛氏,有才子八人,朱虎其一也。
事舜为卿,舜命伯益作虞官,让于
则盛德之后,从可知矣。
曾祖俨、祖公政,皆隐德不仕。
考思琼,赠大理司直
妣董氏,追封陇西县太君
公即司直府君之第二子也。
幼而聪悟,不为嬉戏,始能言,即好诵书。
将举神童,内艰而罢。
服阕业文,不舍昼夜。
二十四应进士,凡四上,为权势所抑。
周显德初翰林承旨兵部侍郎徐公典贡举,褒拔寒俊,精覈艺实,公始成名。
世宗平寿春,戎帅杨信奏公为节度推官,得秘书省校书郎
兵革之馀,疮痍未复,佽助军政,公实尽瘁。
太祖开国,以恩例试大理评事,仍进阶一级。
是岁帅移蒲津,縻以旧职。
巨才屈乎幕府,清议闻诸朝廷。
于时陕郊有逋民,本府有鹾务,左冯有旱灾,皆别敕委公按覆其事,操刃决滞,根节迎解。
乾德三年,杨公薨,僚佐并随府罢,新帅汾阳郭公从义素闻公名,留佐戎政。
辞避不获,僶俛就位。
汾阳一幕,公为末至,奉上率下,人无间言。
会诏下,督藩臣幕吏堪为升朝官者,同舍郎皆促装俟命。
汾阳,诸侯之贤者也,以为非公不可塞诏;
第以宾佐故旧之情,重难其事,因重午节请公修贡,乃密以状闻,左右无能知者。
监察御史,制书先署举主中书令名衔,搢绅以为美事。
盐铁奏秦州银坑,比多逋负,未入之数,不减万计,请择朝臣以主之。
相府以公前佐河中,有廉干之誉,遂命监焉。
乘驲之任,复经旧府,汾阳迎于远郊,具藩见台宪礼,辍执御者,对控公马,马首小却,即按辔恳揖,并驱而行。
蒲人荣之,观者如堵。
监银冶凡八月,宿弊尽去,羡利居多。
巴蜀初平,吕翰啸聚,国家忧三峡诸郡,以公为涪州通判
忠信笃敬,蛮貊化之,遂知军州事
岁满,夷獠相率守阙乞留,优诏许之,仍降玺书褒美。
开宝五年,始受代入宪府,掌内弹
左补阙宗惟忠以本官知濠梁,家富于财,轻赍自奉,解印之日,有白金数千两。
时辇下用中黄门典关市之税,以为朝官禄薄,疑有奸利,即以事闻。
太祖方责廉吏,养疲民,乃下御史府
公亲劾之,其实家财,无赃污状。
惟忠请自诬以脱系狱,公不许,刺问履历,未尝有渎货事,乃请原其罪。
太祖召公诘让曰:「囊橐如此,非盗于官,即取于民,书生相党耶」?
公曰:「惟忠始下狱,即请服罪。
臣不忍希旨致人于法,乱陛下邦宪」。
因抱欸占,罗列指摘,词气不挠。
太祖怒曰:「吾将自决此狱,安用御史为」!
遂坐惟忠徒罪,叱公使去。
公执简而出,无惧色。
太宗皇帝尹京,睹公所守,甚奇之,使人慰勉曰:「为御史执法当如是」。
然中外恐惧,忧在不测。
未几,以公监开宝监。
畏避雷霆,韬戢锋锷,公馀与宾友纵饮而已。
八年郊祀毕,策勋柱国
太宗嗣位,加朝散大夫
太平兴国二年归阙,属军国事繁,未暇进用。
公微得风恙,求判西京留台,遂兼商税事,非所乐也。
明年得病,告归东京,终于私第,享年五十五。
某年赠某官。
夫人杜氏,宿州刺史俊之女也,从夫封京兆县君,从子追封某县太君,有妇道母德传于亲族。
府君以清白捐馆,家无馀赀,二男未冠,五女未笄,居于京师,尝苦桂玉。
夫人一切俭约,以身率下,外求师友以训其子,内修工容以教其女。
衣服饮食皆有撙节,唯买书则不问其价,以至抽辍簪珥,略无倦色。
雅好内典,达其旨趣。
又多智,善解梦,言未来事,往往符验。
昼哭之后,微有足疾,杖而能行。
及闻长子登第,因投杖而起,曰:「朱氏之门不坠矣!
吾为人妇,为人母,无负也」。
足疾由是遂瘳。
见其子升通籍,板舆就养者十三年,以某年某月某日终于舒州,年六十九。
二子,长曰九龄,秘书省著作佐郎文学政事,不坠家法。
次曰延龄,举进士不第而终。
五女:长嫁殿中丞直集贤院程宿,次嫁岳州司理参军郭夷简,次嫁张士廉,次嫁张士宗,举进士,儒林之秀者也。
季女未出室。
以某年某月某日,葬于某乡某里,以某县太君祔焉,礼也。
公负典诰之文,止于笺檄;
有恺悌之政,流乎夷落;
台阁之仪,老于钱谷,时使然也。
有郭令之辟荐,受太宗之殊遇,而不及显位,命使然也。
夫位不充德者,其后必大,岂诬也哉!
某与大著作进士同年,请以词臣之笔,志于丈人之墓。
铭曰:
人恤乎无德,不恤乎无位。
德位俱充,惠于困穷,匪吾之通;
位卑德崇,系于污隆,匪吾之穷。
展矣朱公,抑扬古风。
策名筮仕,二十五年。
一入乌府,终身不迁。
馀庆昌繁,施及后昆。
贤子令孙,必大其门。
刻此清芬,铭于九原。
后卜论 北宋 · 赵湘
 出处:全宋文卷一七○、《南阳集》卷四
李习之尝作《卜论》,以为刳龟以灼,残生剿寿。
既剿残之而又求其灵,观画于焦朽,不其反耶?
且复谓圣人不当有疑,如垂法示人,以筮可也。
湘读之辄不乐。
习之负独见之道,非远而且大者。
古圣人之所为,成法度于后世,然而不自谓尽其美善。
由是设卜筮以晓于天地,以昭于神明,以定于心诚。
故寓法于礼,有事于天地、星辰、山川、鬼神、宗庙、社稷、兵甲之用,皆卜之,悉印于天地之心也。
故舜传禹,禹辞之,俾枚卜功臣惟吉之从。
舜曰:「官占惟先蔽志,昆命于元龟」。
又曰:「鬼神其依,龟筮协从,周人胜黎」。
祖伊恐而奔告,且曰:「格人元龟,罔敢知吉」。
文王畋,则曰:「非熊非罴」。
成王既启金縢,则曰:「其勿穆卜」。
至于《洪范》曰:「谋及卜筮」。
又曰:「龟从筮从」。
夫如是,古之圣贤,未有废卜者也。
《礼》曰:「三代明王,皆事天地之明神,无非卜筮之用,不敢私亵事上帝,故不犯日月,不违卜筮」。
又曰:「大事用卜,小事用筮,故天子无筮,谓皆大事也」。
《传》曰:「天子卜征」。
又曰:「筮短龟长」。
春秋之事,百有馀国,无一不用卜者。
《诗》曰:「我龟既厌,不我告猷」。
又曰:「卜筮偕止,文仲居蔡」。
仲尼以为不知,盖卜有礼法焉。
今求之于圣贤,讨之于《书》,阅之于《诗》,循之于《礼》,修之于《春秋》,未见舍于卜者。
夫舜好生之道明矣,然不以畏刳一类而废天地之大礼。
如可废,则舜不当「昆命于元龟」;
如不诚,又不当曰「龟筮协从」。
文王成王亦不当言卜,夫子不当演卜于礼法,春秋君臣又不当钦事其卜也。
谓其残生剿寿,则小者也;
卜事于天地宗庙,则大者也。
圣人不以小而害大,不以好生而害礼。
谓其精气复而焦朽,形不能以宣吉凶,则不知吉凶也。
吉凶之道,岂存于精气而复于焦朽哉?
