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正文
故欧阳县墓志铭绍兴三十年十一月 宋 · 王庭圭
 出处:全宋文卷三四一四、《卢溪文集》卷四三
欧阳氏得姓远矣,文忠公《谱》有曰通者,仕尤显名。
通三世生琮,为吉州刺史
琮八世生万,为安福县
自万至鄠,始居安福
至公曾祖讳载、祖讳瑜,皆隐居;
父讳安稷,淹贯群书,两与贤能之荐,四试礼部,将辩论而官之,以疾卒于京师
公自太学跣足护其柩以归。
公讳皤然,字达可,天资夙悟,尤邃于经。
方三舍法行于郡国,达可携诸弟入泮宫皆有声,每试辄出头角。
宣和元年以上等校定试入上等,与弟廷光联贡于辟廱。
明年达可升补太学内舍,未及再试,而舍法亦罢。
父母既没,遭兵火,里巷无尺椽,惟先府君所精道堂独存,兄弟四人同居其中,衣食无异,乡人钦慕之。
绍兴十二年该廷试,授右迪功郎潭州攸县缺以洁廉介特为上官所知,凡一路疑狱及滞讼屈于权势而不敢决者,悉以委公。
由是人争荐之,凡得七章,以考未足,止关升右从事郎
武冈时,溪洞杨再兴阻兵摇乱,朝廷下铜兽符,发武昌兵躬讨。
军无宿储,守令搏手无他谋,适枢密院删定官方公畴为通判,方公有异材,密使馈粮,不数日而贼破。
当是时,群蛮视方公号令如风雷,边氓感方公恩德如再生,独太守不察机事有不可旋踵,乃以方公为侵权,起大狱。
闻于朝,群情恟恟,达可率同僚欲白太守,辩其事之所以然。
郡僚有平昔游方公门者,反背诽助成其狱。
此正韩退之所谓平居强笑语,至落陷阱,不一引手救,反挤之又下石焉者,皆是也,小人之态自昔如此。
厥后太守卒以言罢,而方公亦湔洗,功状粲然,皆如达可之言。
武冈县素迟缓不集事,而军须皆达可出力。
及奏功,则推美于令,而令受其赏,此尤人所难者。
呜呼!
事难乃见君子,达可行己临政皆有过人,不可以毛举,故取其大槩志之,则其平生操履节义皆可见矣。
余尝见方公手书与达可,有「高义绝识,追配古人」之语,乃知其事之信然,追配古人非虚语也。
秩满,就移攸县
忽一日,聚群子弟侄语平生,若将之官而相别者,是夕得疾,终于家,实绍兴二十有九年六月五日也,享年六十有九。
初娶彭氏,再娶左氏。
男四人:长不及名,次如圭、如熏,皆力学,季尚幼。
女一人,适进士大亮
孙男一人。
明年十一月甲申于邑北乡南岭之原,如圭携其先左君时彦所撰行状来乞铭,为之铭曰:
天马汗血,一喷千里。
自负其良,深藏不市。
力方盛时,谁或絷之。
至于老矣,骨犹骏奇。
如君盛年,头角轩轩。
使之得路,如骥腾骞。
邅回晚节,其气犹全。
万不一试,而止于斯。
其平生气节行艺,犹可托铭诗以槩见,于后世而传焉。
游盖竹洞天 宋 · 林一龙
 出处:全宋文卷八三二六、永乐《乐清县志》卷六、《名山胜概记》卷二一、《古今游名山记》卷一○
去邑十五里,初从浣纱溪入路,水石深幽,林木茂密,冈势上下回郁。
登垄望,见大海、海门诸山绵延纡复,或现或隐,黯然黛色,愈空愈远。
山行又十馀里,乃至洞,皆岩石散峙、荒冈丛巘之中,或跂如列屏,或竖如树碑,或深广如厦屋,或峭峻如城壁。
