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正文
洪驹父 其一 北宋 · 黄庭坚
 出处:全宋文卷二二八一、《山谷全书·正集》卷一八、《国朝二百家名贤文粹》卷一一○
驹父外甥推官:得手书,知还家侍奉吉庆为慰。
新妇诸孙想履夏具宜。
既不免应举,亦须温习文字,诗酒须少辍也。
自顷尝见诸人论甥之文学,它日当大成,但愿极加意于忠信孝友之地。
甘受和,白受采,不但用文章照映今古,乃所望者。
熙绍不知发源自何来,又不知所葬者是何舍利?
以此难作文。
景云又不知是禅是律,有师承无师承。
可究问一二疏来。
玉父不及书,想钩深索隐,日有新功。
比又为弟侄草数篇六韵诗,适意思不堪,未能写寄。
鸿父更加意举业,须少入绳墨乃佳。
前要文字,犹未暇作,新书室政在大槐安国中邪?
师川应举否?
颇解作举业乎?
盎父蓬生麻中,不得不直,比来翰墨亦可观否?
老舅既免丧,哀痛无已,日在墓次,亦苦多病,未缘相见。
千万强学自重。
不具。
老舅庭坚白。
洪驹父 其二 北宋 · 黄庭坚
 出处:全宋文卷二二八一、《山谷全书·正集》卷一八、《圣宋文选》卷三一、《古今事文类聚》别集卷五
驹父外甥教授:别来三岁,未尝不思念。
闲居绝不与人事相接,故不能作书,虽晋城亦未曾作书也。
专人来,得手书,审在官不废讲学,眠食安胜,诸稚子长茂,慰喜无量。
寄诗语意老重,数过读不能去手,继以叹息。
少加意读书,古人不难到也。
诸文亦皆好,但少古人绳墨耳。
可更熟读司马子长韩退之文章。
凡作一文,皆须有宗有趣,终始关键,有开有阖,如四渎虽纳百川,或汇而为广泽,汪洋千里,要自发源注海耳。
老夫绍圣以前,不知作文章斧斤,取旧所作读之,皆可笑。
绍圣以后,始知作文章,但已老病,惰懒不能下笔也。
外甥勉之,为我雪耻。
《骂犬文》虽雄奇,然不作可也。
东坡文章妙天下,其短处在好骂,慎勿袭其轨也。
甚恨不得相见,极论诗与文章之善病。
临书不能万一,千万强学自爱,少饮酒为佳。
徐师川(三)1102年 北宋 · 黄庭坚
 出处:全宋文卷二二八二、《山谷全书·正集》卷一九 创作地点:湖北省武汉市
庭坚拜手。
辱书,审涉夏以来,同吕新妇侍奉八姊郡君万福,诸儿女无恙,甚慰怀想。
莹中便向吴中,失此渊对,何能不怅然?
老舅六月九日领太平事,十七日奉朝旨送吏部,即日解船至江口,以嗣文同行,遂为远别。
亦大风,不可行,留连方欲诀去,会驹父奉其大母来,又为之留七日
闰月十一日分手,亦冲东风至芜湖矣。
吏部告示作初任通判人升一季名次,指射优便差遣,三两日间亦漫投一状也。
将家到荆南谋居,居定,或从容玉泉、鬼谷之间,以须阙耳。
相望似不远,无因会面,神往形留,千万珍重。
十三日庭坚顿首。
徐师川(四) 北宋 · 黄庭坚
 出处:全宋文卷二二八二、《山谷全书·正集》卷一九
见邸报,承已除邓州签判,想是所干乞,但不知尚待阙否?