盖发于人而应于兆示尔。
谓其惟筮可者,则文王彖之,仲尼象之,亦可谓精矣。
此二圣人,犹不能以《彖》、《象》之徵而令废卜。
如可废,则二圣人废之,不当使后人废之。
圣人之不废卜者,存其礼法尔。
假使今之卜不如古之道,存之则犹可知礼法,犹可存吉凶;
如古之,是不师古而忘圣人之制,是不教以礼法,不示以吉凶,若之何称圣人之徒也?
子贡欲去告朔之饩羊,仲尼犹曰:「尔爱其羊,我爱其礼」。
今欲去卜,甚于饩羊,故作《后卜论》以复之。
真宗皇帝谥议乾兴元年二月 北宋 · 李维
 出处:全宋文卷一九○
伏以古之王者,申节惠之文,举易名之典,取法于天地,陈禋于郊庙,盖所以褒劝盛德,彰示方来,著为令猷,历代不易者也。
伏惟大行皇帝诞膺基命,祗嗣宝图。
席二后之庆晖,接五精之正统。
业隆富有,德茂中孚。
端绣扆以向明,偃雕戈而下武。
四鄙清定,九区率顺。
面内之吏钦向,充庭之贡狎至。
丰泽流洒,载谣洋溢,孰远而弗达,胡微而弗浸?
仍岁嘉熟,方内太宁。
协百志以咸熙,总万机而惟允。
励精以思道,广听而博纳。
刑罚止息,品汇阜滋。
形忠利以宣猷,焕文明而施化。
家兴礼让,俗跻仁寿。
无爽物性,勤息民隐,祗遹成宪,克务在宽。
居无自我之规,动叶用中之道。
乃至慎选列辟,体貌皇僚。
畴咨謇谔之臣,以箴王阙;
浚发丁宁之礼,盖重农本。
一二之言好问,声色之娱不迩。
九功灼叙,百吏肃谨。
讲求礼式,著明宪度。
政体以之毕举,时俗以之于变。
洁诚而致祀,钦若以事天,举必率于斋蠲,奉必资于崇宠。
精专祗戒,翕习示祥。
天人之际以交,帝王之制兼劭。
昭回之鉴,荐膺奥秘之锡。
示先期于路寝,接泠御于紫闱。
丕昭濯濯之灵,恍悟绵绵之绪。
传观品列,诞告方国。
均周于纯贶,载严于崇报。
隆神丽之靖宇范端功之睟像。
纪节物于令甲,总使职台宰
阐绎集虚之道,奉延御辨之游。
茂讲景仪,专致精意。
聿询夏谚,载事虞巡。
祗建天家之封,亲款皇帝之祀。
金庭顺拜,缅尊于道荫;
昊坛荐类,式报于春祈。
震耀采章之容,纷纶符瑞之富。
且夫修明典则,祗祓燔薶,必归美于祖宗,祈褫于亿兆。
然后发涣汗之号,建尊显之称,昭浸盛之威容,腾英茂之馨烈。
由是振天章之藻翰;
纪镂石之信辞。
钟律均和,黼黻交丽。
逮星灰之屡改,积缇缃而弥广。
矧乃中禁之地,侔于上帝之府,金楹丛倚,钿轴相鲜。
迈炎汉之好文,盛开元之致治。
朝廷无事,皇家多欢。
处帝所之秘深,味真风于冲漠。
希微致用,睟穆居尊。
体广运于乾元,保久视于教父。
齐皇极以敷训,示太素以御民。
固以守丕业之盈成,致怀生于茂遂。
岂图时有祲沴,疾生腠理。
冯玉以大渐,遽脱屣而上仙。
冢宰道乎遗音,天下瞻乎晏出。
所以三灵愤惨,万国号慕。
穆卜惟吉,同轨赴辰。
列哀仗于绮城,引龙辒于御道。
虔遵典礼,上易徽称。
谨案《谥法》:「经纬天地曰文,无幽不察曰明,法度明大曰章,通达先知曰圣,主善行德曰元,慈惠亲爱曰孝」。
文以化成,明以临照,章以垂宪,圣以广运,元以法天,孝以述志。
惟治也本于證道,惟也所以称宗,则法旧史之明文,为来叶之懿范,盖天之所命矣。
请上大行皇帝谥曰文明章圣孝皇帝庙号真宗(《太常因革礼》卷九一。又见《宋会要辑稿》礼二九之二一。第二册一○七四页)
大蒐赋989年 北宋 · 丁谓
 出处:全宋文卷二○八、《皇朝文鉴》卷一 创作地点:江苏省苏州市
司马相如扬雄以赋名汉朝,后之学者多规范焉,欲其克肖,以至等句读,袭徵引,言语陈熟,无有己出。
观《子虚》、《长杨》之作,皆远取傍索,灵奇瑰怪之物,以壮大其体势。
撮其辞彩,笔力恢然,飞动今古,而出入天地者无几。
然皆人君败度之事,又于典正颇远。
今国家大蒐,行旷古之礼,辞人文士不宜无歌咏,故作《大蒐赋》。
其事实本之于《周官》,历代沿革制度参用之,以取其丽则。
奇言逸辞,皆得之于心,相如子云之语,无一似近者。
彼以好乐而讽之,此以勤礼而颂之,宜乎与二子不类。
辞曰:
仲冬,天子严祀事,答神祐,伫农隙,谨蒐狩,踵教本,稽与旧。
礼容左右,武事前后。
等尊第卑,上长下幼。
人民丰浓,物色繁富。
盖亦阅军实于介胄,非徒恣游畋于禽兽者哉。
前期,命虞人以莱莽苍,芟拥遏。
草木裸枯,原隰砥阔。
视军众寡,度地本末。
高表四立,坦场中豁。
限田防而织,志辕门而旌揭。
青龙白虎,拥护乎行在之所;
左罕右毕,分□乎侍卫之列。
风萧萧而野鸣,云阴阴而昼结。
麋鹿狼狈以投林,狐狸踉跄而迁穴。
由是司马举职,群吏咸秩,各有司存,皆给名物。
备□驾而六龙集,开武库而五兵出。
辂车金玉,旂章日月,戟牙刺举,旄头雪密。
蚩尤于旆颠,匣干将于剑室。
騠駃妥贴以负轭,骕骦徘徊而转轶。
佽飞以前导,命玄武而殿卒。
目恍罗列,神惊比栉。
师敕战法,帅董戎律。
始建旗以誓众,亦斩牲而戒失。
所畋之野,备物咸毕。
外事尚刚,戊日惟吉
上乃乘七驺,拥六军,白旄方下于北极,黄纛已搴于应门。
服章天地,车驾风云,日随月侍,岳走川奔。
列缺收声而听跸,丰隆鼓力以扶轮。
队仗乎八百诸侯,殿呼乎七十二君。
烟霞错杂以垂地,河汉颠倒而失源。
灵祇慑慄,怪物骧骞。
颛帝苍黄而废职,玄冥倏闪以驰魂。
俨方离于大内,盛已列于平原。
祃表云已,衔枚而前。
蛇阵翼张,虎贲环匝。
鼓以三阕,围不四合。
律戎索以济济,饬军威而烨烨
镮再振而铙再鸣,弓斯张而矢斯浃。
尔乃驱百兽,当一人。
弓工操轩辕之弧奉御,罗氏设商汤之网拥群。
熊罴之爪距摧折,虎豹之心肝分裂。
射必三兽,发则五豝。
雹逆毛羽,星飏角牙。
肉堕庖丁之刃,血溅鲁阳之戈
诸侯卒事以俨雅,百姓突围而交加。
上方歛緌以惨怆,众乃靡旗而諠哗。
围开一方,悯尽杀也;
舍顺取逆,彰怀来也;
出表不顾,耻逐奔也;
等别三杀,贵宗庙也。
得匪上以显孝思,下以不僭乎?
