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库 正文
敕赐封崇寺为额记 北宋 · 童蒙亨
出处:全宋文卷三○五、《常山贞石志》卷一一
夫《易》象载有否有泰,《君陈》明有废有兴。其否泰废兴,良有以也。愚虽不佼,敢试明之。昔周宁王事商纣,如日入地中,拘羑里之患,岂非否哉?暨乎否终则倾,乃交于泰,尔后子孙逢吉,卜世三十,享祀七百,岂非泰也!非商罪之贯盈,商祚其何以废;非□主之至德,周祚孰能以兴!斯则视之于彼而譬之于此,如响之应声,言不虚尔。兹寺也,非逢衰世而不有废也,非遇盛时而不能兴也。嗟呼!兴废万端,不可殚言而已,故略举一隅也。封崇者,乃古道济寺也。久而废之。自齐天保七年为建置之始也。隋开皇十一年重兴像阁,层构楼台,凤翅飏烟,龙麟㶿翠,乃壮丽于中也。晋开运二年,犬戎犯边,是时君臣微弱,力不能制,以致赵魏之境,千里之地,狼烟斗昏,掬为茂草矣。于时此寺遭荡𮒫之罄焉,殿阁严像,一而靡存,缁流俘虏,一而无返。《书》曰「火炎昆冈,玉石俱焚」,斯之谓也。迄于今,以长历推之,经七十有二载矣。我大宋雍熙中,有五台僧怀兴因巡礼□锡届此,观其旧址存焉,有必葺之志。乃呵狡㕙,叱狸,剪搴萧蒿,析除荆棘,而安卓庵之所,□聚徒众。僧廷义、德浚、智神、智从、智岩、知解各相次住持,共诱居民,旋化功庸之费。以日系时,历二十馀年,院宇斯备,尚以古寺为名。祥符初,圣上封泰山,禅梁甫,升中告成之际,乃有当寺僧惠庆欲契明朝之美,弥坚改额之愿。我心匪石焉,而匹夫不可夺其志也。一旦谓同褐法润曰:「大丈夫偶千年之运而不能革去其故,鼎取其新,胡颜为释氏之徒与」?润曰:「俞哉」!誓同其志也。乃率润拂衣奋迹,揆日登涂。润乃说而随之。庆非利有攸往,未浃辰间,而南渡河,共设焚舟之计。暨亲行阙观大礼,大礼毕,銮舆还京,至韦城,乃上书于驾前。至祥符二年秋七月十有一日,降敕赐封崇寺为额。时也,空门既耀,梵宇生光。顾皇恩而赫赫,俄临荣观电落;荷鸿休而兢兢,失次乍听雷奔。誓将尘芥之心,用报乾坤之惠。伏虑春秋寖远,坠失纶言,乃勒贞珉,永彰不朽。蒙亨文亏富赡,学昧该通,既请命以坚承,在固辞而靡敢,是乃直书荒斐,聊纪岁时。敢初筮于童蒙,但包羞于作者。时大中祥符九年岁次丙辰八月二十五日记。
定州新建州学记 北宋 · 韩琦
出处:全宋文卷八五四、《安阳集》卷二一、《国朝二百家名贤文粹》卷一一六、嘉靖《真定府志》卷一五、道光《直隶定州志》卷二一、民国《定县志》卷一九 创作地点:河北省河北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定州市
天与人性不一,圣人欲率焉而一之于善,非学不能也。夫子之言性有三,曰上智、曰下愚、曰中人,谓智愚则不移矣。然而中人之可以上下者,由学与不学乎。昌黎文公曰:「上之性就学而愈明,下之性畏威而寡罪」。夫智者之欲益明,愚者使知其可畏,又必在乎学而已矣。呜呼!文公之言性,可谓能广圣人之道而所劝多矣!故三代之兴也,自国家以达乎乡党,必有学以教其民人,导其性使一之于善,以明乎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夫夫、妇妇之道,然后人安其分,而享国永长。大矣哉!学之有功于治也如此。