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正文
宋提刑汪公应元墓志铭 南宋 · 程元凤
 出处:全宋文卷七九一七、《新安文献志》卷八三
公讳应元字尹卿
曾祖友成;
祖大昕,号养拙居士
考言忠,赠奉议郎
妣吴氏,赠安人
绍定辛卯领乡荐,冠书经,明年进士第,调长沙户曹
不由介绍,以才见知,台郡荐剡交上。
连帅忽视其属,莫敢与之可否事,郡庾出纳异量,岁赢万斛,饷所廉知,索米如纳数,公独请曰:「藉令此米不归饷而归州,且不可,况民受害,郡不蒙利,宜一用公量」。
帅从之,邦人至今蒙惠。
郡博士偶虚席,暂摄其事,阐明理学,士心悦服。
秩满,调北外酒库,京兆尹大资赵公与筹亟称其才,罗致幕府,裨赞惟多。
居无何,中法科,除大理评事,昭枉雪滞,谳议精详。
王公伯大谢公方叔宪部长贰,咸器重之,争先荐举,改奉议郎,宰广德建平
谒郡白事,首及蠲积逋,定月解,宽期会,持论公平,郡不以为忤。
既至邑,刬除苛征,疏剔滞讼,两造在庭,吏不得售欺。
邑土狭人稠,仅仅自给,有持淮饷檄强籴者,力却之,民赖以无饥。
在邑岁馀,诏还旧班,寻除太府寺丞,兼权刑部郎官
四方具狱来上,件目孔繁,阅实其辞,纤悉靡遗。
太常丞,兼职如故,礼刑并领,廷绅荣之,骎骎乡用。
力以外庸自请,转朝奉郎泉州,兼提举福建舶事。
泉夙号富饶,比年公私交匮,下车访求民瘼,以俭济宽,绝宴私,屏例册,与诸邑约,郡不遣吏督县,县亦无得遣吏督乡,官若民俱便之。
满岁,善状著闻,升直中秘
郡濒海,泄镪之禁甚严,有贩获者挟乡要人书求免,不听,卒寘于法,用是掇祸去官。
军民恋恋不忍舍,公论随白,主管建康府崇禧观,徜徉家林,略无荣进意。
上念左冯地大物蕃,狴狱堙郁,思得通经术明理法者往司臬事,遂以详刑起家,训词有曰:「尔志尚端介,联中两科。
丞郎,则裁谳明允;
麾节,则民旅信爱。
与道偕行,不惊宠辱
朕甚嘉之。
左歙去天伊迩,起吉人观刑之中,以乂民棐彝」。
时方卧病,感上殊知,力疾就道。
入境领事,务从简俭,迓吏取给,行帑一毫不以累郡县。
自衢婺至越,亲诘囚徒,立为遣决,先声所至,贪墨吏凛如立冰,檄下郡县,简而信,罔或愆期。
常曰:「明慎用刑而不留狱,格言也,吾敢不勉」!
察辞必审,议罪必当,夜以继日,孳孳既厥心。
宿疾频作,扶惫治事不辍,竟以羸瘠不克支,终于官舍。
宝祐丙辰七月五日,享年五十。
娶罗氏,封安人
子几先,以禋祀补将仕郎
女适进士鲍庆云,其甥也。
公幼而明敏,勤于学问,与人交不事边幅。
至于居官临事,予夺一揆诸理,无所回挠,能奋起孤寒,以职业自见。
入都丞郎,出秉麾节,籍甚,然天不假之年,未究厥蕴,人共惜之。
初家居暇日,尝游览郡西之颖源,喜其山水明秀,慨然有乐哉斯丘之叹。
既没之二年,几先卜宅兆于兹,以十一月庚申奉窀穸,从治命也。
先期述其出处之概来谒铭,予再与公同朝,每语及侍边所闻,未尝不相规以善,期称先志。
观其所以自期者未艾也,而遽止于斯,惜哉!