鸟兽之肉,不登器者无取;
貔虎之士,罔用命者有诛。
警进退于钲鼓,习威仪于卒徒。
戎事同,銮辂回。
军声振而方国耸立,天仗指而九门洞开。
郊馌兽而礼之勤也,庙献禽而神其享哉。
以劳饮至,以能策勋,刑必加于共弃,爵乃及乎众尊。
如是,则不曰暴天物,不曰教民战。
于以辨名号而训仁义,于以昭文章而明贵贱也。
下臣窃详三代之书,颇究二王之典,大阅之制,昭然义见。
军旅之事,阙教则失利;
祭荐之物,非理则不献。
施信赏,率怠倦,使夫民知方,兵识变,莫若示蒐畋而敦大劝也。
后之王者,反礼叛经,荒乐诛杀,放怀荡情。
借如汉武,于古详明,博搜圣书,广召文英,讲评谟训,华饬声明,凡曰大乐,阙焉不行。
乃穷畋极猎,誇国耀兵,隔蜀罗设,跨秦戈横。
麛卵夭死,獝狘愁声,以至欺猛狂而手格,喜暴恶以力争。
岂残忍之足耻,唯豪勇之所京。
下垂历代,不能变更。
魏晋而下,离合寰瀛,咸局促以仅守,曷礼乐之能兴?
粤抵李唐,时惟会昌,彼文明二帝,实驱驰百王。
大畋之义,犹或废亡。
若陛下自膺宝命,临万方,动必法度,举皆故常。
缉牺、轩之绝绪,新之旧章。
郊焉而五帝肃肃,享焉而百神洋洋。
九年三月,升于纠坛;
十有三年,躬耕籍田。
心以民本,事由礼先。
谪王满嗜欲乎驰骋,斥帝彻瞽瞆乎神仙。
故天地不能藏祥而秘瑞,日月无以示谴而戒愆。
甘露降而区宇泽,景星烛而氛祲蠲。
总治本,操化源
措虑寂尔,存神泊然。
是以发狂之心,无自入焉。
下臣以谓大蒐之典,周公制于往古,陛下行于今兹,中间数千馀祀,咸杳昧而不知。
唐、汉之士,修崇礼仪,封禅之徵诞,明堂之说奇。
此数事不详于文武之书,臣宁敢狂斐而陈诸?
所以赋大蒐而歌盛礼也,俾千古知至德之巍巍。
皇兄楚王元佐天策上将军兴元赐剑履上殿诏书不名制大中祥符八年二月丙寅 北宋 · 宋真宗
 出处:全宋文卷二五○、《宋大诏令集》卷二六
朕顺考古经,遹追先训,顾名器之为重,匪亲贤而曷膺!
矧夫望著宗英,地崇天属,建侯斯久,夹辅惟勤。
峻以徽章,抑惟国典。
皇兄、开府仪同三司、守太师尚书令、兼中书令左卫上将军上柱国楚王元佐,炳灵岳渎,储祉宗祊,孝悌饬身,温良成性。
早列藩而镇俗,退养素而葆和。
肆及冲人,缵承大统
惇叙之志,允迪于前言;
屏翰之功,永资于右戚。
眷言同气,实冠友于。
上怀六朝之发祥,下教万邦之立爱。
特加伸等,俾耀维城。
汉诏不名,盖惟尊德;
唐官殊号,岂但畴庸。
备方册之令仪,首邦家之懿则。
永孚多吉,用庆展亲。
可依前守太师尚书令、兼中书令天策上将军、行兴元,赐剑履上殿,诏书不名,依旧在宅养疾,所司择日备礼册命。
改天禧元年诏大中祥符九年十一月乙卯 北宋 · 宋真宗
 出处:全宋文卷二五三、《宋大诏令集》卷二、《宋会要辑稿》礼五四之四(第二册第一五七四页)、《宋朝事实》卷二
朕奄受元符,克绍骏命,示以延洪之旨,诲其清净之方。
爰建号以纪年,用垂鸿而流庆。
登封乔岳,禋瘗隆脽,荐锡蕃禧,弥思昭报。
是用率寰区之臣庶,崇霄极之尊称。
献岁方初,涓日惟吉,诣真居而钦洁,奉恭册以陈仪。
将刊荐信之辞,式举建元之典。
归尊之礼,庶协于惟新;
诞告之文,特申于先甲。
来年正月一日宜改元为天禧。
布告遐迩,当体朕意。
大宋新修会圣宫碑铭景祐元年九月十三日 北宋 · 石中立
 出处:全宋文卷二七七
臣闻宅万邦而垂统者,帝王之丕业也,故奉先之道崇其孝而为大;
亘百世而流光者,祖宗之懿德也,故锡羡之庆炳其耀而弥显。
成周之卜惟洛食,验风雨于神枢,炎刘之祚我上京,游衣冠于高寝。
盖以钦其世列,奠厥灵居,履霜露以沾裳,聿凝宸感;
列枌榆而设社。
爰考国章,非夫舄奕垂休,无以袭巍巍之盛;
吉蠲致飨,无以表烝烝之思。
宝系有开,皇眷攸属。
我国家应五运之会,接三神之欢。
炎上腾精,赫淳耀而斯渥;
灵长启祚,浚洪源而莫纪。
太祖延受休命,恭膺正统。
下民欣戴,洽讴歌而有归;
协气横流,伟符瑞之交荐。
振一戎而大定,总万化而克昌,化迪清平,世臻蕃衍。
太宗挺维睿之德,恢至治之具,声明震叠,纪律昭宣
嘉靖庶邦,以揽乎乾纲之要;
钦承天命,以建乎中和之极。
舜阶舞羽而遐裔来格,羲图画象而斯文曲备。
德崇富有,业臻太平。
真宗绍庆丕基,宪章邃古。
重华协帝,天启于神谟;
浚哲维商,日跻于圣敬。
宅群萌于醰粹,纳百揆于雍和。
展采介丘,以答清宁之贶;
鸣鸾景亳,以扬希阔之仪。
微胡琐而不颐,光有容而必照,卓越之度,不可称已。
皇上财成景化,祗遹先猷,蕴清明而在躬,守慈俭以为质。
御六气之辨,统和于天人;
躬千亩之耕,忧勤于稼穑。
向明成南面之治,下令如流水之源。
钦恤庶刑,以彻乎脂纲之密;
询求多士,以来乎骨鲠之议。
贲金玉以垂度,一文轸以同风,德洞沦冥,信周翔洽。
兴廉举孝,所以炳乎邦光;
纪好息民,所以厚于时聘。
夫赞扬迪哲,至道也,陛下能行之;
虔恭劳谦,圣则也,陛下能守之。
滋液之休,披图而可见;
幅员之广,辟纩以维明
其居也静而渊,其动也博而利。
域跻寿而胥悦,家怀让而敦劝。
繇顺考古道,钦奉天经,眷三川之旧都,乃列圣之攸宅。
土圭测景,契阴阳之和;
文龟负图,开圣明之奥。
水绎绎以凝奥,气葱葱而发祥。
兆域有严,封树相望,三后在天而垂贶,万灵护野以兆休。