最外一大石欹立,循石侧下,有土穴斜入,昏黑中,多大蝠蝙,相传以此为洞,然幽黯,卒莫究其所至。
先生汤君达可作记,号为「盖竹山宝光长耀洞天」,引司马子微说,为仙人商丘子所治,其事甚异。
盖天地间高深虚实险夷,皆常理也,有高必有深,有虚必有实,有夷必有险。
至于大山长谷之间,其颠穴边隅隈隩,巉刻颓削之形,坎窍洼深之变,皆险中之常也。
是四海九州之内,其山谷脉络窠臼,贯穿盘结,荒忽暗昧,神怪所凭,以为出没,若此者何限,亦不必异也。
陈礼部墓志铭1295年4月 宋末元初 · 刘辰翁
 出处:全宋文卷八二七六、《须溪集》卷七 创作地点:江西省吉安市
宝祐丙辰之策士也,既日昃,再驾临轩,有少年首上对,彻亲览,卷首有「临御以来,如日正中」语。
及唱第,进呈次第七,上手擢易首,唱第七,既又不满,寘首,唱第四,第四则三山陈俞也。
于是宝庆三十又三年矣,特讳言久,前别院命赋题「久于道」。
以忤闻,故草茅附会如再中,然前彻览,后易寘,皆命也,而俞策亦实有及霅丘者。
舜卿尝语余:「考官不能使第一,天子不能使第七」。
其自信无怨如此,而亦从是退飞矣。
初君授静江军节度推官,开庆与吉州推两易,故君以己未东至庐陵守禦
明年江上清,军閒,得余诗于它许,疑不属,余为举子美「丸药流莺啭」,君瞿然曰:「是在术中而不悟」。
自是莫逆于心。
每坐尚友斋,倚梧竹,极谈世事成坏,即使长急召不顾。
幕辨粲然,无所回屈,其辞可著为令。
李肯斋芾健吏事,称不及不及。
去之日,有《誓心录》三卷,取欧公夷陵语也。
人生至今德之,而媢者谤者为不少矣。
有以科斗竹书献当国者,喜且惊曰:「彼白屋安得此?
必平园公家物也,讵止此」?
献者惧,诡曰:「我出陈推官后矣」。
语由是喧,不辨。
迟岁年,得监库,稍迁太学录
咸淳除博士,竟坐前语逐,不辨。
它日《谢丞相启》云:「人之云云,谓盗周公之宝玉」。
萧然坦迤,玩世无闷如此,而亦从是老矣。
又四年而差充福建帅干阙,至此乡嫌,改添差不釐务,久之又改添差福建运干待次,于是咸淳八年矣。
复除太博十月免。
乃德祐前予湖州别驾,德祐改建宁,于是国事非矣。
肯斋李公之为湖南也,强起君,君亦浩然以身许之,会文丞相脱身渡淮,归行都建督。
景炎大著除君督机,君请据汀摇赣,出江西毋缓。
君本赴湖南,至是哭湖南
岁尽以所部福安军发谷口,道病,至汀卒。
赵同舍文自君归,能言巷居人梦绛纱笼甚盛,迎陈礼部去。
果然。
文公哭之恸,葬伏虎山,题曰「草亭先生之墓」。
君年二十九出文榜,至是四十九。
明年文公北日,门人林达可始以行状来请铭,则君死十九年矣。
其言正羽檄徵兵时,居萧夫人忧,苫块寱语于用武之无地,最后作《苍雪林辞》二叠,不可忍闻。
李公期君以管葛之事,君亦赞文公以张李之功,其反覆策军事,谋家基,语如史,验如卜。
当未行,梦丞相予黑笔,视黑籍如军书,少焉登一舟,若之贬所,风月凄冷,殆非人世境也,「吾死已夫」!
亲友共留其行,不可,曰:「士为知己死,苟利社稷何恨?
吾登草亭望风雨,欲一人共死不可得」。
呜呼!
我知舜卿,使朝坐燕与,谊肯弃老母弱子,遁荒在人间哉?