驹父才器不凡,但未周于世事。
九娘甚竞爽,诸儿皆浑厚,有外家风气,其中必有可望者。
庭坚虽贫,然将家向荆州,亦粗为糊口之计,不至狼狈也。
《砥柱铭》写去,盛暑异于常年,烦倦都无笔意。
小诗时有之,未去故郡,尚苦人事,未能手钞。
它日因书可时寄,亦少思不工耳。
与洪甥驹父 其一 北宋 · 黄庭坚
 出处:全宋文卷二二八二、《山谷全书·正集》卷一九
驹父外甥:昨得书,见笔札已眼明,及见诗,叹息弥日,不谓便能入律如此,可谓江南泽中产此千里驹也。
然望甥不以今所能者骄稚人,而思不如舜、禹、颜渊
禹七年三过其门而不入,观《禹贡》之书,厥功茂矣,然而终不伐,此必有长处。
寡怨寡言,是为进德之阶,千万留意。
犹望官下勤劳俗事勿懈。
古人之言,犹钩其深,彼俗吏事,聪明者少加意,即当书最,既以立家为事,荣及手足为心,当念如此。
夜二十刻,许大郎来,言黄人不肯留,呼灯作此,极草草,续别为问。
九舅白。
潘邠老 其三 北宋 · 黄庭坚
 出处:全宋文卷二二八二、《山谷全书·正集》卷一九、《国朝二百家名贤文粹》卷一○四
某顿首。
得之则喜,失之则悲,是为喜昼而悲夜也。
不能不昼夜,天地尚然,而况于人乎!
死生亦大矣,而不得与之变,况此举奇不胜其耦者乎!
凡所为问学琢磨,举而措之,以吾常行而物变之中故也。
今遇小变,不超于其蚊睫,已磊磊柴于胸次,则行乎争名干戈之间,泛乎众口风波之上,其能立我以宰制万物使得其职邪?
邠老幸熟思之。
京师三大节,开市井蒲博之禁,比三日,而得丧大相悬,有怼而杀身者,闻者未尝不笑也。
由今举子观之,岂不在可笑之域邪!
尊府所欲书,亦未写得,可径附递至吉文间,十日中当必作。
大门石刻当附驹父及十辐往矣。
若尚能少留,今晚幸过我,濯去俗士患失之尘而后行,亦佳耳。
潘邠老 其四 北宋 · 黄庭坚
 出处:全宋文卷二二八二、《山谷全书·正集》卷一九、《圣宋文选》卷三一、《国朝二百家名贤文粹》卷一○四
某顿首。
累辱手记,以退食辄奉老人寝膳,或至中夜得息,故不果每作报。
大谷公石刻已奉许作,但未得暇耳。
数事已喻。
驹父诗中多佳句,甚叹服也。
晋主夏盟而予楚,非所以为民也,然其势不得不予楚,司马侯之言以告诸侯,则有词矣。
文公之知赵衰也,不特壶飧从径而不食也,举是以为原大夫,所以令群大夫也。
晏子曰:「大者不踰闲,小者出入可也」。
盖君子斟酌世故以制行则如此,非所以观其私也。
若夫观其私,则德无小大,忠信而已矣,故君子有悔而无吝也。
西方之书论圣人之学,以为由初发心,以至成道,唯一直心,无委曲相,此最近之。
承与季共日以讲学为事,甚善甚善。
多谢季共,不果别作启。
洪驹父 其一 北宋 · 黄庭坚
 出处:全宋文卷二二八三、《山谷全书·外集》卷二一
驹父知录外甥:得手书,知官下安胜为慰。
所寄文字,更觉超迈,当是读书益有味也。
学问文章,如甥才器笔力,当求配于古人,勿以贤于流俗遂自足也。
然孝友忠信,是此物之根本,极当加意养以敦厚醇粹,使根深蒂固,然后枝叶茂尔。
仕宦如农夫之耕,其得秋在深耕而熟耰之,岁事之成,则有命焉。
每见邠老,亦为之道此,不审以为何如。
至亲中失公择莘老,胸中至今愦愦,不可思念。
馀惟自爱耳。
洪驹父 其二 北宋 · 黄庭坚
 出处:全宋文卷二二八三、《山谷全书·外集》卷二一
驹父知录外甥:久欲作书,人事匆匆,因循至今。
所寄诗,每开卷,叹息弥日。
若斋心服形之功亦至于此,老舅以为白首之托也。
如甥才秀如此,不患当路诸人不知,但勤官业,怀璧自爱耳。
邠老才性极明敏,相与琢磨,去尽少年之色,须用董梧之锄痛治之耳。
学功夫已多,读书贯穿,自当造平淡,且置之,可勤董、贾、刘向诸文字。
学作论议文字,更取苏明允文字读之。
古文要气质浑厚,勿太雕琢。
作得寄来。
洪驹父 其三 北宋 · 黄庭坚
 出处:全宋文卷二二八三、《山谷全书·外集》卷二一
驹父外甥推官:得来书,并寄近诗句,甚秀而气有馀,慰喜不可言。
甥风骨清润,似吾家尊行中有文者,忽见法句如此,殆欲不孤老舅此意。
君子之事亲,当立身行道,扬名于后,文章直是太仓之一稊米耳。
此真实语,决不相欺。
又闻颇以诗酒废王事,此虽小疵,亦不可不勉除之。
牛羊会计,古人以养其禄。
老舅昔尝亦有此过,三折肱成医,其说痛可信也。
邓翁公择曾师之。)亦甚相爱,论亦及此,切希加爱。
何斯举 其一 北宋 · 黄庭坚
 出处:全宋文卷二二八八、《山谷全书·别集》卷一八
别来不复能通书,孤苦憔悴之状,不言可喻。
中间每见邠老龟父兄弟诗卷中有佳句,未尝不咏叹也。
辱书累纸,恩意勤恳,但增感塞。
参前堂佳句甚高秀,钦叹钦叹!
