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库 正文
车骑将军冯绲碑(永康元年十二月) 汉 · 阙名
出处:全后汉文 卷一百
君讳绲,字皇卿,幽州君之元子也。少耽学问,习父业,治《春秋严》《韩诗》仓氏兼律大杜,弱冠诏除郎。还更仕郡,历诸曹史、督却、主薄、五官掾、功曹,举孝廉,除右郎中、蜀郡广都长。遭直荒乱,以德绥抚,政化流行。到官四载,功称显著,郡察廉吏,州举尤异氏。迁楗为武阳令,诛疾强豪,以公去官。部广汉别驾、治中从事,辟司空府侍御史、御史中丞,督使徐扬二州,讨贼范容、朱生、徐凤、马勉、张婴等,坐迫州郡进兵正法,复辟司徒府、廷尉左监正、治书侍御史、广汉属国都尉、陇西太守。坐问吏辜旬不分去官。以羌骇动,为四府所表,复家拜陇西太守,上病,辟同产弟。徵议郎,复治书侍御史、尚书、辽东太守、廷尉、大常、车骑将军,南征五溪蛮夷黄加少、高相法氏、赵伯潘鸿等,斩首万级,没溺以千数,降者十万人,收逋賨布卅万(匹,)不费官财,振旅还师。临当受封。以谣言奏河内太守中常侍左悹弟,坐逊位,拜将作大匠、河南尹,复拜廷尉,表荆州刺史李隗、南阳太守成晋、大原大守刘瓆质。不宜以重论,坐正法佗左校,反诏书特贳,拜屯骑校尉,复廷尉。奏中臣子弟不宜典牧州郡,获过左右,逊位。永康元年十二月薨,一要金紫、十二银艾、七墨绶。
将军体清守约,既来归葬,遣令齐贲取藏形而已,不造祠堂,可谓履真者矣。恐后人不能纪知官所更历,故刊石表绩,以毖来世。孝桓皇帝以命将军讨此夷强,有桓桓烈。□之姿,回谥为桓(《隶释》七)。
奏劾冯绲 东汉 · 朱穆
出处:全后汉文 卷二十八
臣闻出郊之事,将军制之,所以崇威信,合事宜也。即绲有嫌,不当荷任;即绲无嫌,义不见疑。乐羊,战国陪臣,犹赖见信之主,以全其功。况唐、虞之朝,而有猜嫌之事哉!绲设虚端,以自阻卫,为臣不忠(袁宏《后汉纪》二十二)。
永康元年举贤良方正对诏问日食 东汉 · 皇甫规
出处:全后汉文 卷六十一
天之于王者,如君子于臣,父之于子也。诫以灾妖,使从福祥。陛下八年之中,三断大狱,一除内嬖,再诛外臣。而灾异犹见,人情未安者,殆贤愚进退,威刑所加,有非其理也。前太尉陈蕃刘矩,忠谋高世,废在里巷;刘祐、冯绲、赵典、尹勋,正直多怨,流放家门;李膺、王畅、孔翊,洁身守礼,终无宰相之阶。至于钩党之衅,事起无端,虐贤伤善,哀及无辜。今兴改善政,易于覆手,而群臣杜口,鉴畏前害,互相瞻顾,莫肯正言。伏愿陛下暂留圣明,容受謇直,则前责可弭,后福必降(《后汉·皇甫规传》)。
理李膺等疏 东汉 · 应奉
出处:全后汉文 卷三十三
昔秦人观宝于楚,昭奚恤莅以群贤;梁惠王玮其照乘之珠,齐威王答以四臣。夫忠贤武将,国之心膂,窃见左校施刑徒前廷尉冯绲、大司农刘祐、河南尹李膺等,执法不挠,诛举邪臣,肆之以法,众庶称宜。昔季孙行父亲逆君命,逐出莒仆,于舜之功二十之一。今膺等投身强御,毕力致罪,陛下既不听察,而猥受谮诉,遂令忠臣同愆元恶。自春迄冬,不蒙降恕,遐迩观听,为之叹息。夫立政之要,记功忘失,是以武帝舍安国于徒中,宣帝徵张敞于亡命。绲前讨蛮荆,均吉甫之功。祐数临督司,有不吐茹之节。膺著威幽、并,遗爱度辽。今三垂蠢动,王旅未振。《易》称「雷雨作解,君子以赦过宥罪」。乞原膺等,以备不虞(《后汉·李膺传》)。
请监军疏 东汉 · 冯绲
出处:全后汉文 卷五十八