陟配于京,既崇其规格;
因山为体,自成于宏厂。
分缭垣而屹立,植双表以齐平,折衷其宜,高视前世。
以为坟卫之禁,素举于彝章;
藻之奠,未广于寅奉。
谨按地志,訾王山者冠于诸阜,佥曰隩区。
太史之明占,锡凤台而纪号。
前瞻少室,伟灵异之所躔;
却负太行,邈穹旻之设险。
控川陆之兼会,介周郑之通衢,嵩颜豁以中开,溪声浩其双接。
天圣八年孟春之初,首议胥宇,俯寿原之爽垲,拟阙宫之靓深。
揆纬裁基,以程乎丰约;
审曲面势,以极乎经营。
人以悦来,匠心以竞。
林衡潺水,文绮柏之质,山积而登用;
大壮取象,上栋下宇之饰,翚飞而增丽。
餐馀霞于镂楶,历倒景于层梁,珠庭底平,界道绳直。
砻他山之石,以岩于交楯;
睢阳之杵,以峻于赪棚。
据宝势之凌竞,迩初陵之岑寂。
圆渊绮焕,翔鹍仰而弗逮;
重橑栉比,尺蠖动而成响。
翼长廊之四姓,旅万楹而有闲。
轮焉奂焉,百堵之咏;
去泰去甚,振三代之规。
章程明密而神迷其方,登降照烂而目眩其际。
不愆于素,罔或告劳。
越明年闰十月十有五日宫成,隐若中天,宛若仙域。
乃降温诏,命曰会圣。
揭诸银榜,焕在璇题,保天祚于寝昌,旌神功于不朽。
爰是宏开秘殿,俨设睟容,珠幄熉黄,藻旒䁆蔼,鼎峙而分圣位,玉温而耸天晖。
想亹亹穆穆之风,尊严可象
仰颙颙邛邛之德,表则斯存。
率拱侍于勋臣,灼为于近列。
其中则珠堂天邃,琼壁环周,绚妙绘以交施,象内朝之有肃。
银铛左貂给事殿省之列,旅陈于外;
璧台金屋,充选掖廷之缀,序分乎内。
衔铃树组,焜耀蔽日之旌,鹓列于前;
刻羽流商,激越钧天之奏,鳞集于后。
百司具备,五彩咸彰。
正爵辨,趋翔而中节;
随行象颂,炳焕以扬辉。
落成之日,特遣使以奉安之,昭殊礼也。
复陈法醮,旋建清场,延驾筵之高真,集屏尘之上士
金仙羽襡,凌汗漫以交舒;
紫极灵章,叩清明而上达。
仍开宫五日,许士庶朝谒。
衣缨杂袭,绮组缤纷,抠裳连襼以并趋,蹈德咏仁而胥乐。
表里悦穆,室家相庆,繁缛之典,焕乎维新。
每星驿展軨,天机促驾,或衔如丝之旨,或被追锋之召。
旆悠悠而照野,人憧憧而假途,咸造于庭,以申虔奉。
疏瀹澡雪,以涤于陈襟;
擎跪曲拳,以遵于臣礼。
著在令甲,垂为景猷,扬世庙之威神,示朝家之轨范。
中使总莅其官,閤辟有程,督察无旷。
仍即其东南之地,特崇其象设之居。
宝色焕乎焜煌,禅林美乎萦映。
霓轩云阁,隆九仞于鹿园
夕梵晨钟,交二音于鹫岭
曲池涵功德之水,众果散清凉之阴,胜侣狎臻,法筵大启。
黄宣妙谛,以扇一极之风;
恪奉真游,以济三乘之辙。
四字之资给丰矣,百福之庄严备矣。
若乃寒暑易候,寅昏警时,陈植璧之多,展祈禠之精意。
仙缜交发,将岸谷以共清;
婴香馥芬,与烟云而竞合。
渺海聚之无量,期道济于不穷,神其格思,化感无外。
此乃陛下聿追来孝,翕受敷施,浚发睿心以加于百姓,夤威景命以奉于十伦。
宜乎纯嘏来同,丕应绍至,霈殊休之汪濊,洽灵寝之鸿平。
丹羽巢阿,纶纷而表庆;
仙衣拂石,延懋以齐荣。
永底蒸民之生,茂扬盛德之事者矣。
臣职尘扃禁,学昧缣缃。
蹁影丹帷,曷承答于清问;
褒功镂石,莫摅发于英词。
仰被俞音,内增惕虑,敢扬懿范,庶示方来。
铭曰:
炎灵起运,赤符呈祥。
造我区夏,扬其烈光。
真系有属,鸿徽聿昌。
缇轴茵蔼,瓜瓞绵长。
于铄三后,继天作圣。
丕冒生民,绍闻明命。
则尧为大,兴黄比盛。
九服咸归,万景攸正。
皇嗣统,化格泽淳。
照汉云章,独运陶钧。
禹不自暇,汤维又新。
漏泉疏渥,弛罟推仁。
奉若先猷,崇兹孝志。
在祀弥恤,因心罔匮。
对越清庙,备成福事。
孺慕兴怀,时思展义。
乃眷洛土,实惟帝都。
寿陵高敞,拱木纷敷。
风树不止,春露既濡。
必崇胥宇,永奠灵区。
爰建清宫,俯临剧县
率见昭考,以时致荐。
列堵若星,挥斤轶电。
凹凸凝采,丹青点绚。
云屋天搆,阳荣雾披。
以安灵扆,以奉仙祺。
垂旒写照,泽玉含姿。
克昌厥后,永言孝思。
傍启梵庭,广营佛宝
禅慧攸集,土木兼造。
球幡映日,金绳介道。
赞呗交诵,薰修致祷。
惟祖德兮诒谋,惟帝心兮休。
诚僾肃之所感,期戬谷以来求。
经始勿亟兮卜兹宝势,告厥成功兮靡逾间岁。
壮崇址兮控山川,佐丕图兮垂亿绵。
景祐元年岁次甲戌九月丁亥朔十三日己亥建。
中书省玉册官、御书院祗候、臣□□□,入内内侍省内侍高班勾当会圣宫、同监修碑楼臣杨承政,缺入内内侍省内西头供奉官监修碑楼、权勾当会圣宫臣继元礼宾副使勾当御药院提点管勾会圣宫臣任承亮。
按:《偃师金石遗文补录》卷八,台湾文丰出版公司石刻史料新编本。又见《金石萃编》卷一三二,弘治偃师志》卷三,乾隆偃师县志》卷二八。
易义 北宋 · 范仲淹
 出处:全宋文卷三八五、《范文正公集》卷五
《乾》上《乾》下,内外中正,圣人之德位乎天之时也。
德内也,位外也。
九二,君之德;
九五,君之位。
成德于其内,充位于其外。
圣人之德,居乎诚而不迁。
有时舍之义,故曰「见龙在田」;
德昭于中,故曰「利见大人」。
「天下文明」,君德也。
圣人之位,行乎道而不息。
有时乘之义,故曰「飞龙在天」;
位正于上,故曰「利见大人」,「乃位乎天德」,于是乎位矣。
或者泥于六位之序,止以五为君,曾不思始画八卦,三阳为《乾》,君之象也,岂俟于五乎?