星言赴难,缟素为资,得君军师,尚不甚败。
临河救溺,不卜命之短长」,每诵郭元瑜此语,悲之。
其乘飞至屋,天也,伤哉!
吾友生不得志于前,死无知己于后,其心之所乐直文字耳,而文史亦绝。
呜呼!
吾欲观乎九京也,其有恨乎?
无恨乎?
以君自言其死为不恨,则知如余者不死而恨也,悲夫!
景定末,余留,君留京,君画二龙寄余,题曰甲子上元日,并赞,每展诵。
后死何为,吾所知所厚,离合何限,求仙才与灵气惟舜卿
古心江公尝荐君馆职,不合,黄华国云:「台中日月论,公客添一客耶」?
十五年间,夷溷蹠廉,衣冠道尽,君不惟少合,亦少可。
閒居日长,夺虎豅,起草亭,俯晴晦,其在下种梅数百。
长歌入云,俗子无足还顾,颓然自爱,韵度乃出苏子美上。
为文达大家数,四六尤高宕。
诗本荆公,而每见每进,虽在怨诽,有柳州、南涧之风。
初学六一公帖,卒自为体,如閒花异草,风日清美,皆余所不及。
尝手写《楞严》、《圆觉》、《金刚》三经,去庐陵日弃之。
先死七年,葬其妻郑氏般若山,面草亭,中为寿藏。
君死子弱,不克归葬,每岁寒食,驰仆裹饭,洒伏虎丘而已。
既十五年辛卯,乃启而合诸郑宜人之兆。
陈氏长乐,世次见石室翁碑。
二子:玚、环,环为族父企后。
君兄会、弟龠皆同舍,会先二年卒,龠后六年卒。
玚谋铭于达可达可曰:「有先生之友会孟顾道远日迫,请刻之墓上其可」。
由是林君之请勤矣,林君之谊高矣。
吾铭成,则葬后之五年乙未四月也。
君著述多,圹志传之矣,此不载。
铭曰:
长歌兮莽苍,青松关兮白玉堂
奄尘昏兮夕阳,我不起兮不如彼童汪。
君墨缞兮何壮,操余彗兮彗霣光。
忽反顾兮魁沦降,君不归兮犹葬。
湖山兮朝行,兰萎绝兮谄子浪浪。
信终古兮谁芳?
君余铭兮宰上。
余麟兮不祥,行伥伥兮不得四方。
蹇思君兮天望,君为龙兮奚伤!
谢复朝奉大夫绍兴十二年 宋 · 廖刚
 出处:全宋文卷二九九三、《高峰文集》卷四
臣某言:今月六日,承南剑州送到告一道,以臣昨降一官,遇今年九月十三日赦恩叙复,授左朝奉大夫,已即时望阙谢恩祗受讫者。
荣辞簪绶,已窜迹于樵苏;
泽霈云天,亦沾恩于雨露。
往愆斯涤,旧秩仍还。
垂暮叨蒙,没齿曷报!
臣某诚感诚惧,顿首顿首。
伏念臣剑津冷族,璧水腐儒。
饕禄食殆逾半生,玷从班亦将一纪。
愚不晓事,拙昧趋时。
空馀尊主爱民之心,蔑有建功立事之效。
更缘疏谬,自取悔尤。
止从鑴削之科,实出保全之赐。
敢图霈渥,优叙官阶。
俾迁善庶为圣人之徒,虽不告犹从大夫之后。
分安适去,久同堕甑之已忘;
福愧徼求,何幸覆盆之俄撤。
此盖伏遇皇帝陛下尧则天大,汤建民中。
有作福,无作威;
无弃人,宁弃物。
诚格上下,孝感神明。
致母子之如初,念室家之胥庆。
肆敷锡类之祉,爰施宥罪之仁。
尚逮要荒,靡遗草莽。
容光之必照,觉寒谷之生
臣敢不永佩训词,深铭德意。
馀生无几,自怜西日之颓;
洪造难酬,第祝南山之寿。
臣无任瞻圣、激切屏营之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