夫势得容奸,伯夷可疑,不得容奸,盗蹠可信,乐羊伐中山,反而语功,文侯示以谤书一箧。愿请中常侍一人监军财费(袁宏《后汉纪》二十二,又见《后汉·冯绲传》。)。
转河南尹上言 东汉 · 冯绲
出处:全后汉文 卷五十八
旧典,中官子弟,不得为牧人职(《后汉·冯绲传》。案碑以此为最后为廷尉时所奏,与本传。)。
诏策车骑将军冯绲(五年) 东汉 · 汉桓帝
出处:全后汉文 卷七
蛮夷猾夏,久不讨摄,各焚都城,蹈籍官人。州郡将吏,死职之臣,相逐奔窜曾不反顾,可愧言也。将军素有威猛,是以擢授六师。前代陈汤、冯、傅之徒,以寡从,郅支、夜郎、楼兰之戎,头悬都街,卫、霍北征,功列金石,是皆将军所究览也。今非将军,谁与修复前迹?进赴之宜,权时之策,将军一之,出郊之事,不复内御,已命有司祖于国门。《诗》不云乎:「进厥虎臣,阚如虓虎,敷敦淮濆,仍执丑虏」。将军其勉之(《后汉·冯绲传》)。
征讨板盾蛮方略对(光和二年) 东汉 · 程苞
出处:全后汉文 卷八十二
板楯七姓,以射杀白虎立功,先汉本为义民,复除徭役,但出賨钱,口岁四十。其人勇敢能战。昔永初中,羌数入汉川,郡县破坏,不绝若线,后得板楯救之,羌死败殆尽,故号为神兵。羌人畏忌,传语种辈,忽复南行。至建和二擤,羌复入汉,牧守遑遑,复赖板楯,连摧破之。若微板楯,则蜀汉之民为左衽矣。前车骑将军冯绲南征武陵,虽受庆阳精兵之锐,亦倚板楯以成其功。近益州之乱,朱龟以并、凉劲卒讨之,无功。太守李颙,亦以板楯讨而平之。忠功如此,本无恶心。长吏乡亭,更赋至重,仆役过于奴婢,棰楚隆于囚虏,至乃嫁妻卖子,或自刭割。虽陈冤州郡,而牧守不为通理。去阙庭遥远,不能自闻。含怨呼天,叩心穷谷。愁苦于赋役,困罹于酷刑。故邑落相聚,以至叛戾。非有深谋至计,僭号以图不辄,今但选明能牧守,益其资谷,安便赏募,从其利,自然安集,不烦征伐也。昔中郎将尹就伐羌,扰动益部,百姓谚曰:「虏来尚可,尹将杀我」。就徵还后,羌自破退。如臣愚见,权之遣军,不如任之州郡(《华阳国志》又见《后汉·南蛮传》。)。
对知谋判(甲为边将私布渠答仍减防兵御史纠其伤财惰职词云既御边寇复息边人辄欲论功不敢当罪) 唐 · 朱萃
出处:全唐文卷九百四十六
敦阵整旅。必务成师。正合奇胜。亦资制敌。苟取强于技击。岂见贵于军旅。惟甲推毂总戎。请缨为将。仲升投笔。方期燕颔之封。冯绲发笥。且得蛇文之兆。于是间途伺敌。减戍恤人。渠答爰施。践更斯遣。赋晋臣之一鼓。俾困蒺藜。削汉卒之伍符。伫歌杕杜。虏尘坐清于艽野。公问宁候于瓜期。诚可论功。孰宜书罪。且如器械为费。用不假于千金。士卒获休。功乃逾于三捷。止戈若称惰职。弃甲何所论刑。执简是科。失言斯甚。虽疾恶为事。叔孙诚得于指楹。而见善则迁。子夏自宜于投杖。舍而勿问。斯则为然。
蛇赋 北宋 · 吴淑
出处:全宋文卷一一八、《事类赋》卷二八
蝮蛇蓁蓁,乘云雾兮游神。或断而复续,或蛰以存身。泉有方渠之异,珠有涂云之珍。华佗治之而病愈,玄俗下之而病已。留箧既扰于民家,逐鼠爰兴于甲士。盘帐而蒙逊旋师,绕柱而炀宫肇祀。又若斗郑门而厉公入,出泉宫而声姜亡。董奉毙之于晋兴,吴猛杀之于豫章。虽报德于隋侯,或见劾于寿光。茍戒之而修政,岂遇之而不祥。或乘彼龙星,或出夫象骼。秦文梦之于鄜衍,汉祖斩之于丰泽。则有五丁拔梓潼之山,黄帝采圆丘之药,叔敖转祸于两头,薛浚考祥于有角。亦闻见虎牢而有变,出柴桑而能飞。或谓钱龙,或号肥遗。刘秀见之而不惧,乐广告之而解疑。复有毛若彘豪,音如磬声。画足闻言于陈轸,绕轮兆祸于申生。产深山于叔虎,得遗发于昭灵。傅縡死而受酬,杜预醉而变形。观夫徙涸泽而有神,喻常山而论势。变李密之衣带,见冯绲之绶笥。斯断手之毒螫,吁其可畏。