三阴为《坤》,臣之象也,岂俟于四乎?
《震》为长子,岂俟重其卦而始见于长子乎?
明夫《乾》,君之象,既重其卦,则有内外之分。
九二居乎内,德也。
九五居乎外,位也。
馀爻则从其进退安危之会而言之,非必自下而上,次而成之也。
如卦言六龙,而九三不言龙而言君子,盖龙无乘刚之义,则以君子言之。
随义而发,非必执六龙之象也。
故曰易无体,而圣人之言岂凝滞于斯乎?
《咸》,阴进而阳降(《兑》,阴卦。《艮》,阳卦。),上下交感之时也,与《泰》卦近焉(《泰》卦天地交而万物通,《咸》卦天地感而万物化生。)
然则《泰》卦三阴进于上,三阳降于下,极于交而泰矣,故曰万物通。
《咸》卦阴进而未尽达也,阳降而未尽下也(下卦犹有二阴,上卦犹有二阳。),感而未至于泰矣,故曰万物生而犹未通也。
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是感之无穷,而能至乎泰者也。
感而不至,其道乃消,故至腾口,薄可知也。
《恒》,阳动阴顺,刚上柔下(《震》,阳也,刚动于上。《巽》,阴也,柔顺于下。),上下各得其常之时也。
天尊地卑,道之常矣。
君处上,臣处下,理之常矣(上阳卦,天与君之道也。下阴卦,地与臣之道也。)
男在外,女在内,义之常矣(《震》为长男,《巽》为长女。)
天地、君臣、男女各得其正,常莫大焉。
诸卦多以有应为吉,此卦六爻皆应而爻无元吉者,何也?
夫吉于应者,相求以济之时也。
常者,上下各得其所之时矣。
故以刚柔皆应为常,而不以获应为吉。
是以士之常也,在于己,不在于人。
诸侯之常也,在于政,不在于邻。
天子之常也,在于道,不在于权。
故曰:「圣人久于其道,而天下化成」。
为仁,终身而已矣,其知常也哉!
《遁》,阴进阳退(二阴进之于内,四阳退之于外。)柔佞入而刚正出,君子遁去之时也。
夫柔胜于刚,则小人制君子矣,辱可逃乎!
柔未胜刚,则君子辱可远也,未见制于小人焉。
此卦二阴而四阳,柔未胜刚,小人始浸而长也。
君子知吉之先,辨祸之萌,思远其时也,可不遁乎?
故《遁》之为义,尚乎远也。
是以最在内者,有遁尾之危;
最在外者,有肥遁之利。
子曰「知几其神」,始可与言遁也已矣。
《大壮》,刚以震而阴摧(内刚外震,二阴剥焉。),君子威而小人黜,政令刚严之时也。
阳于阴为大也,阳进阴退,大者壮而小者丧矣。
夫雷在天上,万物以震,威行天下,万邦以恐。
天地之壮见乎雷,圣人之壮见乎威。
壮而不节,于天下暴矣,壮其丧矣。
是以君子非礼弗履,以保其壮也。
故九二、九四,以阳居阴体,刚而处巽,乃复获乎贞吉,馀爻皆不克全其壮也已。
》,顺而上行,奉于文明(《坤》,顺也。《离》,明也。)
君子嘉遇显进之时也。
夫上无文明,贤斯遁矣。
今文明丽于上,君子可不进乎!
其进也,柔顺内融(内卦《坤》也,有柔顺之义。),则上不拒其逼矣,故曰「昼日三接」也。
英华外著(外卦文明,有英华之德。),则众不疑其行矣,故曰「君子以自昭明德」。
盖明出地上,如日之升。
君子当其象也,岂复昧哉!
伊尹之时欤!
《明夷》,阴上明下,其义病矣。
火入地中,其光翕矣。
蔽贤伤善之时也。
夫文明在上,则贤者遂进;
文明在下,则善人用伤。
其商之末世耶!
君子用晦,然后免于其难。
然则文王其不用晦乎?
何以尝幽之耶?
文王盖有国焉,德加于人,晦之难也。
故以文明入于难,终以柔顺而出矣。
箕子虽无政焉,而最近于闇,故自辱其身,以晦其道,然后乃免。
故文明在下,难哉,圣贤其犹病诸!
变斯时者,惟九三乎,「得其大首」,其汤武之事欤!
《家人》,阳正于外(谓五也。),阴正于内(其二也。),阴阳正而男女得位,君子理家之时也。
明乎其内,礼则著焉(内卦明也。)
顺乎其外,孝悌形焉(外卦顺也。)
礼则著而家道正,孝悌形而家道成。
成必正也,正必成也。
圣人将成其国,必正其家。
一人之家正,然后天下之家正。
天下之家正,然后孝悌大兴焉,何不定之有!
故曰「刑于寡妻,以御于家邦」。
然则正家者,贵闲其初也。
故初九有悔,闲得其道,乃首得「悔亡」。
至于九五「王假有家」,则天下化成,故勿恤而吉也。
《睽》,火炎泽润,其性不同。
炎从上,润从下,其道违而不接,物情睽异之时也。
阴阳不接而天地睽,日月不接而昼夜睽,礼义不接而男女睽,君臣不接而上下睽,情类不接而万物睽。
夫然,则天地万物之理,从何而亨乎?
故《睽》之时义不可久也,必变而通之,合睽以成其化。
天地睽也,而阴阳合焉(其体睽,其义合。)
昼夜睽也,而日月交焉。
男女睽也,而礼义成焉。
上下睽也,而君臣会焉。
万物睽也,而情类聚焉。
夫未合之时,体乖志疑,动虞蹇难,求援而济者也,故其爻皆以有援免。
至于上九睽极而通,则说弧遇雨,群疑亡也。
《蹇》,止于险中,险难在前。
未可进之时也。
观其名,与《屯》卦近焉(屯亦难也。)
然则《屯》已动乎险中,难可图也;
《蹇》犹止乎险中,难未可犯也。
惟二为王臣(得位应五。),君在险中而与己应,始可匪躬而往焉,馀皆往蹇而弗济。
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其庶几乎!
《解》,动乎险外,出险散否之时也。
小人为险,君子乃否;
小人既退,君子乃振。
故六五《象》曰:「君子有解,小人退也」。
是故天地否散,雷雨并兴;
圣贤否散,庆施遂行。
武王发散财,其有解之时也矣。
《损》,山泽通气(《艮》为山,《兑》为泽。),其润上行,取下资上之时也。
夫阳实也,阴虚也。
下卦二阳,上卦二阴,取阳资阴,以实益虚者也。
虚者反实,则实者反虚矣。
然则下者上之本,本固则邦宁。
今务于取下,乃伤其本矣,危之道也。
损之有时,民犹说也(《兑》为说。)
损之无时,泽将竭焉(《兑》为泽。)
故曰「川竭必山崩」,此之象也。
无他,下涸而上枯也。
「百姓不足,君孰与足」,其斯之谓欤!
