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正文
胡尚书赣州兵钤司保奏捕寇推赏) 南宋 · 方大琮
 出处:全宋文卷七三九一、《铁庵集》卷四四
晋用善人,致幸民之奔去;
鲁亦宗国,岂外盗之宜来。
职以司警为名,理当竭力;
所至敢萌侥觊,请述遭逢。
自江以西为郡多,接岭之南其俗犷。
盐子出没,峒丁杂庞。
顷岁披猖,贻朝廷之深虑;
至今葺理,馀田里之旧疮。
梦到亦惊,扰岂堪再?
有吴其姓,戴宋之天,部众立名,横行邑镇,杀人无艺,浸及官兵
三省密院之指名,两路数郡之合捕。
望隆狨坐,雄镇虎城。
言下指撝,笑中方略
窟穴芟夷之殆尽,渠凶告诸以他之。
赣倚师帅之贤,幸微犬吠;
吉为父母之国,宁容兽驱?
时则兴宗,尉于寓里。
幼尝跨马说剑,众以为狂;
壮亦挟策操觚,学而未就。
警缉身投于剧地,感慨时到于边头。
负弩从县令以驱,悬弧亦男儿之事。
何耻之有,俾奸者消,民聚不惊,吾眠亦稳。
比睹钤司之张购,密呼弯辈以戒严。
恐迫饥荒,或者盗亦有道;
乃惯焚劫,甚哉人之不仁。
蹑而得踪,间不容发。
虽咫尺距系城之地,毋张皇搔比屋之氓。
方虎负一嵎而哮,其势凶甚;
闻马前三步之语,乃身亲之。
凭藉有威,么微奚力?
献俘在道,观者千万;
白事趍庭,劳之再三。
妄焉一夫之言若可欺,出于诸囚之口有足證。
未尝辨数,所恃高明。
正鲸戮之典刑,尽尸诸市
借骏功之褒拂,函奏于朝。
今惟选调最难,公之主张甚力,靖言荣遇,若有宿因。
延满坐之宾,下及尘埃之一吏;
听阅武之句,匪徒风月之千诗。
心和为鼠辈不平,位穹至虱官亦接。
胡以得此?
疑焉久之。
因访昔贤之遗踪,有感当日之行事。
桑怿擒渔池之寇,吏掩其功;
李方汝阴之勋,部格以法。
醉翁为叹息而作传,坡仙磨勘以酬劳。
以堂堂之两公,皆眷眷于一尉
锄刬暴慝,不失其为仁心;
扶持孤寒,最可以观前辈
此往事也,今有人焉。
伏遇某官生于六一之乡,哦为于郁孤之境。
文可瑞世,殆欧、苏之后身;
力足成人,无、李之遗憾。
有能识微意之大者,岂徒爱一士而已哉?
沓来西北之事机,先植东南之根本。
使青原山纵奸不剪,将黑风峒覆辙可寻。
与其烦列戍之兵,仅能迄事;
何爱脱士阶之赏,不以褒功。
俾赤子聚庐而安居,见近臣忧国之远虑。
奖提兹始,激厉其馀。
某何以报知,必也无盗。
益守艾轩之家训,敢媚澹庵之州民。
此时辕门,解使堑坑之变化;
即日筹幄,愿供亭障之驱驰。
自分微生,终归大造。
悯忠1041年 北宋 · 尹洙
 出处:全宋文卷五八七、《河南先生文集》卷三、《国朝二百家名贤文粹》卷二九、《东都事略》卷一一○
甚哉,世人谋其身之周也。
山外之战(好水川、姚家川战,虏并在陇山外,属平凉,西去羊牧隆城,俱不及五里。),诸将以力战死,明白不可欺(得诸将尸,皆被重创,赵律者去其首。)
或者咎其失计,且不与其死。
噫!
