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正文
观文殿学士中太一宫使右弼 宋 · 李正民
 出处:全宋文卷三五三五、《大隐集》卷一
门下:鸣玉曳履,夙隆秘殿之班;
当轴处中,尤慎西台之长。
眷惟旧德,方领真祠,宜锡命书,还弼予治。
具官某风猷凝远,器宇端方。
才周万务之原,学贯六经之奥。
怀文抱质,彬彬君子之儒;
效信纳忠,蹇蹇王臣之节。
早腾令闻,浸历要途。
惟中外之荐更,嘉勋劳之备著。
言皆可绩,每坚享上之诚;
知无不为,确守致君之义。
旋跻华于清禁,仍均逸于殊庭。
陪辅燕朝,有献纳论思之益;
雍容琳馆,适冲虚恬淡之游。
虽高难进之风,殊郁具瞻之望。
朕方循名而责实,稽古以建官。
耳目股肱,增重庙堂之选;
左右前后,肇新辅佐之联。
必惟其人,久虚乃位。
往践厥服,莫如汝谐
劢相钧衡,允赖吁谟之助;
典司机密,聿观政事之修。
载示宠光,庸昭体貌。
于戏!
尊德乐道,王者所以立太平之基;
经体赞元,贤人所以成可大之业。
茂摅其蕴,永孚于休。
可。
隋州大洪山第六代住持慧照禅师塔铭 南宋 · 荣薿
 出处:全宋文卷四九八九
芙蓉道楷禅师有三贤孙,近年以道鸣于世者,曰庆预、曰清了、曰正觉。
二公游方时,已坐汉东两大刹,厥声籍甚。
既而鼎立东南,问望迭胜。
如磨醯□罗,眼眼明彻,由是天下之慕空术者翕然,益知佛氏之有人,洞山之有源,芙蓉之有孙,实首倡之也。
曩余识芙蓉于京师,晚得二公于江浙,犹以未面预公为恨。
令公子大洪居宁老乃状其行,来乞铭,老懒顾皇暇乎?
此虽然有一,又乌可以已?
余闻居随之大洪也,当群盗扰攘间,群盗环山如林,恬不为意,日据绳床,颐指閒暇,外饬其役之强毅者固守圉,以折豺虎之冲,内帅其徒之静专者谨禅诵,以觊国威之立。
若是者凡几年,卒与山岿然不拔,所活何翅万人。
士大夫之家赖以生者,犹七八百数。
虽艰难中所设施,举中礼法,往往迄今颇能道之者。
然则,岂惟有补于佛氏者耶?
故余勉为之书。
之言曰:「师,胡姓也,世居京山
生十有四年,依祖家于大阳;
又十年,遂□落发,子受具戒。
久之,器其所證,遣佐丹霞德淳禅师
道熟而世疏,得师为重。
政和三年,草寇李鬲者窃发于邓之鄙,寺之运粮丁数十辈,偶为贼所掩,尽夺其粮以去;
已而贼得吏,因视布囊有丹霞字者,谓贼所从来,将网而坐之,主事僧俱骇窜,莫敢睨。
师时主藏事,独恻然悯其无辜,以谓不已此□若殆且废,或玷吾释氏,乃越而代之,请以身讯。
阸于囹圄者踰半年,事竟辨白,识者高其行。
南阳之民,至有以『罗汉』命之者。
夫岂其平日法之心,微已兆于是与?
大洪,复以师从,仍总院事。
七年水南兴国虚席,随守命师主之,闻于朝,赐『慧照大师』之号。
开堂,谓众曰:『昔芙蓉老人处知其名得其地,丹霞师兄处忘其名失其地。
既然血脉是同,岂可枝柯背异』?