《益》,刚来而助柔,损有馀而补不足(上卦阳多,故曰有馀。下卦阳少,故曰不足。),自上惠下之时也。
天道下济,吕物咸亨;
圣人下济,万国咸宁
《益》之为道大矣哉!
然则益上曰损,损上曰益者,何也?
夫益上则损下,损下则伤其本也,是故谓之损。
损上则益下,益下则固其本也,是故谓之益。
本斯固矣,干斯茂矣,源斯深矣,流斯长矣。
下之益上,则利有竭焉;
上之益下,则因其利而利之,何竭之有焉!
是故木以动也(上木下动。),涉大川而无患;
雷风与也(上风下雷。),兴万物而无疆。
明《益》之道,何往而不利哉!
《夬》,一阴处高而群阳伐之,以大制小、以正黜邪之时也。
时皆刚正,柔佞岂得而据乎!
夫君子道微之时,法令常密,而或失之者,何也?
内有小人也。
小人道微之时,法令常显,而无忌者,何也?
内皆君子也。
此卦一柔而乘五刚,危可知矣;
五刚而决一阴,易可知矣。
故扬于王庭而不忌。
赏罚明行之际欤!
舜举八元而去四凶,此其时矣。
《萃》,泽处于地(《兑》为泽,《坤》为地。),其流集矣。
上说下顺,其义亲矣。
物情和聚之时也。
上以说临下,下以顺奉上,上下莫不聚乎。
天地亨而万物以类聚,大人亨而天下以义聚。
观其所聚,而天地万物之情可见矣。
《彖》言「刚中而应」者,取其上下相应,以成萃聚之义而已。
若夫萃天下者,岂私其应哉!
必也以虚受人,然后能萃其天下。
故九五以大人之位而匪孚者,以其应之于一,不能尽天下之诚,惜哉!
无私则至矣。
《升》,地中生木,其道上行,君子位以德升之时也。
夫高以下为基,木始生于地中,其举远矣。
圣人日跻其德,而至于大宝;
贤者日其业,而至于公圭。
以顺而升,物不距矣。
故爻无凶咎,初则大吉,二则有喜,三则无疑,四则用亨,五则贞吉。
惟上六极而犹升,则为冥昧。
若能知其消息,犹可为利,故曰:「冥升,利于不息之贞」。
《困》,水在泽下,泽方竭焉,其道不加于物,君子困穷之时也。
夫水者,浸于外而后施于物。
今伏于其内,何施之有?
是则川泽竭而伏其流,君子困而隐其道。
困于险而不改其说(《坎》,险也。《兑》,说也。),其惟君子乎,能固穷而乐道哉!
茍不安其困,欲尚口而去之,穷斯甚矣。
知此时者,卷而怀之,极然后反,其困必亨,故曰困亨
夫子之于陈蔡也,岂其忧乎!
《井》,水为泉之底,井道治而其施外彰,君子居德迁惠之时也。
夫井居其地而不可改,其泉之出也,无所不利。
君子居于德而不可移,其惠之迁也,无所不仁。
唯井也,施之而不穷,存之而不溢。
惟德也,常施于人,而不见其亏,独善于身而不见其馀。
故曰「《井》,德之地」,不其然乎!
《革》,水火相薄,变在其中,圣人行权革易之时也。
夫泽有水则得其宜,今泽有火,是反其常矣。
天下无道,圣人革之以反常之权。
然而反常之权,天下何由而从之?
以其内文明而外说也(内卦文明,外卦兑说。)
以此之文明,易彼之昏乱,以天下之说,易四海之怨。
以至仁易不仁,以有道易无道,此所以反常,而天下听矣,其汤武之作耶!
茍道德不去,虽汤武日生,当为天下之助,何反常之有焉!
《鼎》,以木顺火,鼎始用焉,圣人开基立器之时也。
夫天下无道,圣人革之。
天下既革而制作兴,制作兴而立成器,立成器而鼎莫先焉。
故取鼎为义,表时之新也。
汤武正位,然后改正朔,变服章,更器用,以新天下之务,其此之时欤!
故曰「革去故」而「鼎取新」。
圣人之新,为天下也。
夫何盛焉,莫盛乎享上帝而养圣贤也。
享上帝而天下顺,养圣贤而天下治,不亦盛乎!
《震》,雷相从而兴,威动万物,内外皆震,君子心身戒惧之时也。
万物震,其道通焉;
君子震,其德崇焉。
君子之惧于心也,思虑必慎其始,则百志弗违于道;
惧于身也,进退不履于违,则百行弗罹于祸。
初九震来而致福,慎于始也。
六二震来而丧贝,履于危也(六二乘刚。)
夫《震》者,长子之道也。
长子有威,惊远而惧迩,然后能主宗庙之器,而祭祀不辍也夫。
《艮》,山相当而各止其所,内外不相与(六爻皆无应。),上下静止之时也。
天地动而万物生,日月动而昼夜成,圣贤动而天下亨。
今其止者,君子理不可动之时也。
故此卦无元亨贞之德者,以其道不行焉。
然止之为道,必因时而存之。
若夫时不可进,斯止矣;
高不可亢,斯止矣;
位不可侵,斯止矣;
欲不可纵,斯止矣。
止得其时,何咎之有!
故曰:「时止则止,时行则行。
动静不失其时,其道光明」。
非君子,非孰能与于此乎!
《渐》,山止生木,日益其高,君子渐进之时也。
夫内止而不躁,外巽而不争,以斯而进,不亦渐乎!
长女得位乎其外,故曰「女归吉」。
然则女生而知其嫁也,必渐而及时,然后有归焉。
君子学而知其仕也,必渐而成德,然后有位焉。
故升高必自下,陟遐必自迩。
《乾》阳渐进而至于在天,《坤》阴渐进而至于坚冰。
天地不能踰,而况于人乎!
茍内不止而躁,外不巽而争,则失渐之道,犯时之忌,岂正邦之有焉!
《丰》,文明以动,无往不亨,王道开大之时也。
夫雷电之至,隐者彰而否者亨;
圣贤之造,困者通而幽者显。
于是制乎礼,以序天下之伦;
作乎乐,以兴天下之和。
物物昌而无不大也,是以谓之丰。
然则日之动也(下《离》日也,上《震》动也。),丰于正中焉;
文明之动也,丰于皇极焉。
过乎正中,日斯昃矣;
过乎皇极,文明亏矣。
故曰「宜日中」,进于大而戒于盈也,丕哉!
《旅》,火丽山而不久其处,君子羁旅之时也。
君子羁旅之时,处无其位,何能与物大通
然则内止而不动于心,外明而弗迷其往,以斯适旅,故得小亨而贞吉。
夫旅人之志,卑则自辱,高则见嫉,能执其中,可谓智矣。
是故初琐琐而四不快者,以其处二体之下,卑以自辱者也。
三焚次而上焚巢者,以其据二体之上,高而见嫉者也。
二怀资而五誉命者,柔而不失其中者也。
君子旅之时也,道其然乎!