趋利以违节度,其失计信然经略副使韩公行边,二月己丑高平,逻报贼逼怀远城,公尽发镇戎军,先募勇士总万一千人,俾行营部署任福尽统诸将,合力以制之。于是都监桑怿为先锋,钤干朱观继之,武英又次之,任福居后。其夕宿三川,贼已退怀远东南去。翌日,诸将由怀远蹑其后,两路巡检常鼎刘肃与贼战于张家堡南,斩首数百。贼弃驼马羊牛万计,桑怿以骑趋之,任福又分兵自将以往。其夕,任福桑怿为军屯好水川,与贼接垒;朱观武英为一军,屯笼落川,隔山相去五里,犹遣信相通,期以明日会兵川上,不使贼得逸去。是时昊贼自将兵十馀万众,营于川口,逻者言贼四塞,然数少,是以兵益进。)
秉义不屈,奈何不与其死也癸巳任福桑怿逐贼,循好水川西去,未至羊牧隆城五里,与贼大军遇。驰犯其锋,贼益兵,自辰至午,军溃,刘肃俱战没。任福一子在阵,亦死。中数箭,小校刘进劝自免,曰:「吾为大将,军败何以苟生?一死足以报国。」遂死之。先是,韩公召渭川都监赵律将死事骑军二千二百为诸军后继,是日及朱观武英会兵于姚家川,与贼遇,战合。行营都监王圭羊牧隆城以屯兵四千五百来阵于朱观阵西,屡出略阵,闻坚不可破。武英重伤,不能视军。自午至,贼兵大至,东偏步军溃,众遂大奔。王圭武英众千馀人保民,恒发矢四射,会贼暮引去。任福战处,相去十五里,然至败不相闻也。始,贼未与官军遇,大掠武延川。诸将既战死,即以其夕收军去,故山外之民不甚被毒。然诸将战兵以千六百,总二万三百,死者六千馀人,指使、军校死者数千人。)
忠义,世之所高;
死,人之所难。
以甚难之节,负至高之名,茍与之,则己当蹈之矣,恶所以谋其身哉?
善谋其身者不然,必非之曰:「丧兵沮威,虽死,吾弗与」。
然后享其富、保其生为无愧,为身之谋,岂不周乎?
寇仇在境,师兵在行,欲必生以保功,难乎哉!
呜呼!
丧兵沮威以取死,岂诸将心耶?
亦不幸而已。
为国家言,无使谋其身者终其幸,死义者重不幸,则节士劝矣。
洋州察推吴君志铭 南宋 · 文祁
 出处:全宋文卷六七○六
艺祖皇帝垂统立极,惩五闰士气衰愞,以正谊为第一事。
陶谷袖禅稿,薄之,终身弗大用;
卫融为其主,盛怒以霁,目为忠臣。
人知趋向,国脉以寿。
庆历时任福桑怿、耿传,皇祐时曹觐孙节靖康时李若水,死于战敌,死于骂贼,忠赤相望,未易枚举。
高宗皇帝中兴绳武,益重服死义者。
郎官出使,谊不辱命,如济源傅察
处民伍抗虏,视死如归,如下邽苏鄂。
事辄听闻,列圣嘉叹,或超加恤典,或宣付史馆
诸公身元虽丧,生气凛凛,国家畴其事而崇报,奋乎百世,闻者兴起。
开禧丙寅,权臣用事,谋动干戈,西门贰宣招者妄自尊大,用兵非所长,怵于敌诱。
明年正月敢窃位号,延置亲党。
吴君忠嗣时宰武连,大变起,族属侍母淑人太宗皇帝七世诸孙,伪命狎至,以夔漕处之。
君怒骂曰:「祖先□业著在盟府,忍一旦坠地耶?
我宁一死,终不为尔屈」。
径却其檄。
凶徒怒甚,下令后军屯将,遣甲士十数,露刃庭中,迫之使行,有「如其不来,函首前来」语。
君屹立不动,伪督运徐景望声势澒洞,家奴氐县无状,君曰:「此赵官家世界,汝何敢尔」!