班超 北宋 · 邹浩
七言律诗 押词韵第十一部
功名从古病难成,况作天西绝域行。
纵有平陵同落落,其如卫候尚营营。
杀妻吴起终遭逐,上疏鸿卿不免刑。
定远独能逢圣主,千年万岁蔼嘉声。
宋故邹府君志新墓志铭 宋 · 孙觌
出处:全宋文卷三四九三、《鸿庆居士文集》卷三七、同治《宜黄县志》卷四五
临川有隐君子邹志新,绍兴二十三年八月丙戌感疾卒。诸孤卜地于崇仁县青云乡之河源,以二十六年三月庚申举君之柩以葬。前期,具书走介,属父友识其墓。余绍兴初被谗逐,当诣象州,次临川,而盗掠行人于高安、新淦之閒,少留宜黄宝积院。当是时,投荒万里,留落异县,独游穷处,舍者争席。志新不鄙余,一见倾盖如旧。宜黄山水胜绝名江右,余日从诸公上下岩谷,饮酒歌呼以为笑乐。志新居閒,侃侃然不动声色,危坐竟日,不见颓堕之容,若不可亲疏者。已而去临川,踰桂岭趋象;旋蒙恩贷,归宿田里。志新千里命驾,访问生死,握手道旧故,过旬而返。问遗之书,积二十年,累数百纸,久要如一日。呜呼,逝矣!诸孤谓不朽之记,宜见于余文,乃叙而铭之。志新讳陶,姓邹氏,宜黄县人,志新其字也。曾祖务本,不仕;祖齐,宣义郎致仕;父馀,承议郎、守侍御史。侍御当建中靖国时,历三院御史,以抗直敢言称天下。蔡京当国,斥守南安军,遇疾以没。侍御素贫,不治生产,既没,无田庐以归。志新廉介有父风,昼躬耕,夜读书,虽邻里莫见其面。始余见之,寒暄粗接,似不能言者。即之既久,论说古今,剧谈世事,所以设施先后缓急之方甚可听,而韬湮自晦,不愿人知,人亦无知者。以耕以养,遂丰其家。清净寡欲,恭俭好礼,布衣疏食,不改于旧。鬻书数千卷,迎师教子,挥金发粟无所计惜。春秋二税,先期输之,无一吏扣门。州刺史县大夫皆曰:「邹君盖处士之贤者」。多尊异之。享年六十九。妻吴氏,有贤操,通议大夫思之女。生七男子:曰宗谟,以文学知名,尝一试礼部,不幸蚤世;曰宗嘉,承节郎、监潮州潮阳县盐税;曰宗说,曰宗皋,曰宗定,曰宗钊,曰宗谔,皆以学行世其家。宗皋亦前卒。七女子:涂中胜、许世纬、侯崿、李佩弦、郑顗、伍诰、饶行周,其婿也。孙男十三人:升卿、子卿、巨卿、春卿、仲卿、颜卿、夏卿、益卿、鸿卿、端卿、君卿、慈卿、斌卿。孙女八人。曾孙男女五人。余自岭表还,过临川,念志新尝振余于羁寓困绝之中,枉道二百里过其家,志新出陈莹中、邹志完、江民表往还书帖数函示余。三公者,与侍御同时言事得罪者也。书词大抵悼侍御之亡,而喜志新为之后。又有会稽杨炜,尝移书镌诮乡人之辅政亡状者。后十五年,炜令黄岩,锄治凶恶无所贷。怨家得其书,益以诋时相之语,录本讼于朝。时相大怒,逮系廷尉狱,论为城旦,投之海坞,选吏部送。徒步千馀里,卧临川客邸中,不能兴。志新适见之,舁致其家,置酒具饭,出白金以赆,炜惊谢感泣而去。志新性不容常人,而遇放臣逐客独厚如此,宜其穷至于老死而不遇也。铭曰:
呜呼志新,韫椟之珍。高节迈伦,孤标绝尘。不缁不磷,以贵爱其身,而裕其后人。视此振振,以考余文。
广安 宋 · 雍某
五言排律 押先韵
欲说宾城好,先誇方物妍。
金羹(自注:谓鸭也。)收稻后,红腊(自注:谓腊肉也。)落梅前。
照座梨偏紫,堆盘荔更鲜(自注:宪使何志熙。)。
清州如斗大,盛事数从前。
崖日神留传,山高子得仙(自注:冯绲子也。)。