《巽》,风从至而物莫之违,上下皆顺,命令宣行之时也。
夫上下弗顺,虽令不从。
今上下皆顺,故可申命而行事也。
若夫巽之为德,其失也伪。
非君子体之,则入乎柔邪之道矣。
观其名虽近于谦焉,然则谦之为体,内刚而外柔(《谦》卦《坤》外《艮》内,《坤》柔而《艮》刚也。),降于礼而不降于德者也,是以「亨,君子有终」。
巽之为体,内外皆柔,可以行权,未可以终义。
惟五以中正而志行,乃得小亨,利有攸往,利见大人。
是故《谦》之六爻,皆无凶咎;
《巽》之六爻,则美恶半矣。
《兑》,泽重润而上下皆说,君子推恩敷惠之时也。
夫说万物者,莫说乎泽。
今复重之,民说而无疆者也。
劝天下者,莫大乎推恩而敷惠,则顺乎天、应乎人而王道亨;
不然者反此。
若夫威以先民,民重其劳;
威以犯难,民重其死。
故周文为台,而人谓神灵者,忘其劳也。
楚子下令,而人如挟纩者,忘其死也。
然则说之为德,其失也佞。
上下皆说之时,必内存其刚正,然后免佞之情。
故曰「说以利贞」。
曹皇后景祐元年十一月三日 北宋 · 宋绶
 出处:全宋文卷三九九、《宋大诏令集》卷一九、《文献通考》卷二五六
维景祐元年岁次甲戌十一月丁亥朔三日己丑,皇帝若曰:天地定位,阴阳相成。
人道贯之,以纲大伦。
后德配之,以熙内治。
圣人有以端其本也,故造舟之迎言乎备;
诗人有以美其化也,故《周南》之风著乎始。
粤朕冲昧,祗若丕构。
深惟承荷之重,辅佐攸艰,用简纳贤明,以叶于人神之望。
咨尔赠尚书令冀王、配享太祖曹彬孙女,惟乃祖克有武略,勤劳王家,保勋不伐,荣享厥终。
庆流后昆,薰然慈和,善祥凭积,生此邦媛。
其渐渍醇醲,发闻馨香,所从来远矣。
起居闲习,不待姆师之勖;
风容矩度,自为宗党之宪。
长秋旷位,阴教未序,咨求训范,统正六列。
宗公鼎臣,诵言于朝,愿即嘉时,聿申典礼。
朕以《春秋》之义,必娶大国,挚畴之家,乃称福偶。
谋及秦筮,聘以谷圭,惟吉之从,有命既集。
今遣使工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李迪副使户部侍郎参知政事王随持节册命尔为皇后
钦哉!
夫惟肃恭可以事上,夫惟谦裕可以接下。
泰而能约则骄弗至,动而慎思则悔弗萌。
懋及攸德,修乃嫔职,奉承宗庙,仪刑家国,永绥无疆之祉,不其祎欤!
论吴王宫误封次孙事奏庆历四年八月1044年8月28日 北宋 · 余靖
 出处:全宋文卷五六二、《余襄公奏议》卷下、《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五一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近者封建宗室,藩屏皇家,举前王之令猷,补当朝之阙典,本支百世之盛美也。
风闻诸王宫皆封长孙,惟吴王宫误封次孙,已有争诉者。
臣愚以为宗室至亲,封建大事,固宜详审,犹如此差错,则知天下疏远之务,误者多矣。
宗室纷争,不可传闻四方。
臣曾为礼官,颇知属籍间事。
吴王德昭五子,第二子惟吉追封冀王
今闻冀王之子守巽,最是诸孙之长,有司便以冀王别为一院,即推从蔼为本宫之长,而授封爵。
今若夺从蔼之爵以与守巽,则事同儿戏,书之史册,传之方外,谬误之议,取笑于后。
臣之愚计,欲乞朝廷勘会诣实,若从蔼于今实吴王宫长孙,则因而推恩,不形过举,别以公爵授冀王之子守巽,庶几圣德无所亏损。
卫士之变乞责降杨怀敏庆历八年闰正月 北宋 · 何郯
 出处:全宋文卷六一一、《国朝诸臣奏议》卷一二二、《续资治通炮长编》卷一六二、《通炮长编纪事本末》卷四九、《历代名臣奏议》卷二二五、《续资治通炮》卷四九、《宋代蜀文辑存》卷六
臣等两次上殿面奏,及具诸子、奏状论列,乞重行黜降干当皇城司并前月十八日夜内宿臣寮,已施行外,唯杨怀敏独蒙宽宥。
寻奉中书召臣等传谕圣旨,兼不以臣等所言烦渎,曲加诏谕,足以见圣明开纳之量,宽臣下进越之罪,固宜退伏,以听命安,可更频干聪明,自取罪戾?
然臣等以国体人情酌之,不可便已,须当复陈。
夫人主所以享有天下之重,盖由法令等级明辨,使人不敢陵犯,然后极其尊尔。
故法令行则朝廷以之强,法令偏则纪纲以之紊。
自昔治乱虽殊,莫不由此阶也。
至于宫闱之变,下人辄敢谋乱者,前代间或有之,皆由人君失德所致。
且陛下仁厚之德,抚恤禁旅,未尝以喜怒妄行刑诛,虽甚无识,宁不爱戴?
卫士持刃直入禁庭,欲陵犯乘舆,是匹夫而有窥伺之意,皆由有司不举职,法令宽纵所生也。
为大臣之计,宜为陛下深责有司失举之罪,用行法令。
杨景宗等,并当诛戮,以谢天下。
若以其过非自取,止可贷其正坐,并宜流窜,以戒不职。
杨景宗等既以轻罚,杨怀敏独又聊行降黜。
盖两府大臣以陛下左右之人,不能坚执祖宗之法,以避怨怒。
若当贼发之际,怀敏指挥众人,于后殿即时捕获,以此论功,乃可赎罪。
今贼已入禁庭,两夕之间,陛下被此震惧,固亦甚矣。
怀敏纵有先报之效,其可赎失察之罪乎?
且以人主之尊,宽一怀敏之罪固亦细事,茍于事体无伤,臣等何必苦更论列?
所惜者,朝廷典法无远近、无亲疏,当一而行之,乃允众望。
况有司失察之罪无大于此,其可贷乎?
太祖皇帝朝,元舅杜审肇澶州,只坐界内河决,免官归私第。
太宗皇帝朝,楚王宫火灾,废楚王元佐为庶人。
怀敏职在近侍,孰与元舅、诸王之亲?
怀敏失察贼乱,孰与误河决、火焚之备?