上之二十有二年,图讲万化,益究元本,思迹三代所治之道,以仁寿其民。始诏州郡皆立学,差赋以田,俾资其用。守臣从风,竞自崇饰,冀有以副天子首善之意。而定处北边,承诏者不知其本,以为用武之地,学非吾事也,独慢而寝焉。又四年,某忝命来守,未几仲秋之上丁,始躬行释奠礼于夫子之庙。阅旧记,始唐大中末,州帅卢公简求以庙本会昌所废天佑佛祠,其制犹若浮屠氏所居,乃更而大。至天祐中王公处直、本朝开宝中祁公廷义,祥符初李公允正,皆能于兵寇之馀,因其极废而复兴焉。后之为此者,不能继四人者之用心。故日复隳削,至是室宇垣墉,颓坏垂尽,由阈以内,鞠为污莱。独夫子之堂,以巨材坚壮,不能摧挠,而上覆穿敝,泄落风雨,升降荐献,仅无所容。属岁方大饥,诏停土木之役,退而叹愤,志期必葺。后二年,农里屡丰,边陲无事,乃命礼宾使、定州路驻泊都监张君僎,选督工徒,以新庙宫。功费之大,实均改作。凡再踰月而庙完。于是即庙建学,市垣北之地,通而广之,以规以度,不陋不侈。讲授有堂,肄习有斋。庖厨井匽,生生之具无不备足,较其功费,复倍庙焉。又再踰月而学成,乃以七月十九日甲辰,具牢醴,率僚属以告于先圣,而延诸生焉。噫!夫子之教,天地也,凡为人者孰不戴履之,舍天地将安之乎?故文武一道也,恶有二焉?昔夫子亦尝学焉,而后识其大者,故曰「我战则克」。晋,列国也,犹用诗书礼乐之帅,卒伯诸侯。是知为儒而不知兵,为将而不知书,一旦用之,则茫然不知其所以克之之道,而败辱随之。其所谓用武之地、学非吾事者,是真不知其本者也。今上之广学也,将养育天下士之秀者,使各正其性,以明乎三代教之之道,内充于己以待用。故或取之为公卿大夫、郡县守长、百执事,皆能以其道佐吾君,宜吾民,交修乎小大之职,以至于海内大治,而上得以高拱而无为。如未用也,则使宗族称其孝,乡党推其贤,朋友服其忠信,乐天知命,守死善道而已。若其破碎经史,掎摭声病,专以篆刻之技,茍窃仕进,不思富己之道,时而发之,则非天子所欲迹三代所治之道,以仁寿吾民之本意,学者其勉之。谨记。
讨论环卫官劄子 南宋 · 洪适
出处:全宋文卷四七二三、《盘洲文集》卷四三、《宋史》卷三七三
臣等面奉玉音,讨论环卫事,今将《国史》、《会要》及事制参酌画一在前。窃详本朝踵前代设环卫官,太祖、太宗朝,常以处将帅及降王之君臣,自后则多以皇族为之。故《三朝国史》以为官存而事废。在熙宁中,曾令边将充摄;在天禧中,亦曾令内职兼摄,只是充补班列而已。尝闻靖康初,以外戚正任官俸禄太优,令换环卫,继以俸薄为言,遂复仍旧。虽兵火之后,旨挥不存,而《朱孝庄制词》可以考验。仰惟陛下圣虑宏远,修饬戎备,欲择赳赳之臣置在左右,叩其智谋,观其技艺,以备将帅之选,甚盛举也。臣等以谓国朝自有设官之名,不必远取唐制,太祖、太宗故事盖可法则。今若径行换授,则恐有减俸之患,欲乞只令如閤职兼带。若节度使至刺史则带上将军,横行遥郡则带大将军,正使则带将军,副使则带中郎将,又以下则带左、右郎将,各分等次□□职钱,如得允当,所有官府吏属请给人从等事,乞令吏、户、兵部同共相度,以备采择。
一、唐制,十六卫上将军各一人,从二品;大将军各一人,正三品;将军各二人,从三品。掌宫禁宿卫之事。长史各一人,从六品上,掌判诸曹廪禄军团等事。亲、勋、翊三卫凡五府,中郎将各一人,左、右郎将各一人,校尉各五人。每校有旅帅二人,每旅有队正二十人。武德、贞观世重资荫,自二品至五品,子孙分补三卫。又有诸曹参军及司阶、中候、司戈、执戟,谓之四色官。