遂为嗣法子。
宣和三年,徙于大洪,居一纪馀犹一日,凡两告去,皆弗克及,归则一再有圆光之瑞,咸疑慈忍所忻相云,而师未始异也。
绍兴癸丑秋,乃遂引去,下庐阜,入七闽,闭关于雪峰之西室。
闽帅大参张公□稔其名,以府城之乾元延致之。
居亡几,移住雪峰崇圣。
雪峰古称海内甲刹,时真歇了公□广大缘法鼓之适谢事,而师继至,独静重,自持其盛,不减前日,丛林尤以为难
十年夏,忽示微疾,因索笔书偈曰:『末后一句□难名,转步回头十万程。
除却我家诸的子,更谁敢向里头行』?
俄顾谢大众,遂吉祥而逝,实六月二十二日也。
后七日,荼毗得舍利五色,莫知其几。
瘗骨于雪峰大洪之两塔。
俗寿六十有三,僧腊三十有八。
住山凡四处,说法凡二十三年,凡得度若惠雨者四百五十馀人,得法若鹅湖子亨者二十馀人;
其馀随根器而悟解者散在四方,盖未可以名数计也。
此其幻住之大略尔。
若夫生世之颖异,学佛之精到,奉身之简约,董众之笃勤,语录播传,搢绅之归重,兹不敢喋焉以请,是犹加金以黄助以香者也。
居宁得幸于公之久,矧公知芙蓉者,虽先师之不遇,之遇,犹先师之遇也。
公其铭之」。
铭曰:
道本一源,孰坎孰渊?
彻其源者,一滴百川。
猗嗟末流,鼓波自浑。
不心其心,徒言于言。
伟矣慧照,乐于晨昏。
履危坦若,其道乃尊。
惟肃惟通,惟诚惟惇。
芙蓉之子,芙蓉之孙。
千众拱环,无位而位。
功而不居,示以游戏。
闽汉渺绵,星河一天。
慧照斯在,宛其俨然。
维彼灵峰,谁再造汝?
□□此铭,无替千古。
绍兴二十三年七月一日左朝请郎权发遣随州军州、主管学事兼管内劝农营田事、借紫金鱼袋田孝孙立石
按:民国湖北通志》卷九二,民国十年刻本。
贺执政 宋 · 仲并
 出处:全宋文卷四二三九、《浮山集》卷七
光奉制纶,登持政柄。
正臣治之表,公议所归;
得君子邦之基,群情共庆。
初闻告命,四起欢谣。
矧得预于登门,顾曷胜于贺厦!
窃惟王者体元居正,允资庙堂左右之良;
大臣以道事君,当得搢绅中外之望。
粤自厉精有为之日,肆求执德不二之臣。
特风动于四方,亦日新于万物。
折遐冲于樽俎,销边陲未然之忧;
赞独化于陶钧,固宗社无疆之业。
四方倾属,九陛畴咨。
盖将熙帝载而亮天工,所赖谋王体而断国论。
成汤勇智,若伊尹则见而知之;
帝舜聪明,举皋陶不仁者远矣。
恭惟某官高明博大,直谅端方。
领袖士林,早擅頖雍之令誉;
渊源学海,独传邹鲁之遗风。
三峡词源,高衡阳纸价
践扬华贯,坐振颓波。
直笔正绳,屏豺狼于当道;
危言谠论,鸣鸾凤于朝阳
居江湖之滨而义不忘君,处雷霆之下而心惟许国。
孤忠莫助,正色自持。
列簪橐者几时,领麾符于数郡。
柱石本朝而安危独任,权衡多士而邪正坐分。
雅推当世之宗工,灼见前哲之大体。
自结今天子之眷,亟升少常伯之联。
确乎金石之言,每赞邦家之大计;
炳若蓍龟之见,预怀边鄙之深忧。
宜辅冕旒,进参鼎铉。
果膺柄用,仰副简知。
庶因名实之俱孚,益建功名于不朽。
可久之德,可大之业,用光辉于禁涂;
遹求厥宁,遹观厥成,永赞襄于帝扆。
举世所望,非某敢私。
俯惟么么之微踪,自念蹉跎于壮岁。
夫子之墙数仞,已幸频登;
乌获之力千钧,猥蒙借重。