参前堂但前对溪山,修竹古木森然,颇助观已,其后夏月皆绿阴,不见日耳,土木之功则极草草。
又堂中之人哀悴废学,甚不称佳句也。
太和诗似不必作,有微意具驹父书中,幸取观之。
未缘晤集,千万强学自重。
与洪氏四甥书 其一 北宋 · 黄庭坚
 出处:全宋文卷二二八八、《山谷全书·别集》卷一八
驹父:别后惘然者累日,虽道涂悠远,鸿雁相依,颇不索寞。
黄州人来,得平安之音,甚慰也。
即日想安胜。
太守书颇相知,更希善事之。
尺璧之阴,常以三分之一治公家,以其一读书,以其一为棋酒,公私皆办矣。
玉父若且留黄,亦自佳,不知能如此否?
外婆比来意思殊胜,比去冬十减六七,望夏秋间得佳也。
与洪氏四甥书 其二 北宋 · 黄庭坚
 出处:全宋文卷二二八八、《山谷全书·别集》卷一八
龟父玉父、盎父诸甥:皆得书,知侍奉太母县君安乐,甚以为慰。
驹父常得近耗,代者已至否?
鸿父在齐安否?
龟父所寄诗,语益老健,甚慰相期之意。
然家贫,老人须养,未免就科举,更须收拾笔墨,入规矩中,得失虽不在是,要是应科举法也。
方君诗如凤雏出壳,虽未得翔于千仞,竟是真凤凰耳。
今几许春秋?
性行何如?
治经术否?
潘子真近有书来,倾倒甚至,亦未暇作报。
盎父知读书有味否?
所欲于范守处借人,易尔,但平生不相识,方一通书,后信便可言此。
未缘相见,思念何日不勤,惟万万自爱,因来频寄书。
与洪甥驹父 北宋 · 黄庭坚
 出处:全宋文卷二二九○、《山谷全书·续集》卷一
驹父知录外甥:得书,喜安胜。
文城感义两宅,想每得安问,官下簿领之馀,颇得近书册,邠老相与有日新之益。
老舅自夏来,为外婆时时少不快,极废学,意绪常濛濛也。
中外不幸,益帅行次陕之阌乡暴疾,顷刻不起,一月来哀痛不能堪,奈何奈何!
没以二月二日二十二日已次水门外普照寺,屡往哭之,每令人欲心折也。
适此变故,来人索书,草草作此。
邠老且为道千万意。
某书寄。
与洪甥驹父 其二 北宋 · 黄庭坚
 出处:全宋文卷二二九一、《山谷全书·续集》卷二
驹父推官外甥:得去十二月十日所寄书,审官下胜健为慰。
龟父南昌来,相会数日,文字极进,亦两得文城委曲,甚安也。
老舅哀悴荼毒,扶护艰勤,水行略已半年,经此岁序,哀摧感咽,殆不自胜。
今日入分宁界,溪山草木,触事痛心,奈何奈何!
比以双井旧宅,不能容四十口,十四舅已就溪滨竹间作一宅,可庇风雨。
葬事徐图之,在九月十月间也。
诸事亦称有无为之耳。
刘四家祸,乃至于此,言之使人动心,今不知遂在何处居也?