杖之,仍械诸狱,逆党为沮,朝廷宪章遵奉一如常日,今公牍存县可考。
邑当孔道,弓剑旁午,父老恃以无恐。
凡四十有五日,乾清坤夷,天日复见。
马使者仲壬行部百里,士民具君守正实事,遮马首驩言之。
又群走府,太守知其详,亟为上利路运判赵纲制帅杨辅、宣威今使相安公丙连核颠末闻上,安公又以亲戚畔之为奏牍语以證,得旨免连坐,免移徙,官使仍旧。
君耻累同姓,乞更之,特许易今名元,字明叔,赠太中大夫集英殿修撰夔州路提点刑狱抑中子。
繇祖而上见太中墓志。
以集英遇郊恩任通仕郎,初主凤州梁泉簿耳,转丞文州曲水武连,秩满令普安
丁淑人忧,外除调剑门
先是,武连政盖下至卒吏邮传得其欢心,总计陈晔尝报书,谓自有此邑无此令,既去它邑,幸其肯示。
君知戒令已孚,三为令俱隆庆
嘉定十年十一月二十三日洋州观察推官任,客兴元府城固姨魏氏,早起无疾而逝,年四十有七,官止儒林郎,逾月得佥书合州判官厅公事。
明年清明日太中淑人墓次。
君庄重温粹,不事华好,眉宇清润,趋进中礼,雅向好学士
当未仕时,左右经史,喜学为诗,榜书室以「吟窟」。
历五任所,谈者几不容口。
宽厚爱人,乐施予,遇亲旧贫死无归则葬之,其幼孤则字之。
昆季间奴隶平时靡人不称,闻其亡云,悲咽有如丧所亲者。
明习世务,音吐开爽,白事台府,纚纚可听,类首肯之,荐改秩者四人。
安公丞郡普安日,喜其试邑能事,及转运军前,君尝为言「必斩副宣嬖人赵富已,可议进取」,公悚异其语。
旋以忠节逾重爱,辕门尊崇,君得见不以时,见或留弥日,公事公言,亟从无疑,许为成就通朝籍。
始以内艰去官,后以大制阃趣召差跌,今书币岁犹往来。
初,集英五为郡,持节典藩,所至称廉,物产不夥,以君故免归,有司宣城万捐金分酬之,乃买田庐大安军,食其租入,因家焉。
初娶王氏,承直郎斑女,再娶实淑人妹。
三子:柬之、震之、损之,从进士举
嘉定九年诏下取士,利漕使者曹彦约酌法意许贯三泉,并闻制阃,以杜讼云。
一女未行。
孙男二人。
予尝究观班史,新莽盗神器,愚无知者,明丽有之。
乃若读书名为儒,作国师,作《美新》,传笑无穷。
方逆焰燎原,士自科第中出者犹不自引去,甘心蹠徒。
君胄贵室,为小官,明于避就,弗坠党与,不贻父母羞,虽教忠有自,亦性忠君父使然。
皇明旌异,用劝方来忠孝者,于铭何辞。
铭曰:
大浸稽天,砥柱弗徙。
风雨如晦,鸡鸣不已。
性孝与忠,维古烈士。
崇高,无生有死。
全璧而归,持见先子。
彼荡荡者,颜之厚矣。
华松岗,实墓其址。
清风百世,闻者兴起。
按:《考古与文物》一九八七年第六期。
桑怿1050年 北宋 · 欧阳修
 出处:全宋文卷七四五、《欧阳文忠公集》卷六五、《皇朝文鉴》卷一四九、《黄氏日抄》卷六一、《续文章正宗》卷一一、《八代文钞》第二六册、《奇赏斋古文汇编》卷二二一、《四续古文奇赏》卷四四、《文章辨体汇选》卷五三二、道光《阜阳县志》卷一八 创作地点: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
桑怿开封雍丘人
其兄慥,本举进士有名。
亦举进士,再不中。
去游汝、颍间,得龙城废田数顷,退而力耕。
岁凶,汝旁诸县多盗,白令,愿为耆长,往来里中察奸民。
因召里中少年,戒曰:「盗不可为也,吾在此,不汝容也」。
少年皆诺。
里老父子死未歛,盗夜脱其衣,里老父怯,无他子,不敢告县,裸其尸,不能葬。
闻而悲之,然疑少年王生者,夜入其家,探其箧,不使之知觉。
明日遇之,问曰:「尔诺我不为盗矣,今又盗里父子尸者,非尔邪」?
少年色动。
即推仆地,缚之,诘共盗者。
王生指某少年。
呼壮丁守王生,又自驰取少年者,送县,皆伏法。
又尝之郏城,遇尉方出捕盗,招饮酒,遂与俱行。
至贼所藏,尉怯,阳为不知以过。
曰:「贼在此,何之乎」?