一、检照国朝官制,有左、右金吾卫,左、右卫,左、右骁卫,左、右武卫,左、右屯卫,左、右领军卫,左、右监门卫,左、右千牛卫,凡十六卫。各有上将军,从三品;大将军,正四品;将军,从四品;中郎将、郎将、长史等官。按《三朝国史》云官存而事废。蕃酋官旧有归德怀化大将军、将军、郎将、司候、司阶、司戈,后又增保定、清远、奉义、归义、广化之名。将军以下,又有武宁、安化、奉华、保顺之名,又有宁远、安远、保安、保宁大将军,怀德、奉化将军,怀忠、武安郎将,保忠司候,保和、保信、司阶,顺化、安德司戈,皆以蛮夷朝贡受官者充。
一、俸禄之制,上将军六十贯(皇子则二百贯。),金吾大将军三十五贯,诸卫大将军二十五贯(皇亲则六十贯。),将军二十贯(皇亲则三十贯。),中郎将十三贯。
一、《中书备对》该载,宗室诸卫将军换武者,换诸司副使。《绍兴法》该载,环卫官换赠□,诸卫上将军换节度使至遥郡团练使,诸卫大将军换遥郡刺史至武义大夫,诸卫将军换武翼大夫至武义郎。
一、建隆元年,以登州团练使李万超为右武卫大将军,前均州刺史潘文通为右骁卫将军,前□州刺史韩召为左领军卫将军。其后石守信、张凝、石曦、焦继勋、刘重进、仇超、白全绍、翟美、王晖、陈守习等,皆为诸卫将军,除授者不绝。亦有除环卫官致仕及外任者,事具《实录》。
一、太平兴国二年四月,安远军节度使向拱换左卫上将军,制词略曰:「王者念宗社之重,思将帅之贤,内外迭居,以均劳逸。安远军节度使向拱等,事我先帝,时惟宝臣。入则参帷幄之谋,出则奉节旄之寄。粤予冲人,肇承丕业,岂敢以藩镇之任重烦旧德也?式罢藩宣之寄,俾升环列之荣。拱、永德并可左卫上将军,美可左骁卫上将军,廷逊可右骁卫上将军」。先时张永德帅邓,张美帅沧,刘廷逊帅澶,至是皆罢节制归环卫。其后祁廷训,韦绦、沈继法、周勋、苏诲等,除授亦不绝,但比太祖朝极少,事具《实录》。
一、天禧元年,御史台言常朝武臣止一二人,或请告则绝班,欲乞增补。诏以庄宅使慕容德琛为右监门卫大将军,西京左藏库使孙正辞为右领军卫将军,崇仪使刘守节为右屯卫将军,染院使韩景祐为右监门卫将军,供备库使宋可言、郭仁浦为右千牛卫将军。
一、嘉祐二年,以未有差遣,诸司使摄大将军,月支食钱七贯,副使、崇班摄将军,月支五贯,候有差遣别差,不得过二十人。
一、熙宁三年,诏今后南班有阙,差陕西、河东替回曾有战功路分都监至知城、堡、寨、崇班已上充摄,如不足即于见在枢密院知州军路分都监已上得替未有差遣人内差摄,事并具《会要》。
一、《中书备对》该载,元丰二年,十六卫大将军二百九十四员,将军一百六十二员,并系宗室。
一、绍兴十一年,右金吾卫大将军朱孝庄换观察使,制词曰:「仰惟渊圣皇帝即位之初,监于先王成宪,进读之臣有言,今之节度使,古之诸侯也。近时庸人、孺子,或以恩倖得之。于是凡外戚之居正任者,易畀环列、侍卫之名。虽号耆能,率遵明训,朕乘兴运,事异前朝,义有当然,眷非骫典。右金吾卫大将军、提举洪州玉隆观朱孝庄,乃钦成兄弟之子,靖康中宫之属。谦恭毋怠,忠信自持,通练老成,见推四姓,恩厚于尔,匪曰予私。尔纵毋言,朕志已定,其复廉车之秩,以为戚里之光。可汝州观察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