咸临传》词采光华,亦足慰泉下之人矣。
璧阴日新之功,当不止于此,因来更数寄。
颇得暇治经否?
此乃文章之根,治心养性之鉴,又当及少壮耐辛苦时,加钻仰之勤耳。
鸿父何妇吉礼在几时?
且留官次否?
小舟几研动摇,作书极草草,不次。
某寄。
与洪甥驹父 其四 北宋 · 黄庭坚
 出处:全宋文卷二二九一、《山谷全书·续集》卷二
某承两外甥寄惠安康挽辞,悲摧感塞,无以为喻。
大事之期,卜以来年二月初吉,今飨堂陶石之功略具矣。
一木一石,无非七舅亲致力也。
舅疾苦之馀,幸能饘粥,唯苦废忘,亦是年将五十,不堪忧患耳。
驹父鸿父及此富于春秋,各须强学,要须窥古人用心处,乃可少暇豫也。
多病,稍劳即头眩,书不伦次。
某白。
洪氏四甥字说 北宋 · 黄庭坚
 出处:全宋文卷二三二○、《山谷全书·正集》卷二四、《苏门六君子文粹》卷三八
洪氏四甥,其治经皆承祖母文城君讲授。
文城贤智,能立洪氏门户如士大夫。
盖尝以义训四甥之名,曰朋、刍、炎、羽。
其友为之易名,往往不似经意,舅黄庭坚为发其蕴而字之。
江发岷山,其盈滥觞,及其至于楚国,万物并流,非夫有本而益之者众邪?
夫士也,不能自智其灵龟,好贤乐善,以深其内,则十朋之龟何由至哉?
故朋之字曰龟父
飞黄騄耳之驹,一秣千里,御良而志得,食居场苗。
蹇𩦺同轩,其在空谷,生刍一束,不知场谷之美也。
能仕能止惟其才,可仕可止惟其时,何常之有哉?
故刍之字曰驹父
火炎高丘,珉石共尽。
和氏之璞,玉者之器,温润而泽,晏然于焚如之时。
盖火不炎无以知玉,事不难无以知君子。
故炎之字曰玉父
鸿云飞而野啄,去来不缪其时,非其意不自下,故其羽可用为仪。
非夫好高之士,操行洁于秋天,使贪夫清明,懦夫激昂者,何足以论鸿之志哉?
故羽之字曰鸿父
既字之,又告之曰:曾子曰:「未得君而忠臣可知者孝子也,未有治而能仕可知者修士也」。
二三子,舍幼志然后能近老成人,力学然后切问,问学之功有加然后乐闻过,乐闻过然后执书册而见古人。
执柯以伐柯,古人岂真远哉!
洪驹父璧阴斋铭 北宋 · 黄庭坚
 出处:全宋文卷二三二八、《山谷全书·正集》卷二一、《永乐大典》卷二五三六
洪刍驹父,仕为黄之酒正。
勤其官,不素食矣,又能爱其馀日以私于学,名其所居曰璧阴斋。
予内喜之,曰:「在官而可以行其私也,惟学而已矣」。
为之作铭。
惟道集虚,观我镜中。
年耆典学,考道则穷。
潜圣语道,朝闻夕死。
调高不和,千世一士。
觞豆舞歌,不爱其光。
孰能劬书,自忧面墙。
挟书呻吟,白驹过隙
以道侩,何直尺璧。
古者寸阴,不易千乘之国。
得道之根,则有枝叶。
务华绝根,安事烨烨。
渴日者揠苖,罪岁者不芸芓。
勿亟勿迟,能时者谓之君子。
元祐党籍碑 元祐奸党 北宋 · 蔡京
 出处:全宋文卷二三六四、《金石萃编》卷一四四、《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一二二、一三一、《道命录》卷二、元祐党籍碑考、《六艺之一录》卷九三、嘉庆《广西通志》卷二一九、嘉庆《临桂县志》卷九、民国《融县志》卷八、《桂林石刻》第二四○页