下马独格杀数人,因尽缚之。
又闻襄城有盗十许人,独提一剑以往,杀数人,缚其馀。
汝旁县为之无盗。
京西转运使奏其事,授郏城
天圣中河南诸县多盗,转运奏移渑池
崤,古险地,多涂山,而青灰山尤阻险,为盗所恃。
恶盗王伯者,藏此山,时出为近县害。
当此时,王伯名闻朝廷,为巡检者皆授名以捕之。
至,巡检者伪为宣头以示,将谋招出之。
信之,不疑其伪也,因谍知伯所在,挺身入贼中招之,与伯同卧起十馀日。
信之,乃出。
巡检者反以兵邀于山口,几不自免。
曰:「巡检授名,惧无功尔」。
即以伯与巡检,使自为功,不复自言。
巡检俘献京师,朝廷知其实,罪黜巡检
为尉岁馀,改授右班殿直永安县巡检
明道景祐之交,天下旱蝗,盗贼稍稍起其间,有恶贼二十三人不能捕。
枢密院以传召至京,授二十三人名,使往捕。
谋曰:「盗畏吾名,已溃,溃则难得矣,宜先示之以怯」。
至则闭栅,戒军吏,无一人得辄出。
居数日,军吏不知所为,数请出自效,辄不许。
既而夜与数卒变为盗服以出,迹盗所尝行处。
入民家,民皆走,独有一媪留,为作饮食馈之如盗。
乃归,复闭栅。
三日又往,则携其具就媪馔,而以其馀遗媪,媪待以为真盗矣。
乃稍就媪,与语及群盗辈,媪曰:「彼闻桑怿来,始畏之,皆遁矣。
又闻闭营不出,知其不足畏,今皆还也。
某在某处,某在某所矣」。
尽钩得之
复三日,又往厚遗之,遂以实告曰:「我,桑怿也。
烦媪为察其实而慎勿泄,后三日,我复来矣」。
后又三日往,媪察其实审矣。
明旦,部分军士,用甲若干人于某所取某盗,卒若干人于某处取某盗。
其尤彊者在某所,则自驰马以往,士卒不及从,惟四骑追之,遂与贼遇,手杀三人。
凡二十三人者,一日皆获。
二十八日,复命京师
枢密吏谓曰:「与我银,为君致閤职」。
曰:「用赂得官,非我欲,况贫无银;
有,固不可也」。
吏怒,匿其阀,以免短使送三班
三班用例,与兵马监押,未行,会交趾獠叛,杀海上巡检昭化诸州皆警,往者数辈不能定,因命往,尽手杀之。
还,乃授閤门祗候
曰:「是行也,非独吾功,位有居吾上者,吾乃其佐也。
今彼留而我还,我赏厚而彼轻,得不疑我盖其功而自伐乎?
受之,徒惭吾心」。
将让其赏归己上者,以奏藁示予。
予谓曰:「让之,不听,徒以好名与诈取讥也」。
叹曰:「亦思之,然士顾其心何如尔,当自信其心以行,讥何累也!
若欲避名,则善皆不可为也已」。
余惭其言。
卒让之,不听。
虽举进士而不甚知书,然其所为皆合道理,多此类。
始居雍丘,遭大水,有二廪,将以舟载之,见民走避溺者,遂弃其,以舟载之。
见民荒岁,聚其里人饲之,粟尽乃止。
善剑及铁简,力过数人,而有谋略。
遇人常畏,若不自足。
其为人不甚长大,亦自修为威仪,言语如不出其口,卒然遇,人不知其健且勇也。
庐陵欧阳修曰:勇力人所有,而能知用其勇者少矣。
可谓义勇之士。
其学问不深而能者,盖天性也。
余固喜传人事,尤爱司马迁善传,而其所书皆伟烈奇节,士喜读之。
欲学其作,而怪今人如迁所书者何少也,乃疑特雄文,善壮其说,而古人未必然也。
及得桑怿事,乃知古之人有然焉,迁书不诬也,知今人固有而但不尽知也。
所为壮矣,而不知予文能如迁书使人读而喜否?
姑次第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