利害大小,较然可知。
审肇元佐重责如彼,怀敏之宽假如此。
伏望陛下举祖宗之法,以塞公议;
正左右之罚,以示无私。
不惜一怀敏,慰中外臣子之望,则天下幸甚。
臣等论列此事,今已数四,在于言责,固亦无负。
然喋喋未已者,盖忠义之心,不胜感愤。
兹事体大,若遂不言,恐于圣德无益,由臣等之罪也。
兼臣今日上殿再有奏陈,已蒙圣旨开允,伏乞速赐施行。
宋故密州管内观察使金紫光禄大夫检校工部尚书使持节密州诸军事密州刺史御史大夫汝州兼管内营田堤堰桥道劝农使汝州兵马总管上柱国河间郡开国公食邑三千五百户食实封六百户赠昭德军节度使惠节向公神道碑铭(并序 熙宁七年十月 北宋 · 张方平
 出处:全宋文卷八二二、《乐全集》卷三七
周封微子于宋,春秋时,公族诸桓有向氏,贤卿大夫不绝书。
中稍微。
皇宋诞兴,向氏从盛。
真宗皇帝考慎厥相,有若魏国文简公讳某,谟明弼谐,缉熙百度,翊隆盛业,治致升平,勤劳王家,书伐国策,以尚书左仆射门下侍郎位居元宰
公其幼子也,讳某字仲模
初以任令起家卫尉寺丞,娶冀康孝王惟吉女万年郡主,改内殿崇班
王,太祖皇帝之宠孙,恩礼绝等,历太宗朝未就外邸,故主长于禁中。
真宗有旨,为择嘉耦,以公才地兼美,选配焉。
既席世家,又联戚里,涖官典职,常处亲近。
祥符皇祐三年,未尝违京阙。
累官至四方馆使荣州刺史,始出知相州
司官僚佐意公未尝习为吏,易之,而观其所发。
及视事,知体要,奉法循理,举措时当,人情莫不厌服。
治有声,遂著材望,日益显重,迁果州潍州团练使解州登州博州汝州防禦使密州管内观察使,历守恩、邢、陕、沧、保、澶、郓、潞、汝,凡十州。
正身戢下,凡家所资,率致自京师以行,至官所,约阃以内不得与外通贸易,馀禄辄以均诸幕府掾属。
凡官什器不入于家,所至以为常。
日孜孜思所以为惠利者,勤而行之,惟恐一有失所者。
知州县之事,赋役为本,监司或以权便违令,歛发不以时,伤财害民,必守常法,酌下情,俾公私各得其宜,体安而理和。
故操事者乐于听改,而吏民实蒙其惠政。
平讼审狱,市无扰民,得职上课,数为一路最,重宿望或更出其下。
异日贵侯近戚之为郡者,饰苞苴,事厨传,己则弗率而求容于刺察之官,救过之不暇,于庇民乎何有?
以是百姓重伤
景德之后,邻敌请和,河朔不用兵且六七十年,边无兴调,耕桑安业,宜乎乐事劝工,家给人足,而比屋屡空,鲜有盖藏,非由官吏侵渔不恤而然耶?
如公者保而牧之,则老稚鳏寡庶乎有以养矣。
其在沧州,蜚蝗蔽野,官督焚捕,而无所施其力。
有鸟群啄之,委之塍垄,故境内不告灾,乃以有秋。
见者咨异,于公,谓其仁心有以召之者。
其解、郓父老请留于朝以千数,止之莫可,非慈惠有以怀之众心,虽令孰从焉?
自天子至于公卿大夫,皆以其才为可任,不以恩泽遇之。
出守陕郊,仁宗御赐诗宠其行,又尝暇日援神笔书其姓名,因以赐之,盖有以简于清衷者矣。
文简馀庆寖以蕃衍,公于宗为长。
若亲属吉凶艰乏之事,抚存周急,恩意均至。
诸仕宦于四方,死丧在远,久未克葬者,日月益多。
公积俸累岁,并万年主脂沐之赐,赀千馀万,计足以集大事。
一日,请于朝,诸族人之在外官者会于京师,凡举六十四丧,合葬于魏公大茔之次。
中外莫不高其义。
兹固有以厚风俗,美教化,岂但施乎家人之道也哉!
治平中英宗皇帝为今上纳妃于向氏,面命公主嘉礼,褕翟羽仪,率由先典。
上登宸极,爰正中宫,乃今定国军节度观察留后经之女,经,公之侄也。
公纠励宗门,尤自抑畏,盖居家理,故治可移于官。
位不期骄,禄不期侈,非守之以礼,行之以义,克保令名,夫亦鲜哉!
历官内殿承制五迁至西京左藏库使、东西上閤门四方馆使,多由课升,间因才举,罕以年劳叙进也。
历职事奉舆辇,典军器带御器械翰林引见、皇城司三班院,会灵、醴泉观,三使戎廷,十主蕃客,国有大礼若大故,必预焉。
潞州以使归阙便医,久之良愈,复知汝州,遂薨于官下,享年六十有五。
熙宁七年七月十八日,优赠昭德军节度使
圣上怆悼,命护其丧还京师,三宫遣内宗临奠,礼殊渥。
即以十月某日就窀穸丰台之原。
奉常按状上议,以为公典十郡,有惠政,人安乐其治,所至以最闻,不以富贵骄人,斥己之馀以赒宗族,临民不挠,行洁清,故举《谥法》「爱民好与曰惠」,「好廉自克曰节」,合二法以易名焉。
公资恺易谨密,和而有守,出入禁省,金珰绮襦,群居并游,挺然中立,亡亲疏之迹。
善与人交,笃于风义,长于治民,知简易之体,不忮不求,亦何用而不臧矣。
曾祖某、祖某、烈考相国,并赠太师尚书令中书令进封许、曹、魏三国
四男:缜,内园使
绘,赞善大夫,早卒;
绎,西头供奉官
总,右侍禁
四女,适比部郎中刘宫皇城使曹谌,国子监修撰、经义检讨练亨甫,次在室。
孙十一人。
铭曰:
穆穆厥声,汤孙多仁。
王子出迪,为周室宾。
支别自桓,有邑于向。
邈及皇朝,始出将相
显允魏公,文武惟宪。
弼亮昭辟,笃循大卞。
德厚流光,乃终有庆。
公承其休,世家以盛。
始繇任仕,亦缘戚
爰及莅官,则以才伸。
行既信厚,资复安重。
职近地亲,益彰诸用。
帝曰汝器,才誉允穆。
曾是好德,爰锡之福。
试之治民,所至称治。
民罔常怀,怀于爱利。
不矜而严,不苛以简。
古之惠人,道岂云远?
义敦于族,存亡以笃。
行成乎身,有美风俗。
驾言徂汝,宗姻出祖。
素盖遄归,号迎于路
作善降祥,所享奚啬?
吁嗟旌旄,乃以追锡。
常考功,表之「节惠」。
没而不忘,流徽永世
国门可望,丰原故林。
勒铭乐石,式昭德音。
宗室金紫光禄大夫右屯卫将军检校太子宾客御史大夫骑都尉天水县开国子食邑六百户颍州防禦使汝阴侯墓志铭(并序 庆历四年四月1044年4月 北宋 · 张方平
 出处:全宋文卷八二三、《乐全集》卷三八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汝阴讳宗育,字德之太师尚书令、潞恭宪王之孙,安远将军节度使密国公允言之子。
源深流光,胄自太宗
国家笃亲亲之恩,睦于公族,天圣二年,始赐名,以右侍禁入备内朝。
稍迁东头供奉。
今上躬揽万几,超拜内殿承制,兼视宾护副相之秩。
寻属圜坛类帝,陟配文考,乃眷肺腑,便蕃渥典,于是进加右屯卫将军,赐阶金紫光禄大夫,列爵五等,衍食采地六百户。
不幸感疾,才三十而殁,时康定辛巳秋七月也。
讣闻,上震悼有加,申命内司宾内谒者临吊治丧事,遂以颍州防禦使汝阴侯印绶,权厝普济精蓝。
后三年甲申夏四月,从燕恭惠王之卤簿,往窆河南永安县,实祔先王之茔。
汝阴资性温愿,涉诗书,点翰有楷法,间喜武戏,尤精射御。
方将承宠,嘉辅熙隆,而降龄弗修,其命也夫!
夫人濮阳吴氏,故领军卫将军元庆之女,封本郡君,勋门戚里,姿德兼茂。
子三人:长曰仲尧,右内率府副率
馀皆夭阏。
一女,亦不育。
有诏掖垣,俾识幽穸。
铭曰:
汝阴绰绰,器概宏博,以善为乐。
袭宠轩绥,扬庭侍祠,在宗有仪。
当钟遐祉,森映麟趾,收神遽已。
巩树伊流,陂陀新丘,瑑石传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