铭曰:
秀而整兮玉清霜凛,颖而悟兮今涵古茹。
擢两科兮名揭,登宦路兮靡疾其步。
遽摧辀兮永閟斯丘,羌垂裕兮以蕃以庶。
三乞休致并荐代奏癸丑五月 宋 · 李曾伯
 出处:全宋文卷七八二二、《可斋续藁前》卷三、《永乐大典》卷一三四九五 创作地点:湖北省荆州市
臣自去夏五月以来,已三乞休致,两丐免饷,未蒙俞允。
近者四月二十八日,又尝再具奏申,乞从休致。
伏念臣幺微边吏,前后累渎天朝,只当跼蹐以俟斧钺,未应再有陈请。
窃缘荆阃与蜀相连,利害相关,情分不可捍格。
臣自去冬屡禀庙堂,乞选差蜀阃相孚之人,来镇荆襄,以通脉络,从臣善替而去。
今者连睹邸报,余晦直华文阁、知鄂州、兼湖北运判,朱申直焕章阁湖北提刑
是二人者,昔皆与蜀阃,同仕淮幕,屡当烦使,见谓时才。
如申则中外皆知,蜀阃久荐为代;
则尝历尹卿,资望已高。
今蒙朝廷起家持节,当路谁不属目,在臣知有协恭。
第臣疏直无能,叨窃已过,壮心凋落,病体支离。
前此抗章纳禄,犹恐朝廷拟代未定,倏闻、申之除,其才皆可当一面者,非特可使帅蜀,亦可帅荆,择其一俾代臣去,必能办王事、穆公论。
传曰:「日中必熭,操刀必割」。
在朝廷不于此时早为易帅之谋,他时仓卒,始议更张,臣身不足恤,深恐上误军国,噬脐无及。
谨不避雷霆之威,用再伸犬马之悃。
伏望圣慈奋乾刚之断,早赐处分,检举臣近奏,特令守本官致仕,速与命代。
朝廷若以臣不合辞职,不敢避罪,但得上流阃寄得人,仰宽顾忧,臣虽获谴,其甘如
〔贴黄〕臣三年守荆,恭奉庙谟,经理襄、樊、三城,幸皆就绪。
连年征筑并举,调兵攻捣,仰赖国威,师出必克,敌入辄败。
目前封守无虞,在臣本无规避,臣今来再疏之上,犹恐朝廷以臣襄樊首尾未欲更易。
臣窃照往岁帅淮,甲辰寿春乙巳泗州丙午罢归,亦只是经理两年,至今安堵,规模既定,岂用翰取翰守,必待翰死耶?
臣今虽告去,一日必葺,见为措置移屯,催办粮运,决不敢遗后人之忧,实缘疾势事势至此,不容不去,伏乞早赐处分施行。
并乞睿照。
代蜀总升太府少卿谢丞相 宋 · 李曾伯
 出处:全宋文卷七八五○、《可斋杂藁》卷八
给饷青天,方久玷庙堂之问;
转钧洪造,乃令亚河海之班。
请莫遂于循墙,感惟深于跼地。
恩隆坱圠,愧切轮囷。
窃尝观元丰建官之规,验绍兴治赋之寄。
九寺设属,惟外府任出纳之繁;
四总分司,实中朝倚转输之重。
稽诸往谍,莫匪名流。
伊井络之一方,自师兴之十载。
荐更多故,虽载易于王人;
率止再期,久未升于卿士
敢期宠数,猥及妄庸。
伏念某窥管材疏,挈瓶智小。
万里对西风倚天之剑,一官犹春江上水之船。
使指州麾,自更隆委;
郎潜丞属,已玷周行。
垒雪一来,灶烟载给。
始类良医惧见之日,宁免巧匠旁观之讥。
会列戍之岁支踰三千万,计一钟之籴费率数十缗。
力竭龟毛,著危虎口。
鼓之以议论风涛之骇,迫之以文书星火之惊。
合制总漕于一州,忧为至切;
问茶盐酒之三法,取之已穷。
不揣疏愚,勉膺任使。
见谓燕巢于幕上,殆如鱼处于釜中
节惟谨于户庭,剥敢伤于肤足。
厨传过客,悉撤冗浮;
计簿具文,稍除渗漏。
介恃庙朝之覆帱,迄臻疆埸之敉宁。
野有崇墉,边无遗镞。