【文臣】曾任宰臣执政官司马光(故)文彦博(故)吕公著(故)吕大防(故)刘挚(故)范纯仁(故)韩忠彦曾布梁焘(故)王岩叟(故)苏辙、王存、(故)郑雍(故)傅尧俞(故)赵瞻(故)韩维(故)孙固(故)范百禄(故)胡宗愈(故)李清臣(故)刘奉世范纯礼安焘陆佃(故)黄履(故)张商英蒋之奇(故)
曾任待制上官苏轼(故)刘安世范祖禹(故)朱光庭(故)姚勔(故)赵君锡(故)马默(故)孔武仲(故)孔文仲(故)吴安持(故)钱协(故)李之纯(故)孙觉(故)鲜于侁(故)赵彦若(故)赵卨(故)王钦臣(故)孙升(故)李周(故)王汾(故)韩川(故)顾临(故)贾易吕希纯曾肇王觌范纯粹吕陶王古丰稷张舜民张问(故)杨畏邹浩陈次升谢文瓘岑象求(故)、周鼎、徐绩路昌衡(故)董敦逸(故)上官均叶涛(故)郭知章杨康国龚原朱绂叶祖洽朱师服
【馀官】秦观(故)黄庭坚晁补之张耒吴安诗欧阳棐刘唐老王巩吕希哲杜纯(故)张保源孔平仲(故)衡钧、衮公适(故)冯百药周谊、孙琮、范柔中邓考甫、王察、赵峋、封觉民(故)胡端修李杰李贲赵令畤郭执中、石芳、金极高公应安信之、张集、黄策吴安逊周永徽高渐、张夙(故)鲜于绰吕谅卿、王贯、朱纮、吴朋、(故)梁安国王古、苏迥、檀固何大受王箴鹿敏求江公望曾纡、高士育、邓忠臣(故)种师极韩治都贶秦希甫钱景祥周綍何大正吕彦祖梁宽、沈千、曹兴宗罗鼎臣刘勃、王拯、黄安期陈师锡、于黄迁万俟正许尧辅、杨胐、胡良、梅君俞寇宗颜张居李修逢纯熙(故)高遵恪、黄才、曹盥、侯顾道遵道林肤(故)、宋寿岳王公彦、王交、张溥、许安修刘吉甫胡潜董祥杨瑰宝倪直儒蒋津、王守、邓允中梁俊民、王阳、陆表民叶世英张裕谢潜、陈唐、刘经国(故)汤戫、(故)司马康(故)、宋保国、(故)黄隐毕仲游常安民、汪衍、余爽郑侠、常立、程颐唐义问(故)余卞李格非陈瓘任伯雨张庭坚马涓孙谔(故)陈郛朱光裔苏嘉龚夬王回(故)吕希绩(故)吴俦(故)欧阳中立(故)尹材(故)叶伸(故)李茂直吴处厚(故)李积中商倚(故)陈祐虞防李祉李深李之仪范正平、曹盖、杨綝苏炳茂宗、刘谓、柴衮、洪羽赵天佐李新、扈充(故)张恕陈并洪刍周锷萧刓、赵越、滕友、江洵、方适许端卿李昭玘向紃陈察钟正甫高茂华杨彦璋廖正一李夷行、彭醇、梁士能。
【武臣】张巽、李备(故)王献可(故)胡田、马谂、王履、赵希夷、任浚、郭子旂、钱盛、赵希德、王长民李永(故)、王庭臣、吉师雄李愚、吴休复、(故)崔昌符、潘滋、高士权、李嘉亮、李珫刘延姚雄李基
内臣】梁惟简(故)陈衍(故)、张士良、梁知(故)、李倬、谭扆、窦钺、赵约、黄卿从、冯说、曾焘、苏舜民、杨称、梁弼、陈恂、张茂则(故)张琳、裴彦臣、李称、(故)阎守勤、王绂、李穆蔡克明、王化基、王道、邓世昌、郑居简张祜、王化臣。
【为臣不忠】曾任宰臣王圭章惇
徐洪李三士诗1116年 北宋 · 释惠洪
 出处:全宋文卷三○二○、《石门文字禅》卷二七 创作地点:江西省九江市庐山
陈莹中尝问予南州近时人物之冠,予以师川驹父商老为言。
莹中首肯之。
驹父戏效孟浩然作语,如子弟,风神步趋,不能优劣。
商老和之,如刘安王见上帝,大言不逊,豪气未除。
师川有句在暮山烟雨里,西洲落照中,未暇写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