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正文
刘元忠(四 儋耳1100年 北宋 · 苏轼
 出处:全宋文卷一九○八、《苏文忠公全集》卷五五 创作地点:广西北海市合浦县
某启:近别,伏惟起居安胜
短笺不尽意,察之。
伯通因会,为致区区。
欧阳秀才寘谈道甚妙,可与闲游。
怀思文忠公,爱其屋上乌,况族子弟之佳者乎!
馀惟万万若时自重。
不宣。
九成台1101年1月1日 北宋 · 苏轼
 出处:全宋文卷一九八五、《苏文忠公全集》卷一九、《国朝二百家名贤文粹》卷二八三、《古文集成》卷四八、《方舆胜览》卷三五、《古今合璧事类备要》外集卷一九、别集卷一○、《山堂肆考》卷一三○、《文编》卷五九、《文章辨体汇选》卷四五三、《八代文钞》第二九册、《古今游名山记》卷一三、名山胜概记、《古今图书集成》职方典卷一三二○、雍正《广东通志》卷二二○、同治《韶州府志》卷二五、《听雨楼法书》卷一○ 创作地点:广东省韶关市
韶阳太守狄咸新作九成台,玉局散吏苏轼为之铭,曰:
自秦并天下,灭礼乐,《韶》之不作,盖千三百二十有三年。
其器存,其人亡,则《韶》既已隐矣,而况于人器两亡而不传。
虽然,《韶》则亡矣,而有不亡者存。
盖常与日月寒暑晦明风雨并行于天地之间。
世无南郭子綦,则耳未尝闻地籁也,而况得闻于天。
使耳闻天籁,则凡有形有声者,皆吾羽旄干戚管磬匏弦。
尝试与子登夫韶石之上,舜峰之下,望苍梧之𦕈莽,九疑之联绵。
览观江山之吐吞,草木之俯仰,鸟兽之鸣号,众窍之呼吸,往来唱和,非有度数而均节自成者,非《韶》之大全乎!
上方立极以安天下,人和而气应,气应而乐作,则夫所谓《箫韶》九成,来凤鸟而舞百兽者,既已粲然毕陈于前矣。
建中靖国元年正月一日
恢复论 南宋 · 陈宓
 出处:全宋文卷六九六四、《复斋集》卷七
帝王之道备而无亏,斯谓之天下君矣,少亏则为霸,咸无焉则为夷狄,而地之小大偏正不系焉。
故古之人君务广德而不务广地,杀一无罪,虽得天下而不为,故民爱之如父母,驱之使去而不从,况有背畔之患乎。
后世以势力劫持天下,欲民皆己从,利皆己归,予夺生杀皆由己出,不必道之合也,曰不如是则权柄下移,而国非君之国也。
苟利于我,虽尽杀天下之民而亦为之,虽剿拉同气、篡弑君父无难也,曰不如是,则吾将受其害。
呜呼!
天下之祸,莫大于畏其害之及己也。
苟畏其害己,不至于夷狄不已也。
如是,则虽朝秦、楚,莅中国,谓之曰君,可乎?
圣人作《春秋》曰:「中国而用夷狄则夷狄之,夷狄而用中国则中国之」。
以此见中国、夷狄,以德不以地明矣。
然则帝王者,有其道之位,非有其位与地之位也,舜由匹夫为天子,汤、文皆以小国有天下,后世仰而畏之,非畏其地大兵强,又明矣。
我宋南渡百馀年,四圣相授,地虽仅复四分之一,而道德无异于三五之盛。
文武之士、兵财之数皆不及于承平之半,而夷狄咸曰正统所在,不敢睥睨者,以帝王之道在此而不在彼也。
今主上专以规恢帝王之道为务,而不以势力操切天下,󲦤绅之士专怀仁义以事其君,而不以功利自营其私,则无怠无荒,四夷来王,厚德允元,蛮夷率服,此必致之效也。
文正公墓绍圣元年七月 北宋 · 范祖禹
 出处:全宋文卷二一六七、《范太史集》卷三七
维绍圣元年岁次甲戌七月庚子朔,门人龙图阁学士左朝奉大夫、前知陕州军府范某,谨以香币时羞之奠,昭告于太师温国文正公
道有至公,德不以力。
众所同然,天不可易。
古之圣哲,以众为师。
众不我秘,亦不我欺。
匪力可致,惟诚之为。
伯夷之清,柳下之洁。
三尺之童,莫不心悦。
如彼白日,幽必见之。
又如雷霆,隐必闻之。
惟公之名,溥被四海。
本其一心,罔有内外。
著之简册,发为事功。
加于生民,泽浸无穷。
公初为相,狄咸喜。
公没于府,海滨来祭。
历考前世,名德之宰。
三代以来,盖未之有。
自昔从公,十有七载。
今守是邦,岁月其迈。
敬公里,遗烈如在。
近望公墓,不获展拜。
写诚于文,荐此清酹。
尚飨!
代人贺吴少宰 宋 · 张嵲
 出处:全宋文卷四一一三、《紫微集》卷二八
宠膺宸制,荣贰台司
柱石胜任而朝廷自安,帷幄有谋而戎狄咸震。
何期恤纬之际,遽获济川之才!
中外耸瞻,人神胥悦。
窃以人主之置相,系天下之安危;
君子之登庸,为生民之休戚。
历观此选,自古为难。
方其无事之时,虽栀貌蜡言之徒,亦可充其位;
及其有事之日,则代天理物之任,必也惟其人。
故能扶危于颠沛之馀,致治于抢攘之后。
镇抚夷夏,燮调阴阳。
尊廉陛于辰极之崇,措社稷于山河之固。
载谋良辅,无出真儒。
恭惟某官康济标才,直方秉德。
建大议于犹豫未行之际,陈谠言于忠邪难辨之秋。
内翼圣君,外销强寇,曾不踰时之久,遂收盖世之名。
果以佥谐,爰登鼎席
公孙弘以徒步数年而致上相,不闻佐戴之功;
田千秋以寤意一言而升宰司,蔑著经纶之效。
若乃由术业而致显位,以忠嘉而建大勋,从古所无,乃今创见。
凡叨庇冒,孰不舞歌!
某猥以散材,缪当支郡。
瞻依仞,嗟莫预于趋凫;
仰庇洪钧,徒自同于贺燕。
敢冀岩霖之润,亦沾槎蘖之馀。
过此以还,未知所措。
华严寺释迦罗汉石座记元符二年二月 宋 · 释祖演
 出处:全宋文卷二八二四、《安徽通志·金石古物考》三
伏见本岩先有释迦罗汉木座,年久深坏。
谨化到远近信心弟子并石匠同造石座一所,以为久远。
具名如后:弟子张守赟、王忠太、鲁政、吴安、刘辅、王文德、陈靖、许同、安清、仵进、张守真、郤令宗、李士周、许继周、王熙、李怀龙、陈守钦、陈吉、郏士周、何用卿、朱昂、王继周、全见几、刘子收、刘乂吉、陈僎、沈回、胡清、杨伯通、王文义、禹□皋、彭子朝、郏士和、戴文德、鲍信。
□手石匠王子圭、李经、李和、李文遂、□守安德清、甘吉、倪士佳、□□和、赵士端、倪亨。
□上功□□□德,并用装严。
十方施主,各人增延福寿,家门清吉,长少乂宁,凡向时中,所为称遂者。
宋元符二年二月十五日,住岩比丘祖演谨记。
守信刊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