赋虽添于勇爵,牒仰给于祠官
揆以承平,固未睹期年宽裕之积;
质之近比,其少纾旬月仓皇之虞。
然而精卫不测于海深,微虻已惧于山重。
鬓如此鹤,心久犹鸥。
矧当斜谷子午之冲,尚闻首山庚癸之急。
盘根错节,动拂众心;
鼓瑟解弦,尚待来者。
既乏上甘泉之计,政祈祝宣室之釐。
讵意甄陶,未捐丘壑。
俾之为长府以仍旧,将使作爰田而图新。
节复秉金,鞭愈惭于刘晏
佩徒鸣玉,笔岂逮于尹卿
不有生全,曷切眷渥。
恭惟某官两朝开济,千载间生。
断四鳌以擎娲柱之天,授五龙以洗虞渊之日。
垂绅正笏,镇泰山四维之基;
借箸披图,屹金城千里之势。
每念足食理兵之大计,实关守边备塞之宏规。
江淮财赋之渊,尚及见唐业中兴之盛;
若巴蜀馈饷之道,昔已为汉人西顾之忧。
知某素守廉谨而无愧饮冰,念某适逢艰难而何啻沐漆。
属当九式制用之际,乃举三载陟明之公。
遂引千钧,再鼓。
某一之已甚,二者何先。
敢不厉于前修,其式图于后效。
鲁侯甲戌之誓,当益思费邑粮糗之储;
魏相戊申之图,更冀徇湟水留屯之议。
代谢政府 宋 · 李曾伯
 出处:全宋文卷七八五○、《可斋杂藁》卷八
民天寄重,两年给戍之屯;
化地恩深,一札晋棘卿之亚。
佩大钧之密播,愧小器之难胜。
伛偻莫辞,凌兢知惧。
窃以四总置所,实中朝倚调度之司;
九寺建官,惟外府任出纳之职。
稽诸往牒,莫匪名流。
非精明足以算刘晏之鞭,非强敏足以执尹卿之笔,则何以内联佩玉,出秉节金。
岂期三载陟明之公,遽畀一介因任之宠。
伏念某受材樗散,赋性枣昏。
畎亩寸心,虽皎皎以如日;
江湖两鬓,已种种而将霜。
州麾使指之荐更,丞属郎潜之已过。
一来垒雪,载给灶烟。
当巧匠之旁观,政良医之惧见。
弓张未弛,卮漏莫盈。
公家穴蚁之难堤,民力泽渔之易竭。
计斛籴之多寡,费以数钟;
较岁支之盈亏,缺者千万。
骇以风涛之议论,迫之星火之文书。
炊沙不可以作糜,谈河乃欲以疗渴。
因田致谷,固岂无绍兴关表之规;
米易盐,盖亦有天圣益州之法。
然已岁殊而日异,敢云政举以人存。
既靡遑期年根本之图,姑未免旬月支吾之计。
介恃庙朝之覆帱,迄臻疆埸之敉宁。
牒给祠官,赋宽勇爵。
稍革计簿具文之习,尽捐厨传过客之私。
鼓瑟解弦,虽待来者;
盘根错节,少异昔时。
然而赤白囊之备御方殷,朱墨手之勾稽已困。
梦驰松菊,景暮桑榆
正祈祝宣室之釐,曾乏上甘泉之赋。
不图大造,未弃明时。
将使作爰田而图新,遂令为长府以仍旧。
木牛流马,复联蜀道之星;
印犀纽龟,骤进箕畴之月。
靖言侥冒,端自生全。
恭惟某官宗社重臣,国家硕辅。
洗日赖虞渊之力,擎天高娲柱之功。
泰山四维,有纪纲之凭藉;
金城千里,本道德之安强。
每念治内治外之宏规,无出足食足兵之大计。
湟水戊申之奏,必蒙汉相之主持;
首山庚癸之粮,政值叔疑之急迫。
尝切东郊之誓费,未容西域之代超。
遂俾妄庸,荐膺烦剧。
某敢不益图后效,勉厉前修。
靡辞今日给馈之难,上副清朝制用之意。
三何先于斯二者,第虞民信之不孚;
一已甚其可再乎,更冀己知之终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