不假蟠木先容之助,遽叨华衮一字之褒
荣耀晚生,歆艳同辈。
逮兹显拜,倍剧欢悰。
三吐哺三握发之风,固共高于相阀;
一投足一举手之力,兹有望于恩闳。
欣幸之深,敷陈罔既。
丘崇杨万里国子博士告词1170年 南宋 · 范成大
 出处:全宋文卷四九七六、《诚斋集》卷一三三附录《历官告词》、《范成大佚著辑存》第八四页 创作地点:浙江省杭州市
左宣义郎国子博士丘崇等:奉常礼乐之司,成均教养之地。
号为博士,非若他官。
正繄名儒,始称清选。
行艺杰出,气养以刚。
万里词华蔚然,思覃于古。
俱以可大之业,际夫有为之时。
岁当郊禋,方欲刺六经而作王制;
士乐弦诵,要能本三代以明人伦。
各勉厥修,毋负所学。
可依前件。
胡殿撰与可劄子淳熙十年 南宋 · 周必大
 出处:全宋文卷五一一○、《书稿》卷一一 创作地点:浙江省杭州市
某窃以天气炎热,恭惟知府殿撰台候动止万福。
祠满宜被晋用,便通诸公书为佳。
李子大竟不起,赖高谊率寓公助其后事,钦叹无已。
四一姐当何以处之?
能同子寿柳州否?
豫章诸位纵待制有遗言,今必不能周全,盖自救之不暇耳。
元弼亦不说曲折,或有定论,幸垂谕。
如钱物之类,此非所惜,只要安顿得是耳。
馀冀以时保重,即承天宠。
盐官县福严禅院 南宋 · 李洪
 出处:全宋文卷五三八五、《芸庵类稿》卷六、《海昌备志》卷一二、民国《海宁州志稿》卷一九
之属邑曰盐官,民淳号易治,风俗简朴,尊儒而崇释。
邑东南濒海,斥卤渔盐之乡皆逐末业牢盆之利,岁成视西三乡为丰歉。
农夫深耕,利于早熟,蚕妇织纴,以勤女红。
乐岁家给人足,斥其赢奉佛惟谨,故民居与僧坊栉比,钟呗之声相闻,隆楼杰阁,错立鼎峙,饱食丰衣,缁褐塞路,不耕蚕而仰给于民者,不知其几千指也。
尼居有三,曰福严禅院,直邑南隅。
绍兴乙亥岁冬,予讥征是邑,暇日过其门,败屋数楹,像古器刓,门堵颓阙,蓬艾萧然,如蹈无人之境。
今十稔矣,而住持净欢以修院记属予。
窃甚异之,乃夷考其因革之繇。
先是院圮坏不治,绍兴甲寅岁,其徒希照募众重修佛殿,塑饰瑞相,始作钟楼
隆兴改元惠勤载捐衣钵,重新之,乃立三门两庑,甓甃阶级,周以垣墙。
今齿逾八帙,薰修不倦。
净欢继踵院席,岁将终星。
祖孙三叶,协力蒇事,凡钟磬铙豉、炉香龛灯、华幡道具,皆革故而鼎新之。
邑人父老,咸加信向,其事可书。
按是院立于南齐高帝建元四年,尼曰僧猛,舍宅为寺,号曰齐明
姓岑氏南阳人,徙盐官五世矣。
曾祖率,晋馀杭令,事载《高尼传》。
而《元和姓纂》云岑本南阳汉舞阳侯彭之后,轲为吴鄱阳太守,徙盐官,亦与此合。
五代汉乾祐中,改护国报恩院,今曰福严者,本朝大中祥符元年敕所赐也。
荐罹兵革,前志不存,姑载其大略。
噫!
是邑僻在海隅,象教之盛,僧有禅门,尼有师,今其学者代不乏人。
方朝廷既辟度,异时必有若总持发明心要,接物利人,于此伽蓝阐扬宗旨,岂但营造土木之功可纪哉?
予知欢之志实在于此,故并书之,以励来者。
乾道三年岁在丙戌十月十日右宣义郎、监管行在左藏西库李洪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