何诗春梦草(自注:谓静照先生也。),张谏力回天。
人物宜旌表,虫鱼不足笺(《舆地纪胜》卷一六五《潼川府路·广安军》)。
代上刘察院劄子 南宋 · 阳枋
出处:全宋文卷七四八三、《字溪集》卷六
某顿首再拜。揆序春令婉娩,南云欲飞。恭惟某官乌府策勋,鸿卿锡命,君子所履,有翼其临,台候动止万福。某心声迫窄,辞不容缄,谨吏墨以溷典签,伏祈省视。某窃惟三才一气耳,灵于天者光,灵于地者幽,灵于人者秀。而文先生童龄通六经,擢高科,登显仕,此岂寻常儒学等流?其为间气所钟亦明矣。夫间气与世锡福眉寿无有艾也。萧圭长语,言之亦烦。某恭审宗伯掌邦礼以建邦国,岂其听于神乎?礼者天理之节文,人事之品制。使两间万类各得其宜,在得人焉。惟寅直清以宗主之,然后礼达分定,而天下平。比闻先生以明道辞监察、求外补之意消详出处,乃膺眷渥,晋陟礼卿。《春秋》,《周礼》之变也。与其严褒贬以分邪正于抨弹之中,孰若尽诚敬以饬伦分于揖逊之际。安国家,定社稷,张主一新,神人交庆,太和自此致矣。某敢不为天下贺。某曾于大幕,快睹星凤,间邈光仪,几更岁月,每获观王前论列,陈义慷慨,令人喟叹自适,三复玩谛,益深彼美人兮之思。蜀事渐费支撑,所谓无面馎饦,难责妇巧。某几思放弃江湖,而义不能。昨春代庖昌溪,今已汰去。料院日月,亦遂过满,亟欲晋揖光霁,濯此鄙俗。辄以时事缮成长书,因便缴献。惟先生矜其惷愚,怜而录之,曷胜万幸。
孙尚书家山水卷 其二 元初 · 刘因
七言绝句 押覃韵 出处:御定历代题画诗类卷十六 山水类
诸公久矣笑吾贪,是处云山欲结庵。
只有皇卿解赀助,画山须画静修龛。
唐拓武梁祠画象残册为李一山题 清末民国初 · 吴重憙
押词韵第十一部
古今以来推画手,椎轮如自东西京。
自从齐鲁逮巴蜀,前人箸录垂典型。
元嘉元年武氏石,天水以后蒿莱平。
历金元明乃复出,百六二象犹发铏。
此图仅存十四幅,唐时旧拓传溪藤。
忆十一龄戊申岁,大梁随宦曾眼经。
越七十载岁戊午,我八十一重开縢。
虽经昆焰火不尽,古香古色仍奔腾。
茧理腻若截肪细,麝煤重比沈云崩。
国初题自朱查手,《小石帆亭》集大成。
竹垞山舟各七一,尚书梁公八旬盈。
雪礓持赠秋盦手,声价直许同连城。
东洲斋两钜制,后有作者难抗衡。
惜哉陈王两巨眼,墨缘未得传风镫。
近人重搜获一石,毡蜡昼静闻登登。
嗾獒晋主激宣孟,知兴贤母咨王陵。
击磬有心来何蒉,节义杵臼兼程婴。
地不爱宝并世出,紫云山色增峥嵘。
我闻文翁高眹张收作石室,帝王圣哲摹画无不精。
至今迹相不得见,孝堂郭巨三十留题名。
其余东麟西爪互显露,太尉沛相述叙文清明。
冯绲六玉丁房峙双阙,李翕五瑞渑池尤著名。
此图七圣一暴四孝子,俯视他象只如中下乘。
家臧武梁题字如隶释,《小蓬莱阁》注字明珠莹。
白楼先生昔赠先阁部,惨遭劫火此竟逃天刑。
李唐至今一千有余载,得见祖本眼福还相矜。
昭陵六马道子佛,唐画当时知服膺。
蔡家有邻韩择木,唐隶当时应禀承。
复斋款识并入仲安室,衎斋二妙文字今犹馨。
前人歌诗已穷精奥义,贱子附尾钻纸如冻蝇。
汉将军王平墓(在大竹县城西五里,土人云尝以神兵御贼。) 清末民国初 · 易顺鼎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出处:琴志楼诗集卷六
斜阳枯冢宕渠城,宰树萧条甲马鸣。
乱世英雄能择主,荒原神鬼尚鏖兵。
收秦旧藉賨民力,灭魏应符蜀相情。
自古巴西闻出将,残碑何处访鸿卿(汉车骑将军冯绲碑亦在城外,访之不得。)。